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的我不爱听的话可多了……于乔嘴动了动, 把想说的话咽了下去。“来来来,你跟我说说,她人怎么不错了?”
陈一天被架着, 只好组织语言:“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吧,她爸出事,她一个女孩子,没缩没躲,奋力筹钱解救。”
“她筹的可是别人的钱。”
陈一天:“只能是别人的钱啊,自己的钱还用筹吗。再说了,你在水城跟人打架,她不是还给你取了衣服送上来吗?再说远的,我跟庞傲土里刨食的时候,要不是她引入她爸的资金入股,公司也不能那么快走上正轨。还有以前的事,你可能都不记得了,我给人打工伤了腰,她还跑医院送饭,跟我妈还挺聊得来……”
于乔心话,我怎么会不记得,我记到了骨头里。
于乔的生活经历,暂时还领略不到,男人看女人跟女人看女人得出结论的天壤之别。
“所以呢?你打算追加赎金把他爸捞出来吗?就因为她喜欢你?”
陈一天:“哎哟,好了,好了,这个时候吃哪门子飞醋,都说了,咱们两个的关系里,她是不相干的人。”
这话让于乔心里很熨帖。
“我客观地说,她也挺可怜的,她爸现在被羁押,除了律师,其他人一概见不到,听说是□□番审问,三天三夜不让睡觉,她爸还有心脏病。”
听到这句,于乔不再接话了。
※※※※※※※
于乔被第一志愿录取,是沈阳一所文科见长的综合类大学,专业是民俗学。
这书念得好,因为于乔分数远远高于录取分数线,学校给了特别奖学金,学费省了一大笔。另外,大学离家近,相较高中而言,课业又不繁重,专业也是自己喜欢的,大一的不适阶段过去后,于乔真正意识到,日子正朝好的方向发展,过往的诸多忌讳、种种不如意,都流水般一去不复返了。
在于乔寝室同学眼里,于乔是个奇怪的存在。
她父母从未露过面,送她入学的是奶奶和叔叔。
奶奶慈眉善目,叔叔不苟言笑,入学配置又相当惹眼。顶配的笔记本电脑,吃穿用度一概不将就,心细的同学还发现,于乔的内衣都是成套的,衣柜里还有两件礼服。
她不炫富,但从来不缺钱花,对人也和气。
有一回,其他寝室的女生借她那条抹胸小礼服,还回来时卷作一团,对于乔说:“我原打算洗干净再还的,洗衣店说这个材质洗一次要80块,抢钱一样。我穿之前特地洗了澡的,你完全可以继续穿,一点都不脏,多穿几次再洗才划算。”
那人走后,寝室同学替她鸣不平,一致认为于乔应该坚持让她洗。于乔莞尔,自己送去洗了,出门时还特地包装严实,怕万一让那个同学看到太尴尬。
于乔坦言有男朋友的事实,通电话也不避讳,只是来学校找她、接她、送她的异性有好几个,没人知道她的男朋友到底是哪个。
好巧不巧,包括来找于乔那天,陈一天突然取消了加班,直接拐到于乔寝室楼下找她。
于乔住在一幢古老的宿舍楼,门字形的三层老建筑,围出的小广场刚好供情侣迎来送往,摆个蜡烛、表个白的场景,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那时,陈一天已经卖了他的黑色SUV,以维持公司的资金周转,所以停在宿舍楼下的,是一辆五菱小面包。
本来是小石头开的,小石头不认路,陈一天把他赶到副驾亲自开。
刚好于乔寝室一个女生路过,陈一天问她于乔在不在楼上。
那女生老远就看见这辆小面包,没跟送于乔入学的那辆SUV产生任何联想,没想到,车窗里露出的脸她记得。
“噢!您是来接于乔的吧?”说着打量气质出众的陈一天这辆新座驾。
“对,你们接下来是没课吧?我来接她回家。”陈一天淡定自若。人的自信是被经历填满的,不是被品牌和价格包裹的。
小石头探出头来,露出一口小白牙:“对对,美女,麻烦跟她说一声。”
那女生不假思索:“乔乔被她男朋友接走了啊。我刚刚跟她一起下的楼,眼看着她跟着那帅哥走的。本来还想一起去食堂呢,她说出去吃了。”
陈一天脸一沉:“哪个男朋友?”
那女生自知失言:“哎呀,可能不是男朋友……叔叔您找她就打她手机吧。”说完一溜烟儿走远了。
小石头再怎么喊她,她都不回头。
于乔和包括刚走进烧烤店,意外接到陈一天的电话。
于乔还卖了个关子,说你猜我和谁在一起?
陈一天一听是包括,更是七窍生烟,又找不到发火的点,只好打发了小石头,自己打车去烧烤店。
这家烧烤店离包括家不远,他最近才重新联系上于乔,再次见面就提议来这家烧烤店。
他说:“我记得你生病那年,我去看你,咱们就在这附近吃过一顿烧烤,当时还过年呢,也没几家店营业,那天真冷,烧烤也真难吃。可那天的事我老是记着。后来,我发现这家烧烤店,我就想着如果再见你,一定带你来吃一次。”
包括是地地道道的沈阳人,能入他眼的烧烤,必然是好吃的。
烤串陆续上了桌,陈一天还没到。
俩人只能对着一桌子烤茄子、辣炒鸡架、烤鸡心、烤羊肉串干瞪眼。
包括瞄着于乔的眼神,拿起一串羊肉串,把手朝向于乔:“没事儿,你先尝一串儿,吃完了咱把扦子扔桌子底下,他也不知道你吃了。”
于乔接过来默默放下。
烧烤店人声喧嚷,陈一天站到俩人桌旁时,才被于乔发现。
于乔挪到里侧,让陈一天坐到她的位置,跟包括面对面。
包括就是基因优良、成长环境优越那种帅。小时候浓眉大眼,几年后脱去稚气,红口白牙,眼睛长得像某著名跳水运动员。
陈一天落座后,故意没先理会包括,而是侧身面对于乔:“出来跟朋友吃饭怎么不跟我说一声?”
于乔:“你不是要加班吗?”
“那你打个电话又怎么了?我哪次有饭局没有提前跟你说?”
于乔眨了眨眼,觉得小天哥哥今天话多且反常。
教训完小女朋友,陈一天才转过脸去:“不好意思,来晚了。从她学校赶过来的。”说着抢起胳膊,搭在于乔肩膀上,力道还挺大的,于乔是没想挣,估计挣也挣不脱。
包括有短暂的失神,强打精神应对。
重新打过招呼,陈一天状若无意地上下打量对面这个男生。
包括穿牛仔裤和拉链卫衣,看似普通的打扮,可撸个串的动作都很得体。陈一天有点后悔,他下了班直接去找于乔,衣服也没换一身。
再加上耳朵里挥之不去的那声“叔叔”,陈一天莫名烦躁。
这个时节,大排档还没完全火起来,这个温度还是坐在室内吃比较舒服。商家也在门前搭了棚子,摆了白色的塑料桌椅,只有一桌客人坐在外面。
包括和于乔聊到了社团,又聊到各自专业。
包括读了辽宁大学亚亚澳商学院。这个学院是2+2学制,前两年在国内,后两年去澳洲。于乔有所耳闻,这个专业学费不低。
于乔:你知道我上大学以来,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吗?
包括洗耳恭听:“啥?”
“没有数学课!”
“哈哈哈……”仿佛听了什么了不得的笑话,包括笑得很夸张。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写文,我写到第二本,还是有困惑和矛盾。
有很多勤奋的作者,一本接一本地写,日常双更甚至双开。不排除体力好,精力足,内蕴又够,我只有佩服二字。
但是,也有很多作者,迫于“不写就凉”的压力,硬着头皮往下写。快消时代,无可厚非。
我有点追不上这个节奏,这本完结后,我需要沉淀一下,需要刷机重启,文笔也好,思路也罢,都要放空一阵子,希望你们看到的下一本,是新的人设、新的主题、新的互动、新的深度和高度。而不是“都差不多只是换了两个名字”。
完结后消失一个月,你们会等我吧?
☆、红罗帐共话缠绵-106
于乔问他:“我记得你以前不爱学英语啊?怎么读那个专业了?”
包括抄起一串烤鸡心,细心地用自带的纸巾把扦子前端擦了一下, 递给于乔:“我这是跟命运抗争呢!”
于乔:“咦?命运玩弄你了?”
“测字的说了, 我这名字的命理就是终生离不开家乡, 那话怎么说的?记不请了, 反正是对仗工整的两句话,意思是, 我就像长着翅膀的马, 被拴着条长长的绳子在天上飞, 可是再飞也有绳子拴着,跑不出辽宁省。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于乔心想:“哪来的算命先生,这比喻还挺形象。”
陈一天心里嗤之以鼻, 转眼去看窗外的食客。三男一女,女的烫了卷发,喝得脸通红, 跟个男人一样, 踩着啤酒箱子,大声说着话。
包括接着说:“我本想高三毕业就出国, 但是阴差阳错, 最终没出去。只能曲线出国, 先在国内读两年, 就上了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