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夫人听到这话果然缓了些,她也是满腹才华的女子,和丈夫琴瑟和鸣举案齐眉,若是有个孩子能继承他们的衣钵自然是好的。
“瑞哥儿行吗?他这样好玩乐,出了门连自己姓什么都不晓得了吧,哪里还会读书写字。”
林瑞忙举手保证:“我会的!虽然我带的行礼不多,可是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当地的书局看看,看到好书会买下来,只是不好带,看完了看熟了之后就把书送人了,有些有价值的便会让人寄到我在洛阳置的宅子里,笔墨纸砚也是随身带着的,偶尔兴趣所至写了诗赋作了画,也会寄到那儿去,还有各地的风味特产,这回我是直接从沿海回来的,带的也是在那儿置办的礼物,下回我回来,便把那宅子里收拾的东西都拣回家里,给你们看看,家里有信给我,也可以寄到那宅子里,那里有下人,会把信寄给我的。而且我在外头也置了些产业,不必家里养着了,爹娘你们实在不必担心我。”
“什么!你还在外头置了宅子?你这是什么意思!要自立门户吗?那宅子里还有什么人!你给我说清楚了!”
林瑞一听父亲对他的肯定便乐昏了头,将自己的家底倒豆子似的倒了出来,却忘了有些事情不能叫家里人知道。
林瑞忙解释道:“不是这样,之前我不是瞒着家里嘛,轻装简骑的上路,在路上见着什么都想买,又不能一股脑往家里送,正好在洛阳交了个朋友,便在他家隔壁买了个小宅子,买了什么做了什么都往那儿送,本来想着回家时把东西都拿回来,这不是急嘛!以后一定不这样了,有什么都寄到家里来,爹娘给我收着?”
二夫人深吸一口气平息了会儿,才道:“要出去也可以,在外头置产业置宅子也行,一个月至少得一封信寄回来,每年过年一定要回家,若是这两个做不到,你别想走。”
林瑞忙应下:“这是自然!以前是怕你们捉我回去,才偷偷摸摸的不敢露面,如今得了你们的批准,我还怕什么呀,自然能常回来的。”
一家子坐在一处再商议了许久,列下许多条条框框,事情才算圆满解决了。
正文 忧虑
林瑞定在三月初五那日远行,二房一家子都去送他,郡主一家子也去了城门口。
林瑞生性开朗好动,在外头这几年又见识了不少,常给龙凤胎讲他在外头的见闻,兄妹俩喜欢他喜欢的不得了,问他们最喜欢谁,最喜欢的是哥哥(妹妹),除了爹娘和爷爷,就是七舅舅了!如今这个疼爱他们的舅舅要走了,两孩子哭的那叫一个惨,嚷嚷着要跟林瑞一起走,去看他口中金发碧眼的西洋人,码头上轰轰做响的大船,江南青梅如画白墙黛瓦的小巷,还有洛阳他那个种满牡丹花摆满各地风物的宅子。
听着林瑞绘声绘色的描述,别说孩子们了,郡主都想去,她这么一想,心思就动了,萧艺在禁卫军就是个可有可无的闲职,孩子们也还小没上学,她们一家子为什么不能出游呢?
郡主向来是行动派,想到就做到,当即进了宫去向皇帝请示,皇帝自然是不同意的,郡主和萧艺两口子可以去玩,孩子留给他带,若他们实在不舍得,把嘟嘟带走也行,壮壮得留下,他要学的东西多着呢!
皇帝第一次把话说的这么明白,郡主也就不再逃避了,开诚布公的跟他谈:
“皇舅您这是什么意思?壮壮日后只是一个闲散王爷,他的学业自有我操心,我会给他请好先生,保证他能知书达理有谋生之力,现在他还小,我们带着他到处走走,以后开始上学了,就不太好走动了。”
皇帝目光沉沉的看着她:“思齐,你该知道朕的心思的,如果朕只想让他做一个闲散王爷,就不会亲力亲为的教导他了,你不要以为朕很闲,能似一般老人家含饴弄孙,壮壮很聪明,咱们好好教导他,以后会有大作为的。”
“他不需要什么大作为!他的出身注定了他这辈子都能锦衣玉食,我也给他积攒了几辈子的财富,他就算和他的父亲一样什么都不干,也能很快活。我只希望他平安喜乐,不希望他大有作为。”
“你不希望,那也得听听壮壮的意思,朕屁股底下这个位置多得是人想要,他现在还小,不知道这个位置的吸引力,你虽是他的母亲,也不能给他做选择。”
郡主心头一震,皇帝终是把这话说出来了。
“那太子呢?他才是您钦定的继承人,难道您要废了他吗?自古以来废掉的储君能有什么好下场?他是您最爱的儿子,您舍得放弃他?”
提到太子,皇帝心里也难受,因为自己从小不受父亲看重疼爱,他不希望他的儿子也承受这种痛苦,太子是他第一个孩子,又是嫡长子,自幼也是聪明懂事,他一直带在身边教导,倾注了许多心血,甚至为了他压制庶子,在他三十岁之前,皇帝都没有动摇过要他继承皇位的想法。
可他实在太不争气了,皇帝帮了他这么多,他也压不住底下的弟弟,让他监国,他也只看得到些蝇头小利,于大事上软弱没主见,只知道听幕僚的意见,若是真有孔明房杜那般贤臣辅佐,太子这性子也不是问题,可他偏偏没这个识人之明,瞧瞧他宠幸宋侧妃将东宫搅的一团乱,连家事都理不清,还指望他在国事上知人善用吗!
皇帝一直安慰自己,太子还年轻,多教教他会好的,大不了以后他安排好几个顾命大臣留给太子,再叮嘱皇后看着他,早早的立好太孙,总能熬几年的。
皇帝之所以给太子这么多次机会,一方面是满腔的慈父之情,就像郡主说的,向来废储君不会有好下场,毕竟是他疼了这么多年的儿子,也没什么大错,对他也孝顺,他怎么忍心叫太子下场凄凉。
一方面也是其他的儿子也不争气,他便是想重新挑选继承人也找不到人选,而太子膝下只有两个庶子,庶长子萧伟仪被宋侧妃教的刚愎自用狂妄无知,另一个生母卑微,被太子妃抱到身边养着,如今年纪小瞧不出心智如何,只是身子不太壮实,也不是皇帝理想中的继承人。
而龙凤胎的出现让皇帝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一开始他只是单纯的疼爱孙子孙女,没想着让壮壮做继承人,毕竟萧艺的缺陷摆在那儿,又有郡主说的血缘问题,他也怕这俩孩子有问题。
可是随着两个孩子渐渐长大,早早的说话走路,京中有了龙凤胎早慧的名声,皇帝似乎瞧见了幼时的郡主,那时她也是这般惊才绝艳,先帝和他都不止一次的慨叹过她不是男儿,可壮壮是呀!而且他姓萧,是皇帝的嫡孙,瞧瞧他打小露出来的聪明劲儿,只要好好教导,他未尝不能成为另一个郡主,不,是另一个明君。
皇帝年纪大了,不能保证等到壮壮成年,可是他有一个能干强势的母亲,她绝对压的住壮壮那些叔伯兄弟和朝臣,而郡主野心不大又非常顾家,她就算做了太后垂帘听政,也绝不是吕雉武曌之流,自古以来垂帘听政教导出明君的贤后也是有的。
对于皇帝来说,壮壮的出现是意外之喜,他一开始让郡主嫁给萧艺是想让她辅佐太子的,只是郡主和太子的关系既是表兄妹又是伯婶,无论哪个都是需要避嫌的,而萧艺和太子也不怎么亲近,郡主对他的帮助怕是不怎么大。可壮壮就不一样了,他是郡主的亲儿子,为了给他一个太平天下,郡主只会更加的励精图治为国出力,而不是现在这般时时刻刻想着偷懒戏耍。
可对于郡主来说,她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卷入储位之争,萧艺心智不全,对皇位没有威胁,可就因为他中宫嫡子的身份,他从小到大也受了不少欺负。虽然说太子和几位王爷都不是多难缠的角色,可狗急了还有跳墙的时候呢!郡主难道能一直防着?就算她防的严实,帮壮壮避过所有危机,可她能护着壮壮一辈子吗?壮壮总有自己面对的时候,他若是被郡主保护的太好,只怕离了母亲会有苦吃。
“朕知道你的心思,思齐,你终究是女子,眼里心里装着的只有家里这一亩三分地,你不会明白男人对于建功立业的追求,尤其是皇室子弟对那个位置的执着,朕敢说,朕这么多儿孙里,除了阿艺,没有哪个没这个心思的,等壮壮再大些,他也会明白这个位置的意义,如果朕愿意培养他,他一定不会拒绝,你再等几年,等他满了七岁,那时该懂事了,咱们听听他的说法,看他是愿意跟着你游戏人间,还是愿意跟着朕学习治国之道。”
郡主心中苦闷,这话她没法接,她知道的,壮壮不会拒绝,谁会不想做皇帝呢!
“皇舅,非得是他吗?您有许多儿孙,聪明的不止他一个,诚王家的二公子和愉王家的四公子也很不错啊!我只有这一个儿子,您也是从夺嫡之路走过来的,那条路有多苦,您怎么忍心让他承受这些?让他做一个闲散王爷不好吗?”
皇帝沉吟一会儿白道:“他有你这么个强势的母亲,就没法做一个闲散王爷,以后无论是朕哪个儿孙上位,对壮壮都会忌惮的,除非你把他教成一个纨绔,你会吗?你不是常说,既然没法逃避,就要主动迎击,咱们俩一起教导他,他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