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甜丫头 [强推] (爱小说的宅叶子)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爱小说的宅叶子
- 入库:04.11
村里老人们得知此事后,朝着杨神婆土屋与娘娘庙方向,鞠躬弯腰拜好几下,对着儿女孙子们,一阵嘱咐,“二碧山可是碧山村人的根,做人不能忘根”。
而叶家也没闲着,与村民们同步的同时,白日里,叶爷爷或叶三叔,抱着甜妹儿去神婆家,偷偷摸摸帮忙整理东西。
有时候,甜妹儿一人陪着杨神婆,她也不怕,反倒是对杂物房那些箱子柜子,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寻宝的过程。
杨神婆的生活,比村民们还悠闲,也无聊得多,做饭吃饭熬药溜山,而大多数时候,她都是在虔诚拜观音娘娘。
有时瞅着甜妹儿翻箱倒柜的模样,她竟也觉得有趣,天天陪着她闹腾。
可惜玩得久,她就对那些佛珠、繁体佛经、佛像、盒子、瓷器、符纸符笔、生锈铁剑铁锁……通通都没有兴趣,有些东西在夏老爷子家也不少。
没错,甜妹儿简直就是有眼无珠!
“杨婆婆,为啥没有弹弓、弓·箭,木弩类玩具啊!”
杨神婆揉揉她头,笑而不答。
某人画外音:因为神婆搞得是法术防御与攻击!
而叶老爷子,瞅着自家孙女翻出来的破棉被破衣服破棉鞋,一个个硬得跟石头差不多,肉疼得很,心也疼得很。
他干脆用棉被把土屋封一个遍,仅留下门窗,在把白家夏家杨家叶家张家等人家,暗地里偷提供的新棉袄新棉衣放好。
杨神婆家里的棉布,算上那些硬石头,竟比夏家还多得多。而破碗破盆也不少,大米红薯洋芋野山药野山芋野菜野鸡野兔等粮食也不不少,甜妹儿还偷偷摸摸往麻袋竹筐里增加这些粮食。
用棉被作为门帘、棉墙,也只有杨神婆的屋子,能做得到、耗费得起,点燃炭火,土屋瞬间变得比叶家土屋,还要暖和。
至于搬个家,粮食木炭多出几麻袋,这种小事,不值得引起杨神婆的关注。
**
十一月份至十二月份,村人们在忙碌中度过,气温也在渐渐下降,从深秋慢慢进入寒冷冬季。
十二月底,生产队在这天,结算这半年内的工分,可换成钱,拿着它们,再带上各种杂七杂八的票,去镇上供销社买东西,比如年货棉布啥的,因为种花国新一年的布票,也快发下来啦。
那一天清晨,兴奋的村民们,推开屋门,巨大寒风让人的温度急剧流失,寒风里似乎夹杂着冰往皮肤里钻,穿着厚厚棉袄也能起一些鸡皮疙瘩。
远远望去,四周的靑山,全是白茫茫一片。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再来一章,么么哒仙女们。
废话暂时不说,叶子得抓紧时间去码下一章,抱紧你们亲亲亲。
**
第149章 票证与货币
“山上下雪了, 今年下的太早啦!”
“等下去地里瞅瞅苗苗, 梯田上的可别冻坏了。”
“这还没到一月份, 说不定今年山脚也会下雪, 真是见鬼!呸呸, 我瞎说啥。”
刚出屋的村人们,叹一句, 转身关门回屋, 里头多穿两条毛线衣毛线裤, 在屋子里用破盆子点燃碳火。
他们先关心探望一下老人孩子, 再提着灰笼或抱着汤婆子,出门往村西边平坝食堂走去,准备打饭回来吃。
随便再三确认,队里工分结账是不是在中午,地点在大食堂。
这可是生产队第一年建立!
这可是村民们第一次把工分换成钱!
再冷,也吹不散他们心里的收获暖气。
此刻, 叶家所有房间,包括堂屋在内,全都点燃木炭柴火, 除去透气孔,麻布把门窗封得死死的。
屋子里温度比外面强的多。
这都是早起的叶妈妈与叶二婶的功劳。
“好冷好冷, 奶奶你也来被窝里一起玩呀!”
等甜妹儿悠悠醒来,腿脚缩在汤婆子上,裹在被窝里滚来滚去,脸蹭蹭棉被, 仍然不愿意从被窝钻出脑袋。
“哈哈哈哈,赖床狗狗,起不来!”
晓丫头最近得一套崭新的蓝花色大棉袄,硬生生抗住冷风冷雨,穿着新衣裳,在家里蹦哒来、蹦哒去,要不是大人阻止,她能在三个村转一圈。
“连小五都起床,你赶紧点!”
叶奶奶隔着棉被拍打两下甜妹儿,等她毛绒绒脑袋钻出来,赶紧递上一个热气腾腾的滚烫烤红薯,关心道,“今天降温得厉害,吃点东西暖身。”
然后,她才帮她小胳膊小腿,套上一层又一层的毛线衣,外面罩上厚厚灰色棉衣棉裤,重新变成一个灰扑扑的圆球。
甜妹儿苦瓜脸道:
“奶,包括里头小裤裤,我都穿一件、两件……七件衣裳!”
怪不得最近打拳、走步、跳小人舞越来越困难,总觉得干啥都是一个球滚来滚去,肉眼很难看出任何动作的区别。
话音刚落,两个蓝灰色、大小不一的球,大球抱着小球,掀开帘子走进来。今日,连腿算长的思丫头,都变成一颗球。
甜妹儿戳戳小五的红脸蛋儿,逗乐道:“五球儿,叫四姐姐!”
小五不管怎么扑腾,软手都塞不进嘴巴里,他委屈地吐几个连环泡儿,稚嫩童音咿呀学语“四球”,然后试图咬住四姐的暖手,磨牙齿。
甜妹儿:……四球?!
“哈哈哈哈——”
叶奶奶,思丫头,晓丫头哄笑出声,大清早的,老俩口屋里,开始‘二球三球四球五球’的大混战。
直到堂屋里,叶老爷子一声吼叫:
“菜热啦!里头快出来吃早饭!”
最近的公共大食堂,早饭是一碗红薯玉米稀饭,成人两块红薯杂粮饼,娃娃们只有一块饼。中午则是红薯、玉米、洋芋、南瓜,换来换去吃,周一再添少许泡菜,算是添上一点菜色。
这些东西肯定吃不饱!
天气越来越冷,家里烧火已经成为常态。每日,叶家汉子们都出门把粮食领回家,再偷偷摸摸家里加餐,叶妈妈叶二婶忙完也回家一起吃。
不只叶家,全村人都把日子过得像山鼠。
叶奶奶领着孙女孙子们出屋,堂屋温度猛得降两度,大铁锅里正煮着热气蒸腾的番茄野鸡蛋汤,而旁边蒸笼里是香甜软绵的南瓜米饭,还有一大盘大白菜炒麻雀肉。
每日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吃得叶二叔叶二婶叶三叔怀疑人生,对叶老爷子越发崇拜。也乐得娃娃们合不拢嘴。
在吃饭前,叶家的仪式是,“啥都不能对外说,不然连食堂红薯都没得吃”,每天念叨三遍,主要针对晓丫头。
叶三叔最爱吃蕃茄,同时也是把有营养的鸡蛋留给侄子侄女,喝下一口滚烫的汤,身体暖和太多,赞道:“有人这洋柿子不能吃,主要把它当作水果,殊不知它当蔬菜最好吃!”
甜妹儿眨一下眼睛,在青山空间里,她把完全把红番茄当作水果来啃,反倒是熟柿子,对她来讲太甜太软。
今日温度骤然下降,风很大很冷,里面还夹杂着细细碎碎的沙渣,刮得屋外大榕树左摇右晃。
叶二叔拿着棉袄去队部接二婶,叶爸爸在食堂坐等媳妇儿,一起把白老太太送回家后,跟文老师打声招呼,才揣着粮食,回家吃热乎乎早饭。
等叶家两口子,从外头回来,叶老爷子已经把家里的钱票,粮食本副食本,全都一一清点完毕。
他们家今年花出去不少,糖票盐票布票棉花票都没有,剩得最多的竟然是粮票、副食票、油票、煤炭票等,这些有的家里不缺,有的可以村里做,所以剩下最多。
尤其粮食票,大食堂建立后,镇上供销社竟不卖给个人,只卖给生产队。
叶家人:……镇上还没黑市,乡亲们恐怕没法子。
说起票证,大家伙也明白。
在种花国,前几年就开始,凭借票证才能购物。这些票不是交易货币,而是你买东西必须的凭证,比如买粮食需粮票,卖萝卜需要副食票等。
大锅饭开吃以前,上头会每月给村民们,凭人数,发粮票副食票盐票。每年给村民哦们发布票棉花票等,然后拿着票,去供销社,才有资格买东西。
大锅饭开吃之后,每月的粮票盐票副食票等吃食的票,计算整个队的人数,直接发给队里,由张队长统一安排,他可以选择购物。
这就是为啥,村民们不去供销社买粮的原因,没票等于没资格,有票如今因为吃大锅饭,也没明面上的资格。
没票有钱买不着东西。
票证特别珍贵,对于城镇居民,它等同于人的性命。但它有个致命的弱点,它会过期,是有时间限制的,你必须得记住日子。
过期等于废票,你就再也不能用它。
种花国的供销社也很人性化,提供一种后现代促销方案——以旧换新。比如五尺旧布票,你可以花钱买一尺布,它给你找四张一尺新布票,让你能够继续储存票。
所以每到块过期的月份,各家各户必须清理旧票,然后去供销社买东西。还有一种黑市手法,你私下把票卖给居民或富农等,换成货币。
比如布票,俗话说‘够不够,一米六’,每年约按成年人头来算,全国每人一米六的布票,若是你太高,一年布票可能不够一件衣服。
相似小说推荐
-
头号缠人精 (玄宓) 2018-05-05完结真心话环节,有人不怕死地问了十九中的泱神一个限制级问题——有没有做过和身边某位...
-
反派老婆不好做 (紫青悠) 2018-06-20完结谁也没有想到那个震惊全国的雨夜杀手就是名震北城的商业巨鳄陆云景,曾经的天才医生,更让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