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小先生请赐教 完结+番外 (沐清公子)


  有胆大的百姓,心下好奇,只偷偷抬眼看。
  新皇瞧上去很是年轻。他身着宽袍广袖,气度温和而仁慈。
  见着如此,百姓们也纷纷放下芥蒂,神情自是缓和不少。
  只听新皇赵桓笑道:
  “朕听闻,太学生们想要见朕,特来看一看。你们皆是日后的栋梁之臣,有什么事,不妨直言。”
  看他这等礼贤下士,百姓心道:倒是位难得的明君。
  只见陈酿向前一步,仰头望向城门之上的新皇,恭敬作了一揖。
  他身着青灰竹布袍子,半旧的裘衣披在身上,神情自若,不卑不亢。
  “陛下,”他道,“学生出生酒商之家,曾听闻,是年,有蝗灾为祸千顷高粱,以至众商无粮酿酒。不知该当如何?”
  赵桓笑了笑,道:
  “自然是除而去之。”
  陈酿又道:
  “学生前日见得,太学锦鲤池中新来一恶鱼,不知名状,却颇是凶狠,以池鱼为食。不知,又当如何?”
  赵桓回道:
  “亦不过除而去之。”
  陈酿点头,复行一礼,遂道:
  “今有恶贼六人,鱼肉百姓,危害社稷,正如蝗虫、恶鱼之类。不知,该当如何?”
  赵桓顿了顿。
  只见身旁宦官已递上陈酿手书的《六贼论》,其上还附有太学众人的签名。
  百姓们这才明白,太学生此举,原是联名上疏诛六贼!
  陈酿又道:
  “学生所列六贼,以蔡京、童贯为首。六贼之流,任人唯亲不唯贤,敛财无道。其以江山社稷为儿戏,以百姓为股掌玩物。陛下,不知该当如何?”
  赵桓将《六贼论》看过一遍,方道:
  “太学众人心怀天下,朕很是欣慰。”
  只听城门下有百姓附和:
  “何止六贼!那蔡氏家仆,还常来我铺子里白吃白喝,作威作福!”
  “可不是!”又有人道,“我家祖传的奇石,就是被蔡太师搜刮去的!”
  “我表弟在镇江,为着他运奇花异草,将门前唯一的桥也给拆了!日后过河,需行上半日呢!”
  ……
  百姓说起话来,便是你一言,我一语。宣德门之下,只哄乱地不成样子。
  不知谁喊了一声“诛六贼”!
  百姓们霎时间群情激愤,陆续附和起来。“诛六贼”的呼声此起彼伏,似乎整个汴京城皆能闻见。
  赵桓见此,倒有些愣住。
  不想民怨竟如此之深!
  幸而,此番诛六贼之事,本是军民一心。若非如此,他新皇登基,各方不稳,难免惶惶不安。
  所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眼下倒见出些力量来。
  他遂道:
  “百姓之苦,朕感同身受。此时听闻,颇觉锥心之痛。诚如太学生所言,蝗虫恶鱼之类,断不可留。何况乎佞臣贼子?”
  赵桓俯视城下,又道:
  “太学所请,朕准奏!”
  一时,城下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他们赶忙行礼,杂乱无章,却都高喊着“陛下英明”!
  陈酿回身看一眼百姓们,长长舒出一口气。
  他面上泛起笑容,鼻尖却是一酸。
  这么些年,陈酿寒窗苦读,不正是为了有朝一日,能铲除奸佞,天下太平么?
  他又仰头看了看城门上的新皇。
  这一切,终究是任重而道远啊!
  新皇的圣旨下得很快,蔡氏为首的六贼,抄家并着贬谪,无一幸免。
  抄家之事声势浩大,动辄以千万贯计。
  每抄一处,总有众多百姓围观。除了拍手称快,更多的是啧啧惊奇。
  百姓们心中皆道,这千万贯之中,又有多少是自己出的呢?
  蔡云衡随着爷爷与父亲出府来,却再没了往日的华丽车架。
  她一身布衣,无甚妆饰,只还规规矩矩地戴着帷帽,一双小足隐在裙下,维持着世家小娘子的体面。
  举目四顾,皆是凉薄人心。
  忽见得巷口两个个人影,似直直望着她。

  ☆、第二百二十八章 忆王孙1

  七娘一身小郎君服制,正如太学秋社那回的模样。
  她身边立着陈酿,一袭皂色斗篷,还是那位玉树风流的小先生。
  蔡云衡亦朝他们看过去。霎时间,只觉心下五味杂陈。
  他们还是从前的他们,而自己,却再不是那个趾高气扬,众星拱月的蔡云衡了!
  她再没底气,与七娘争陈酿;也再没有底气,同七娘说一声“君子之交”。
  七娘深蹙着眉,还从未有过这样的难受。纵使蔡氏一门奸佞,可云衡,又做错了什么呢?
  她不该遭这样的罪!
  “云衡无辜。”七娘喃喃道。
  陈酿低头看向她,只感叹道:
  “天下何来无辜之人?从前,她受蔡府庇佑,锦衣玉食,享尽富贵。如今一朝落魄,也总该有她的担当。”
  七娘亦仰头看着他,不大明白,却也无心再问。
  她又看向蔡云衡,虽是隔着帷帽,可一时的四目相对,也是两两明白的。
  七娘忽双手握拳交叠,搭在腹前。她朝着蔡云衡,缓缓屈膝,轻轻点头,端重行一万福。
  蔡云衡远远见着,心下一怔。
  这个时候,还愿意来送她一送的,也只七娘一人了。
  她深吸一口气。
  谢七娘便是谢七娘,蔡云衡便是蔡云衡。与谢家、蔡家,与这些俗世争斗,皆是无关的。
  蔡云衡一时双目含泪,亦朝七娘行了个万福。
  思忆起来,二人之间,还从未如此正式过。此时远远一望,也不知是否还有相见之期。
  不过,即使相见,只怕也不是当初的心境了。
  蔡云衡悄然叹息,再扫一眼汴京的街市。
  风雪拥着道路行人,一片苍茫,不会因着她的离去而有任何不同。
  她紧了紧斗篷,踏上素简的车驾。一点一点远离七娘的视野,直至在风雪中消失不见。
  “蓼蓼,”陈酿轻声唤,“且回府吧!”
  七娘望着蔡云衡远去的方向,点了一下头。
  她垂下眸子,依旧牵着陈酿的衣袖,紧紧拽住。
  似乎,这是她唯一可以抓住之物。
  陈酿行得很缓,不时侧头看她一眼。七娘在他跟前,从来皆是任性而为,少见这般的安静。
  那一瞬,他只觉,七娘长大了。
  谢诜不出意外地官复原职,谢府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迎来送往,主仆上下,皆是一片欢喜洋洋。
  是年腊月,淑太妃谢芪晋淑贵太妃。
  次日,朱夫人受封安国夫人。
  从前荣宠,今朝更甚,谢府一时风光无二。满朝上下,再无可与之比肩的氏族人家。
  这日,谢诜在荣恩亭上煨了茶,又唤二郎来对弈。
  二郎看了看外头的天气,红梅已然开了,过些时日,应是更繁盛的。
  只听他道:
  “父亲今日好兴致。”
  谢诜笑了笑:
  “此间风景好,自然兴致就高了。”
  二郎吃一盏茶,又道:
  “前些日子闲居无聊,时常与父亲对弈。如今父亲愈发繁忙,难得这样的空闲啊!”
  谢诜先下一黑子,道:
  “对弈使人清醒。俯观全局,进退得当,方是弈棋之道。”
  二郎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接道:
  “亦是为官之道,为人之道。儿子受教。”
  谢诜点了点头,又道:
  “如今,芪儿晋了贵太妃,你母亲又封了国夫人。日后行事,更要懂得分寸。”
  “是,儿子明白。”二郎道,“六贼除后,邓少尹升作开封府尹。他替孙九郎排了个誊写文书之职。依着父亲的意思,并未将他赶出汴京。”
  谢诜捋了捋胡须:
  “这就对了。如今肃清六贼,陛下定怕重蹈腐辙,未必没有防着咱们。留些小鱼小虾,也好叫他安心。”
  “那王府……”二郎试探着问。
  谢诜神情一黯,只道:
  “王府根基太深,必留不得的。一旦缓过气来,咱们未必能从容应对。”
  “不过,”谢诜顿了顿,又道,“这件事,陛下自会出手,咱们看着也就是了。”、
  听父亲话中有话,二郎思索半晌,方道:
  “父亲是说,郓王之故?”
  谢诜点头。
  王府与郓王生母王贵妃,本是远亲。如今太子即位,天下初定,郓王得这般权贵的王家,他又哪里容得?
  纵使眼下兄弟齐心,郓王并无觊觎皇位的念头,可时日长了,谁又敢保证呢?
  况且,郓王自小便得太上皇喜爱,朝堂之上,常有易储的论调。
  这般种种,如今想来,赵桓也总觉背脊发凉。
  这个皇位,当真是来之不易啊!
  既如此,倒不如防患于未然。
  于赵桓,是一分安心;于郓王,更是明哲保身的避嫌之道。
  “对了,”谢诜忽道,“你母亲受封国夫人,按理是要设宴的。现下备得如何?”
  “一切是大嫂在打点,很是妥帖。”二郎道。
  谢诜举着茶盏的手忽顿了顿,一时,他又将茶盏放下。
  “二郎,”他道,“昨夜,我与你母亲谈论起你的亲事来。说来,你年纪也不小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