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珍妮特和奥斯维德突然发现自己周围的人多了起来,各种人情往来不断。不过他们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稍作了解后那些人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们很快就明白了,换成其他人可能会因为这样的事感到激动。
可他们是谁?个个手里拥有的都是用亿做单位的财产,还会看上那些小利吗?而且钱也不是最重要的,比起赚钱和人情,他们更关心的是莱拉的身体和兴趣。收到一些人的感谢是不错,但如果那是用莱拉的健康换取的,他们宁愿不要。
所以能拒绝的,他们都拒绝掉了。关系比较好的也以莱拉手里还有和维密的合约没有结束,并且还有一部新的电影正在筹备中,根本无法抽出时间接下其他工作为由,将各种送上门的邀请推了。
为此,莫兰家整个闹了好一阵子,才算是把那些事全都拒绝掉。这是后话,暂且不提了。
第218章 突破天际的才能
不管怎么说,如今莱拉在时尚界的声名是响亮地打了出来。无论走在哪里,都像是自带金色光晕的金娃娃一样,让无数商家,无数广告商和无数模特恨不得把她抢回家去。
这种情况很快被普通大众所知,他们这才发现原来莱拉除了好莱坞大导演的身份外,还有那么一个厉害的地方。
问题是她还不到二十岁,就已经成功在导演和摄影师两种职业上站稳了脚步,会不会太天才了点?
但很快有就有人站出来说了——“你们真以为是两种吗?实在太天真,也把莱拉·莫兰想得太简单了!”
“没错,她确实在导演和摄影师上展现出了绝佳的天赋,但至少还有一样是她从未隐藏,却很少有人注意到的。”
是什么?
除了那两项已经很惊人的职业外,还有什么是大众都没注意到的?
放出话的是在某大论坛上的一张帖子,但那人在丢下这句话后就消失了,无论别人怎么追问都再没有出声。这就让无数好奇心满满的人开始自己去寻找答案,到后来就连媒体也跟着凑热闹,大有不把莱拉挖个清楚就誓不罢休的尽头。
然后,在第二天,《娱乐家报》以头版头条的版面揭开了答案。标题很直白——莱拉·莫兰的第三种突破天际的职业天赋:编剧!
“众所周知,莫兰导演在十八岁时就自编自导拍出了她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以不到10万美元的成本一举拿下三亿票房,成为世界上回报比率最高的电影,没有之一!”
“紧接着,《saw电锯惊魂》和《死神来了》,又全以r级小成本恐怖片的类型拿下全球7亿的票房,刷下一个个恐怖片的历史记录。”
“许多人只看到了她指导的能力,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电影的剧本全都是由她一手撰写的!”
“从《女巫布莱克》开始,就可以看出莱拉对剧本非常出色的编写能力。对于剧本来说,创意非常重要,同时设定完框架后怎样去填写空缺的部分也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创意,电影会失去灵魂,完全没有吸引人的地方。而如果只有创意没有情节,也会让观众感到乏味。”
“从拍出的几部电影来看,莫兰导演的几部电影无论从拍摄手法还是剧情,都十分完美,而且还可以清晰地看出她在每部电影中都以无比迅捷的速度进步着。无可比拟的创意,层出不穷的悬念,一环接一环的剧情都让人目不暇接。”
“或许是她的导演能力太出色,以至于让人们忘记了她的剧本编写能力吧?”
报道一出,天下哗然。
是啊!可不是吗?上映的几部电影真的全是她自编自导的作品呀!
就像报纸上说的那样,大家只注意到她是电影的导演,却忘了剧本也同样是她所写。能写出那么厉害的剧本,又能拍出那么棒的电影,她简直是太厉害了有木有!
然而大家还是猜错了,所有人都以为那是一次爆料,却没想到那却是连续报道。因为第二天的《娱乐家报》再次以头版头条发表新的解密——莱拉·莫兰的第四种突破天际的职业天赋:剪辑!
报道说的很简单也很清楚,直接将莱拉几部作品都是由她亲自剪辑的事情点明出来。甚至还爆料出九月份即将上映的《尖峰时刻》,虽然剧本由片方提供,可修改依然主要依照了她的意见,并且拍摄完毕后剪辑的那个人也是莱拉。
一部电影,观众最先关心的肯定是大屏幕上的各式风格的演员,随后就是将电影拍摄出来的导演,接着是剧本作者,至于之后,恐怕做的再好也得不到多少关注。
首先他们是存在于屏幕后面的人,像是灯光、剪辑、道具、摄影等等,做得再好恐怕也只有关心那些的人才会注意。观众很少会发出“这一块的道具做得有多好呀”,或者“这一幕的灯光做的太棒了”之类的感想。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那些隐藏在幕后的工作连热闹也没得看,也就不怪观众们对他们的功劳视而不见了。
绝大多数人都可以说出不少电影明星的名字,知名导演知道虽然不多,但像那些大导演还是可以被叫出来的。编剧就惨了点,必须是有特别出色的作品问世才有可能被人记住名字。
至于剪辑、灯光等幕后工作者……谁能说出一个名字吗?
打个比方来说,获得10次奥斯卡提名,两次得奖,一生拍摄了130多部电影,被评为电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电影摄像师之一的那位华裔,有谁能说出他的名字吗?
没错,幕后人员就是这么可怜,他们的名字虽然被排在电影后的工作人员列表上,在奥斯卡等奖项上也会有他们的身影,但想要得到更多观众的注意是很难的。
所以当《娱乐家报》将莱拉的剪辑身份曝光出来后,所有看到的人都震惊了。人们或许不会在意剪辑师是谁,却也知道一个好的剪辑师对电影有多大的作用。
现在是怎么回事?自编自导还不够,连剪辑也一手操办了吗?她还不到二十岁呀!这样的年龄,这样的工作能力,她是要逆天吗?
不过在论坛上也有人对这种结果并不意外:忘了莱拉的外号是什么了吗?女巫!她是有魔法的,那么自编自导自剪辑又有什么奇怪的?说不定哪天她再去跨行做了什么事,并且还做出超过许多人的成绩。也不是什么值得太惊讶的事。
有趣的是,这样的论调还不是一个人在说。大概这就是见怪不怪的意思了吧?一个人每次都做出惊人的举动,等她再次做出的时候,人们也只会想——啊,她又做到了。
对此,莱拉只是一笑而过。对于自家报纸搅起的这场旋风,她看过之后也就丢在了一边。其实她做的那些事并不只有她在做,许多穷导演们也做过。只不过他们没拿出足够吸引人关注的成绩,才使得外界对他们的工作视而不见。
同时莱拉的年龄也占了便宜。谁叫她今生才只有十九岁呢?外人也不知道在前世她还有三十年的人生经验,以及十年的拍摄历程。仅以她此生的成绩来看,确实担当得起天才二字了。
第219章 新的灵感
工作一天的莱拉揉着有些僵硬的脖子回到了家中。一进门就看见采尼正在客厅里和一位担任清洁的妹子聊得火热。
“你什么时候回去?”这都好几天了,他是想赖在她这里一辈子吗?
采尼看着匆忙跑走的妹子,遗憾又埋怨地看了她一眼:“你把我新的爱情火苗掐灭了。”
莱拉的眼角抽了抽,明明就是你口花花调戏人家,有个鬼的爱情火苗!
“那正好,你赶紧搬走就可以把你的火苗培养成火焰了!”
“别呀。”采尼嬉笑着把她按倒在椅子上,帮她倒了杯咖啡:“上班辛苦吧?要不要我给你按摩一下?”
莱拉疑惑地看了眼面前的咖啡杯,又疑惑地把视线转向他:“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你想做什么?”
采尼差点没被口水给呛死:“这是污蔑,我抗议!”
“抗议无效。”莱拉喝了口咖啡,皱了皱眉头又放了回去。她真是不喜欢咖啡的味道,香是香了,还得加上一堆东西才能喝,根本品不出原本的味道。“没话说我上楼去了。”
她说着就要站起来,被采尼重新按了回去。
“别呀!别急!”他变魔术一样从身后掏出一本厚厚的打印稿:“来帮我看看这个,然后给我个意见。”
莱拉接在手里:“这是什么?”
“嘿嘿,你看了不就知道了。”
“好吧。”莱拉翻开第一页,就见里面第一行对一个名词进行了解释,那就是——尸检。
看了第二页,她已经发现这是一本小说。因为开始就讲述了一个案件,一个非常吸引眼球的案件。从未见过的杀人手法,华丽的死亡场面,无一不透出吸引人往后观看的魅力。
之后主角出场,以犀利的法医手段将罪犯遗漏的线索找出来,并将之绳之以法。其中讲述了一些法医知识,也介绍了一些使用到的法医器材,连莱拉这个对法医了解不深的人也忍不住兴致高涨地一看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