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茜玲有记忆起就没见过这样纯粹漂亮的星空,梦幻一样,美得不可思议。
她还记得当时看得那本由几米漫画改编的电影《星空》,当时里面那片星空够让她心生愉悦,可却比不过此时亲眼看到的,一颗一颗像闪闪发光的钻石一样缀在黑色的幕布里,还有皎洁的月光,在寂静的夜里漂亮的令人心动。
邹茜玲跟没骨头似的抱着唐朗的手臂赖在他肩上,和他腻歪着说着悄悄话,心里的快乐一点点散出,小酒窝像沾了酒一样甜美。
漂亮的星空,把她放在心坎上的爱人,还有比这更美好的新年礼物麽?
——
唐朗这次的探亲假也不长,除去探望亲戚领导和在家,能跟邹茜玲相处的时间也不是很多,不过她是竭尽所能去找时间跟邹茜玲相处,哪怕今天要去拜访老领导了,那早上也要早早起床先骑一趟车到下坎山村来跟邹茜玲见个面,问她要买什么东西。
邹茜玲其实并不需要他买东西,她自己就买了许多东西在空间里堆着,也跟唐朗说明以后不要再给她那么多钱了,新年红封他除了给她一百块,还给了顾一辉等人一人十块钱,在这个生活费极低的年代,这些钱都够一大家子一年生活的很好了。
可是唐朗不听,依旧我行我素地给她买东西,看到好的就要给她买一份,钱也跟发工资似每月都给。
邹茜玲莫名有种自己被包养的错觉。不过既然他不听要给,她也不跟他掰扯这件事,要给钱就收下吧,她专门放在空间一处地儿不花,反正她目前也花不到什么钱,而且她自己有钱。
他要是送吃的她就收下来吃掉,其他礼物呢也收起来,至于回礼,那真是她‘良心发现’了才想起来,请教张思乐后给他买了两团毛线针围巾,本来想织成格子花样,无奈手工方面真的不擅长,只能弄个最简单地款式,在他探亲假结束前总算弄完了。
算不上丑,但也算不上好看,看得出是新手做的。
邹茜玲刚织完还觉得挺好看,毕竟这是她第一次亲手给人织东西,要不是这里太偏,出入不方便,邹茜玲是想直接到沪市去买礼物送的。还是张思乐说这个围巾简单又有心意,她才听了自己试试。
当时觉得挺美吧,就给了唐朗,完全没有注意到在她美滋滋地欣赏时身后顾一辉偷偷翻白眼嫌弃地眼神。
唐朗不嫌弃,他觉得好看,他已经被邹茜玲收了心魂了,就算是送一团毛线他也会高兴,收到后还很乐意,恨不得天天围着,让别人都看看这是她亲手为她做的。
可惜部队日常训练不能带围巾。但是他探亲假结束回部队那天戴着了,路上好多人看见了盯着瞧,糙老爷们的眼光没那么毒,只觉得这烟灰色挺好看,虽然织的好像不咋样。
但是军属区那些糙老爷们的娘们眼睛就毒多了,她们基本个个都是家务活一手包的好手,做个衣服也不在话下,看到这围巾就觉得太暴珍天物了,那么好的颜色那么好的毛线团,针脚差成那样,这估计是唐大团长自己的做的,不然哪个女的手艺会这么差。
便有些同情,觉得唐大团长是该找媳妇了,有热情的还直接要给唐朗做媒,倒是给唐朗找了点小麻烦。
而邹茜玲是很久之后到了军属部队,跟那里的随军家属聊天的时候才从她们口中得知自己人生织的第一条毛巾的评价,当时尴尬得差点维持不住笑容。
事后回去那条毛巾差点没被她拆了,还是唐朗拦了下来才让它避免被拆毁的后果。
第71章
1961年的上半年依旧是在劳动和学习中度过的, 或许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他们几个都感觉时间过得非常快, 一眨眼就到了要上考场的日子。
这一年的高考是在七月二十一号, 县城里没有设置考点,得到省会去才行。
邹茜玲一行五个跟周大平请了五天的假期, 考试三天, 提前一天去订下旅馆踩点考场位置, 留一天在省城逛街。
周大平十分爽快地同意了,并且周红婶子还给他们一人煮了一颗红鸡蛋, 祝愿他们考试顺利。在全国闹荒的第三年,这五个鸡蛋真的是十分珍贵的礼物了。
他们是七月二十号出发,同行的还有公社高中班上的另外四十多个同学, 由校长亲自带队,将他们安排到统一的旅店去。
这个年代的高考还没有后世那样夸张的令人重视,也鲜少会有家长会陪同去考试,大多是像公社这边这样统一送去考场, 或者自己出发去考场的。
经历过后世高考场景的邹茜玲几个对这氛围还挺喜欢的,起码不会说全民高考,考场外都挤满了家长。
而且六十年代的高考是先填志愿在考试, 前几天邹茜玲几个就到公社高中填了志愿表, 他们商量了很久之后, 终于确定了要填写的志愿。
梁晓雪跟穿越前一样选择了医学专业, 顾一辉也是填了土木工程专业, 纪燕珊和萧念白也是干回老本行学计算机。不过现在华国的计算机刚起步, 据他们了解开设这个专业的只有三水大学,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毕业生。邹茜玲和张思乐考虑到当前和未来十几年内的政治环境不打算继续以前的专业,邹茜玲选了经济学,张思乐选了农学(本来想选食品工程相关的,但是没找到,索性就选了个最相近的,研究一下食材也行)。
纪燕珊和顾一辉这两个专业在目前的大学里最好的是京市那边的三水大学,梁晓雪的专业南北都有所不错的大学,为了同一个地区,选了京市那边的医科大学。邹茜玲和张思乐两个自然要跟他们在一块,也是选了京市的大学。
看到他们交上来的志愿表时公社校长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这可都是全国有名的好大学,他们竟然这么敢想?虽然他看好他们,觉得他们成绩不错,但是只是寄希望考个大学就成,没敢想的这么好啊。
把六个人叫过来确认了一遍之后,公社校长最终还是被他们说服,把他们的志愿表就这样交了。反正第一志愿不行还有第二第三志愿。大学志愿不成还有大专志愿。但是万一要成了,那真是天上掉馅饼了,到时候的荣耀自然不必说,升迁也是很有机会的。
怀着这样的隐秘兴奋,校长反倒是最期待这次高考的人。
邹茜玲几个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复习巩固,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尤其是俄语,每天背单词记句子语法,还要听听力。他们一开始用的是萧念白的收音机,后来唐朗搞来了一张收音机票和一百多块钱让邹茜玲自己去买了一台。每天特定时间收听俄语广播。有个电台是教俄语基础发音的,他们每天都得听。
一年多来,不敢说发音怎么样,但是俄语书面考试肯定是没问题的,俄语大字典五个人都啃过一遍。
真是很勤奋在学习,并没有说是高考过就放松或者仗着自己从后世而来而看轻这次考试以及与他们同一时间考试的考生。每个年代都有天才都有学霸,从后世来的除了见识可能要广一些,在智商上基本谈不上碾压,很多人都是很优秀的,这一点无从否定。
而且这个时候大学的录取率还很低,可选择的学校也没有后世多,更别提今年还有许多在大跃*s时候匆忙办的不合格的院校被取消了,高考的竞争就更大了。因而他们这一年多来都没敢放松,真是全身心在备考,感觉又回到了从前高三似的,甚至比那还要认真。
不过在考试的时候都不紧张,他们不是那种考试会紧张的性格,平时准备得充分了,上了考场绝对是淡定的。
因为报考的是理科,所以他们要考七科,就是在数理化的基础上加一科政治,这年代的政治是必考的,不分文理。报考文科的同学就只需要考六科。
而顾一辉是土木工程,他在考完试后还得要加试,主要考绘制图纸方面。这个难不倒他,土木工程的哪个不会画图,就算是后世计算机那么发达能网络建模了,还是要手绘工程图纸练习的。
三天的考试一眨眼就过去,邹茜玲几个没有跟随校长回去,而是在旅店续订了一天,休息一晚后第二天便去逛省百货,省大学等地。
萧念白也跟着留了下来,这一年半的相处虽说没让他们的关系亲如一家人,但是比起穿越前已经好很多了,最起码纪燕珊也不会见到他就产生逆反心理。
逛街也不纯粹是为了买东西,而是太久没有出过远门,想透透气而已,回去之后还得秋收呢,可不得先放松下心情。
不过碍于各种票证,许多东西都只能看不能买,几个人最后吃了顿国营饭店,也没买什么什么回去。
回去之后没几天就秋收了。
今年开春种的水稻数量更少了,还是番薯土豆这些耐旱又比较高产的种的多,除了原先那些旱地,开荒出来的地也种了许多,秋收起来还是要费一番力气。
但没人会计较这会儿浪费的力气,大家都卯足了劲来应对秋收,把粮食一颗颗归入仓库,看守得比眼珠子还要紧,毕竟这可是事关一年的口粮啊。
而且去年秋收还听说有流民盗匪抢夺粮食,可不得更小心着,村里听到消息都自行组建了村民兵队,每晚都得轮流巡逻仓库。白天秋收时候也不放松,没法劳动的老人小孩就在村口里坐着玩耍,一看见外人就通报,勘察严厉的很,生怕混进盗贼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