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饭时孩子们都是回自家吃饭,陈太师府上早分了家,只是分产不分居,都住在一处,孩子们劳累了一上午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萧艺和郡主便成了没人要的孩子。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见他们可怜便让他们跟他回去,郡主和萧艺乐颠颠的跟着去了,随行的还有一个上午和郡主聊得很嗨的小男孩。这小男孩叫陈枫,是陈太师府上的长房重孙,那少年叫陈煜,是陈枫的叔叔,陈家嫡长孙陈燿的嫡亲弟弟。
郡主一行人到了陈家大房的院子,陈家大老爷早年战死沙场,只留下陈家大夫人带着两个儿子守寡,陈煜是遗腹子,陈燿几年前娶妻生了陈枫,府上是陈大夫人管家,陈燿继承宗祧,平日人情往来大多是大房出面,因此早上管家要接郡主去见陈大夫人。
陈大夫人是个挺和蔼的妇人,对郡主和萧艺很温和,郡主很喜欢和这样的人相处。午膳是大夫人并陈煜陈枫招待郡主二人,陈燿在宫里当差中午不回来,大奶奶不好和陈煜叔嫂同席便在自己房里用。陈家虽然是武官门第,府上规矩却是极好,没有书香门第的故作清高,也没有勋贵之家的豪奢之气,食不言寝不语,午膳七菜一汤,郡主和萧艺活动了一上午,胃口大开吃的虎虎生风,好在陈煜陈枫都饭量大,倒不会显得郡主很突兀。午膳过后便是午睡,萧艺跟着陈枫一道,郡主便留在大夫人的厢房里睡。
下午依旧是跟着陈家子弟上学,陈家孩子上午习武下午学文,这倒是有专门的先生教导,郡主也跟着去旁听。陈家的先生乃是原来陈大老爷军中的幕僚,陈大老爷逝后便从军中退下来,到陈家教小孩子读书,不仅教四书五经,还教兵法史记,郡主听的津津有味,萧艺却是直打瞌睡,又不得强打精神听课,实在艰难。
郡主和萧艺下了学陈太师也没见他们,两人只得略带遗憾回宫,也不知道萧艺过没过,就算皇帝开了口,陈太师是当朝老将,皇帝也要给三分薄面,若是太师不收,皇帝也不好勉强,所以主要是靠萧艺自己,毕竟到陈太师府上学艺的体面不是人人都有的。
萧艺如今还是跟着公主母女住,公主一早送了两个孩子去便提着心,见两人披着夕阳归来忙命人摆饭,叫人服侍他们洗漱,边问他们今儿事宜。郡主只说太师府上极好,若不是自己是女孩又吃不了习武的苦,她都想去上学,只遗憾没见到陈太师。公主安慰孩子们来日方长,又问他们有没有伤着,晚上洗浴时瞧见萧艺身上有些青紫,便让人取了活血化瘀的药给他涂抹,萧艺倒不怕吃苦,他也觉得陈太师府上极好,只怕人家嫌他笨不肯收他,藏着满腹心事睡下了。
正文 入门
第二日一早萧艺又去了太师府,太师府上没传消息来,便是还在考核之意,郡主还是跟着去,左右她在宫里也没什么事,太师府上有不少同龄人,自己帮衬萧艺同时还能娱乐一番。
上午依旧没有师傅教导,萧艺还是跟着众人勤学苦练,郡主则在一旁插科打诨,或跑跑跳跳抠抠挖挖,日子倒也过得。下午的文学课是萧艺的短板,郡主听的仔细,又记了些笔记,回宫便和萧艺一道温习,不懂的便一起去向皇帝讨教,皇帝乐得给他们讲解,无形间又加深了祖孙情谊。
待萧艺在太师府学习了半月,陈太师方接见了他,郡主也当了半月的伴读,自是随着萧艺一道去请安。
陈太师年近八旬须发皆白,却是满面红光精神矍硕,瞧着很是硬朗。郡主和萧艺恭恭敬敬行礼,陈太师早听了下人回报这两人虽是龙子凤孙却无骄衿之气,尤其萧艺学武很是刻苦,郡主古灵精怪却聪敏慧达,文学课只是旁听都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且二人待人接物都是不错,这些日子与府上子弟相处甚睦,不是惹事生非之人,如今瞧着二人都是粉雕玉琢灵秀之质,心中甚是满意。
陈太师知道郡主只是陪读的,因此只问萧艺:“你为何习武?”萧艺抬头挺胸气势昂扬道:“我想当大将军。”陈太师笑道:“大将军可不是只武艺好就能当的,还要精兵法通地势晓历史,据我所知,你文学课可不怎么好。”萧艺立刻就蔫了:“我会努力的!”郡主也帮腔:“阿艺是要当将军,又不是当元帅,将军是兵之将,元帅是将之将,阿艺便是当了将军也是要听元帅指挥的,再配几个足智多谋的军师,他自己又肯努力钻研,总会成功的,太师您就收下他吧!”郡主是个急性子,萧艺又说不清楚,急得她恨不得自己帮他说了。陈太师被郡主的连珠炮轰的心头震震,细思一阵严肃起来:“行军打仗可是生死攸关的,身为将领不仅要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还要对底下兵士负责,郡主此等想法可是要不得的,哪能都靠着别人。”郡主两世都是生在太平盛世,对战争的印象仅仅停留在书上和电视上,没切身体会过故有大方厥词之嫌,再者郡主为萧艺着急,倒有些口不择言,平白招了一顿训斥。不过郡主是尊师重道虚心求教之人,挨了训斥也不会恼羞成怒,又让陈太师高看了一眼。
郡主知萧艺才是这次见面的主角,她倒不会一直叽叽喳喳的喧宾夺主,回过话之后便静立一旁,陈太师继续考校萧艺:“你为什么想当大将军?”萧艺是个实诚孩子,不会说什么华丽溢美之辞,只道:“我想打坏人。”陈太师道:“坏人有很多,战场上的是敌人,却不一定是坏人,对于敌方将士来说,我们也是敌人,你认为自己是坏人吗?”萧艺脑子不够用了,敌人怎么会不是坏人呢?陈太师看出了他的疑惑,笑道:“世上有很多坏人做了坏事却逍遥法外,朝廷都奈他不得,萧艺,如果你想惩恶扬善打抱不平的话,你该去做侠士而不是将士,战场凶险,并不适合你。”其实战场凶险,江湖又何尝不险恶呢,陈太师只是为了绝他上战场之心方如此说罢了,身为天潢贵胄,萧艺不太可能去行走江湖。
萧艺第一次知道世上还有侠士这一说法,虽说也能打坏人,不过他是个死心眼的,认准了便一条路走到黑,陈太师跟他叽歪了半天他还是坚持要当大将军的理想。陈太师也无奈,萧艺这段日子表现确实不错,他也挑不出什么错处,只得收了他在门下,拜师却是不用的,只说日后来太师府学习。萧艺却认真恭敬地给陈太师磕头敬茶,虽说不是拜师,到底也要表达敬意。
陈太师受了萧艺的茶,送了把匕首给他,算是入学礼,萧艺忙打开来看,只见那匕首长约五寸,刃口极薄,通体雪亮森寒,瞧着像是见过血的,不是郡主前世常见的水果刀能比的。萧艺得了刀就想试试,陈太师忙制止他:“这刀极利,别伤了你,你快收起来,以后大些再用。”萧艺听命收了起来。陈太师又问郡主:“我瞧着郡主极是聪颖,可愿随着萧艺一道来我府上上学,我有几个孙女,和你差不多大的,你可以和她们一道学习,若不愿意,左右你现在还小,随萧艺他们一道上几年学也是可以的,你可想来?”郡主确实动了心思,陈府热闹,学武的孩子人也厚道些,不比那些文臣家的子孙心思重弯弯绕绕,郡主在这儿同他们处得极好,倒也想来,不过她也知道她的学习事宜由外公做主,他们只怕不会同意,遂回陈太师道回去问皇帝和宁国公主的意思,明日答复他。陈太师笑着应了,从身上摘了块玉佩给郡主,权当见面礼。
萧艺终于如愿到陈太师府上学习,回宫时心情很愉悦,郡主被他的情绪感染,两人一路说说笑笑气氛很是融洽。
回到宫里,两人迫不及待和公主分享了这个好消息,公主知道萧艺的理想,也看到了他每日在书房里熬夜看兵书史书,得知他得到了陈太师的认可也为他高兴,吩咐厨房的人多做几个菜庆祝一番。自从公主母女得宠之后,玲珑阁在后宫的地位直线上升,已置了小厨房,宫里开了小厨房的宫殿可不多,又有如今萧艺住进来,皇帝便把旁边几间小阁楼也打通了,同玲珑阁连在一处,规模大了许多。
用过晚膳之后,郡主和萧艺便要去向皇帝报喜,公主饭桌上听了郡主说陈太师要收她到门下的意思,也随他们一道去向皇帝请安。公主是不同意女儿去太师府的,一个姑娘家习什么武,这段日子郡主日日同萧艺去太师府她就不太高兴,不过郡主美其名曰为了萧艺的前途着想,公主也没话说。
皇帝得知萧艺通过考核也挺高兴,多少人想拜在陈太师门下,就一个萧艺成功了,不愧是他的孙子,给他长脸。皇帝得知陈太师送了一把削铁如泥的匕首给萧艺,便也赐了他一把弓箭,又说了几句勉励之辞,萧艺斗志昂扬应了。郡主趁机说了陈太师想要她去府上学习之事,皇帝倒不觉得女孩子不能习武,他就是觉得外孙女还小,若是如萧艺一般每日早出晚归,那他岂不是少了很多和外孙女相处的时间,而且陈家男丁多,他怎么放心郡主去那儿,说不定就被那个臭小子拐跑了,这事没商量,郡主注定铩羽而归。
说到郡主的学习事宜,萧艺都入学了,郡主今年五岁,也该上学了,皇帝又开始老调重弹:“宝宝,阿艺上学了,你又没玩伴了,不如你也上学?外公给你找几个伴读,你既能上学又能玩乐,岂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