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老板答应购买下发行权,还用担心影片会失败吗?
不要开玩笑了,莫兰旗下的电影公司,不管是不死鸟还是龙魂,都没有过烂片的记录好吗?
只要是在电影圈子里混的,谁会不知道莱拉·莫兰的眼光好到什么程度?
她看中的影片绝对会成为黑马!
放下电话后,莱拉就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去。等工作到一个段落时,她才想起刚才电话里说起的电影的事,打开邮箱,就看到里面有一个附件。
用了点时间把附件下载下来,她就带上耳机,抱着观众的心情开始了电影的放映。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支教的故事,一个女孩在毕业后为了躲避家里安排的相亲,孤身一人到其他城市旅行。然后在一家民宿的墙壁上,看到某个深山中的小学急需支教老师的事,于是就踏上了去深山的旅程。
在那里,她认识了其他一些抱着各种各样目的过去支教的同伴,也体验了一把当老师的心酸。
电影里有爆笑,有感动,有悲伤,有爱情也有友情,还有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亲情。
在看完之后,莱拉若有所思地摘下耳机,看起邮件里对那位导演的介绍来。
傅川写的很详细,就差把导演小时候几岁掉牙的事都写上来了,可见他们应该关系很不错。
至于电影,莱拉认为是部好电影。
她拨通了电话,直接打到了傅川那里:“这样一部电影为什么没有在东方上映?”
“呃,他似乎得罪了什么人,拿不到上映的许可。”傅川有些脸红,为自己的国家还有这样阴暗的事而感到丢脸。
但他也不能说谎话,毕竟自己这位老板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与其说一个谎言,然后用无数个谎言去弥补,倒不如一开始就实话实说,反正老板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东方通”,说不定这些暗里的事她比自己知道的还清楚呢!
事实还真是这样,前世莱拉知道的东西里比这阴暗多的都很多。而他的解释也让她释然了,因为这是一部主旋律的影片,也可以说是东方愿意扶持的电影类型。没理由放着那边更合适的市场不去占据,反而千方百计想着美国这边的市场吧?
如果是因为导演心太高,看不起东方市场,一心只想在西方打开局面的话,莱拉觉得就算电影再好,导演这样的思想也是不会让他走出太远的。
“电影我看过了,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拍摄和剪辑都没有问题,并且有笑点有泪点,很难得的一部好影片。”
傅川听到老板这么称赞影片,两只眼睛像是能放光似的睁得滚圆:“那老板您是愿意……”
“很遗憾。”莱拉给了他一个他不希望听到的回答。“我无法发行这部电影。”
“为什么?您不也说是部好电影吗?”
“确实是好电影,但它却有一点局限性。如果是在东方上映,它会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在西方,这种类型恐怕受众会非常少。”即使很喜欢这部电影,莱拉却不希望它会成为自己公司发行的一个败笔。
真心不是电影质量不行的问题,而是东西方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可能会有一部分人会喜欢这部电影,但要说能赚回本钱,却真的是很难。
而在莱拉的公司里,没有赚个几百万几千万,还有人说自己是新锐计划出来的精英吗?再小成本的影片在上映后都会得到非常不错的回报率。要知道这些赚到的钱还将回到新锐计划中,用来扶持更多优秀的电影人成长。
莱拉确实可以把这部电影拿到不死鸟去发行,可她不能因为对电影的喜好,就擅自破坏公司的规矩。别说什么规矩是用来打破的那种傻话,如果自己都不遵守自己的规矩,还指望别人来遵守吗?
傅川听出老板的遗憾,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呢?好友为了拍这部电影,不知道找了多少人,求了多少人,连自己的房子都卖掉了,又借了许多钱,才算是把这部电影拍了出来。可就是因为一个“得罪人”的见鬼原因,甚至连上映的机会都得不到。这也太不公平了呀!
第1254章 两个选择
“难道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连老板都说是好电影,那肯定是好电影啊!为什么这样的好电影得不到上映的机会,而那些只上映几天就因为没有票房被强制下映的烂片却一部一部地往影院里跑?如果任由这样的状况继续下去,东方电影的希望还有吗?
莱拉想了想:“办法也不是没有。”
“什么办法?!”傅川下意识地摒住了呼吸,一颗自认为还挺大的心脏“怦怦”跳得几乎要从胸膛冲出来。有办法好啊!老板的办法绝对是灵丹妙药,可以活死人肉白骨的那种!那家伙是不是能起死回生,就要看老板给出的办法了!
“有两个办法。”莱拉慢慢给他讲述:“第一个,就是让你的那位导演朋友来到我这边,拍摄能让好莱坞接受的影片。他自己找剧本也好,我帮他找剧本也行,总之找一个能拍成让西方人愿意看的电影。”
傅川吞了吞口水,如果换成他的话,绝对会想也不想就答应老板的要求。能到莱拉的旗下拍电影,那可是成为一流导演的捷径!看看她手下的导演吧,知名不知名的一堆,连顶级导演都有诺兰和爆炸贝,那两位可是好莱坞公认的超级导演啊!
可一想老友的倔脾气,他只能暂时将要答应下的冲动压下去:“还有一个办法呢?”
“当然是帮他把电影在东方上映了。”
莱拉真的觉得那部影片很不错,拍摄的手法不是太老练,但有他自己个人的风格在那里,是让人看了会比较舒服的个人风格。
每年都有那么多导演冒出来,能打造出自己特点的却不多。就拿她说吧,外界给她组织的特点就是每一帧画面都很美,随便点个暂停,截下来的图就可以做桌面壁纸的那种。
她的特点肯定不会只有这点,只不过这点确实非常重要,是她获得众多好口碑根本。
像其他那些“会调教演员”、“情节紧凑”、“节奏把握出色”等等的好评,在她的影片里也是再正常不过的标识之一。
而这个支教的电影同样可以看出导演的一些个人风格,比如他对拍摄角度的运用就很有趣,非常擅长用一些静物来表达出某种感情。比如放在床头的昏黄小灯,借着那样的小灯还在复习的孩子就显得更加让人心疼。
类似的情景还有不少,每次的运用都不会让人讨厌,反而可以让情感升华。只凭这一点,莱拉也很欣赏这位导演,很想帮他一把。
傅川可没有老板想的那么多,他现在脑子里全是在想要怎么上映?连公映的许可都拿不到,国内根本没地方给他上映。如果不是找不到门路,他的好友也不会愤然地放弃国内市场转而将目标放到了国外。
只是他没想到,国外也不是一块净土。他的影片要明星没明星,要打斗没打斗,在片商的眼中根本没有竞争力。
说是刻板印象也好,说是经验之谈也行,总之外国片商们认为东方电影想要放到美国的影院至少也要是陈龙那个标准的。东方电影在外国影迷的心里基本就和功夫片划上了等号,陈龙的那些,又或者是《卧虎藏龙》的那类。
像讲述支教的故事根本不放在他们的考虑中,如果是像《大红灯笼高高挂》或是《红高粱》那种揭露了东方丑陋一面的影片,说不定他们还比较感兴趣些。因为有一部分外国人喜欢看那样的影片,如果能看到东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就更有兴趣了。
偏偏国内的一些导演不争气,为了迎合国外的口味,故意拍一些描写丑陋恶习的东西去竞争奖项,还美其名曰是揭露黑暗的一面。
别人怎么想莱拉不在乎,反正她是特别看不惯那样的做法。就算用那种电影得了奖又怎样?换来的不还是其他国家对自己国家的嘲笑吗?
真以为那些评审会因为所谓“揭露黑暗面”才把奖项给的你?不!是因为你取悦了他们,让他们看爽了,看出了优越感,才会给你的!
他们同样也用“欣赏”、用“勇敢揭露黑暗面”的称赞来颁发奖项。或许真的有人用艺术的眼光来欣赏,可他们心里真正想的又是什么,谁又知道呢?
像韩国日本也会拍摄一些意义深刻的电影,可他们会借由故事来抨击整个社会,来唤醒社会的良知。即使电影里拍出来的东西同样讲述的是他们国内的黑暗面,他们却可以从电影中寻找到解决的办法,让事情朝好的一面过去。
比如韩国一部非常有名的影片《熔炉》,就讲述了一个学校的老师和领导们侵犯虐待残疾儿童的可怕事件。那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的,最后的结果是,在金钱的攻势下犯人们只被判了六个月的刑期。甚至有些人还在不久后又回到了他们在学校的岗位。
影片将罪恶的一面真实又残忍地解开,在上映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最后甚至诞生了一个以电影名字命名的《熔炉》法案!
可见电影的影响力可以有多大,对人,对社会,对家庭又能产生多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