重生六零甜丫头 [强推] (爱小说的宅叶子)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爱小说的宅叶子
- 入库:04.11
哪怕粮食越来越贵,至少能添加一点吃的。
熬过寒冷冬天,开春来,爬周围山上,挖野菜摘树叶,大概也能存活吧!
张队长先是领着村民们,去镇大队办事处一趟,目的是送高中生同志们,顺便取出今年的新布票。
布票有很多种,普通布票、军用布票、特种布票、化纤布票、鞋面布票、棉絮票等,但他们只能领取‘一米六’的普通布票。
取出布票后,那一刻,碧山村得告别相处数月的高中生同志们。幸运的是,大队正有去县城的长途马车,有麻布帘子那种,可以挡住部分大风。
“小心一点,平安到家有机会留口信!”张队长拍拍他们肩膀,真心真意赞叹,“李勇峰同志,崔玉涛同志,你们真的好样的,我代表碧山村村民,感激你们!”
这一刻,碧山村的大老爷们,都觉得眼睛涩涩的,有的流下不少‘风吹泪’。
李勇峰摸干净眼泪,掷地有声承诺道:“碧山村还有白老爷子,等来春得空,我们一定回来拜访!”
“保重!”
“保重!”
李勇峰与崔玉涛,挥挥手,目送他们离开。
瞅着满满两大麻袋木炭,俩灰笼,以及用麻布封得严严实实的四箩筐东西,里头都是村人们乱七八糟的礼物。
两人相视而笑。
来碧山村,总觉得是一件特别幸运的事。
**
带着伤感与不舍,村人们又来到人满为患的供销社。
留下一人守车,众人在巷子里,排上长长的队伍。
叶安诚东瞅西瞧,有点失望。
往年供销社的外面热闹很多,周围围着一堆做摆摊的居民们。有用谷草插满糖葫芦的摊子,有冻梨冻柿子,有卖红纸的,有用砖头儿压着的对联摊……热闹得很。
现如今都没有。
镇上居民们吃大锅饭那一刻起,镇上糖葫芦的小贩忽然全部消失。
叶家父子俩,好不容易排进供销社店里,发现人们都集中在粮食肉粮副食边,或者布匹边,诸如买棉布棉花毛线等。
而调料区的人与糖饼类精贵物品区人很少。至于杂货区包括日常用品和文教用品类的,比如搪瓷杯洋瓷盆暖水壶等,基本没人。
叶家父子互视一眼,心里都有打算。
卖粮的是一个女店员,大盘脸眼睛上挑,一直板着个脸,服务态度非常很好,村人们问的多或挑来挑去,她就会翻白眼。
可能因为人太多,肉票副食票
多数朴实腼腆的人,都不敢多问,生怕惹怒店员。他们干脆让给下一个,站在旁边偷偷听,有想法再凑上去买东西,这也是队伍排得长、买东西慢的原因。
叶爸爸很本不用思考。
粮食票、布票、粮票、副食票等,全部都准备换新。比如粮食,买半两,等店员给找零新票。
得到好几个白眼之后,他们成为三个村最快买粮布的人。碧山村村民知道叶家去过县城,那里还有夜集,对此也不意外,羡慕两下,继续思考买多少,买什么。
钱经不得花!
有票也不够瞎买!
叶家父子也没出去,开始逛起供销社其他区。
最先去调料区,左边大木头柜旁边,近日摆放着几只超大缸,里面装着酱油、醋、白酒、豆油等。
满满当当,半小时仅一人买二两。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爱心发射,bububu~
**
叶子冻成冰块,仙女们见过没有。
小时候特别傻。
冬天去够操场找冰叶子来玩儿,然后冷到不行,但是只要熬过去,手会变得暖和很多。
不知道啥原理,小学都这么‘保暖’的,用冰取暖,醉了。
**
第152章 糖饼与年货
卖调料的店员是一位穿灰棉袄的黑瘦老大老爷, 在供销社卖货物, 却盯着隔壁人群里的肥肉流口水, 明显生活也不咋样。
可能是因为平日里, 供销社根本不需要这么多货物, 他只是作为‘过年关系户’,挤入供销社帮忙的。
“大爷, 这醋, 酱油, 白酒多少钱一斤?”
叶爸爸闻着混合香味儿, 指着几个大缸,问出声。
老大爷收回目光,转头打量一下眼前父子,精神面貌比他人高很多,他清清嗓子,回道:“今年特殊情况, 调料价格便宜许多,还不限量。酱油与醋两分钱一斤,白酒仅三毛三一斤。大兄弟, 要是错过今个儿,可就没这么大的便宜赚。”
镇上的酱油、醋、白酒、菜油等调料, 不像盐巴,都是从本地生产队收购,再卖给村民居民们。
今年八、九月,供销社看着本地收成不错, 又是生产队第一年成立,收购指数幅度上升不少。
年底却发现,这些调料基本卖不出去,恐怕还得搁到坏掉。往年都是每人限量三斤,今年倒是不再有限制。
且价格,五分钱一斤的酱油与醋,直接砍半。
白酒也就是高粱酒,可以存放时间长,通常在四毛左右一斤,比普通粮食还贵,今降到最低价三毛三。
叶爸爸低头思考一下,买下五斤酱油、五斤醋、十二斤高粱酒,并且从背篓里拿出三个小的空坛子,递给店员老大爷。
对于酱油、醋、米酒、麦酒、果酒,叶老爷子年轻时候,跟很多老手艺人学会一两招,只要有足够原材料,叶家可以自己酿成,味道跟供销社的差不多一样。
而高粱白酒的酿制方法,仍然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作为祖传秘方。至今,碧山村无一人学会,也只能花大钱,从供销社或村外头买回家。
众所周知,高粱酒越存越香。
喝之能暖身,且有益身体,还能外敷伤口、泡药酒等,用处很多。
考虑到药酒、过年啥的,要不是酒票不足,叶爸爸真的还想多买一些。
“好呐!
原来是个大客户,老大爷猛然眼睛一亮,他麻利将酱油与醋,用特制漏斗量,转入坛子里,在封严实。
至于高粱酒,更是费不少小心思。
先将坛口用厚纸盖住,用棉绳系紧,把黄泥与稻草碎合物,用湿泥一起涂抹在坛口处。这样一来,回家甚至能直接埋入地下,存放数十年更醇更香。
谢过之后,叶家父子俩继续将盐票与油票通通花光,买下八斤盐巴三斤菜油,才移步去杂货区。
这里竟有一位裹着军大衣的中年男子,焦急跟店员比划争吵什么。仔细一听,原来是关于买大铁锅的事情。
今年十月以后,供销社卖的最好竟是铁锅、瓦罐、菜刀、锅铲等,而因铁器供应不足,铁匠数量有限,从十二月份起,本市开始实行铁锅票铁器票,并且限量供应。
这规定对生产队影响不大,通常数个村庄,就会有一个打铁匠人,专门给村民们提供铁锅铁铲锄头镰刀等,只是需要排队等更久一点,对于村人来讲,倒不怕这个。
叶家父子对厨房工具没兴趣。
叶老祖去世前,家里稍微能换粮食的都换出去,他们反倒是需要添置很多日常用品,以及备年货。
于是各取所需,他们用大铁锅票,跟穿军用棉衣的中年男子,交换一些日常用品票。往常发此类票的时候,叶家通常都卖掉或换掉,换成粮食。
如今,有甜妹儿的青山,除去猪肉,叶家暂时不缺粮食蔬菜。
父子俩买下很多零零碎碎的杂物,比如打火石、火柴、洋瓷盆、搪瓷杯、暖水壶、肥皂、红纸、门联、十二生肖挂画等。
考虑到今年,剔透匠恐怕也不会来碧山村,在叶安诚的建议下,叶爸爸还买了剃刀、指甲锉刀、挖耳勺等一套简单的工具。
新年那天的打扮理新,他们再也不用排队借别人家的。
零零碎碎算下来,除去票证,叶家人花出去快二十块钱,等同于全家辛苦数月的所有收入,而且,他们并未买大量的粮食蔬菜。
可见,供销社里的所有人买东西,都必须精打细算、小心翼翼。
大多数人紧张得快出汗,心里一点一点算计,一分也得花在刀刃上,这时候没人会盯着别人买东西。
叶爸爸同样如此。
他瞧着兜兜里的钱一点点减少,思考许久,取出四块钱三毛,借着背篓里死角,把剩下的整数三十块以粮票藏回兜兜里。
叶老爷子在家时常嘱咐,不管啥时候,最好留下一些救命钱。
叶安诚渴望的眼睛盯着某处,悄无声息吞咽口水,静静等着在背篓里瞎捣鼓的叶爸爸,随便帮他挡住别人视线。
捏着手心里的四块三,父子俩最后来到糕点糖果区。
大柜子最上面摆着有包装的烟酒,最底层的货架,则是一些用秤来量的散装货品,有红糖白糖花生糖水果糖麦芽糖、各色各样的糕点与饼干、瓜子花生,还有论个卖的红枣、黑枣、冻梨、柿饼。
数量不算多,但丰富的种类,已经能让叶安诚心花怒放。
不论何时何地,这些东西都是精贵品,不便宜。像是糕点票与糖果票,村民们可能半年才能得到一两斤。
叶爸爸拍拍儿子的背,先称白糖红糖瓜子花生,再让叶安诚挑选三样糖果、糕点与饼干,仅仅这些不饱肚的糖糕饼,就将四块三花得一分钱不剩。
相似小说推荐
-
头号缠人精 (玄宓) 2018-05-05完结真心话环节,有人不怕死地问了十九中的泱神一个限制级问题——有没有做过和身边某位...
-
反派老婆不好做 (紫青悠) 2018-06-20完结谁也没有想到那个震惊全国的雨夜杀手就是名震北城的商业巨鳄陆云景,曾经的天才医生,更让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