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柒零末:我的人生我做主 (宁席)



王秀英不得不佩服这些人既能干又肯吃苦,也不知他们是通过了什么样的手段找齐种植蘑菇需要的堆肥和稻草,还有消毒用的石灰,总之看过蘑菇房之后,王秀英心里很有感触。

刚才王秀英进蘑菇房看过,虽然天气依旧寒冷,马爱国夫妻却十分用心,出菇率似乎不错。

明溪边那十亩大小的池塘,被分割成一大一小两个鱼塘,小些的那个鱼塘大约三亩半左右,下了约两万枚鲫鱼苗和鳊鱼苗。

那个大约六亩半大小的鱼塘,则按一定的比例投放了鲤鱼、草鱼、鳊鱼白鲢和花鲢等各式鱼种近四万枚。

小鱼塘还另外购买了藕种种植下去。

鱼塘主要由善养鱼的吴林平夫妻带着两位军嫂精心伺候着。

彭建军夫妻则骑着摩托几乎跑遍在附近的村庄,从农家买了大批的一群小鸡、小鸭。

当然最多的还是小鸭子,以后这些小鸭子是要放养到鱼塘里,鸭子的粪便将是鱼塘中鱼儿最好的食物,这种立体养殖在清溪农庄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实践。

现在小鸭子才刚刚出壳不久,只能在农庄的小山下围块地暂时和小鸡分两边圈养着。

苏琴和许月茹则带着两位军嫂充分利用起这块荒地周边闲置的房子养了二十头。

善于种植果树的陆志高这几天在开荒之余,带着妻子跑遍了驻地的那座小山。

根据陆志高的的经验,建议利用土地相对肥沃的南边缓坡种植葡萄,建个小型的葡萄园。

北边的山坡土壤相对贫瘠,山石也比较多,建议种些好养活的枣树。

这事杨曾经给王秀英打过电话,今天王秀英过来就要将这事给定下来。

无论是枣树还是葡萄树,春天栽种的成活率都会很高,早些定下种植的品种,就可以着手寻找合适的树苗。

寻找树苗需要时间,种植树苗更需要时间。

现在整座小山已经整理得七七八八,南坡已经开出地畦,北坡的杂草矮树乱石也进行了清理,只等定下果树的品种,寻得树苗就可以栽种。

看着农庄动起来了,虽然资金哗哗外流,还是让王秀英看到了希望。

将审核好的账本放在一边,王秀英与杨认真讨论起农庄的具体安排:“青杨哥,咱们先别把战线拉得太长,没开的荒地暂时先放放,将已经开出来的地给种上菜。那座小山坡就按陆建议的来,让陆尽快找好枣树苗和葡萄苗,春天正是种树的好时节。”

“树苗的事,志高前几天就已经寻摸得差不多了,只等定下来就可以拿钱去拖。我这就安排下去,让志高赶紧支了钱与爱国一起开了车去把树苗给拖回来。”说着杨就站了起来准备去安排,突然又想起安置军嫂的事,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名单交给王秀英:“前些天部队推荐了十位军嫂,试着做了几天,有两位军嫂实在做不了农活吃不了这个苦,没办法只能将她们退回去,现在就留了八位。你要不要见见她们?”

王秀英摇了摇头:“不需要刻意让她们来见我,等下我到处走走,正好看看她们干活。”

杨没再说什么,匆匆出去安排种植果树的事情去了。

王秀英看了眼办公室墙壁上挂着的营业执照,看着“明溪农庄”几个字,脑海里闪过清溪农庄的点点滴滴,心里不由地涌起那么一丝酸涩。

现在这个农庄与清溪农庄一字之差,就叫明溪农庄,名字来之于驻地边上那条叫明溪的小溪。

等王秀英一圈转悠下来,对几位正在农庄干活的军嫂也有了些了解。

除了跟着吴林平夫妻正在鱼塘边忙活,跟着苏琴和许月茹妯娌养的四位军嫂,另外四位正跟着得了空闲的马爱国的爱人林秀华、彭建军的爱人陈玲玲、陆志高爱人蒋凤仙一起在荒地里捡拾杂草根。

这一圈看下来,王秀英心里还是比较满意的,这几个人干活架势,想必来随军前在家乡都是把干活的好手,也没见有谁躲懒。

“现在看来这几位军嫂还行,只不过人是不是少了些?咱这一大摊子,真正铺开来,这几个人肯定不够。”王秀英看了眼窗外大片的空地,皱了皱眉道。

“有些人来随军就是来享福的,一听说来咱们农庄干的还是地里的活,就不愿意来了。

这几位是老家实在穷,只靠男人的工资,除了养家养妻小还得贴补家里的父母,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听说咱们农庄每个月给开工资,就来试工,看她们干得还不错,也就留下来了。

其实咱们给她们安排的活并没有她们开始想像的那么辛苦,只要在乡下吃过苦的人,咱们这点活算得了什么?!”杨颇有些感叹,话却说得中规中矩,就算被人听了也没什么可挑理的。

不过杨没明说的话,在农村长大的王秀英还是能够了解几分。

清溪镇有随军的军嫂,也有各种原因没能如愿随军的军嫂。

有的军嫂完全有资格随军,却因为家里公婆年迈体弱,不得不留在家乡照顾公婆。

这样的军嫂往往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家里地里一把抓,地里的活计,诸如插秧、,样样都比男人差。

相比起来,明溪农庄给军嫂安排的话真得不算什么。

重活都由男人干了,女人不过只是做些相对轻松的活计,这样都不愿意干也真是没法说了。

第三百七十四章定员定工资

本以为部队要安置的军嫂会很多,农庄安置会有困难,现在看来未必。

当然不排除还有正在观望的军嫂,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王秀英有一种让人牵着鼻子走的不好感觉。

经过郑重考虑,在吃过晚饭以后,王秀英召集大家开了个股东大会,讨论的第一件事就是军嫂们的工资。

等大家在会议室坐下,王秀英开门见山地说道:“几位军嫂在咱们农庄干了有十天了,工资还没与她们谈,大家看一个月开她们多少工资合适?”

“说起这几位军嫂,我个人觉得她们都还不错。跟着我们干活的那两位军嫂干活很实在,咱那圈每天都被她们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最先发言的是苏琴。

“没错,特别是江嫂子,她对养很有心得。当然韩嫂子也不错,眼里总能看到活,就算圈这边没活,也会主动跟着去地里忙活。”许月茹补充道。

“跟着我们干活的两位军嫂也不错,都是在农村吃过苦的,眼里手里都是活,平时也不爱说闲话。”方明玉也替跟着他们夫妻干活的军嫂说话。

其他人虽然没直接说话,从他们的表情上看对留下来的八位军嫂还是满意的。

“我个人建议她们的工资可以与咱们几位女人一样开。”作为农庄的账务人员之一,蒋凤仙提出了她自己的个人意见。

“我同意。”

“同意。”

“……”

这与王秀英想得差不多,虽然大家都同意军嫂们的工资与农庄的女眷一样,王秀英还是每个人压下了两块钱:“军嫂们如果干得好,年底给她们包个红包。”

王秀英的这个提议得到了更加热烈的赞同。

就这样,来农庄干活的军嫂的工资就定了下来。

接下来的第二件事,是人手的安排问题。

农庄已经全面铺开,随着阵阵春风,眼看就是春暖花开,正是种植的好季节。

这大片的土地,就他们六对夫妻加八位军嫂肯定忙不过来。

“咱们可以请短工。这几天外出总有附近村庄的人找咱们打听,问咱们要不要工。”彭建军因为买小鸡小鸭认识了不少附近村庄的老百姓,向他打听的人自然很多。

王秀英看了眼杨,也许这件事他们彼此之间有过讨论,这次杨开了口:“这事吧,我倒是找过部队,毕竟咱这块地靠着部队驻地,就算现在起了围墙,要请外面的人来打短工,总归还得先征得部队首肯。

部队首长说只要咱请的帮工不靠近部队的那道围墙,其他的事由咱们自己决定。”

王秀英心里十分欣慰,杨几个都不是被动等待的人。

农庄刚刚起步,千头万绪,不过半个月的时间就能让农庄建成现在这样,足见他们都是动了脑子下了苦功的。

“请短工的事,咱们还是先缓一缓吧,刚才我们拖树苗回来的时候正好遇到方连长,他跟我打了声招呼,说还有十来位军嫂想来咱农庄试试。”马家国拿出烟来,原想抽一口,看到屋里还有小婴孩,只将烟放在鼻子前嗅了嗅,又重新装了回去。

“还有十来个?什么时候过来?”王秀英眉头不由皱了皱。

创业之初,王秀英更希望先用一些短工突击做一些事,虽然用短工在费用上会大一些,可是用短工更出活。

现在大地回春的季节,正是播种的好时节,地里的活不等人。

“明天上午七点半过来。”马爱国给了出了准确的时间。

王秀英沉吟片刻道:“现在咱们各家各户各有一摊子事需要管理,你们看各自管理的那一摊子按正常的情况各需要几个帮工。咱们先将帮工人数定下来,然后再定咱们到底还可以安置几位军嫂。”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