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老师讲课的时候,不允许同学们打开课本,他把这节课要学到的知识点和公式由浅及深地一点点带出来。听他的课,节奏完全由老师掌控,你只要全神贯注的跟紧了,基本上该会的就都会了。
英语老师是一个个子不高的老太太,她以前是学俄语的,后来又改学了英语。英语老师完全是慈母型的,因为他们还刚开始接触英语,老师唯恐他们接受能力差,一个字母都要反复教许多遍,这就使得他们的英语课总是拖堂。
文蓉在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下,很快找到了乐趣,每天都像海绵一样使劲地吸收着书本上的知识。而她的同桌严伟也在课间的时候开始了每天花样挤兑文蓉的日常。
“你不是卖豆腐脑的吗?你怎么又来上学了?” 文蓉心情好的时候,也会回答他的问题:“谁说卖豆腐脑的就不能上学了?”
“那现在在我们厂卖豆腐脑的是你妈吗?”
“不是,是我妗子”。
“妗子?妗子是谁?”严伟一脸的疑惑。
“妗子就是舅妈”文蓉和他解释。
“哈,哈,哈,你们安南这里说话还真土”严伟转身拍着程磊的桌子大笑:“程磊,你听见她说的吗?舅妈还喊成妗子,可真土!”
文蓉心里叹一口气,不和他一般见识。许琛听不过去:“严伟,你不是安南的呀?就你说话不土。”
“当然不是”严伟神情立马不一样了:“我爷爷家在海边,江文蓉,你见过海吗?”
“没有”文蓉老老实实地回答。严伟一听又要抖起来,许琛马上堵了他一句:“那你怎么不回你的海边上学去呀?你留在安南干嘛?”
严伟没话了,趴在桌子上嘀咕:“那不是我爸妈在这边吗?”
不过他也只是失落一会,不多会功夫就又满血复活了,“江文蓉,你怎么这么黑呀?你们农村的孩子是不是就没有长得白的?
文蓉无语,长得黑能怎么办?还能去漂白呀?说的是事实,不和他一般见识。严伟见文蓉不说话,心里得意起来:“你说我们几个都白,只有你长得黑坐在一起也不协调呀!”
“那怎么办?让老师按照皮肤的颜色给你分个班?”文蓉看着他提议道。
周围几个同学都哄笑,严伟有些挂不住面子,白了文蓉一眼转身和程磊说话去了。
许琛冲文蓉举起一根大拇指:“就得这样怼他,省的他整天欺负你。”
几天之后的英语课,她们已经开始学习英语对话了。英语老师拎着一个双喇叭的手提录音机播放课文的对话,带着大家朗读几遍后,就要求同桌之间进行情景模拟练习。
严伟端着英语课本对着文蓉示意:“你先来!”
文蓉无所谓 “Hello! My name is jiang wen rong.What’s your name” 江文蓉一张嘴,严伟就愣了,他原本想看文蓉的笑话的。暑假的时候,他们化肥厂小学的学生都聚在一起补了一个月的英语课,他原本想着文蓉没有提前学过,肯定不敢说。要知道他们补课的时候就有好多的同学不敢大声念出来。
文蓉看他愣了,提醒他“说呀,到你了。” 严伟这才回神,磕巴着接出了下一句。
两人读了几句对话,严伟实在憋不住了,小声问文蓉:“你以前学过英语?”
文蓉故意装傻:“没有呀!”
“那你怎么会说的那么流利?”严伟不信。
“这有什么难的,老师不是刚教完吗?”
严伟顿时无话了,老师刚教完就能读得和磁带上的一样,他这个同桌别看是农村的,还挺有学习天赋?
第38章 秋收
开学已经半个多月, 文蓉的生活也渐渐固定了下来, 每天上学放学, 周日的时候就去店里帮忙。
店里的生意已经在慢慢地好转,可是还是没有文蓉她们在小巷里摆地摊的时候收入多, 姥娘急得满嘴泡,正好家里的庄稼也熟了, 文蓉就让姥娘在家里休息几天。
姥娘也愁的慌:“这店里不开门一天得少卖多少钱呀?可这豆子熟了不割也不行?”
文蓉可没有那么纠结:“店里少挣一天就少挣一天呗,您天天这样两边忙活更不行, 咱先收了粮食再说别的。”
姥娘想想也没有别的办法, 只好同意。秋收也要抢收,文蓉家里种了二亩地的大豆、一亩地的花生还有三亩地的玉米。先收的是大豆,大豆熟了以后, 豆荚变成焦黄色, 如果收的晚了,太阳一晒豆荚就会爆开,圆滚滚的豆粒落到地上就浪费了。
豆子要连着豆秧一起割下, 运回家之后, 放在空地上暴晒。以前农村里每个生产队都会有一片晒场, 留着晾晒庄稼,可是随着现在村里人口的增多, 空地已经越来越少了,所以割下来的豆子只有拉回家里在自家院子里摊开了晾晒。
文蓉每天天蒙蒙亮就忙着起床和姥娘一起去地里割豆子, 到时间了再匆匆回家吃几口饭就赶去学校。弟弟妹妹也在家里帮着用木棍敲打着豆秧, 好让豆粒快速地脱落。
豆子割完了, 就要拔花生,家里只有姥娘一个人忙活,只好把花生也带着秧子收回家,等到文蓉姐弟放学后,再一颗颗的把花生摘下来。
村子里到处都陷入一片忙乱之中,每户的门前都堆积着一垛垛的秧子。孩子们也都听话起来,不再满村子乱跑,都在家里帮大人做着能做的活计。
等到掰玉米的时候,两个舅舅都赶来帮忙,有了他们的加入,姥娘轻松了不少,三亩地的玉米,两天就都收回到了家里。院子里的粮食已经到处堆积的满满的,就连平房的屋顶上也晒满了。
砍下来的玉米秸捆成捆,靠在门外的院墙上,这些晒干了,就是家里烧灶的柴火。烧水做饭全指着它了,谁家都不舍得浪费了。
粮食都收进了家里,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姥娘着急忙慌的又要去开店,生意歇了这么几天,姥娘心疼死了。正好赶上星期天,文蓉让姥娘在家里歇着收拾粮食 ,自己带着弟弟妹妹去了店里。
不过才五六天没来,美食街里就新开张了好几家店铺,原本在小巷里卖炒菜的老李一家也在这里租了一个店面。文蓉过去和他们打招呼,老李很是高兴:“蓉蓉,大爷得好好谢谢你呀!要不是听了你的劝早早在美食街租了摊位,现在这生意就做不成了。”
文蓉不明白,生意怎么就做不成了?老李和她解惑:“这不是快到国庆节了吗?街道那里说市里要检查,咱们在小巷里摆摊影响市容市貌,不允许在那里摆了。”
“那大娘他们都怎么办呀?她们都在这里租摊位了吗?”文蓉挺关心曾经一起摆地摊地几家,毕竟当时大家处得都还不错,几家对她们姐弟也很照顾。
“没有,当时就只有我先来租了这边的摊位,他们都嫌贵没有租”老李跟着替他们可惜。
“现在美食城还有店面吧,我看还有几家不还没有人吗?”文蓉跟着说道。
“嗨,没了,你看着还有几家没开门吧,可店面早就租出去了,他们找人打听了,有的愿意转租,一个月要五百块钱呢!”老李对这些事都门清“这才几天,房租就贵了二百多,他们就犹豫了,街道那边,不许在对着马路的巷子里摆摊,可是去商场背后的那条小胡同摆还是行的,他们就都把摊子摆到那边去了。”
文蓉问清了,也就开始忙自家的生意,美食街确实比以前热闹了许多,来吃饭的人络绎不绝。秋老虎的威力不减,文蓉家的凉皮卖得还不错。不过,文蓉觉得自家的生意要快点上新花样了。
回家之后和姥娘商量这个事情,姥娘也是头一次卖吃食,自然闹不清要卖什么好。后世风靡的小吃就那么几种,这些文蓉当然知道,可现在一个来说他们人手不足,另一个好多外地的小吃还没有流传过来,就导致原材料不足。就好比鸭血粉丝,这种南方小吃,现在在他们这里几乎是没有,如果要卖这个,你连鸭血都不好买。
文蓉考虑了许久和姥娘商量着还是卖最简单的牛肉面,这个在他们这里大家都能接受,而且制作起来也简单,耗时也不长,非常适合他们这样的小吃店销售。
姥娘也欣然同意,卖牛肉面,原料也好找,村里就有一家专门制作面条的,从他家买面条也方便,牛肉市场上也随处可见。
原料解决了,接下来要改进的就是口味,姥娘在市场上买了新鲜的牛肉和牛大骨回家,文蓉和姥娘就开始试验。文俊和文静在家里乐开了花,这几天家里每天都飘着牛骨头汤的清香,伴着大块的红烧牛肉,家里的伙食是直线上升。
试了几次,终于确定了配方,煮出来的牛肉汤,汤头清亮,香而不腻。大块的红烧牛肉软烂爽口。文蓉煮了几碗面,浇上自制的辣椒油,撒上香菜,大家吃了都交口称赞。三奶奶夸道:“这个牛肉煮的好,我这个牙口不好的,都能咬烂,也不塞牙,这个肯定好卖。”
姥娘也很高兴,和文蓉商定过几天就开始卖面。文蓉和姥娘商量再请一个人:“姥娘,如果卖面条的话,还要有一个人专门煮面,你和刘婶子两个人也忙不过来,还是再找一个人。”
相似小说推荐
-
种个校草当老公 (珊珊嫣尔)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8-05-26完结母胎单身二十年的夏枝有一颗神奇的种子,今天播下种子,七七四十九天后就能收获...
-
幸福那么多 (SISIMO) 晋江超高积分VIP2018-05-24完结与你在一起,幸福那么多。·温软白富美×宅男高富帅·一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