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五六岁的娃写对联的?
“想必写得肯定不怎么样,也不过是大人们看见孩子写对联儿,故意赞声罢了。毕竟五岁的娃儿,能识得几个字儿就已经很不错了!谁还指望他能写好?敢出来写对联,大伙自然只会说好不会说不好的。”
中年大叔“咦”了一声,不赞同道:“哪有!”还拿出一张小红贴“一家之主”说道:“瞧,这就是人家娃儿写得。我这回就是特意买回去,让我家的几个不好好学习的孩子好好儿看上一看。人家五六岁的女娃儿都这么行!”
黄旭重新戴上眼镜仔细看着那张小红贴“一家之主”。小黑豆眼睁得老大了。
这是个五六岁的娃儿写得?这怎么可能?
但见红贴儿上那四个字,呈现亮晶晶的金黄色。字体虽不见得有多遒劲有力,但重在匀称得宜,茂密丰满;柔中带刚,风格秀挺!
这根本就是一个勤学苦练十几年的人,还颇有书法天赋的人,写出来的呀!
很多年后,黄旭想起今天这幕,很感谢这个中年大叔给他拿出的这个小帖儿。正因为看见这个小红贴儿,这才让他有了一探到底的心思。要不然,他或许会因为这里围绕这么多的人,而望而却步。早日离开继续去寻找他的“新闻”。
但正因为看见这个小红贴,才使得他在这儿几乎为了见到这个写对联的孩子,从早上等到晚上,等了整整一天。甚至为此拿着照相机拍了好几张照片——人群拥簇的远景照片;拿着对联走出人群的照片;有人拿着春联出来后他还特意去把人家的春联字体给拍了一拍。还特意挤在里面,对着那远远写对联的小身影拍了几张。
当日头即将落下天幕,当集聚的人群也逐渐散去,当卖年货的小贩也渐渐离去……周围依旧还有人群围绕在对联儿摊位跟前,议论纷纷。
“恩呀呀!好孩子啊!这么小的人,居然会写对联!我们岁数长了这么大,都没见过这么小的孩子写对联的。”
“比古时候的神童都厉害呀!现在的孩子可了不得呀!”
“现在孩子又哪有这么能行的?瞧瞧咱自个儿家的娃儿。七八岁上一年级,字儿都识不了几个,还要求他往好写。怎么可能?”
“瞧这手好字写得,听人说还是个女娃娃!?”
“……”
几个看着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男人,围在最中间,一起开始议论。盯着里面写对联的孩子,是掩不住的满眼惊叹。
但见她端然立在中间,身上穿着一件土色红袄子,头上戴着个毛线帽子,脸上还戴着个白色口罩。一张脸几乎被遮了个尽。而手上套着个沾满金粉的手套,正挥舞着小小的手掌,在桌上奋笔疾书。写出来的一副“一片欢笑除百岁,几多喜事会新春”的金字儿更是耀眼十分。
看着女孩写完一副又一副,甚至还有人给她出难题说写庙联儿会不会?女孩头也没抬,遂说道:“不知是啥庙?娘娘庙还是天神土神庙?”
周围人都不禁为女孩的早慧感到惊奇,居然连庙联都会?这么小的孩子,谁教她的?于是,便有人忍不住问出了声。
女孩便开始了这一连几日的标准式答话:“街上好多叔叔都写,我看着看着就会了。”周围人更是又一阵感慨。
直到周围人终于走尽,万家灯火点亮,夜市一片闹腾时。女孩终于和旁边一个一直帮她卖对联的女人一起开始收起对联来了。
黄旭看着一大一小两个女人,于是也帮着他们收起摊位来。甚至还趁机对二人搭讪说起话来。
安奈儿两世为人,何等眼尖?自然早就看清这个一直徘徊在摊位旁不走的眼镜儿男。一看他手中相机,便心中顿明。正中她下怀,何必拆穿?
就这样,任由黄旭在叶美琴嘴里把她家的情况给套了个清楚,却也不吭不响。直到最后套的差不多了,这才离开了。
叶美琴看着男人离开,有些皱了皱眉,回头对安奈儿说道:“奈奈,这个人看着有些精明,阿姨没说啥不该说的吧?”
安奈儿微微一笑,摇摇头道:“没有。阿姨做得很好。我们回去吧!今天卖了上百块呢!赚得蛮多的。”注视着男人的背影半天,眼中闪过淡淡的窃喜,这才跟叶美琴一同收拾着回家去。
正文 12 对联神童!
“家庭贫困为父还债,五岁女童当街写对联——字体俊秀如大家!”
几日之后,纪实刊物《文化周刊》上的一则新闻传遍x市大街小巷,甚至还发行全国。新闻标题上的“五岁”、“女童”、“写对联”,甚至是“字体俊秀如大家”的字眼儿,顿时一石惊起千层浪!
怎么可能?一个五岁的女孩儿,居然会写对联?开什么玩笑?
可是,看着《文化周刊》发行的这期报纸页面上,一张画面上——穿着土红色棉袄、戴着毛线帽子的女孩,正端立桌前,拿着一支毛笔,开始写着那金色的对联字。
另一张画面上——那俊秀字体宛如松柏,一笔一划宛如银勾,端是好风采、好筋骨!
这是一个五岁的娃写得?怎么可能?骗人的吧!
有多少大学生、老文人都未必写得成这字儿呀!一个五岁的女孩儿,写出这种毛笔字来,是大人代笔的吧!
而报纸内容上,还特意说明了小神童为何在大冬天出来当街写对联的原因背景——
“家中唯有一个捡破烂的父亲安柏。其出生农村,原是人民警察,因公受伤后只能以捡破烂为生。五年前捡到小神童并抚养至今,却不料其两三岁便已经识字三千,是个不折不扣的神童。后安柏因见义勇为帮助邻居而身负巨债、瘫痪在床,使得家中经济日渐拮据。无奈,小神童只能在冬日当街写对联谋求生计、为父还债……”
九十年代的网络还远没有发展起来,有很多人甚至连网络是啥都不清楚。所以,大众传播信息的媒介还是电视、报纸、书刊等纸质媒体。起初,“对联神童”安奈儿的事迹只是《文化周刊》初次报道。后来,便是各种各样的书刊、报纸、电视等争相报道。因此,很快,“对联神童”一夜间火爆全国,成为大街小巷议论纷纷的对象。更因其凄惨身世生活而引发全民同情,甚至好多记者的垂询和注意。
五岁执笔写对联,只因家庭贫困,为父还债!
一个才五岁的孩子,就不得不为生活奔波,出来为生活计。这背后到底隐藏怎样的心酸与苦楚?
自家五岁的孩子还在幼稚园牙牙学语呢!人家五岁的孩子就要开始养活瘫痪的父亲!何等孝心?何等懂事?何等……惹人怜爱?
而且,这个小神童,居然还是个弃婴?是捡破烂的父亲从垃圾桶里捡出来并救活的孩子?
到底是哪个杀千刀的父母,连这么好的孩子都不要,丢垃圾桶去?真是眼瞎了。
好多人看着电视、报纸的那刻,竟然纷纷落泪了!
夏霖就是这样一个出生在政府高官家庭的公子哥。不过他从小家教极严,虽然年仅十岁,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却已经是一位拥有阅报百~万\小!说、下棋弹琴的等基本文学艺术修养的小小知青。
第一次看到安奈儿的消息,他是在爷爷经常看得《文化周刊》的头条报纸上。没有人知道,他看到报上那些被摄出来是安奈儿所写的毛笔字,心里有多么震惊!
写对联?他也曾在爷爷的教导下,写过毛笔字,但不论资质多高,毛笔字这玩意儿,又岂是一朝一夕能成的?他因为早慧,十岁已经是五年级了,写得一手好正楷,已是精英云集的班上写字最好的人了!哪知道,书上所说得“山外青山楼外楼”果然有其事?
这天晚上,夏霖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伯伯婶婶、堂哥堂姐聚在一块儿看新闻联播。谁知新闻联播才刚播了会儿,就再次涌现出了安奈儿的消息——
“x市中兴广场上,最近发生这样一件重磅消息——”在记者的背后,出现了x市中兴广场上人头涌动、全都往一个地点聚集的场景:“大家知道,是什么呢?”
接着,便是典型的新闻场面,记者逮着一个人开始提问。然后说出“对联神童”的故事。记者续道:“没错,就是最近正火的‘对联神童’。一个年仅五岁的女孩,居然可以当街写对联,而且还写得十分不错哦!实在让我等大人都不得不惭愧以对。‘对联神童’一词不胫而走,引来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甚至连正热播的古装神怪电视连续剧《蛇妻》中的女主角林风音都说想要见识见识一下‘对联神童’呢!”
画面切过来,正好是一身卡其色高贵礼服的林风音,在话筒前说着对“对联神童”十分好奇和惊讶,自谦连自己都写不了对联之类。
正看着电视的夏霖一家,夏老爷子顿时惊叹道:“没想到这‘对联神童’最近这么火,都出现在中央新闻上了。”
夏霖一听爷爷说起“对联神童”来,于是便试着问道:“爷爷,这个小妹妹写得是不是真得跟报纸上说得一样,都比得上书法家了?”
相似小说推荐
-
与你有关 (长安夜雨) 2018-05-30完结贺宪游戏人间近十载,终有一天折在了一个任性的小女孩手中。那年夏天,小女孩的眼泪,让从没低过头...
-
不小心生在六零年 (信用卡) 2018-05-29完结蓁蓁被一滴远古大神金色的血液砸到了六十年代的林区小镇,还附带了大神的一个又一个神奇异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