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教练如果还有脑子,就不会留下太多痕迹。”她对赵嘉华道,“倒是那个学生可以试一试。”
赵嘉华眼神一闪,显然也想到了唐景初这么说的原因。一来许蓉年纪小,没有刘教练那么周全,很可能留下蛛丝马迹。二来她当时可是直接朝唐景初砸过球,这应该不是刘教练鼓动两句就能达到的效果。
谈完了这件事,唐景初回到球场,便发现四个学员都在等待自己。
这也是她要等自己做好准备才展露手段的原因之一。一旦震慑住俱乐部其他人,自然也会被学员接纳,她就必须将训练的事接过来了。没点根底,唐景初还真不敢指导他们。
唐景初把四个人都叫过来,然后开始自己教练生涯中的首次发言,“这几天大家的训练我都看了,非常出色。你们已经习惯了目前的训练方式,我暂时不作改变,以免影响接下来即将到来的比赛。遇到有需要调整的地方,我会在接下来的训练计划中逐渐加入。有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李蕊说,“唐教练,你给我们讲讲参赛的事吧!”
唐景初闻言一笑,“你们之前都应该参加过不少赛事,具体的东西我就不说了,”这部分内容她自己也还没有研究透彻呢,“就先说说比赛时的心理调节。以后你们参加的比赛会越来越多,俱乐部这边有心理干预师帮助你们进行调节,但你们自己也不能疏忽。赛场上影响比赛结果的原因很多,对手都是与你们水平相差不多的选手,临场发挥就很重要了。”
说到这里,唐景初一笑,“我相信你们走到现在,应该也有自己的调节方式,说来听听?”
施东宇说,“我比赛的前一天会出去放松一下。”
唐景初点头,李蕊又说,“我会去吃一顿好的犒劳自己,美食最能抚平人的情绪。比赛结束之后我也去吃,不过吃什么就要看成绩了。”
其他人闻言都笑了起来,安宜雯道,“我调节的方式是睡觉,睡饱了就不紧张了。”
她说完之后,大家都将视线转向许含光,李蕊玩笑道,“许含光嘛,我怀疑他根本不会紧张。”
本来打算开口的许含光微微抿唇,垂下了眼睫。怎么可能不紧张?即使是最顶尖的网球运动员,站在赛场上的时候,也会感觉到紧张的。“比赛前一天,我会做一些基础练习。”
“还真是许含光式的调节方式,我都怀疑你的生活里还有没有网球之外的东西。”施东宇拍了拍许含光的肩。
“教练,你的调节方式是什么?”许含光没有理会施东宇,而是看向唐景初。
唐景初眼底划过一抹怀念,在之前那个世界时,她虽然并不能修习内力,但最喜欢做的就是到处找人比试。当然,只论招式,不用内力。那时她一心想要光大唐门,要让天下人知道,唐门亦是顶尖的武学。即便她能够拿得出手的只有暗器一项。
因为怀着这样的信念,每一次比试之前的压力可想而知,而她调节情绪的方式……
“我会唱歌。”
作者有话要说: 抓虫
第9章
四人都没想到唐景初会给出这个答案,李蕊嘿嘿笑了两声,想撺掇唐景初来一曲,又有些打怵。她的性格外向活泼,但唐景初毕竟是教练,还是她的偶像,接触的时间又不长,所以也不敢太放肆。
唐景初道,“赛前赛后的情绪调节应该没问题,但这些方法,赛场上可不能用。以前你们参加的比赛大都是业余赛事,基本上没什么观众,就连判罚都是信任制(没有专门的裁判,由参赛选手自行决定球是否有效),整体感觉会比较轻松。但U18的比赛的参赛选手几乎都是职业球员,比赛也会更加正规。在赛场上的体验,跟之前是不一样的。”
四人虽然没有参加过这个级别的比赛,但都去现场看过比赛,知道正式的比赛中,赛场上的气氛与练习赛和业余比赛截然不同,闻言不由点头。他们自己在期待比赛的同时,心里也不是没有担忧。
唐景初道,“我有一个小窍门,那就是把精神集中在一个地方,你们可以试试看。”
“集中精神关注对手吗?那样更紧张吧。”施东宇想了想,道。
“按照你们的习惯来就可以。如果之前没想过的话,可以试试我的方法,把注意力放到球场上去。”唐景初走到球场边,“网球比赛的球场就那么大,不管再哪里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我认为每一个球场都是不同的。你们可以试着用目测的方法,将整个球场平分成很多份。就像这样……”
她抬手在空中画虚线,“一开始可以纵横分为十等份,这样,整个球场就变成了一个一个的小格子。这对之后判断球的落点、对手的行动都会有帮助。”
李蕊听得瞠目结舌,“教练,你这个办法听起来是很有道理,但谁能做到啊?”
划分球场倒没什么。但在没有画线的情况下做出精准判断,不但需要对球场十分熟悉,对数学和心算的要求也很高。就算做到了这一点,要将之运用到比赛之中,也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唐景初一笑,“这只能靠多多练习了,熟能生巧嘛。”
她连内力都没有,可见天赋差劲。但唐景初不肯服输,别人用内力感知周围的环境,她只能靠眼睛看,在这方面吃了太多的亏,也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摸索,才找出了适合自己的办法。然后又经过大量的练习,这才将唐门的暗器传承彻底掌握。不用内力的情况下,莫说是江湖中声名鹊起的年轻天才,就是那些成名已久的江湖名宿,也未见得能在她手下讨好。
唐景初既然接下了这份工作,内心里甚至对它开始产生认同,自然不会藏私。但能够领悟多少,学到多少,就要看着四个学生自己的努力了。
四个学生并没有因为这个办法很难就不在意,都在盯着球场进行尝试。
过了一会儿,李蕊回过神来,揉了揉眼睛,“不行了,看久了眼花,现在我看哪哪儿都感觉有一条不存在的线。”
很快其他三人也移开了视线,显然在高度集中精神之后,都有些微的不适应。
而接下来正式开始球场上的练习时,就出了问题。
四个学生在发球接球的时候,注意力总会忍不住分散到球场上,从而造成失误。而且还是那种最基础最简单的,初学者才会犯的错误。
施东宇抱着拍子怎么也想不通,“感觉我好像不会打球了。”
“是啊,明明感觉自己可以做到,但出手之后的结果却天差地别。”李蕊也皱着眉头百思不得其解。
安宜雯在一旁点头。
只有许含光还在练习。没有了队友,他练的是抛球和发球,但很显然也大失水准。不过许含光看上去不急不躁,仍旧在有条不紊的练习。
唐景初道,“因为你们在打球的时候总会把注意力分散到球场上,但又做不到两边兼顾,所以才会这样。”
其实平时的练习也讲究眼睛和手的配合,但那更多的是一种本能和直觉,能不能成功自己都不知道。而唐景初要求他们将之具现,这要求超过了他们的能力,自然就会手忙脚乱,根本无法兼顾。以至于连本来学会了甚至很熟悉的东西,都会做错。
这种情况,没有任何侥幸可言,只能通过大量的练习将之彻底掌握。
听了唐景初的话,学生们也都明白了这一点。李蕊道,“可是马上就要参加比赛了,根本没有太多时间来练习。”要是到了赛场上他们还是这种手和眼睛无法协调的状态,屡屡出错,那就太丢人了。
唐景初知道她的意思,“这只是一种辅助方法,具体如何运用,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看,不必强求。你们没有发现,注意力放到球场上之后,的确没有那么紧张了吗?”
施东宇恍然大悟,“对啊!刚刚我都快忘了自己是在哪里了,眼睛里只有球和球场。”
他说着转身盯着球场,若有所思,没一会儿,便重新拿起球拍过去练习了。唐景初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很快明白了施东宇的做法。他仍然在练习把球场分区,但不再给自己设定具体的区域,这样一来,很快就恢复到了正常的水平,甚至还隐约有所进步。
其他人也都在关注他的练习,包括许含光。施东宇试了几次之后,便跑过来跟大家分享他的想法。
网球场上本来就有分区,只不过简单的分为两个发球区和后场。而施东宇的做法,便是将发球区再进行细分,这样一来,发球的落点比之前更准确,成功率便提高了。当然,这种提高很微小。但相信在经过大量的练习之后,会有更大的进步。
有了施东宇的启发,四人又开始进行其他尝试。比如利用这种方法判断对方的球落点,这笔判断自己的落点更容易,同时也能够极大的提高接球的成功率。这一点在初步的尝试之后得到验证。
当然,得出结论并不代表他们能够立刻运用,之后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够将这种球感稳定下来。到时候相信他们的水平都会有一个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