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八零小农女 (三三)



不就是一把玩具枪吗?有什么大不了的,玩一下又不会怎么样,怎么这么小气!

心里打着这样的算盘,自然就得势不饶人。见于婆婆不再发了疯的追打她,她又朝前进了几步。

杨梅头痛的看着一屋子里两个痛哭流涕的女人,再看看杨珍秀那了无生趣的神色,感觉自己这一段时间的努力全都付之流水了。再听到余桂芝在外面骂骂咧咧的声音,简直无法忍受。

当即顺手抄了于婆婆先前扔在门外的木棍,冲出来扑向余桂芝就是几棍子!

她个头矮小,棍子挥得风声呼呼,专朝余桂芝圆规似的细腿上招呼。余桂芝没料到杨梅会动手,正骂得欢实腿上就中了招。

她的腿上没什么肉,砸在骨头上特别的痛,不等条件反射引发的弹跳放下来,杨梅的棍子又扫来了,而余桂芝的怀里还抱着七岁多的杨清宝舍不得放下,自然没有还手之力。

腿上挨了几记吃痛之后,余桂芝的气焰自然就没办法嚣张了,连骂人都顾不上,嘴里痛得嗷嗷的叫。

而杨梅却是一口气堵在心里发泄不出,本着拼命的架式,倒是越战越勇,撵得余桂芝跳着脚的逃。

“让你嘴贱骂人!让你嘴贱骂人!今天就把你砸死在这里!”一边追赶着,杨梅的嘴里也不停,脸色狰狞,双目通红,那模样完全疯魔了一般。

原本还在一旁看热闹的小孩子们,全被杨梅的样子吓着了,呼啦一下全都散了。

不过从那以后,杨梅就得到了一个‘拼命三娘’的美誉,让她在村子里无人敢惹,这也算因祸得福,少了很多麻烦。

杨梅也是气得狠了,一直把余桂芝追进她家才力竭罢休。要不是人小力微,她是非打上她家的门不可的,看她往后嘴还欠不欠。只可惜想像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拿着婴儿手臂粗的棍子,往余桂芝关闭的院门上软弱无力的敲了几下,就不得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停了手。

就因为这场由李祥引发的闹剧,造成了这样的后果,刘爱英也没好意思再留下来,第二天于婆婆打发了大毛、二毛还借了黑妹子家的自行车,一齐把李爱英母子三人送到红星镇上,搭车回去了。

刘爱英的到来,除了引起一场邻里纠纷,也给杨梅带来了外面改革开放的最新信息。

从与她交谈不多的话语中,杨梅得知临水县做小生意的人多了起来。现在豆腐脑作坊已经不再是她一家独大的时候了,有的作坊还开始售卖豆腐,开展多种经营。相反刘爱英的手艺就显得有些单一了,隐隐有被别人甩下来的趋势。

她此行到杨家村,除了日常的看望老人,也是想在做豆腐的事上再请教一下于婆婆的。虽然手艺于婆婆也教了,但杨梅总不看好她在这方面发展。

做什么生意都要不但创新,显然刘爱英做豆制品的本事比不上她做布艺、做衣服的手艺好。

刘爱英也提到了她以前工作的缝纫社正在找人承包的事,这让杨梅有些动心,怂恿过一两句,但显然刘爱英还拿不定主意。

毕竟做豆腐脑的生意也有好几个月了,这几个月来,她们家的经济条件不止翻了几翻,要是一下放手,还有些舍不得。

大家中秋快乐!

正文 第070章开学了

邻里争吵,在乡下是常有的事,起因往往是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过几天淡忘了就没事了,并不会留下多大的仇恨。

可是余桂芝的那一通骂,带给杨珍秀的伤害却是一下弥补不了的。

众人对杨珍秀失踪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的好奇,完全被余桂芝激发了出来,一时间那些背后的窃窃私语甚至发展到了明面上。杨老倌忍无可忍,再一次打上了余桂芝的门。

余桂芝嫁的是杨老倌二弟的小儿子杨传财,实事上还是他的亲侄儿媳妇。这样的关系并不疏远,反倒很亲近,只是大家伙儿住得近了,天天见便少了那份亲切感。特别余桂芝又是一个比较尖酸刻薄的人,大家不怎么处得来。

说是打上门,其实也不过是长辈们坐下来讲了讲道理。杨老倌的二弟叫杨玉和,是一个比杨老倌更憨厚的老汉,两兄弟坐在一起抽了袋旱烟,也没听见聊几句。之后杨玉和就把小儿子杨传财叫了去。

结果不过是两个人抽旱烟变成了二个人抽旱烟,再多一个人点火。

杨玉和有二个儿子,也都早早分家单过。他老伴儿去得早,现在随小儿子一起生活。原本指望着小儿媳妇性子好点,过得舒心些。可小媳妇的这个性子好,那是在生下杨玉和这一房的第一个男孙之前。

自生下了杨清宝,她整个人完全变了,仗着自己生下了男丁有功劳,把她的嫂子也不放在眼里了,成天为了一点小事就吵闹不休。杨传财跟他老子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般,俗称‘石磨都压不出一个屁来’的人。

除了任由婆娘在家里做威做福,就只能为了儿子任劳任怨,如同一头拉碾子的老牛。

杨梅站在门外瞅了一眼,看着那三个人一动不定,即好笑又无奈。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沟通的,到最后余桂芝倒是来老杨家认了个错,再也没肆无忌惮的过说杨珍秀什么。

日子似乎又恢复到了没吵架之前,很快就到了新学期开学的日子,杨梅当天早早的就被杨珍秀叫了起来,梳理过后,惊奇的发现于婆婆竟然给她煮了两只鸡蛋!

“快吃,快吃,今日上学堂吃两个蛋,往后天天得百分!”于婆婆望着杨梅笑眯眯的,老人确实觉得自家的小孙女儿聪明能干,已经远超了队里其他的孩子。又曾经夸下了考大学的海口,虽然有可能只是一句玩笑话,但在老人的心里期望值还是很高的。

只有梅儿出息了,女儿这辈子守着这个孩子也算下半辈子有靠了。

“我梅儿肯定能得百分,读书费脑子,咱家往后伙食要做好点。”杨珍秀难得的笑了笑,边手脚不停的做着早饭,边憧憬未来,“等秋下的粮食打下来,家里的嚼用应该够了还有剩,明年开了春我想抱几窝小鸡养着,梅儿的鸡蛋不能断了。”

“嗯,咱家有四亩水田,四亩旱地,也算不少了,交上公粮,交完提留,多少还能剩点儿,咱都给梅儿攒着往后上学用。”杨老倌蹲在灶房门口,灶膛里的炉火映照在他红得发黑的脸上,脸上纵横交错的刀刻斧凿般的皱纹里都带着坚毅。

杨梅上学,全家人都当成了一件大事。

这是亲人们的殷殷期待,温暖却也沉重。其实能不能考上大学杨梅自己是一点儿也不担心的,上一世上学的成绩也算出类拔萃,考大学、考研的分数那都是遥遥领先的,重来一次从头学再学一遍,不可能连个大学都考不上,那也太没脸了吧。

她只是有些担心家里。村里关于杨珍秀的流言蜚语到底是没有阻止住,传得满村都是,杨珍秀现在又不怎么出门了。杨老倌和于婆婆到底年纪大了,种土下田的活儿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

杨梅有心改变家里的经济条件,但要做到能让家里的亲人们接受她的建议却是不太现实。

上回为了给奶奶看伤,那是被逼得没了办法,结果赚那么点钱还被杨老倌盯怪物似的暗暗盯了她好久,后来再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杨老倌才慢慢的放了心。要想能过上普通安宁的生活,她还是不要有不同寻常的举动才好,赚钱养家这事还得慢慢来。

碗还没放下,杨梅就见着乔云背着一只洗得发白的军用书包已经站在院子里等着她了。

三两口扒了碗里的饭,杨梅从杨珍秀手里接过一个厚实的洋布书包,急急忙忙就赶了出来。

那个书包是杨珍秀用布头一块块拼接起来的,实用还好看。只是书包的背带没办法调节,放得有些长,整个书包只能搭在她的屁股上,跑起来一嗒一嗒的响。

“小心着些,别摔了。”杨珍秀追了出来,“云伢子帮着姨姨看着点梅儿啊!”

“放心吧姨,有我呢。”乔云对杨珍秀一直很尊重,回话时句子都会长一些。

今天是回学校报到的日子,并没有课要上,大家伙儿都去得比较晚,一路走一路呼朋引伴,在村头就凑齐了一大群的孩子。黑妹子、杨梅、杨清宝、八毛都是一年级的新生。但即使是娇贵如杨清宝这棵单传独苗,都得自己去学校,不会有家长带领。

但去乡上上初中的学生就不一样了。

今年杨家村八队只考上了两名初中生,一个是七毛杨强,一个是黑妹子的哥哥周波。这两人也才刚出门,被各自的爸爸骑单车带着,背着被褥行李。

一路走来收获了一路的赞美,七毛仰着头,像只骄傲的小公鸡,周波却比较腼腆,被人夸两句就不好意思,红着脸低垂着头,一声不吭。

两人的爸爸推着单车与人说笑,满面红光。考上初中不容易,毕了业也算文化人了,别人夸儿子出息,比夸了自己还高兴。

没有考上初中的孩子除了回家接过父辈的扁担,还可以选择复读,但村里人觉得自己孩子在读书上缺少天赋之后,一般都会打消复读的念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