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包间,王秀英四处检查了一番觉得相当满意,从餐桌的台布到桌面的布置都显得十分用心,既不奢靡却显郑重又不失雅致。
只是今天的见面尚家却来了个让王秀英觉得吃惊,同时也让李辉觉得拘谨的人物,那就是尚雪的祖父,国内有名的大法官尚飞鸿。
尚大法官在王秀英的眼里几乎是可以与历史上的包大人相提并论的人,真正的正公严明,是法律界的典范。
这样一来,不由地让王秀英觉得李家的失礼,按尚家出场的人物,今天李家相应地也该由李振海出面才是,不由地连声向尚家表示歉意。
“你这孩子这么多礼了实在太过生分!我今天来就是想考考小辉,看他在哈佛法学院到底都学到了些什么?”尚老爷子很不耐烦这些虚礼,锐利的目光瞪了王秀英一眼,然后直接说明了自己今天来此一趟的目的。
李辉赶紧上前扶着尚老爷子坐下,然后笔直地站在尚老面前,等候尚老的考查。
看着李辉有些僵直的身体,尚雪抿着嘴直乐,与王秀英一起安顿好父母,挽着王秀英的胳臂双双落座,只与王秀英一起陪着父母天南海北地聊起天来,至于尚老爷子要考查李辉一些什么,尚雪表示还是让李辉自己去应对。
如果这样的考查都应对不来,还谈什么结婚?更别谈做什么公正严明的大法官?!
当然尚雪对李辉还是有信心的,要不然就算李家家世不错,李辉也不一定入得了尚雪的眼,追求尚雪的大有人在!
虽然开始的时候,在尚老这位老前辈面前,李辉颇有些拘谨,不过随着尚老一个接一个的提问,李辉的神情却越来越放松,他是真心希望有那么一天成为法学界的翘楚、公正严明的大法官,所以这些年他也真的是脚踏实地十分认真地在学习在吸收。
哈佛法学院的确名不虚传,给了李辉很好的教育,就算在有些问题上,李辉的答案还显得有些稚嫩,到底也让尚老看到了李辉的能量,心里显然颇有几分满意,尚老的脸上却依然看不出一丝的赞赏,似乎生来就是那么个严正脸。
只见他严肃地看着李辉说了几个字:“有潜力,继续努力。”
还真是惜字如金哪!
不过知道尚老性情的人,听到尚老这几个字,自然知道尚老对李辉是相当的满意。
这不,尚雪的眼睛亮闪闪的,小脸上还有些小激动呢,而尚雪的父母则脸带微笑,满意的看着李辉。
人都说丈母娘看女婿是越看越喜欢,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碍眼,尚雪父母看李辉却同样的越看越喜欢,可见李辉刚才与尚老的对答令尚雪父母相当满意。
“谢谢爷爷的指点,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的!”李辉用力点了点头,脸色红红不知是紧张的还是激动的。
听到李辉连爷爷都喊上了,原本刚正严肃的脸上闪过丝丝笑意,伸手用力拍了拍李辉的肩膀,与李辉聊起哈佛法学院的一些知名教授。
这些教授与尚老都有些往来关系,今日李辉得了尚老的青睐,等他回哈佛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等他。
王秀英今天是代表李家长辈出面与尚家见面,李辉与尚雪提前结婚的事自然就由她来提起,虽然李辉和尚雪年龄尚轻,又还在攻读硕士学位,不过尚家长辈并没有提出反对,只是向两人年轻人提出要求,结婚不能影响学业。
两孩子自然连声表示绝对不会辜负长辈们的希望,
李夫人的情况,尚家已经提前从齐芳华和李龙庭那里得到了确实的消息,李辉是李家的长孙,既然李夫人有那样的心愿,尚雪本人没有异议,尚家自然也愿意行这个方便。
儿女结亲,历来就是结两姓之好,那种结亲成仇的事,李家做不出来,同样尚家也做不出来。
尚家这边如此配合,更令王秀英觉得李辉有眼光,这门亲事对李辉而言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尚雪这个姑娘性情好长得美,个性爽利中不失温柔,家世与李辉也是门当户对,又是中学同学妥妥的青梅竹马啊!
待过两年李辉学成回国,要学历有学历,要后台有后台,再加上尚家的提挈,进入司法部门应该毫无问题。
一顿西餐在和谐的气氛下进入尾声,这个时候王秀英才代表齐芳华夫妇向尚家提出请尚雪与他们去三亚一行,同样地尚家还是没有表示反对。
李辉和尚雪的婚期,自然还有待商讨。
这个王秀英就没有越殂代疱的打算,还是由李龙庭和齐芳华亲自出面与尚家商议。
李夫人的病情是不太好,可是也没有到需要李辉马上结婚的地步。
因为尚家的配合,李辉这边的事情办得十分顺利,随时可以出发去三亚。
王秀诚这边相对的事情就比较多些,虽然只离开了四个月,需要王秀诚处理的事务不少,也幸好大多的事务已经由王秀英代为处理,王秀诚只需要处理一些必须由他亲自处理的事务。
几乎全心投入,王秀诚终于在预定的出发时间前处理妥当了绝大多数事情,那些需要时间的事务,比如诚雅制药的新生产线的采购事宜,王秀诚想了想干脆带上了去三亚的飞机,这些可以通过电话和网络与美方供应商联系,倒也不需要他一定要在京城。
可是有关明溪农庄的事宜,王秀诚觉得既无法现在处理,又不好久拖更无法带去三亚解决,这让王秀诚觉得相当棘手。
第六百二十六章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姐,咱们去三亚至少要待上十天半个月吧,等回到京城,我又该返回美国去了,明溪农庄的事该怎么解决?听青杨哥的意思,他们希望能够在年前把事情解决了,最好在年前把新的承包合同给签下来,这样的话,也就拖不得了。”在去三亚的前两天晚上,王秀诚总算逮到时间与王秀英坐下来讨论明溪农庄的事情。
说到明溪农庄,这事就得往回说起。
明溪农庄从一片荒地经过十二年的开垦,如今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农家乐新型农庄。
山坡上除了成行成排已经进入盛产期的果树以外,还养了上千只草鸡。
塘里除了肥养的鱼虾还有嘎嘎叫的成群肥鸭。
山坡下池塘边是成片的大棚,里面无论是什么时候都收获各种鲜嫩的蔬菜。
再看那围着农庄的一整排平房里,里面种着各种味道鲜美的蘑菇。
农家乐的活动从年头到年尾几乎从无间断之日,整个农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从成片的荒地到如今收获满满的农庄,张青杨等人经过了十多年的努力,却怎么也没想到,正是这样的欣欣向荣给农庄招来了来自各方的“红眼病人”。
上到驻地某位首长,下到驻地的军嫂,纷纷起了要挤走张青杨等人的打算。
开始的时候,张青杨等人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尽量满足驻地方面提出的各种要求,却一次次助力人人的贪欲,渐渐地让农庄方面觉得吃力又烦恼。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些,也许张青杨等人也会努力做那个打落牙齿和血吞的人,可是驻地方面还有在农庄干活的军嫂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使出的小手段层出不穷,让张青杨等人与承德部队方面的合作渐渐变得越来越不愉快。
特别是在李龙庭离开承德某部以后,明溪农庄与驻地新领导之间在某些方面出现了相当大的分歧,给农庄的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虽然当初双方签订的用地年限是二十年,离双方合作期满还有整整八年时间,却因为农庄方面实在无法满足驻地方一次比一次苛刻的要求,双方合作面临极大的危机,解除合作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地步。
对此王秀英表示十分无奈,有些时候与部队交涉远比与地方交涉来得困难,还真是应验了“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句古话。
在双方关系日益僵化的过程中,李振海曾经提议由他出面协调,王秀英虽然觉得有靠山不用是傻子,却也没有真的让李振海出面,而是先与与张青杨、马爱国等人再三商讨,最终还是婉拒了李振海的好意。
双方合作既然已经出现了的裂痕,再继续合作下去只会让彼此之间的关系越发僵化,倒不如趁着彼此还有一点香火之情解除双方的合作关系,还能替明溪农庄这些股东谋得利益。
当然解除合作关系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毕竟离双方签订的合同上规定的土地使用期限还有八年,因此王秀英一面安抚好张青杨等人的情绪,让大家继续精心打理明溪农庄,一面派出律师积极与部队方面进行协商沟通,谋求解决的最佳方案,另外在明溪山庄这边的帮助下,在京郊另外寻找一块适合开办农庄的土地。
这些事王秀英自然没有瞒着在国外读书的王秀诚,毕竟王秀诚才是诚优公司的董事长、法人。
在上次王秀诚回国度暑假的时候,王秀英就向王秀诚详细解说了明溪农庄出现的各种问题,也与王秀诚谈过从明溪农庄退出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