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到了拍卖那天,竟争并不激烈,都没有死命的拼老本,都是内行,到了一个心理价位,那两位看小文哥完全没有要放弃的意思,也就不得罪那个人了。都放弃了。
小文哥投桃报李,也没有把人往死了压。过后请两人吃饭,给他们介绍另一个生意,四商店扩建,改造升级,并且直接承包到个人手里。这生意不比市场的生意小。只是小文哥二选一,选了他认为可能前景更好的大市场而已。
那两位都很高兴,当场就达成了合作意向。跟小文哥也很快成了朋友,能认识一个有实力的本地朋友,对他们的好处,不用说了。
折腾了一个多月,阳历年底的时候,小文哥终于拿到体育场的地。明年一开春,就可以动手施工了。这地方原来就是个体育场,就是一圈儿看台,拆迁的工程量特别的小。小文哥都已经规划好了,先试探着沿街建一些门市看看效果,如果买卖好,人流量大,再向里扩建就好了。
小文哥拿下了大生意,还没来得及显摆呢,大哥那边儿悄么声儿的,也拿到了一个大合同。是高官屯以北三十里地的地方,原来的畜牧场被大哥买下了。
那地方足足有四百多亩,两万多平方米。原来畜牧场的草场啥的全包括在内了。就在伊河的支流边上,北面紧接着就是大坝,还不缺水。畜牧场早就解散了,这些年,那里就是荒草甸子。因为盐碱地占了大部分,也没有农田。县里卖掉那块地方也是废物利用的意思,要求必须有两百亩以上退草还林。防止水土流失。剩下的地,做什么,就不管了。
要说起来,大哥的这个生意可能没有小文哥拿到的市场挣钱,但是大哥花的成本低啊。
那地方先后有两家收购,但是没有一家能待过两年的。因为当地的农民欺生,种的树,不是被挖了,就是被烧了,要不然就是被牛羊啥的吃了,上一家那男的,走的时候,手指都被屯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欢下去一个。
那之后,就再没人敢买那块地了。当地的农民没有那么多的钱买。买得起的又都是外地的。惹不起。不敢买。放在那儿两年多了,硬是没人敢接手。价格是一降再降。
以前大哥从来没关注过那方面的事儿,所以知道畜牧场卖了,也没在意。他自己生意就够忙了。
今年,一是因为砖厂干了这么些年,管理人员和工人都熟了,不用他再怎么操心了。二是,有人给他内部消息,就是兴隆镇的王书记。那畜牧场就在兴隆镇的地界,虽说是县里卖的,但是肯定绕不过镇里,王书记提前知道消息之后,就偷偷告诉了大哥,并且告诉了他县里的底价,才不到三十万。
就不说种上树,十年之后,树长成了能值多少钱了,当是不用种树的二百亩地,改土之后,以一半的市价卖出去做农田,用不上五年,本钱都回来了。
这不是跟白送钱一样嘛。
至于说当地农民欺生的问题,大哥是完全不在乎的,关家多少代就在兴隆镇了,绝对的土著。周围那几个屯子里,哪个屯没有在砖厂干活儿的。关家的声势,整个兴隆镇,有几个人是不知道的!王书记如果不是了解大哥的实力,知道他不可能被欺负,也不会把这个事儿告诉他了。
好些年没有大动作的关家,短短两个月之内,就谈成了两桩大买卖。无疑是很让人高兴的。大概大哥和小文哥也都没有想到,都已经人到中年了,还能有这种重大转折的机会。
明子知道消息的时候,也很为两个哥哥高兴。男人的成功总是要体现在事业上的。
就像纪承,公司说起来是两个人的,发展到这时候,再面有连锁超市,有运输分司,在全国有几家酒店,还有建筑分公司。在省城里,也是数得着的买卖了。纪承又是外商的身份,如今走到哪里,谁不得尊一声纪总。就是去了最发达的那几个一线城市,也不是没人知道的小透明了。他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但是对于明子来说,公司发展得多大,她的感觉似乎并没有很强烈,还没有又在哪里买了一个铺子让她高兴。而且,也基本没什么人,把她看做是一个成功的女老板。她更被人所知和接受的身份,应该是顾长官的夫人……
这就是男人跟女人的不一样吧!
有人说,这世界是男人的,也是女人的,但这世界终归是男人的。
也许是吧。
第112章
大哥说,幸好明子不是女强人型的。要不然,这些年也不会跟纪承合作得这么好。两个都很强的人在一起,谁都不服谁,是不可能合作好的。必须得有一个人向后退,才能让另一个人发挥出来他最大的本事,而不是两个人都憋着,收着,最后一加一小于二。
大哥说得挺对的,所以这么多年了,他从来不跟人合伙。因为他就是从来不会后退的人。
生意定下了,虽说要过了年儿才开始忙,但是要用到的人,该做的准备工作,还是早早的做准备。
小文哥那边儿还好,工程量很小,他又是做老了的,手一点儿都不生,年前就跟老姐夫说好,明年不要去别的工地了,自家又有工程了。老姐夫在小文哥没有工程的时候,都是带着徒弟们出去找活儿的,他的信誉好,徒弟又多,在行内也是有名有姓儿的,活儿特别的好接。但是别人的活儿,就是有一点不好,就是钱总是给的不及时。每一年的冬天,都得是老姐夫私人拿钱把徒弟们的工资给发了,让他们回去过年。然后自己再慢慢的跟包工头要钱。虽然黄了还不至于,但是钱真的不是那么好要的,他又好面子,人家说有困难,他就不好意思强要,一拖再拖的。
所以,当然还是更愿意做自家的工程。关家的兄弟姐妹之间几十年了,从来没有过矛盾,不是他们都多么多么高尚。其实都是普通人,别人有的私心他们也都有。这些年,他们相处的“秘诀”就是亲兄弟明算账。工作上的事情,特别是钱上的事情,向来是有一码是一码的。
像老姐夫,小文哥这么些年的工地,都是老姐夫做工头儿,每一年,工钱那是一分都不会少的,该多少就是多少。像大姐夫和二姐夫,当初说了不要工钱,因为又是楼又是省城里的门市的,不好意思再要钱了。但是实际上,每天都跟工人拿一样的工资,大哥也好,明子也好,不多给,但是也不会少给。
工作之外,几十万的房子,说给就给了。但是工作上,该是多少就是多少。
再比如,飞鸿的房子,小文哥一样是收钱的。几十万的房子都能送,十来万的房子送不了吗?并不是!不是送不起,是不能送而已。
所以,自家有工程的时候,老姐夫当然更愿意在自家的工地干活儿,徒弟们也都乐意,关家的工地待遇好是有名儿的,不光工资能高上那么一点点,对工人,都是当家人处的,吃的喝的,从来都不吝啬,也从来不在工人跟前儿摆老板的谱儿,好多工人都多,跟着这样的老板,别说工资还多一点儿,就是少一点儿,图个顺心,也不去别人家。
小文哥的事儿好办。
大哥的事情,却是一个新的领域了,以前爷爷种了一辈子树,可那都是一棵一棵,攒了一辈子五六十年攒下的,这种大面积的,可没种过。还有人,那么大的地方,得有人看着吧?前不着村儿,后不着店儿的,最近的屯子还离着三四里地呢,没有个靠谱的人看着,绝对不行的。
大哥开始联系了大嫂最小的弟弟,可是人家在家里养猪呢,这两年正是效益好的时候,来了,给人家多少钱啊?不好办。再加上,小舒儿姥姥前几年脑出血,好不容易救过来了,现在身体也不是太好,当儿子的不放心老人,要在家看着。
后来,大哥左挑右选,最终选了老姨家。老姨这一辈子,前半生被婆婆压制,日子还不好过,总是挨饿,还没有娘家,明子娘一直不肯原谅她,连姐姐家都去不了,能投靠的人都没有。后来,终于被明子娘原谅了,有了依靠了,在大哥的帮衬下,日子也好过一点了。再后来,婆婆去了,头上的天也晴了。可是儿子又不孝顺,耗尽家财把他供出去,中专毕业之后,回到镇上开了个修理铺,给娶了媳妇,买了房子。只后,就算是没了儿子。
十八家子十年九灾,根本没收成,没饿死就是命大。干了一辈子,什么都没攒下,一点儿积蓄都没有。快五十岁的人了,外面还欠着债呢,身体还不好,糖尿病。
大哥也是为了再拉老姨一把。才决定让他们老两口过来的。
年前年后,趁着走亲戚的时候,就一直在安排这些事情。家里人好信儿,正月十六给明子爹过生日的时候,还特意开车去畜牧场那里看看,到底什么样儿。
能什么样儿啊,就是一片大甸子,大冬天的,除了雪,什么都没有。特别的荒凉。
离畜牧场最近的屯儿叫苏坨子,他们屯儿也是闹得最厉害的,前面几任老板都是他们屯儿的人给闹走的。屯儿里有两霸,一户姓关,一户姓王。姓关的跟明子家的这个关,硬是要扯的话,五百年前也算是一家。几兄弟都在一个屯儿,算是村霸了。姓王的一家,是老嫂的亲堂姐夫,就是当年在砖厂的时候,被老牛头儿强行提起来挤走大哥的那个内部厂长。家里三个儿子,一个个的如狼似虎的。也是屯里的一霸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每天都唯命是从 (八千丈) 2018-02-26完结向从真有肢体洁癖,最讨厌跟异性接触。一次意外,她被安装了“千依百顺唯命是从”系统...
-
影帝的圈宠喵妻 (封徊) 潇湘VIP2018-02-28正文完结人人称道“人不如猫”、“人不如狗”,在众人羡慕又嫉妒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