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柒零末:我的人生我做主 (宁席)



“青杨哥,你别替我不值,做人对得起天地,对得起良心即可。”王秀英真的不在乎。

“总不能让你奶一直住在医院吧,兴顺叔这些日子愁得嘛直抓头!”想起启程之前张青杨去王兴顺家道别,王兴顺那苦瓜脸,张青杨不由又多了一句。

王秀英虽然还没有与王兴顺交底最终怎么安置俞珠妹,却并不准备继续瞒着张青杨,很干脆地将她的打算告诉张青杨。

“你是说,准备送你奶去敬老院?这倒是个办法,只怕你奶还是不乐意。”张青杨的声音明快了些,大概想起俞珠妹那难缠的性子又有些担心。

这次回去他也听说过离清溪镇大约十来里地的双桥镇上有人办了所敬老院。

据说里面的居住条件相当不错,老人们可以在里面看看电视、下下棋打打牌,最主要的还在于价格合适,包吃包住还有专人打扫双人间一个月才收两百块。

两百块钱要在几年前肯定没人愿意送老人去,可是现在Y县几乎是全民办厂经商,为了赚钱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个用,哪有那多时间精力照顾老人?

生意做得好的,一个月不知能挣多少个两百块呢!

据说敬老院三月份才开业,现在已经有不少人预约了,还有老人是自己提出要去敬老院的。

毕竟那里都是老年人,大家在一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也省得在家里拖累儿女被儿女嫌弃。

张青杨之所以知道那个敬老院,是因为他家老爹老娘都去那里看过,看过回来还颇有些心动,为此张青杨还打趣过老俩口,问他们是不是也想去。

老头没接话,老娘扫了他一眼有些气恼地说道:“你还别说,我还真想去!我和你爸把你们一个个养大,又帮着你们把你们的孩子们带大,难不成还要我们继续给你们带孙子不成?”

那天张青杨在听了老娘的话,觉得脸烧得不行。

父母生了他们兄弟五个,如今个个结婚生子,作为长孙的张家明去年已经结婚,媳妇儿的预产期比木锦绣还要早一个来月,张家眼看着就要四世同堂,这本是件喜事,偏偏张青山的妻子也就是张家明的母亲张青杨的大嫂却琢磨着要将带孙子的担子交给家里的老俩口。

想想老子娘已经不年轻了,眨眼间都已经六十多往七十奔的人了,该是他们享福的时候了,难道真得还要让他们继续一把屎一把尿地带重孙子重孙女?

张家当年分家,父母没跟任何人过,除了医药费均摊以外,他们兄弟五人每人每年必须给父母二百斤大米六百元零用,这样算下来,就算父母没有一点收入,每年雷打不动也有一千斤大米三千元钱。

这些大米和钱如果老两口只在在家过日子应该是没问题的,可是如果要去敬老院,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敬老院现在的价格是一个人一个月两百元,那么一年就是二千四,两个人就是四千八,而他们兄弟几个给老两口的米和钱加在一起大概也就三千五,整整差了一千三的费用。

再说老人真的住进敬老院,手上总不能还没一分钱吧,这样一算差距就更大。

得知老两口心里的想法,除夕那天在家的兄弟四人聚在一起好好议了议,上面几个哥哥还好些,几个嫂子的脸色就真的很不好看了。

为了这件事张青杨特地给张青凡打过电话,张青凡表示只要娘老子过得好,就算不足部分他一个人补足,他也是愿意的,他到期向张青杨提议,干脆将娘老子接京城来跟着他们两兄弟过好了,上面的哥哥嫂子愿意出钱出米那就最好的,不愿意他们兄弟俩也应该负担得起。

有了张青凡的这番话,张青杨心里也就有了底,又与苏琴商量了一番,这才在除夕那天挑起这个话题。

虽然上面几个兄长听说娘老子去敬老院的话还要另外加钱,脸色就不是那么好看,身边的婆娘又是使眼色又是拉衣裳,兄弟几个总算还有点孝心,最终个个都表示,如果娘老子愿意去住敬老院,除了每年需要孝敬父母的,住敬老院的钱大家另外平摊。

只是这样一来,无端端地每家一个月要多支出四百块,虽然对于现在的张家几兄弟来说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却也引起家里的大震动。

尽管谁都没闹到明面上来,一个年家里的气氛都显得十分沉闷。

最终还是张大伯和张伯娘亲自发话,他们现在还干得动,自然不需要去住什么敬老院,家里的气氛才算缓和了些。

张家没有去预定敬老院的房间,依张青杨的意思,就是观望观望再说。

事实如何王秀英心里多少还是能猜出一些。

张家明那个妈一向算盘打得精,现在张大伯和张伯娘还都是健健康康的,两人又是闲不住的性子,别说替他们带孩子,有这两老的在家,几家的自留地根本不需要他们去种,老两口就给他们收拾得妥妥当当。

他们忙的时候,回到家甚至还能吃上现成的热饭菜,这也是几家一定要留两个老的在祖屋这边居住的原因。

所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当年张大伯和张伯娘到明溪农庄帮张青杨和张青凡带孩子一直带到张家昌和张家轩上学,两位老人提出回家,张青杨和张青凡是反对的。

不是因为少了父母没人替他们干活,而是希望两老的就那样跟着他们过过轻松的日子,就算以后只由他们兄弟养老都无所谓。

张大伯和张伯娘却坚持要回清溪镇,他们生了五个儿子,哪里能让最小的这两个给他们养老送终呢?

如果他们不回去,上面那三个肯定做甩手掌柜,还会编出不少闲话。

张家早不是刚刚接了王秀英家承包田的那个张家了,王秀英不由地为张大伯和张伯娘叹息。

两老人在明溪农庄待的那几年,张家上面三个儿子是一分一厘都没给张大伯和张伯娘,而张青杨和张青凡自从张家分家以后,从来没少过该他们出的那份赡养。

王秀英与张家其他几个兄弟几乎没有多少交往,就算回清溪镇也只是做那么一点表面文章,连带着王秀诚也与张家明渐行渐远,现在几乎已经不再联系,但是他们姐弟却一直愿意将张青杨和张青凡当兄长对待。

第六百九十七章岂不丢人现眼

周日这天一早,王秀英把李昊阳交给李龙跃,自己就与陈阿姨忙开了。

今天人来得多,需要开两张大桌子才能勉强坐下,因此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

九点半刚过,张青杨带着大家伙来了,因为老人不在家显得颇有些寂静的李家顿时就变得异常热闹。

首先进门的是张青凡夫妻带着张家轩还有马小虎,他们从山庄过来个个是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还有新鲜的各色蔬菜和活蹦乱跳和鱼虾,一看就知道全是山庄自产的。

他们一进门自然是直奔李家厨房,待看到厨房里准备的菜,张青凡顿时有些不满地对着王秀英嗔道:“秀英,说好别去买菜的呢,你怎么还准备了这么多。咱山庄虽然主要是果园,自家吃的蔬菜、鸡鸭鱼虾总还是有的!”

王秀英也有些发愣,她还真没想那么多,只想着自家今天请大家吃饭,一早起来就与陈阿姨去了菜场,还好她们买的菜没几个与张青凡他们带来的重复的。

王秀英还没开口说话,张青杨等回家过年的几家紧跟着也进来了,同样没人空手,个个拎着各自从家乡带回来的特产。

幸好李家的厨房够大,要不然哪里挤得下这许多人,这许多家乡特产!

等大家放下手上拎的,就眼巴巴地看着王秀英,王秀英不由莞尔,他们这是迫不及待地要看齐敬之的规划图,好嘛,看来厨房只能交给陈阿姨一个人了。

只是陈阿姨再能干,一个人要弄出两桌席面难度实在有些大。

王秀英脸上还没露出为难,今天来的七八个女人,就已经七手八脚地将王秀英推出厨房,让王秀英带着男人们去看规划图,那才是王秀英该做的正经事。

厨房有她们帮着陈阿姨足够足够,这些年无论是明溪农庄还是明溪山庄都有农家乐,她们哪个不会几个拿手菜呢?

李龙跃暂时充当了孩子王,说是孩子王说起来主要还是看顾着些李昊阳,另外陪着陈东的老父亲聊上两句。

今天来了那么多的孩子,最小的是陈东家的小子陈浩鄞,他比李昊阳只大两岁,是陈东家的老二,陈东家的老大陈玉鄞是个女孩,因为陈东是家中独子按照政策可以生二胎。

陈东这两孩子都是在老家出生的,陈东是在老二陈浩鄞满周岁以后才来投奔张青杨的。

小孩子都喜欢跟着大孩子玩,李昊阳从三亚回来后一直憋在家里,早就已经蠢蠢欲动,今天算是彻底解放了,只见他领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楼上楼下玩得不亦乐乎,还将他自己的收藏全都拿出来与大家分享,甚至还想带着大家去李振海的书房探险。

虽然李振海已经退居二线,书房里并没有什么机密的文件,不过也不是谁都能进去的,李龙跃一边与陈家老爷子说着话,一边注意看着李昊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