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句自然是看着杨和马爱国说的,至于有没有密云那边的事,那就是天知地知王秀英知了。
“行,就这样定了。明天我们早些起来,直接到营区外等长途车直接去密云。”杨与王秀英配合默契,说着也站了起来,跟着王秀英往外走。
虽然明知没密云什么事情,不过杨现在的语气和表情似乎就有那么一回事。
马爱国到底没杨机灵,有些木讷地看看王秀英又看看杨,张了张嘴最终还是闭上了嘴,跟在王秀英和杨身后走出了部队的会议室。
王秀英不由地松了口气,当时她压根无法提醒马爱国,真的很担心憨直的马爱国会直接叫破她的谎言,好在最终马爱国还是无条件地站在了她这一边。
王秀英几人回到招待所,并没有如部队方想的那样回去想办法,而是直接各自回房休息,部队的几个领导并没有散,依然集中在会议室。
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原本空气新鲜的会议室已经烟雾缭绕。
“他们真的各自回房休息了?”驻地的首号领导惊讶地问回来汇报情况的勤务兵。
“没错,各自回房休息了,我是等他们熄了灯才回来的,对了,一路上也没听他们说话。”勤务兵十分肯定地答道。
“方连长,你与他们熟悉,说说你的看法?”首长转向方劲松。
原本轮不上方劲松出席这样的谈判,可是王秀英等人不但是方劲松的老乡,还是由方劲松带来的,自然不能将方劲松撇在一旁。
不过在谈判席,方劲松倒是一直安静地坐在一旁,不发表任何言论,这会首长问起,自然不能再当哑巴,沉吟片刻道:“他们肯定是有备而来,把所有的事都商量好的。上次杨和马爱国过来的时候,首长就提出了安置军嫂的事,他们回去自然与王秀英商量过,现在提出的安置方案,肯定也是三人商量以后的决定。”
首长默默地看了方劲松一眼,这话等于没说!
不过片刻之后,首长似乎从方劲松的话里品出了一丝他一直没注意到的信息,半晌有些不太确定地问道:“你是说,他们中间真正做主的其实是那个小姑娘?”
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方劲松身上。
这次方劲松没有迟疑:“没错!首长还记得我曾经说过咱家乡的那个清溪农庄?那个农庄其实上就是这个小姑娘的手笔。”
“怎么可能,她最多十五六岁吧,就算她会读书,还能什么都懂?!”立马就有人出来质疑。
方劲松瞟了说话的人一眼道:“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这姑娘在咱们Y县是个人物!她的父母……”
方劲松几乎是不遗余力地替王秀英进行宣传,从她的父母去世开始说起,几乎将她在Y县做的所有事都给宣扬了一遍。
这下子原本还有些不以为意的首长收起了轻慢之心,经过再三磋商,部队方终于做出了让步。
毕竟与王秀英他们签下承包土地的合约,不但盘活了这块闲置的土地,可以安置一部分军嫂,还可以给部队方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收益,确实如王秀英所说,是个双方共赢的局面。
于是六日上午一早,王秀英这边刚有动静,方劲松作为部队方的代表来请他们三人去昨天谈判的会议室。
这次十分顺利,王秀英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为他们的创业谋得了一个又一个优厚的政策,直把杨和马爱国高兴的合不拢嘴。
合约签字的时候,再次证实了方劲松此前所言,王秀英的确在这帮来创业的男人们心目中有着绝对的领导权和主事权,因为签字的时候,以王秀英为首,杨和马爱国随后。
签下合约,双方约定进驻地的时间,此时还不到十点,王秀英就提出告辞,这会儿回京城,可以给王秀诚一个的惊喜。
第三百五十九章请客(一)
正如王秀英所料,当他们回到京城的家,王秀诚的惊喜不言而喻。
二月七日上午王秀英与林靖雅陪同王秀诚去学校报到,杨、马爱国也跟着去学校看了看。
一行人还没到学校,老远地就看到站在学校门前等候的李辉,王秀诚快飞跑向李辉。
到李辉跟前站住,回过身来对着王秀英等人挥了挥手,这才与李辉手拉着手进了校门。
昨天晚上王秀诚与王秀英做了一次小小的谈话,主题就是今天由他自己去交费报到。
王秀英只略略考虑了片刻,就将学费和中午的伙食费一起交给王秀诚。
此刻看着与李辉手拉着手走进学校,王秀英的心里顿时轻松了许多。
吃过午饭,王秀英姐弟和林靖雅一起送杨和马爱国去车站,他们将乘坐京城到G市的那班列车离开京城。
“青杨哥,爱国哥,那咱们过段时间再见!”王秀英挥着手,目送杨和马爱国进站。
“回去吧,最多半个月我们就能再见。”杨回过头来对着站在进站口的王秀英等人挥了挥手,转向与马爱国消失在进站的人流之中。
送走杨和马爱国,王秀英就开始按照自己看到的那块土进行理想中的农庄设计,林靖雅时不时提几句自己的建议,等杨等人如约重返京城的时候,王秀英的规划也有了一个基本的大框架。
在杨他们离开京城的第四天,林靖雅回学校报到去了,王秀英自然也得回Q大报到。
在报到的时候,王秀英顺便向辅导员华老师报备了保留宿舍回家居住的申请。
因为王秀英还没来得及将自己的户口从学校迁到新家,因此她在京城买房子的事自然被很好地控制在有限的范围中,说白的知道的人也就是同宿舍的方盈盈和吴子健,因此华老师在接到王秀英申请的时候,实在是十万分的想不通。
这不,华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回家居住?你家不是在千里之外的Y县吗?你怎么回家居住?”
“华老师太不关心秀英了!她年前就在京城买下房子,现在已经接了弟弟一起来京城落户,她弟弟才十岁,不对,准确的说,还没满十岁。对吧,秀英?”方盈盈斜睨了华老师,似乎这事儿错完全在华老师身上。
见方盈盈颇有些不依不饶的样子,王秀英生怕华老师下不了台,到时影响了自己回家住的事,连忙轻轻拉了方盈盈一把,脸上挂上甜美的笑容对着华老师解释道:“是这样的,华老师,我家就我和我弟相依为命。我弟还小,总把他一人放在家乡实在让人不放心,所以与我舅他们商量以后,大家一起凑了钱,在学校附近买了间小房子,将弟弟接来京城上学,方便照顾。”
王秀英家的具体情况作为辅导员老师,华老师自然还是有所了解的,不过也只是了解一些表面的东西。
这会听了王秀英的解释自然十分不解,就算父母不在了,家乡不是有爷奶,有叔叔、姑姑,还有外公外婆舅舅舅母,怎么就非得接了弟弟来京城读书。
不过那都是王秀英的家事,就算他是王秀英的辅导员老师,也不是他可以多问的事。
现在王秀英已经将弟弟接来京城,他总不能让个十岁还不到的孩子独自生活,虽然他心里有些担心王秀英能否安排好姐弟两人的生活,可是现在王秀英提出来了,他还能拒绝不成?
华老师是答应了,可是作为辅导员老师,他觉得应该亲自上门看看具体的情况才能安心。
至于保留宿舍这种事,现在又不是新生入学期,留就留着吧。
像王秀英这样在宿舍有床铺,却回家住的在Q大又不是独一份,没啥为难的。
事实上按照王秀英本人的意思,她并不想保留宿舍,可是方盈盈和吴子健却十分坚持这一点。
虽然这两人也都有回家住的心思,事实上吴子健从元旦开始就已经很少在宿舍住了,不过她们都没有要退出宿舍的打算。
既然如此,王秀英也乐得在宿舍保留个床铺。
这个年代还远没到要收取宿舍住宿费的时候,相比与再来个不清楚性情的新舍友,宿舍的其他姑娘自然也乐得宿舍里空个床铺出来。
只是当宿舍的姐妹们听说王秀英不声不响在京城买了房子,而且还把弟弟给接来了京城读书,一个个哪里肯放过王秀英,就算上学期与大家闹得很不愉快的赵敏敏也一起起哄着要王秀英在家里请大家好好聚一顿,她们到现在还想着在刚进学校时大家吴健家吃的那顿饭菜。
正好华老师也不放心王秀英,王秀英干脆与大家约好,开学的第一个周日请宿舍的姐妹们和华老师一起去家里坐坐,也算暖暖房暖暖灶吧。
约好的第一个周日,其实很快就到了,原本以为林靖雅这周不会过来,没想到周六下午这人就颠颠地跑来了,得知第二天王秀英要请客,就磨着王秀英做个毛血旺。
毛血旺这菜做起来很容易,难就难在配菜比较多,最难的大概也就是找到合适的动物血。
王秀英也就寒假在家里做过一次,用的是自己家杀鸭子时的鸭血,可是在这里让她到哪里去找鸭血来做毛血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