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掰着手指算账:五百多亩苹果树,一亩一千块,五百多亩就是五十多万,还有梨子也不少,二三百亩,这又是二三十万,再加上杏子、桃子、枣子、核桃,王国强一年起码挣了一百万,一百万哪,一年花一万,一百年都花不完!
转眼,王国强就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外号:“王百万”。
靠山屯这几年,不少村民跟着王国强种果树,但都是小打小闹,无非是房前屋后、庭院里、井台边,最多的人家,也就一亩半亩的,现在看到王国强发了财,大家一下子都急红了眼,所有的庄稼汉,都在地里刨坑栽果树,大家恨不得自家的果树,一夜之间就能结出果子,这样,也能跟王国强一般,数钱数到手抽筋。
王国强又是高兴,又是烦恼,高兴的是,他给村民带了个好头,给大家找到一条致富路,烦恼的是,他不缺钱了,却没时间去看看孙子,看看闺女,整天被一群果商围着,他的果子都卖完了,可这些果商却不相信,他们不信漫山遍野的果树,才能产出那么点儿果子。
其实他们是不相信,几十万斤的果子,怎么不到一个月,就能销售一空。这些人也不算一算,五十万斤苹果,三十万斤梨子,听起来数字挺大,用五吨的东风大卡车来拉,才能拉多少趟?要不是有些果商资金不足,一次才进货三四千斤,也不会显得这么热闹。
在收获名誉和金钱的同时,王国强也迎来了一大堆麻烦,各种取经团、报告会,让他分身乏术,毕竟六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能和小伙子比精力?每天大鱼大肉外加茅台、汾酒、四特等名酒轰炸,他很快就坚持不住,趁人不备,给领导打了一声招呼,就偷偷跑了,背了一大篓子苹果和梨子,先在儿子那里躲了一星期,豪气干云地给孙子留下一万块学费,然后,又来了闺女这里。
凤娇接到哥哥电话,开车到机场接父亲,父女俩见面,都特别高兴。
“哈哈,爸爸,恭喜你晋级百万富翁行列。”
从前年的杏子大卖,赚了六万开始,去年的梨子成熟,也有十几万收入,这让他王国强对苹果挂果后的前景,也有了一定预期,但幸福真的来临时,还是让他惊喜万分。尤其是儿子和儿媳妇,听说他年入上百万,都呆住了,儿子甚至不相信地用手指抠抠耳朵,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
“都怪爸爸没给你们说过,你们工作太忙,爸爸怕这些小事耽误你们功夫。这几年,枣子每年都有点小收入,而且一年比一年多,够我和你妈吃喝的,前年杏子成熟,爸爸就收入六万,这些也就够爸爸雇人干活的工钱和买肥料、农药的花费。去年,梨子也开始挂果,再加上杏子、枣儿,果园就收入二十来万呢,那钱,你姥姥病了,在西安军医大附院做了个大手术,花了小一半,爸爸又留了一年的花费,只余五六万,都让爸爸还给凤娇了,当年的贷款,都是娇娇替我还的,所以,我就……”
“爸爸,你贷款一直还不上,怎么不告诉我?我和海燕还是有些积蓄的,每次给你钱,你都不要,说是够花了,这就是……”王凤翔很心疼,也很恼火。
“翔儿,你和海燕在京城也不容易,还有孩子呢,手头不留点钱怎么行?再说,爸爸贷款是为了挣钱,果园的前景可期,也没必要把你的口袋掏空,这不,爸爸挣钱了,爸爸这次来,除了送苹果、梨子这些,还想给你送点钱,你和海燕结婚时,爸爸才给了两百块,这些年,爸爸和你妈一想起这事,心里就揪得慌……”
王凤翔说什么也不要老爷子的钱,他们两人的工资都不低,关键是每天穿军装,吃食堂,儿子上的幼儿园和小学校,也有补助,他真的有钱也花不出去。
王国强坚持了半天,才留下一万块,还是塞进孙子挂在衣架上的小背包里。
儿子不要他的钱,让王国强又是欣慰,又是失落。
欣慰的是,儿子自强自立,有志气有能力,失落的是,曾经跟着他屁股后面跑,满面天真的小屁孩长大了,不要他庇护了,甚至知道关心他、爱护他、心疼他了,他王国强已经成了老人,成了要儿女牵挂的老人了。
在京城住了一星期,儿子就被派出去执行任务,他便动身到源城,这些年,和闺女互动得多了,似乎比儿子更亲近。
“娇娇,说实话,爸爸当年种果树,根本没想到能有今天,爸爸也就是想啊,能让村里人吃饱饭、有点闲钱就好了。”
凤娇闻言,也感慨万千,她当时才来到这个时空,虽然知道最早种苹果的农民都赚大发了,但也没想到,爸爸的致富路如此通顺,似乎只是熬时间,时间一到,百万富翁的头衔,就从天而降,落入怀中。
“爸爸,这下,你放心了吧?该和妈妈好好享受享受生活了。”
王国强把身上拍了拍,挺起胸膛:“爸爸这身板儿还好,还能干几年,娇娇,你觉得爸爸除了经营果园,还应该做点啥?”
奋起 第二百零二章 官迷
王国强被选为西山省农村致富先进个人,长河市接到文件,四处寻找本人去源城开会,电话打到凤娇这里,得知他就在源城,办公室的人松了口气:“这最好,你让老爷子别走开,我们明天去源城,派车去接他开会。”
“我爸爸要参加会议?”
“是的,先进表彰大会,咱们长河市才三个人,这荣誉可不小呢,千万不要错过了。”
凤娇也与有荣焉,自然连声答应。
没想到王国强的事迹上了报纸,整版的,上面还有领导给他颁奖的照片。报纸的内容挖掘很深,竟然从王国强儿童时代讲起,有他当年在村口放羊,为县大队放哨的故事,简直就是活生生的“海娃”(电影鸡毛信主角)。还有他在解放后,他当了村长,困难时期,他自己啃生萝卜,把节省下来的面食送给村里的老烈属五保户。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王国强每年夏天都背着干馍馍,三、四个月的吃住在工地,硬是带领村民修出一条泄洪渠,靠山屯才摆脱了十年左右一次山洪威胁。
王国强当了三十年的村长,儿子结婚手头却只有二百块钱,还不如普通村民富裕。
改革开放后,王国强年纪大了,主动让贤,成了普通村民,但作为三十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他依然日夜思谋,怎么才能让村里人的日子好过。
于是,王国强贷款承包了一面小山坡,带领村民种果树,他不是为了自己发财,而是想给农民找一条致富路,靠山屯的村民,帮他栽树都脱了贫……
这文章也不知道是谁写的,文笔优美,情真意切,让人读了不由顿生崇敬之心,连凤娇都心疼爸爸这些年吃苦太甚,红了眼圈。
凤娇结婚时,东源电子厂很多人见过王国强,再加上这两年,王国强每年冬天农闲时,都来源城住一段时间,和张亚梅一起带外孙,见过他的人就更多了。看到报纸,东源电子的职工们私下里没少议论,甚至有人大骂任焕晨,说他为了上位,坑了王凤娇。
虽然东源电子生产的冰箱在市场上表现也不错,任焕晨却并没有在提高职工待遇上有大的体现,每个月给大家发的奖金,也不过二三十快,再加上一些加班费和国家规定给的物价补贴和肉食补贴,东源电子的普通员工,一个月也就一百五十左右。
源城空调厂在凤娇的打理下,势头迅猛,合资企业,工资本来就比一般企业高,再加上经过两年艰苦奋斗,产品销路越来越宽,不仅开拓出南方一些富裕城市和香港、澳门这样的市场,甚至出口东南亚几个国家。
因为价格合理,质量过硬,到了今年夏天,工人三班倒满负荷工作,产品依然供不应求。
凤娇为了报答努力工作的一线工人,发钱时从不吝啬,夏天时一个月四百块钱工资都有过,这些工人,有以前老钢厂的,还有一些东源电子家属工厂的,他们回去少不得得瑟一下,整个东源电子的人都知道了。
工人最现实,谁发的钱多,就说谁好,因此,任焕晨越发让工人不喜。
任焕晨这几年也没少下工夫,他觉得自己成绩也很不错,在源城,没有几个企业领导比得过,却没想到,自己如此不得人心,闻讯气得鼻子都歪了。
自从背后黑了一次王凤娇,他就最讨厌听见这个名字。偏偏,谁都拿他和凤娇比,而且怎么比也没赢过,任焕晨郁闷得要死。
这次,王国强上了报纸,东源电子的人,都把仁家老爷子拉出来谈论了一番。一个普通人,当然比不过报纸上宣传的先进人物了,于是,大家说,任焕晨不行,是根子上就不如人。
自己被人非议,已经够窝火了,现在连累老爷子也被踩低,是可忍孰不可忍,任焕晨终于爆发了。刚听到传言,还跑去找凤娇论理,到了半路才猛然清醒——这关王凤娇什么事儿?即便是王凤娇搞鬼,她也不会承认,自己跑去,不是白白被人羞辱么?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八零影后甜妻 (圆紫紫) 起点女生网VIP2018-05-29完结婚房中,“陆少将,强抢民女,霸占准侄媳。你是不是兵痞?”“军婚不能...
-
夏桐慕晨风 [出版] (赏雨时节)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花火》杂志人气连载青春甜爱代言人赏雨时节让人怦然心动的浪漫甜文看似完美的电竞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