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涛忍着心疼,掏出了一张第四套1980版的五十元人民币(收藏界称第四套人民币中的1980年版50元纸币为“币王”,目前单张交易价格在2000元以上,较面值已涨了40倍有余)递给朱芳。
那个年代的货币还未通货膨胀,那时的一块钱元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元。
朱芳接过了钱,对他冷哼了一声,“这次我就原谅你,下次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可不管你是不是学法的,我直接报警!”
说完,朱芳拿着钱抱着书转身离去。
见她离开了,程涛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开了校园。
拿到钱的朱芳一直没有走远,看着程涛消失在夕阳里的背影,又看了看夹在书中被叠成心形的50元纸币,笑得很温柔,与傍晚的余晖相得益彰。
这人怎么就这么傻呢?亏他还是学法的呢?
如果她说她丢了一百元,他是不是也会给她啊?
朱芳摸了摸鼻子,又笑了笑,这人真有趣,真期待下次能在F大遇到你啊!
下次见到他,她决定把这颗心形的纸币还给他。
*****
自那以后,朱芳经常一有空就去湖边柳树下看书,一边看书一边期待着能与程涛再次相遇。
她如一尊望夫石一般,痴痴地等待着程涛的出现,可这一等,便是两个月。
朱芳等得耐性全无,程涛依旧没有出现。
一直等不到程涛,朱芳心里越看越着急,也越来越愧疚,一直在想着是不是自己那时候做得太过分把他吓跑了?
50元,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啊,够她交三两年的书本费了。
她不是要占他便宜的,她只是……想让他对自己的印象能深刻点,不是路人甲乙丙丁,而是一个带给他特别印象的存在。
朱芳不打算这么被动地等下去,打算去法学院找程涛。
她特地跑到法学院辅导员的办公室找老师问,老师问她是哪一级的?
朱芳摇摇头表示不知道,说应该是研究生。
老师告诉她,F大法学研究院没有程涛这个人,反倒是有个本科是在F大读,硕博被牛津大学录取的程涛。
听到这个回答后,朱芳失望极了,敢情他要找的人不在F大啊,那为什么那一天他会出现在F大呢?
难道他们就只有擦肩而过的缘分吗?
他……会不会已经结婚了呀?那天她就听见他被家人催婚了。
哼,他这人这么傻这么笨,一个陌生人骗了他也不知道!
面对家人的逼婚,他会反抗吗?应该不会吧!
认清这个事实后,朱芳不打算在学校湖边的柳树下看书等人了,秋天到了,天气已经开始变凉了,图书馆暖很暖和。
反正她等的人也不会出现,于是,她便转移阵地,在图书馆做学术研究。
虽然已经等不到程涛在F大湖边出现了,但习惯使然,每到傍晚时,朱芳还是会会不自觉地看向湖边柳树下,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个少年坐在柳树下石凳上聚精会神看书的模样,安静温柔美如画。
那一年冬天的傍晚,残阳艳如血,整片苍穹被夕阳的余晖染成红得,美极了。
朱芳抱着书从图书馆出来,正打算去食堂吃饭然后回宿舍。平时她吃完晚餐会回到图书馆继续看书,直到图书馆闭馆,可今天,她突然就没了想学的心情,她想回宿舍好好谁上一觉。
看到夕阳美景后,朱芳停下了步伐,呆呆地望着天边的夕阳,静静地欣赏着想起了纳兰性德的一首词《落花时》,“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只可惜男女主角对换了。如果此时,他能与她心意相通,也对她相思着,该有多好啊!
朱芳摇头叹气,望着已经落入西山的夕阳,转身离去。
就在她转身的那一刻,她看到了湖边柳树下站着一抹修长笔直的身形,心莫名一顿,脸上一喜,身体变得紧张而又僵硬。
会是他吗?
他回来了吗?
由于距离太远,她不确定那人就是程涛,她等了一天又一天,说了不等又在等的人。
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对一个陌生人坚持什么?可倔强如她,她一旦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没有撞个头破血流,势不回头。
在她的心里,她总觉得程涛是与众不同的。
朱芳不敢多想,怕程涛就这样走了,然后再也不见她了。
她卯足了劲向湖边柳树下快速奔跑,不管是不是程涛,她需要确定清楚再说。
当她气喘吁吁地站在干枯枯的柳树下时,见到一脸震惊望着她的程涛时,她高兴极了。
那么多天日日夜夜地等待和盼望,终于把他给等回来了。
那些渺无希望的等待,把她自己给感动哭了。
程涛对她微微地笑了笑,本想说一句,嗨,好久不见,你还记得我吗?
朱芳却率先开口,脸上含笑,气喘吁吁道:“嘿,你好像我一个朋友?”
听到这句话时,程涛轻轻地笑出了声,露出一排整洁的牙齿,答道:“像谁?”
朱芳心情异常紧张,一咬唇,心一横,梗着脖子道:“我男朋友!”
听到朱芳的话,看到她镇定自若的样子,程涛唇边的笑容如水上的涟漪,一点点地散开了……
这是他见到过的最简单粗暴的搭(表)讪(白)方式。
第151章 风云千樯
陶杰曾在《杀鹌鹑的少女》中写道,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做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却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但一场巨变,已经发生了,地动山移,浑然不觉,当时只道是寻常。
程涛大学毕业后就出国留学,25岁留学归来后决定当一名大学律师然后再做老师,至于何时选定对象而恋爱,一直是未知数。
可当他遇到了朱芳那一天起,他想他知道自己应该找怎么样的恋爱对象了——活泼开朗的女人。他是个沉闷寡言的人,找个活泼开朗的女人一起生活,生活的乐趣一定会很多。
那时,他就在心里盘算着要花多少钱才能养得起她,一份大学讲师稀薄的工资能养得起她吗?
程涛不知道,但他一直在等F大法学院的应聘结果。
等了三天,他没有接到任何录用与否的通知,寻思着他可能被淘汰了,心中很是忧伤。
他与F大无缘,与朱芳的缘分也不过是浅浅的一面之缘,缘分浅薄,终会错过,这些都不必深究,一切都随缘。
因为时间的冲刷,程涛很快便忘记了这些令他觉得忧伤的事情。
当时,在他面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当大学讲师,继续应聘其他学校的老师,另一个是当律师,去律所挂所实习。
无论他选择哪一个,他都觉得对他未来的生活影响不大。可他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个,犹豫了许久,他去了一趟F大。
在F大瞎晃悠了一圈,然后在湖边的柳树下坐了一上午,看着湖边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直到肚子饿了,才去了饭堂吃饭。
有时候缘分就是这样妙不可言,本以为两人就这样错过时,程涛又遇到了朱芳。
在她的餐盘前,放满了饭菜,她大口大口津津有味地吃着,不知道是饿坏了还是她胃口大,吃完后,她又去窗口前加饭。
程涛被她的食量给惊呆了,那时,他的脑海里闪现出一个这样的念头:大学讲师的工资肯定是养不活这个大饭桶的。
现在的女孩的胃口都这么大吗?这可该如何是好呢?
为了确保以后他能撑起一个家(就算以后娶的人不是朱芳),他二话不说地选择了后者——当律师。
程涛去朋友的律所挂所实习了,要实习一年才能拿到律师证,拿到律师证后,他就能接案件执业了。
实习期间,他每天忙得天昏地暗,每天加班加点地处理案件。
男人一旦忙碌起来,就无暇多想,女人不管忙不忙,总爱瞎想。
程涛在一心一意地忙工作时,朱芳在学校忙着做课题研究、忙着在等待,等夕阳,等程涛。
等程涛终于没那么忙了,时间辗转,早已过去了一个秋。
等他再次想起朱芳时,上海已经进入了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