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金闺记 (梅青)



太子妃一脸茫然,想了三天,也想不通皇陵和丽妃有什么关系。

等到第四天晚上,下雨了。

春雷阵阵惊人心,雷劈塌了刘太后的寝陵,又将吴惠妃的坟劈塌了一角。

满京城都是吴惠妃用厌胜之术暗害王皇后的流言,刘太后是帮凶,丽妃娘娘是被诬陷。

皇上大怒,觉得必定是王家或太子在背后做了手脚,可却没找到证据。

这一场春雨,整整下了近一个月,耽搁了不少春耕。

很快到了初夏,天不仅没转晴,而且经常大雨倾盆。

很多抢着种下的春苗因为不能锄草,所以全荒废了。

昌盛帝半推半就,借上天示警一说,又下令让人彻查当年的厌胜事件。

虽然时间久了,不好查,但昌盛帝却下了决心。

同时开始命人秘密地搜起王庶人来。

可要想在千千万万人中,找到一个人,无疑是难于上晴天。

京中流言四起,说是因王皇后的事,所以才被上天示警。

当年吴惠妃就是被雷劈死的,现在又劈她的坟,还牵扯到太后!

为了皇室的颜面,昌盛帝果然命人将丽妃从冷宫里放了出来,黑锅全给吴惠妃背了,并且也给王皇后正了名。

到时候再抓到王庶人,王家就会因桃代李僵的欺君之罪被满门拔除。

丽妃关了这么久,早已经疯了,谁都不认得,只愿意躲在黑暗里,不愿意见任何人。

朝廷又派了人去收复蜀地,可惜仍是失败而归。

可回纥的使者却向昌盛帝表示,他们的可汗要学大周的礼仪,为先可汗守孝三年,不想耽误大周的公主,想要取消这门亲事。

王琳芝如今芳龄十八,守孝三年二十一,对方不愿意三年后再娶,昌盛帝也不好非得逼着回纥将人给娶了!

如今刁民暴乱也罢了,更重要的是黄河决堤了,到处水患不断,若他再一心坚持让王琳芝嫁到回纥,天知道还会出什么乱子!

万一这雨再这么下下去,他就只能下罪己诏了!

*

虽然有丈夫的警告,但被夺爵之后,这康乐伯府是御赐之物,便由皇上收回了。

陆老太太虽然躺在床上,但并不糊涂,一看到下人们抬着她往外搬,便抖着手让下人将儿媳叫到了跟前。

陆太太还存着让婆婆进宫求皇上说情的心思,于是半点不敢隐瞒,说了夺爵之事。

陆老太太一叠声的问她,“阳哥儿要娶的明明是琅琊郡主,怎么娶了凤香公主?”

陆太太只说是赐婚,陆老太太一口气没上来,直接瞪着眼睛西去了。

陆老太太一死,陆阳春便只能上了丁忧的折子。

皇上如今正在厌烦陆家和凤香公主之际,也就没说什么,很爽快地同意了。

正文 238 来信

小薛氏实在忍得辛苦,便悄悄地问王琳芝道:“太子妃娘娘说,你给太子的信里是张白纸?”

其实她想问的是为什么刘太后的寝陵会蹋,以及吴惠妃的墓为什么会被炸开,听说连坟前的碑也被雷劈断了。

难道是太子派人干的?

再或者是守皇陵的人干出来的?

这可是大不敬,不管是谁做的,都是掉脑袋的事情。

王琳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虽然现在是二皇子在管工部,但之前昌盛帝失踪的时候,太子做为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肯定通过吏部尚书塞了人进去。

大皇子不用做什么,只消让下面的人给守皇陵的那些人一点暗示就行了。

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她怎么可以写在信上,被人当做把柄?

目前来看,最有能力和太子争储的就是二皇子了,太子这个时候不出手,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况且,因水灾的原因,各地折子不断,不是这里出事就是那里出事,皇上根本没有多少精力花在这件事情,太子可操纵的空间便多了不少。

由于整个夏天阴雨不断,平叛之事也是一推再推。

当然,昌盛帝最大的犹豫是朝中无带兵之人,长兴侯的能力和忠心都毋庸置疑,可他守在西关,根本没办法离开。

当然,王惟一也很不错,可经过厌胜事件之后,皇上已经很难再相信王家,自然不会用他。

朝中便有一部分人推举章相。

章相如今也不过刚进入知天命的年纪,却已经成为大周传奇般的存在。

章相本名章越,长相俊美,学识非凡,中宗任中书舍人,掌起草诏令、侍从、宣旨、劳问、接纳上奏文表等等。当时有两个深得魏皇后的信任的人想诬告当时的睿宗谋反,让他站出来做伪证,他背后伪装应了,却当着百官揭发了魏家的人,曾一度被流放。

等到睿宗皇帝上任,章越被征拜为工部员外郎、工部侍郎,其间他的母亲去逝,他便上了丁忧的折子回乡守制,丧期未满皇上欲起复他为黄门侍郎,负责协助皇上处理政务,却被他拒绝了。当时很多人都以能在丧期被起复是一种荣耀,而他却愿意继续坚守礼制,因而颇受有识之士的赏识。丧满之后任兵部侍郎。他办事干练果断,很受睿宗皇上信任,昌盛帝上位之初,曾发生突厥降将反叛,亦是他平叛。

昌盛帝若非十分信任此人,亦不会让他任了太子的老师。

可昌盛帝心中仍旧十分踌躇,为了保证自己百年后,儿子们不像前朝那般父子相疑,骨肉相残,他特意让二皇子娶了章相的长女,又将章二娘子赐婚了顾钺,若再让章相领兵,非常不符合他之前的帝王制衡之术。

章相在朝多年,对昌盛帝的心思了然于心,声称自己早年在钦州的时候腿上落下的了旧疾,身子不灵便,而向昌盛帝举荐了常怀恩。

大周自太宗起,便多骁勇善战的良将,开疆拓土的过程之中,多游牧部落来投,常怀恩便是之中一部的首领。

以姚相为首的人便开始反对此事。

据说当年章相得知昌盛帝要任用姚相为帝,便指使了一名御史大夫弹劾他,结果昌盛帝不予理睬,姚相上位之后,章相心中害怕,便跑到荣王府上去让荣王帮着想办法,结果被姚相告发,说他私下结交藩王,被贬到相州做了刺史,若不是后来平叛时力挽狂澜,说不定会终老在外地的差事上。

反正到了现在,满朝文武无不知道两位丞相不对付,常常意见相左。

如今姚相反对任用常怀恩的理由就是,怕他势大之后会有异心。

何况蜀地需要的是步兵,游牧民族最善长的骑射,谁也不能保证他们到底能不能赢。

皇上便想了个折衷的办法,那便是派一名皇子做监军,名义上是历练。

王琳芝所料果然不差,昌盛帝虽然命人审了厌胜一案,但心里不舒服,觉得皇陵之所以会蹋,完全是二皇子管工部时,没有尽责,手下人偷工减料所致。

而太子却轻易不能涉险,六皇子又整日沉迷于花从之中,便派了七皇子。

*

很快到了七月,虽然很多庄稼全荒废了,但水产却意外地丰盛起来,薛家的庄头送了好多鱼给长兴侯府。

薛老夫人一向最喜欢自己这个年纪最小的孙女,便命家里给公主府上送上一些。

薛夫人便又添带了一些蔬果和小孩儿的衣裳之类。

她之前本是有些担心清阳公主性子孤高,会拿捏自己的女儿,如今才知道对主是个面冷心热的人,便一心一意地想要搞好两家的关系来,特意吩咐了小儿子薛继祖亲自去一趟。

薛继祖记挂自己那才一岁多的小外甥,兼手上有顾钺托他转交给王琳芝的信,便带着人下到了公主府。

小薛氏带着他给清阳公主公主请过安,公主只问了薛家老夫人和夫人的好,便吩咐小薛氏,“舅爷难得来一次,让厨房准备几个小菜,让大爷陪着吃顿便饭。”

薛继祖忙站起来推辞,但小薛氏却知道公主但凡开口,皆是真心的诚意,便帮着开口留人,薛继祖这才应了。

因王惟一父子被流放的时候,薛家也出了大力,所以清阳公主一向很给薛家面子,“让二爷和谨哥儿连同她小姑姑都出来见客罢。”

现在家里有了谨哥儿,王琳芝便也荣升了一辈儿,但凡当着客人的时候,清阳公主便不再称她为琳琳了。

小薛氏却知道婆婆性子向来清冷,便笑道:“让儿媳带着他们到花园里凉亭里玩吧,免得耽误了您诵经。

自打王琳芝被昌盛帝赐婚之后,清阳公主越发信佛了,等闲人根本见不到,管家的权利已经渐渐地移交到小薛氏手上,好在公主府人口简单,又没有勾心斗角,她带来的几个陪房也很能干,加之王琳芝和清阳公府背后支持,她很快上了手。

如今李嬷嬷几乎已经不再管内宅和外面的事了,只单纯的侍候清阳公主。

清阳公主也依了王琳芝的意思,并没有说破李嬷嬷的身份,有什么仍旧会和她商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