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寒门骄子 (莫二月)


  “来了,热乎乎的丸子汤出锅了”三爷爷将锅放到桌子上,不忘了提醒几个孩子“小心点,别烫着了”。
  江文蓉忙起身先盛了一碗放到三爷爷跟前,又给三奶奶盛上,文静也帮着摆筷子,文俊则是直接拿起桌上的酒瓶给三爷爷满上,江贤武端着酒杯呡了一口,满意地叹了一口气“还是我大孙子知道我的心思。
  “行了,你大孙子好,你大孙子倒的酒你也只能喝这一杯”。三奶奶边说边挟了一个鸡腿放到文俊碗里,又翻出一个给文静,“吃,都使劲吃,文静和文俊吃鸡腿长得高,我大孙女吃鸡翅长得巧,都多吃”。三奶奶唯恐文蓉吃醋,将两个鸡翅都挟到了文蓉的碗里。
  “三奶奶,我们三个自己吃,您别挟了,您和我三爷爷多吃点。”江文蓉忙地阻止老太太,三奶奶就是这样有好吃的恨不得都吃到孩子嘴里。
  “你三爷爷有酒就够了,你们甭管他”三奶奶一脸嫌弃地说道。“多喝点这丸子汤,这个好喝,是老孙头家的,香着呢。
  江文蓉确实喜欢喝丸子汤,这丸子汤是她们家乡这的特产,炸这种丸子用的材料不是常见的肉,鱼什么的,而是用一种干虾裹面炸制的,丸子炸的很小有一节手指肚那么大,据说是祖传的手艺,它们这里会炸这个的也确实不多,往往农村一个大点的集市上也就有一家专卖。
  炸好的丸子放上特制的调料在水里烧开,倒上香油,放一撮香菜,喝到嘴里,丸子香酥,汤汁鲜辣,实在是开胃。


第8章 上学
  热热闹闹地吃过了饭,文蓉姐弟又抢着收拾完了碗筷,就让老两口休息,要回自己家去。三奶奶起身要跟着“上午你二大娘的娘家人来了,光在他家陪着说话了,现在没事了我跟你们家去收拾收拾。”
  文蓉赶紧拦住她“三奶奶,我们上午都收拾的差不多了,不用您去了,剩下的我们慢慢收拾就行,反正这几天我们姐弟有的是时间。”
  三奶奶听江文蓉这么说依旧有些不放心“真不用我去,你们自己能收拾好啦”
  “三奶奶,我们收拾的可干净了,我和弟弟都能和大姐一起干活,您放心吧。”说这话的是文静,她想让三奶奶知道她和弟弟都懂事了,不会躲懒的。
  文蓉笑着附和妹妹的话“是,三奶奶,文静和文俊也都挺能干的,家里这点活难不倒我们,您老在家歇着就行,要有什么不明白的我们再来找您和三爷爷。”
  三奶奶想着自家老头子说过的那些要放手让小鹰单飞什么的话,就点头应了下来“行,我不去了你们姐弟自家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不过千万别逞能,要是干不了了就来找大人知道不。”
  “知道了”,姐弟三个异口同声地回答。江文蓉却又想起另一件事赶紧问道“三爷爷,我们三个什么时候能去上学,我爸我妈的丧事还有什么别的要避讳的吗?”江文蓉之所以问这些就是因为上辈子她们姐弟不懂这些老规矩,几个婶子大娘也没有一个人告知她们,村里的人好几年了都还在议论她们不懂礼数。
  三爷爷没想到江文蓉小小年纪却能想到这些,对孩子的细心也相当满意,“咱们这里的老规矩多,你们还小肯定都不知道,三爷爷就给你们说一说。咱们这父母去世,子女要守重孝一年。父母头七之前子女除了去墓地以外是不能出家门的,出了头七,五七之前不能走亲戚,不能逛集市,不能在家请客。出了五七还要穿一年的素色衣服算是给父母戴孝”。
  三爷爷说到这停下喝了口水,见三个孩子都盯着他,又继续说到“其它的就是过年时还有些讲究,到时候该避讳的我再和你们说,现在虽说新社会新风气,可是有些老规矩你要是不守着,大家伙当面不说,背后还是要议论的。
  你们姐仨虽然还是孩子,可有些事能不做还是尽量不做。你们爸妈的头七过去了,你们该上学还是要去,在学校还是得认真学习。孝顺父母是活着时尽孝心,人死了,做什么父母都不知道,那些形式都是给外人看的。但是你身边的人都遵守这些形式,你又没有能力打破这些时,你还是从众一些好,要不怎么老话说枪打出头鸟呢。”
  江文蓉知道这些都是三爷爷六十几年的人生经验,现在这位睿智的老人正在一点点的传授给她们。姑且不论这些道理过不过时,单单这份心意她就觉得无比地珍贵,因为只有真正为你好的人才会毫无保留的把他觉得对的东西、有用的东西说教给你,上辈子从父母去世后奶奶一家子就再没有一个人给她们姐弟讲过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江文蓉附和着三爷爷的话“三爷爷,我们听您的,别人能守的规矩我们也一样守着,我们知道爸爸妈妈的心愿,一定好好的学习。”
  三爷爷满意地点点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挂历说“今天都星期五了,你们姐仨在家再歇两天,下个星期就去上学,到了学校该听课听课,别想其他的,你们爸妈没有了还有爷爷奶奶、叔叔大爷们给你们撑着呢,知道吗?”姐弟三个忙点头答应。
  确定了下星期去上学,剩下的这两天姐弟几个就只留在家里忙活,把家再仔细地整理干净,每天就是喂喂家里的鸡,收拾收拾菜园,江文蓉觉得这样的生活真是悠闲自在。三奶奶不放心她们,一天总要过来好几趟唯恐姐弟几个受了委屈,烙好的煎饼,新轧好的面条,凡是能想到的三奶奶都会给她们准备一份。与之相反的就是江文蓉亲奶奶家的一大家子人从那天晚上商量完事情后就再没有一个人来看望过她们姐弟。
  周一的早上,江文蓉照旧是五点多就醒了过来,隔了十几年再次踏入校园,江文蓉心里多少有些小兴奋,看着时间还早就打算给弟弟妹妹做些好吃的。三奶奶送来的煎饼还有不少,江文蓉打算做个菜煎饼,她先淘了些小米,熬上一锅稀饭,就开始准备菜煎饼的馅料。
  韭菜、小白菜、西葫芦、土豆、胡萝卜都切碎,泡好的粉条放油炒一下,用酱油调色后和切好的青菜一起加油和盐拌匀。
  馅料调好后,江文蓉就把家里的鏊子支了起来,鏊子是她们家乡这里烙煎饼的一种特殊的器具,它是铸铁的,圆形,中间的地方略凸一些,底部有三条腿,五六厘米那么高,鏊子支好后,要从底部烧热,烧鏊子可是技术活,火大火小直接影响煎饼的成型。幸亏江文蓉是烙菜煎饼,直接用三奶奶送来的摊好的煎饼就行,要不然的话江文蓉可真不行,这摊煎饼可是不容易。
  鏊子烧热了抹上一层油,摊上两个鸡蛋,把煎饼铺在鸡蛋上再铲起来翻个个,把调好的青菜馅倒上,上面再铺一个煎饼用小火慢慢烙,还要时不时地转动煎饼让它受热均匀些。一面烙好了再翻过来烙另一面,直到两面都焦香酥脆了,这菜煎饼就好了。把它叠成长条状再切成段,这样吃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菜煎饼做好了江文蓉就把弟弟妹妹叫了起来,两个孩子迷迷糊糊地起床洗脸,直到在饭桌上看到菜煎饼才瞬间有了精神,文静眼睛盯着焦黄香脆的煎饼瞬间就想流口水:“大姐,你烙菜煎饼了,真香呀。”文俊虽然没有像二姐那样,可也恨不得赶紧咬上一口。
  “行了,快吃吧,大姐专门做的,尝尝好吃不,吃完了还得上学,别迟到了。”文蓉招呼着弟弟妹妹开始吃早饭。
  一碗软糯的小米粥一份香酥的菜煎饼,早饭姐仨吃得饱饱的,收拾了碗筷时间就不早了,姐弟三个一起往学校走去。泉头村的小学在村子的中央,学校只有五个年级招收的都是本村的学生,学校面积不大,北面一座两层的教学楼是去年才建好的,南面还有一排瓦房是老师的办公室,中间是一个大操场。学校的大门面朝北,门的东侧挂着一块白底红字的匾额,上面写着“泉头小学”。江文蓉看着这几个字不禁感慨万千,因为过不了几年他们村的这所小学就不存在了,他们这所小学被并入了大沙河村的村小。
  许是江文蓉发呆的时间长了些让文俊和文静有些误会,两个孩子凑到文蓉身边,文俊拽了一下她的衣角问道“大姐,我们还去上学吗?”
  文蓉转过神来,看着明显有些局促的弟弟妹妹道“去,怎么能不上学呢,我们快点进去吧别迟到了。”
  姐弟三个一起进了校园,90年代时文蓉家乡这里实行的还是五三制教学,文蓉现在读五年级,文俊和文静都在三年级。三年级的教室在一楼,江文蓉把弟弟妹妹送到教室门口,又嘱咐了她们几句“你们俩上课不要胡思乱想开小差,要认真听课,把前几天拉下的课找老师补上,知道了吗”?姐弟两个忙点头应是,进了教室。
  江文蓉送完了弟弟妹妹就直奔五年级的教室去了,可到了教室门口看着乌泱泱一屋子人却又犯了愁,她根本就不记得自己坐哪?而且这些同学她也大都认不出了。正站在门口发呆,就见教室里一个女生站在座位上喊她:“文蓉,快点进来,老师来了。”文蓉仔细想了想,才认出这是自己的朋友江芳,也是她小学时的同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