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跟看得上看不上没关系了,假使对方只是要求有个房子,那还能各家各户凑一凑。问题在于,新四大件太费钱了,完了还跟耀祖没关系,那谁能受得了。
就连自认见多了世面的唐婶儿都忍不住咂舌:“我怎么突然觉得亲家母人那么好呢?回头中秋到了,你多拿些礼物回去,好好孝顺下你爸妈。”
“呃……”唐红玫被噎了半天都没找到话来搭腔,只得扶额转移话题,“妈,耀祖先前不是买了菜吗?怎么你又去了一趟菜市场?是缺了什么?”
顺势往搁在一旁的菜篮子里瞄了一眼,唐红玫更迷茫了。
半篮子的葱蒜姜,还有一圈冬瓜,以及五六个硕大的西红柿。
“嘿嘿,我哪里是去买菜的,这不是去打听了一下消息吗?我跟你说,建民那孩子还真不是胡说八道,你猜怎么着?有人举报李家出了两个女流氓!”
女流氓这响当当的三个字,砸得唐红玫目瞪口呆,比刚才更懵了,完全不明白这跟李家有什么关系。
“傻眼了吧?他们说的是二桃姐俩。”
“妈,你要说李桃,我还能理解,听我二姐说,她在港城跟了个上了年纪的老头,人家不光结了婚,听说连孙子孙女都有了。可二桃……她跟光宗领了结婚证的。”
“你算算日子。”
“日子?那也……哦,我明白了。”明白是明白了,唐红玫更愁了。
这简直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比起耀祖那没着落的婚事,光宗这事儿明显更愁人。
别看如今唐光宗和李二桃是领了证的合法夫妻,假如有人认真计较起来,绝对可以把日子推到唐光宗离婚之前。因为本来唐光宗就是在婚内出轨二桃,并且俩人还是未婚先孕,确定二桃怀的是儿子后,才领回家来补办酒席,补领结婚证的。
见唐红玫眉头紧锁,唐婶儿一面收拾她买来的菜,一面出声安慰道:“其实也没啥的,这事儿明摆着就是有人针对李家,再说他们都在南方,谁还能跨省抓人?又不是杀人犯。”
“针对李家?”
“是啊,我打听到的消息就是这样的,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冒泡的,又写了举报信去县政府,说李平原教女无方,两个女儿都是女流氓,大女儿给人港城老头当了情妇,二女儿勾搭有妇之夫,还逼着人家离婚娶她……唉,你说这好端端的,怎么就偏有人老看不惯李家呢?”
这个问题,李妈也想不通。
唐婶儿在弄清楚原委之后,当天下午就借着回新房那头打扫卫生的理由,把事情告诉了李妈,当然她也提到了许建民,毕竟她可不想包揽这种莫名其妙的功劳。
李妈欲哭无泪。
“我说怎么十金老跟我说,小朋友们都不跟她玩,还老推她打她,我……”
“话已经带给你了,我走了啊!”唐婶儿并不想多做停留,也许这件事确实是小人作祟,可说句难听的,身正不怕影子斜,假如李家姐俩没问题的话,大可以反怼回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憋屈的忍着捱着。
唐婶儿自己琢磨着,估计还是新房这事闹的。
红眼病哪里都有,不过唐婶儿这边好歹是自己辛苦赚的钱,每日里起早贪黑的忙碌,而且也有人知道她跟亲戚借了钱。因此,羡慕的人是有,搞事的却一个都没。
李家正好相反。
“你走开!我不跟你玩!”
“许十金,你妈是个坏胚子,她不要你爸也不要你了,她又找了个人还给你生了弟弟,她不要脸,你也一样!”
“我奶说了,咱们都辛辛苦苦的在上班干活拿工资,就你们家什么都不干,吃的穿的都比别人好,为啥呢?因为你妈和你大姨都是出来卖的!”
“她们是女流氓,你是小流氓!”
“小流氓哈哈哈哈哈哈!”
就在唐婶儿离开新家属区时,看到了被十几个孩子围在中间委屈得哭个不停的十金。其实,人家也没打她,但很多时候,言语攻击比直接打人更伤人。
“去去去!小孩崽子不去写作业瞎闹什么呢?十金,赶紧回家去,你姥在找你呢。”唐婶儿出声轰走了这帮熊孩子,十金看了看她,似乎没认出她是谁,只缩着脑子抹着眼泪一溜小跑的往家里跑。
唐婶儿微微叹了一口气,摇着头往另一边去了。
等她坐公交车回到城北时,刚下车还没站稳,就听到唐耀祖兴冲冲的跑到她跟前,高兴的喊:“婶儿呀,我的婚事有谱了,这回这个跟以前都不一样!”
“哟,总算碰上个靠谱的了?来,跟婶儿好好说说,怎么就不一样了?”
“嗯嗯。”唐耀祖乐颠颠的挽着她,一面往店里走,一面叨叨的说,“真的不一样,她没一口气就问能不能买新四大件,也没问我有没有在县城里买房子,更没打听我一个月能赚多少钱,现在手头上有多少钱。”
唐婶儿听着听着就皱起了眉头,可傻小子真高兴着呢,她也不好上来就泼冷水,只耐着性子问道:“那姑娘啥都没问?那她说了什么?”
“没说啥啊,就说我人好,她中意我,她爸妈也都同意了。”唐耀祖说着说着,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我妈托人去算日子了。婶儿呀,我要娶媳妇儿了,你说我是依着村里的规矩先定亲好呢,还是学一把城里人,不定亲了直接结婚?还有啊,我要不要在城里办个酒?你说哪个饭店实惠点儿?嘿嘿嘿……”
第73章
八十年代是个比较尴尬的年代,全然的盲婚哑嫁已经不流行了,大城市里的人更喜欢自由恋爱,可小县城乃至乡镇村子里却仍然更倾向于中人做媒。
当然喽,就算到时候做媒成了,两个年轻人还是有机会见面的,而且一般都不会立刻结婚,多半人都是先订婚,等过个一年半载的,再谈婚事,也算是有个缓冲期。
唐家那头,因为前头四个孩子都结婚生子了,独独只剩下了小五唐耀祖,考虑到他年岁不小了,家里人也是真的着急。现如今有了个合适的,急着订婚结婚也在常理之中。
可唐婶儿回过头仔细琢磨了一番后,还是觉得有些不大对劲儿,就打发唐耀祖去干活,又撇开了其他人,只寻唐红玫说话去了。
“耀祖跟没跟你说那个事儿?”
“相亲的事儿?”唐红玫点了点头,见婆婆面上有些不赞同,便道,“其实我也觉得这个事情有些奇怪,对方条件不差的,我记得好像还跟我三房的婶婶有些沾亲带故的。”
“家里什么情况?”
“前头有个姐姐已经嫁出去了,应该有些年头了。还有个哥哥,前年也娶了媳妇儿生了娃儿。底下的话,就一个刚上初中的弟弟。家境也就那样吧,自打承包土地以后,家家户户都能吃饱穿暖的。对了,她爸应该是家里的老二,所以不养老人,她妈现在忙着带孙子,不大能顾得上她。”
“也还行吧。”唐婶儿迟疑了一下,“娶媳妇儿又不是嫁闺女,照你说的这个条件,顶多也就是靠不住,没啥毛病。”
“是啊,我妈估计也是这么想的,她就想赶紧给耀祖找个知冷知热的人,那姑娘听说品行不差,手脚也勤快。至于娘家嘛,村里一贯都是儿子负责养老,家产也都是给儿子的,这个没法子。”
唐婶儿还在那头琢磨,真要挑毛病的话,对方也确实不是完美的。可问题是,唐耀祖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毕竟就眼下情况来看,过得好的是嫁出去的仨闺女,大儿子靠二闺女,小儿子靠三闺女,怎么看都不算条件好的。所以,两家的情况还是蛮相配的。
“对方真的啥条件都没提?”
“耀祖又不会扯谎骗人的,他说是那就是呗。”唐红玫笑了笑,“妈,你也说了,娶媳妇儿不是嫁闺女,总不能因为对方不要嫁妆,就回绝了这门亲事吧?横竖也没说现在就结婚,先相看着,回头打听清楚了,再订个婚处个一年半年的。”
“怎么?耀祖没跟你说?他都开始跟我打听县里哪个饭馆子办喜酒实惠又热闹了。我看呀,他挺乐意的。”
“光他乐意有什么用?这事儿还没定下来呢。”
城乡区别还是挺大的,一般情况下,都是随着男方风俗的。因此,当初唐红玫并不曾跟许学军订婚,直接就扯证嫁了过来。
可眼下,唐耀祖和对方姑娘家都是乡下地头的,两家虽不在一个村里,相距却不是很远,自然是要依着礼节来。
媒人介绍两家的情况,觉得满意了就可以叫两家人坐下来看看,这一步骤多半是男方去女方家里的。等这次见面后没问题,再由女方或者直系亲属赶到男方家中,仔细考察情况,也见过亲属长辈后,再回复同意还是不同意。哪怕到了这一步,两家都应允,那也是挑个好日子先订婚的。订婚也没那么容易,一应的规矩步骤也在这几年慢慢的拾起来了,而且定亲之后就要依着规矩走亲戚了,逢年过节,两边的长辈都要去拜见,一应的节礼也不能少。最后,在订婚一到两年后,才是真正的结婚过日子。
并不是说这么一来就杜绝了受骗的可能性,而是即便受骗了,吃亏的也是女方。当然男方并非毫无损失,因为下的彩礼钱一般都是不退的。
相似小说推荐
-
你的薄情,亦是深情 (律小) 若初文学网VIP2017-10-28完结为脱困境,她勾搭上了A市最有权势的男人。“我这么漂亮的女人,您敢要吗?&rdqu...
-
玄学大师在八零年代 (雀鸣)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8-05-23完结6.15补全缺章重回1985年,她开了遍布全国的24小时连锁杂货铺;她养的龙鱼拍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