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莱拉的想法也很理智。她知道这是一个必须要解开的结,她确实可以不在这个节目里揭开,可谁能保证以后不会被其他人问出来呢。所以她认为与其在以后猝不及防下被问个手忙脚乱,还不如在自己可以掌握的地方把“脓包”亲手挤开,让这个麻烦展露出来!
“我并不觉得有替代的可能。不同的族裔有不同的魅力和特点所在。”莱拉说出她早就准备好的答案:“一开始我确实打算用一位非洲裔的演员来出演张先生所扮演的角色,甚至也试镜了几位非常优秀的演员。”
“他们确实很不错,我也很欣赏他们的表演,只是我对他们是否适合影片抱着许多迟疑。可能用感觉来说会显得有些任性,但电影是一门艺术,它和许多艺术类型一样,很多时候都是受到感觉的驱使。”
“在试镜那些人的时候,我本身的理智告诉我他们很棒,让任何一位出演都会做出非常出色的表演。但我的感觉却也一次次地告诉我,还差了一点点,还有一点感觉不对。”
她故意在语言上捧了一下当初来试镜的几位黑人演员,不至于让黑人演员们感觉自己的失利是由于演技的问题。而且她这样说对他们的演艺之路也有好处,连莱拉·莫兰都说很有演技的演员,不正说明了他们的优秀吗?相信在稍微调查之后,那些试镜的演员们就会有一些不错的剧本了。
其实她也不算吹捧。她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只能用一些小演员的她,只要她放声出去要演员,无数大牌明星都会上们毛遂自荐。当初她试镜的那几位黑人演员本身的演技就是相当不错的,所以她也顺水推舟,来个“你好我好大家好”。
如果连黑人演员自己都说没有受到歧视,难道还会有人闲着没事去挑战莱拉的权威吗?别看她只是说了这么两句话,对缓解吉米问题中的种族问题还是很有好处的。
感觉!就是感觉!
是灵感一样的东西,无形的,偏偏又可以感应得到。
莱拉将自己用了亚裔演员的行为用感觉来形容,谁也不能指责她是错了。不过要是她的电影失败,选中的演员并没有做出她要求的效果,观众们看完之后并不买账,那么她此时“感觉”的说辞就成了个笑话。
反之,如果电影上映后,人们发现这个东方演员表演的太好了,简直是把他的角色给演活了。那么莱拉的感觉就是天才才有的天赋,是上帝恩赐的神迹。
《寂静》会演崩吗?
当然不会!
莱拉才会回答得如此爽快。
就听她继续道:“为了找到让我最有感觉的演员,我当时真是纠结了很多天。最后还是罗伊向我推荐了张先生。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邀请了他来试镜后,当看到他的表演时,我就知道就是他了,他演出了我心中的那个人!”
事实和她说的肯定有两分区别,不过又有什么关系呢?除了本人外,根本没人知道她改动了几点细微之处。比如其实是她一直想找张国容,又比如说根本没什么试镜,在联系之后就把剧本发过去了。
知道这些细节的就他们几个,肯定不会有人站出来指责她说了谎言,对吧?
吉米配合地做出了一个惊讶的表情:“我现在真的是太想要知道他在电影里的表现了!那么张,你觉得你在电影里的表现怎么样?有没有达到莱拉的要求?”
忘了是哪部美剧了,确实是找了三个不同族裔的“受害者”出来,当时看到那个剧情,老庄真是满头黑线。所以有时候觉得某局过分的时候就想想国外的剧集,看到他们都在被族裔问题困扰,心里就没那么生气了╮(╯_╰)╭
第1269章 得瑟坏了的粉丝们
这个时候肯定不能用东方人的谦虚去回答,不然人家真相信了怎么办?所以张国容淡淡一笑:“如果我没有达到她的要求,这部影片不可能赶得上上映的时间。”
“据说你是亚洲非常著名的天王巨星,获得过亚洲许多的奖项和荣誉。要拍摄莱拉导演的电影肯定会让你失去一段时间的活跃度,如果电影失败,甚至会让你辉煌的演艺之路上产生一个污点。我想问一下,是什么让你决定接下这部电影呢?”
这个问题也是吉米提前和莱拉聊天的时候定下来的。虽然他并不知道莱拉为什么要他加这一句,还是帮她问了出来。
张国容道:“是剧本。在收到剧本后,我一连看了很多遍,一遍一遍地看,一遍一遍把自己带入了角色中。在翻看的时候,我好像多了一个人生,深刻地体会着他,看透他的心灵,就好像自己的灵魂和角色融合到了一起。那真是一个好故事,非常值得细细进行品味。”
“如果以后还有其他好莱坞的导演向你发出邀请,你还会答应吗?”吉米又问。
“是否要出演,并不是因为某个人,最终还是要看剧本。对于一个好剧本,好故事,我非常愿意出演。”
张国容的声音很淡,却又不会让人听不清他说了些什么。因为他的回答,让现场的观众给了他很长时间的一阵掌声。热爱电影的影迷们也好,喜欢演员或是导演的粉丝们也好,大家最终的愿望是不变的,那就是要看到一部优秀的电影出来。
可惜很多演员在成名之后就忘记了当初的初衷,变成了给点钱就什么片子都拍的烂片之王。所以此时张国容的话立刻就引起了众多的共鸣。在他们的心中,这才是一个好演员所需要的最优秀品质!
这也是为什么莱拉在后台的时候让吉米把这个问题加上的原因。她知道他一定会有一个真诚又让人喜欢的回答,别看这个问题看起来好像没多大陷阱,也没多少尖锐的地方,但如果回答不好的话还是会惹到观众讨厌的。但有风险就有收益,只要回答到点子上去,同样可以在观众们的心里刷一波好感度。
果然,他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轻易地得到了观众们对他的喜爱和敬重。
这让她明白,没有任何人的成功是偶然的。或许偶然可以带来一段时间的爆红,但如果没有真实的东西在里面,最终那些虚假的热度就会随着时间像泡沫一样消散。
看看网络上很多突然红起来的人就能知道,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突然出现在了大众的眼前,自带的热度让他赚到了很多的注目,像是某哥、某姐、某妹妹。但最后呢?他们在自身的热度消散后,还有多少人会再记着他们的名字?最多在开玩笑的时候会再把他们拿出来消遣一番。
但真正能一红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明星们,他们全都有维持热度的实力。或者是歌曲,或者是电视电影,又或者是参加一些综艺节目。
张国容就是这样的存在之一,他有拿得出手的东西,也有被崇敬的实力,所以他很容易就能得到大众的喜爱。
一次脱口秀节目就好好帮他在美国这块土地圈下来很大一部分粉丝。这里面有人是从他上次的角色带来的粉丝,有的是被他在节目上的表现圈粉的,有些则是在多搜集了关于他的资料后,不可避免的被他的多才多艺吸引的。
而当他的热度越来越大的时候,美国那边的粉丝就开始不满足了。他们想要看到他更多的影片,也想听到他更多的歌声。于是就有大批的新粉丝涌向东方的网络,想要寻找相关的信息。
在那一段时间,东方的网友们就很奇怪的发现他们的张天王微博下面多了很多英文字母。原本还以为是一群跑来秀英语的熊孩子,结果一看才知道,原来是大西洋彼岸跑来的外国粉。
这下可把张国容原来庞大的粉丝群给得瑟坏了。
看吧,这就是他们的偶像,连外国都有那么多人千里迢迢跑来粉他!
怎么说人家也是客人,不能让他们白跑一趟呀!于是粉丝团的精英们发出众多的科普贴,为这些两眼一抹黑的外国友人们提供了大批英文的介绍,将哥哥在亚洲创造的丰功伟绩都曝了出来。
最关键的作品肯定是不能缺少的,各种资源贴也是被贴得各处都是,让外国粉丝们好好体验了一把东方人的热情。
共同的爱好让地球两端的东方人与西方人凝聚在了一起,一边讨论着哥哥的电视电影,一边学习着哥哥的音乐,那气氛真是说有多融洽就有多融洽,简直可以媲美著名的“熊猫外交”了。
莱拉是节目过后一周后才知道的这个消息,看到这个效果她也笑得不行。
热度高好,那代表她的影片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宣传。送上门来的热门不要白不要,不只要全部拿到手,还得在后面加一把火才行!
“黛咪,查一下最近还有什么好的节目,或是采访之类的。”
“好的,BOSS。”黛咪非常专业地答应了下来。
其实就算老板不说,她也早就做好了相关工作的汇总。跟着自家老板十几年了,又怎么会不知道她工作的规律?
没有电影上映的时候是离那些媒体能有多远闪多远,一但确定有影片要上映,她就会把平时丢在脑后的媒体都给翻出来了。
各家媒体对她这样的做法也是毫无办法。明知道只有自己有用人家才会配合,也没有拒绝的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