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老关家的六零日常 (紫羿叶子)


  那怎么办呢,只好娘家出力了。
  结婚的话,那一间快塌的小土房肯定是不行了。大哥就问未来的三姐夫,能不能盖得起房子,毕竟他也上了几年班了嘛。未来三姐夫说,家里木头啥的都有,如果砖能便宜点的话,挤一挤也能盖上一间。大哥就跟他说,也别挤了,家里有木头就行,砖算他的。回家准备东西吧,明年开春就盖房子。
  之后大哥从县城里往砖厂倒腾了半年的煤,通过赚差价,换了一万多块砖。给他家拉了过去。大姐夫夏天的时候,用这些年的积蓄跟他表弟一起合伙买了一辆四轮拖拉机,不再原来的厂里干了,开始自己单干,跑运输。砖厂开工的时候就在砖厂拉砖,砖厂停工以后,就给城里的工地拉沙子拉煤啥的。
  有了大姐夫的车,给未来三姐家拉砖都不用付运费了。明子爹也上阵了,跟车给三姐送砖。回到家就骂,说大姐夫开车太颠了,差点儿没把他给颠死……
  秋天,明子上大四了。课程少了,她的时间更多的,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在食堂帮忙了。这几年,同学们或多或少的都会写些东西到各种报志刊物上投稿啥的,为未来分配工作的时候增加筹码,明子也写过几篇。作诗她是不可能了,散文啥的,还凑合,不过她那散文,投了好几家,就在一家地方报刊上登了,拿了三块钱的稿费。
  校内的期刊她的散文是上不去的,那是在全国都有名的刊物,要求严着呢。后来,明子写了几篇读书笔记,后世网上有很多已经成为大众梗的名著评论,明子也是看过的,借鉴了一下,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私货,整理出来几篇读书笔记,还别说,比她那散文受到的好评可是多多了,系里的老师还评论她,更适合写评论性的文章,不适合走纯文学的道路。
  这让前世的扑街写手明子情何以堪!
  大哥夏天的时候,也来省城了,工程队接了一个活,建煤气转换厂,他被领导派出来带队。
  工地离明子的学校不算很远,十几里路,坐电车的话,二十分路,四站地。大哥时不时的就过来看明子姐仨。
  大哥进城了,时间多了,看得多了。他又是个最能接受新鲜事务的人。秋天的时候,给家里搬回去一台电视机。双喜牌的十四英寸黑白电视。四百六十块钱。
  当时电视台正在放霍元甲,一天两集,循环播放,一轮接一轮的放。据说,大哥把电视送回家之后,家里又再现了当年三姐刚开始说书时的盛景,甚至比那时候还热闹,最后,屋里实在是挤不下那么多人,不得不把电视放到外面,家里的鸡窝上,坐了满满一院子的人。
  左右屯的人都来看,明子都无法想像,那么多的人,后面的,能看得清画面吗?十四寸的电视那么小一个。
  十一月,上冻了,工程队停工了,大哥今年难得有了一个悠长的假期,十一月末,农历十月初十,大嫂生下了一个女孩,是个大胖丫头。家里三位长辈因为这孩子不是男孩,多少都有些失望。特别是明子爷爷和明子爹,明子原本以为会是平常最重男轻女的明子娘最不高兴呢。结果,还真不是。
  孩子生下来就跟自己亲妈住了三天,就被明子娘抱到外屋由她照看着了,天天,不错眼睛的盯着孩子。大嫂的娘家妈只负责伺候月子,孩子就归明子娘看了。姥姥也从毛家店回来了,帮着忙活。二姨也见天儿的往家里跑,看大嫂,也看孩子。二姨对大嫂是真好,孩子还没生下来的时候,家里有点儿什么好吃的,都得给大嫂送来,还怕自己的那些个儿媳妇看到了不乐意,总是偷偷送。家里杀猪,猪眼睛早早就留下来,给大嫂送来,说是吃了孩子眼睛大。
  甭管有没有作用吧,心意是好的,大嫂也很领情。
  孩子出生之前,家里就杀了年猪,一只四百多斤的大猪,养了两年了,原本是打算年后端午节的时候杀了卖猪肉的,就因为大嫂怀孕了,猪都没卖,就等着孩子出生的时候,杀只大猪,多得些油,做菜油水都放得足足的,给大嫂补好了身子好有奶水喂孩子。
  也确实是补上来了,大嫂的奶水足到,孩子都吃不了,胀得难受,只能挤出来扔掉,后来还是明子娘觉得奶水扔掉了怪可惜的,正好山东窝棚她堂侄女家的大狗生小狗崽,就抱过来一只,把孩子吃不了的奶水给小狗吃了。哈哈,为了这个事儿,孩子长到了二十几岁了,大人们逗她的时候还常常跟她说,她小时候跟小狗儿吃一样的呢!
  这年月通信不方便,二姐算计着大嫂差不多该生了,明子就隔几天给大队里打个电话,大队就在学校隔壁,叫三姐听电话方便。所以,孩子出生她们就知道了。二姐有孩子绊腿,回家不方便,明子和老姐可没那么麻烦,第一时间就买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往家里赶。
  市里卖山货的人很经很多了,肉啊蛋啊那些家里都不缺,明子姐俩也没买,只买了些山货回去,人参才几十块钱一根呢。只是不知道月子里能不能吃,不管能不能用上吧,先买了再说。大嫂不能用,家里不是还有老人嘛,总能用上的。还有鹿胎膏,也买了不少,这个肯定是大补。木耳啥的更是买了几大包。都是纯野生的好东西。
  回到家里,还特意到医院问了大夫,人参产妇还真不能吃。
  明子也不知道产妇都能用上啥,她是越来越觉得,上辈子的自己就是个废物点心,怎么什么都不知道,生活白痴不说,五谷不分也就算了,她是城里长大的,可是理解。可是连好些生活技能都不懂,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明子下狠心,这辈子,等到将来自己有孩子的时候,绝对不能把孩子惯得跟上辈子的自己似的啥也不会,一定得让他自立。
  明子家几辈子贫农了,这些补品,明子娘也不知道怎么用。大嫂虽然挂着个地主崽子的名头,但其实她出生的时候,都建国十来年了,家里早都被斗过几拨儿了。也就大嫂的娘出身不错,小时候还享受过几天大小姐的待遇,但也是知道怎么吃,却不知道作法。
  这愁人的。明子觉得自己实在是有点儿二了。
  只好等回到学校了,那去学校图书馆查资料。还有去医科大学求助。
  不过是吃个补品,这劲费的……
  难道这就是平民的悲哀吗?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


第61章
  明子这回终于知道了当初大姐家的小娟儿出生时,三姐的心情。因为自家的大侄女跟她长得像啊。所以家里的亲戚一看到孩子,都说向小姑姑。明子回家一看,还真是。
  那种血脉相连的感动,瞬间就把明子给淹没了,特别想把那软软的小肉球抱过来揉揉捏捏。
  明子是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回来看孩子的,拖了兴隆镇跟县城之间通了车的福,才能一天就回到家。在家里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早就得往学校赶。
  老姐本来还想在家多待几天,明子娘嫌在她在家添乱,也一并给撵走了。
  明子和老姐回到学校之后,二姐到底抱着孩子回家了。年前就不再回来了。回家住了二十几天娘家,才回了婆婆家准备过年。
  明子从此就多了一个爱好,也是习惯一样,只要有时间,就想逛商场,还就爱往卖童装和儿童玩具的地方去,虽然样子就那么几样,她也恨不得全都搬回家去给大侄女。
  猪年的春节关家过得很热闹,家里有了一个小生命,一下子跟多了很多人似的,全家都围着她忙活。这个给买点东西,那个给买点东西。小文哥过年又休假了,回来也给大侄女带了小衣服小玩具。
  家里天天听着明子娘中气实足的喊声,不是让这个别折腾孩子,就是告诉那个轻点抱,要么就是喊着别让亲脸,怕孩子流口水啥的。
  这一年,中央电视台在除夕晚上直播第一届春晚,晚上全家人终于不用再干巴巴的守岁,有电视节目看了。不光是明子家人,还有二姨家的人,八爷爷家的,单家的,都挤过来看电视,不到半夜祭祖的时候,都不动。看节目看得那个乐呵啊。大过年的,人家来家里,总不好就让人干座着吧,别的没有,炒瓜子总得供应上吧。明子家今天足足消耗了几大锅的炒瓜子。
  明子对于这时代的娱乐节目实在不是很感兴趣,就把孩子抱到西屋的炕上逗着孩子玩儿。
  年后,大家又都开始忙碌,小文哥初十就回部队了,今年没等明子爹过完生日,部队打来电话,让他赶紧回去,说是有事情。他今年第三年兵了,得考虑是退伍还是延长兵役的问题了,如果想要延长兵役的话,得有良好表现啊。他现在是班长了,还不是党员呢,挺说已经写了入党申请书,这次回去,可能就是入党的问题。
  大哥也开始忙了。综合厂倒是还没开工,他是发现了挣钱的门路,想要挣点外块了。
  去年明子爹在地里用上了化肥,秋收的时候,平均下来,一亩地的产量增加了三百来斤,周围都看着呢,也知道是因为用了化肥的原因,再一算成本,还是用化肥合算,今天大部分人家就都打算用化肥了,大哥就想要倒腾化肥。他都已经跟农机站的人打听好了,化肥就是在芬河边境上进的货,都是俄罗斯的进口化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