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超但笑不语,李龙跃则冷冷地瞥了曾光辉一眼。
几位好友的鄙夷,让曾光辉几欲郁卒而亡,好在旁边还有个善解人意的王秀英:“明海哥,咱需要留出多少流动资金?”
西餐的生意实在红火,明海有意再开几家店,做成连锁店模式,所以王秀英才会这样问。
“你先说说总数,我看看是给大家分红还是让大家再掏掏口袋,从口袋里再拿些钱出来投资。”明海故意对着曾光辉抬了抬下巴,真是华丽丽的挑衅。
王秀英不由腹诽,这几人私下在一起的时候,真是够幼稚的!
当然这样的话,王秀英是不敢说出口的,赶紧地报出了个数字,数字一出口,连一向清冷的李龙跃也不由惊讶地看向王秀英。
这个数字,王秀英也很意外,为了郑重她算了两遍,而且与明海的总账完全符合,她可以十分自信的告诉大家,这个数字绝对没有任何差错,除非明海把自己存款全充入这账上了,当然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明海笑了:“大家别惊讶,的确是这个数字,足够再投资五家西餐馆。”
“五家?会不会太多?!”虽然西餐生意在京城真的大有可为,可是现在除了他们的西餐店,已经有人跟风,再开五家生意还能做起来吗?
“多倒是不算多,生意也绝对能够做起来,只不过再开五家的话,我可忙不过来。现在要不是秀英帮我管着这家菜馆和海淀区的西餐店,我一个人掰成两个使也是忙不过来的。所以这次,除非你们中还有人与我一起经营餐馆,否则我只建议再开两家。”明海摇头。
钱是赚不完的,如果为了赚钱,把自己苦死累死,那可不值得!
“那就两家吧。”李龙跃看了眼明海:“准备开在哪里,有计划没有?”
明海既然提出再开两家,自然早就考察比较过了,说起来言之有物:“一家还是海淀区,准备租大民大学的门面,已经谈得差不多。大家没意见的话,明天我就去与人家把租约给签了,也好早些装修早些开业。一家在朝阳区,辉煌大厦内,房子正在谈,那边的租金有些高,不过在那里工作的都是年轻的精英,消费力不错。”
“这不是自家抢自家生意吗?”曾光辉提出疑问。
“话可不能这样说,单说咱海淀区这边吧,说起来就是京城的大学城,别看学生穷,却是消费的主力军,再说这几年外国友人来华留学的越来越多,西餐厅真的还是少了些。我赞同明海哥在大民大学那边开,个人提议可以在这家西餐厅试着增加一个蔬菜瓜果自助区。”王秀英道。
于是话题又被王秀英这个“自助”给带歪了楼,直到王秀英解释了一番,总算重新回到正题。
方超喜欢钱,却不耐烦讨论怎么赚钱,偏偏曾光辉不懂赚钱,却喜欢问东问西,要不是平时曾光辉并不插手经营上的事,像今天这样多嘴只怕早就被他这几个好哥们给甩出去了。
李龙跃倒是听得认真,当明海说出以后海淀区的两家西餐厅和这家菜馆都会由王秀英负责,脸就黑了:“你要是忙不过来,放给小陈就是,何必要她这么辛苦,好歹人家也是要读书的!”
王秀英垂了垂眸,片刻之后抬起头来:“小叔的提议很好!小陈哥跟着明海哥好几年了,无论是菜馆还是西餐厅的经营应该都比我经验老到,再说,我也的确应该安心读书,慢慢地我该进入专业学习了,相对也会忙起来。另外我也想去试试会计师考试。”
先有李龙跃的话,再由王秀英的态度,只是明海也没办法啊:“小陈我另有安排,东城区那边得有人专门去负责,我已经让小陈去了那家西餐厅。这边做的多半是各大院校的生意,客人以老师学生居多,素质普遍较高。秀英只需要隔三差五去店里看看,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不了秀英学习。”
明海都说到这个份上,王秀英没再推辞,点头应了下来。
李龙跃脸色依然有些发沉,见王秀英自己已经点头,也就没再说话,但是脸上的不痛快谁都不能忽视。
为了不让气氛继续僵下去,王秀英就准备公布大家可以拿到的分红,却听李龙跃道:“既然这样,装修的事你要自己抓,而且要抓紧了,大民大学这边的店咱在三月二十二日那天开业。”
三月二十二日?王秀英皱了皱眉头,心里划过一丝异样。
只要李龙跃不在王秀英管理西餐店和菜馆的事情上纠缠,他说什么明海应什么。
现在离三月二十二日还有一个多月,不就装修一家西餐店嘛,压根就没什么难度。
只是这个三月二十二日到底是什么日子,似乎没什么特别的啊,几乎所有的的人心里都涌上这样一个疑惑,只有王秀英心知肚明。
阳历的三月二十二日是王秀英的生日,今年的三月二十二日是王秀英十八岁的生日,换句话说,今年的三月二十二日是王秀英成年的日子。
虽然王秀英希望是自己孔雀开屏了,可是李龙跃那似乎高冷却时不时往她身上瞟的眼神,不怪王秀英会往这件事上想。
这次西餐店的股东聚会,定了几件事。
第一件就是一致通过在海淀区和朝阳区再各开一家西餐店。
第二件事定下海淀区的两家西餐厅和新兴巷的菜馆交给王秀英打理。
第三件事确定海淀区新西餐厅的开业时间。
第四件事则是将大家在餐饮界的生意做成连锁生意,成立凯旋餐饮公司,西餐厅则统一为凯旋西餐厅,新兴巷口的这家菜馆就成了凯旋私家菜馆。Q大和B大附近的西餐厅为二店,人民大学这家为四店。
第五件事自然是分红。
这次大家各自拿回了当年的投资,还各自分到了五万块钱的红利,算是皆大欢喜。
确定了大家可以分到的红利,明海也不多做耽搁,转身就拿着大家的存折去了银行,将属于大家的红利划进各人的账户。
回到家,王秀英看着存折上越滚越大的数字,钱生钱的理财理念,使得她的脑子里又开始不安分了。
第四百三十三章略为加了点料罢了
“在想什么呢?”林靖雅在王秀英身边坐下随口问道。
王秀英指了指存折上的数字,十分坦然地答道:“想怎么才能钱生钱。”
“秀英哪,你到底要赚多少钱?不算房子和投资,只看你存折上的钱,够你花几辈子了吧!”林靖雅瞄了眼存折上的数字,不由倒吸了口气。
几辈子?是啊,如果按现在的工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来计算,她存折上的这笔“巨款”真的可以生活几辈子而衣食无忧。
林靖雅哪里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工资将会大幅度增长,随之而来的是货币膨胀,再过几十年,这个数字别说是生活几辈子,生场病住个院就全没了,还有可能远远不够呢!
唉,无知者无畏。
有时候王秀英真希望自己也能像林靖雅这样什么都不知道,所以不用去忧心未来钱够不够用,不要去担忧越来越近的各种经济危机,想想果然林靖雅比她要幸福多了。
可是王秀英又能怎么办呢?
老天给了她重生再活一次的机会,自然也就给她比一般人更多的烦恼,真所谓上帝给你打开一扇门,必定就会关闭一扇门。得失得失,有得有失才是真正的人生。
“也许吧,不过比起把钱放在银行里吃利息,我更喜欢拿出来投资,只不过一时间还没想到新的投资项目。”既然不能明说,王秀英只能从别的角度来忽悠林靖雅。
“那就等有了好项目再说吧,难道你盯着存折还能盯出好的投资项目来?快去洗洗睡觉,我可是要累瘫了!”林靖雅催促道。
王秀英想想也是,就算她有重生这个金手指,许多事她也只记得毛皮,投资自然需谨慎,实在不急在这一时。
转眼又一个学期开学了,王秀英依然在Q大各教学楼之间穿梭,努力吸收着各种知识,回到家她就成了一个商界的精英,奔波于各店馆,忙且快乐着。
八四年三月二十二日,周三,天气晴朗,春风中依然带着些许寒气,位于大民大学北门的凯旋西餐厅第四分店正式开门营业。
今天的开业典礼相当隆重,因为今天不仅仅只是这家西餐厅开业的日子,还有一项更重要的消息需要向公众宣布,那就是B市凯旋餐业公司成立。
这天王秀英上午有两堂课,为了迁就王秀英的时间,作为凯旋餐业总经理的明海将这一盛大的典礼定在上午十点三十。
小陈特地开车去Q大接的王秀英,顺便带上了王秀英在Q大最好的朋友方盈盈和吴子健。
王秀英到西餐厅以后,特地换了身职业味道很浓的西装,显得分外精干,很有几份前世那些“白骨精”们的气势。
十点三十,西餐厅外响起了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明海高声宣布凯旋餐业公司成立暨凯旋西餐厅第四分店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