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芳看到大哥这样痛不欲生的样子,心里愧疚难当,跑过去抓着他的手扇自己。
“唉。”
刘建国硬抽回手,重重的叹息一声,不管是媳妇还是妹妹,谁死了他都受不了。
三天后海兰下葬,刘建国硬撑着非要去火葬场,刘淑芳一身缟素满脸是泪,三个孩子只有六七岁孩子披麻戴孝的跪在地上哭,周围的人看的都落了泪,太可怜了。
“嫂子,嫂子,你慢点走。”眼看着火葬工过来推人了,刘淑芳扑过去拉住海兰的棺椁。
看着她闭着眼睛,像是睡着了一样躺在玻璃棺中,她不相信她就这样离开自己了。
“海兰,海兰,你可疼死娘了。”
三天的时间,张三花头发全白了,在宁海涛的搀扶下扑到棺材前痛哭,她舍不得海兰就这样走了,舍不得
“海兰。”
刘建国挡在棺材前不让推进去,悲凉的叫着海兰的名字,满脸泪水看着安静的像是睡着了的海兰。
他想喊她起来不要睡了,孩子们还需要她。
“娘。”
“娘。”
几个孩子哭喊着过来,周围的人再也看不下去了,都跟着落泪。
火化工有时间的,虽然觉得他们可怜,可这个地方哪天不经历死别,最长听到的就是哭声,他们都习惯了。
海兰被推进了炼人炉,这边刘建国喷血倒地,张三花也晕倒过去,几个孩子跑到炼人车间的门口拍门。
“还我娘。”
“把我娘还回来。”
“呜呜,娘。”
这个元旦是在悲伤中度过的,刘淑芳像是傻了一样,根本就忘了那五年的噩梦。
大哥还在医院,她的想进空间拿点井水,可惜空间就像是从不曾拥有过一样,她根本就进不去。
家里笼罩在悲伤中,海兰的三个孩子天天哭泣,海凤又要照顾孩子,又要照顾娘,刘淑芳不得不强打精神帮忙。
每当听到那三个孩子跟她要娘的时候,她都哭成泪人。
七天回门日,她梦到了海兰,她笑意盈盈和活着的时候一样,她说,求她帮着把孩子拉扯大,她说,刘淑芳不会死了
她还说了好多话,刘淑芳记住的却只有这两句,海兰隐进浓雾里,她追进去想把她抢出来,却猛地醒来。
“嫂子,你别走。”她哭着喊海兰,身边的宁海涛坐起来拥抱她。
“淑芳,不要再哭了,让海兰安心走吧!她的孩子就是咱们的孩子,要把她们培养成人,那才是对她的安慰。”
宁海涛几天的时间已经瘦了一大圈,妹妹的死给他打击很大,娘和建国都病了,在医院里住着,眼看着娘的精神一天不如一天,只要醒来就哭,天天喊着对不起海兰,没让她过好日子。
这个家因为海兰的走,几乎是垮了
海兰百天的日子,王长友被宣判枪毙了结束了丑陋的一声,罪名是故意杀人罪。
而就在这一天,张三花支撑不下去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她是强撑着等到王长友被枪毙的消息,喊着海兰的名字闭上了眼睛。
她的走给家里的打击更大,若不是海兰死了,她伤心过度,老人家能活到八十岁,不至于死的这么早。
宁海涛大病一场,刘淑芳不得不坚强的撑起这个家。
好在海凤一直在帮着她照顾海兰的三个孩子,她要实现自己对姐姐的承诺。
刘淑芳没了空间,只得把饲料厂关闭了,小咸菜的生意却还在继续。
刘淑芳要管五个孩子,管理生意,还要照顾医院的海涛,大哥颓废的每天不说一句话,就是拿着海兰的照片落泪,她看了揪心。
好事都赶在一年,这坏事也都赶在一年,真有些应接不暇。
一年后,大哥总算是从亡妻之痛中缓过来,帮她管理生意,门面房被刘淑芳租出去八间,剩下的是两间合成一间大门面,她干起来老本行,开了快餐店,这地方人流多,生意很好,大哥天天忙到半夜,至少能不去想海兰。
家里的日子看着是恢复了正轨,可大人们的脸上都没有笑容,他们还在想念海兰和张三花。
好在海凤给大家送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刘淑芳夫妻和大哥刘建国的脸上,终于显出了久违的笑意。
写这段的时候,哭死我了,实在是舍不得海兰死
第四百七十五章姐夫,等我四年
海凤考上了清华大学,成了S市的高考冠军,市里的领导亲自来慰问,学校更是以有宁海凤这样优秀的学生感到骄傲。
快餐店关门一天,刘淑芳带着一家人去了S市最大的饭店,吉顺饭庄,庆祝。
“嫂子,这饭店的名字和你们熟食厂的名字一样呢!”
宁海凤像是发现新大陆一样,指着饭店的牌匾对刘淑芳说。
“是呀,我那天看到了就想着只要你考好了,就带你来这里,以后咱们家都要吉祥顺利。”
刘淑芳笑了笑,带着一家人走进饭店,吃过饭,一家人带着宁海凤的录取通知书去了墓地,在张三花和海兰的坟前把录取通知书给她们看。
“娘,海兰,海凤给咱宁家争光了,这是国家最好的大学了。”
刘淑芳含泪对着墓碑上的婆婆和海兰的照片说,宁海涛搂住她的肩膀,看着娘的照片,心里一阵阵悲伤涌上来,娘终究是没有白期盼,妹妹出息人了。
“娘,海兰,你们放心吧!有我在,宁家就不会垮,我会让你们走的安心的。”
他神情郑重的对她们下保证,恍惚中看到娘和海兰在对他笑。
转眼到了八月末,宁海凤要去大学报道了,临走前抱着姐姐的三个孩子又亲又哭,刘建国在一旁百感交集。
小姨子出息人了,丈母娘和海兰在那边就能安心,他也觉得欣慰。
“姐夫,等我四年。”
海凤突然抬起头,清亮的眸子认真的看着姐夫,说了句没头没脑的话。
“你好好学习,孩子我自己能照顾,你是咱家的骄傲,淑芳说了,要供你出国留学。“
刘建国忙开口,劝宁海凤要好好学习,不要多想。
宁海凤深深的看了姐夫一眼,抿着嘴没有再说话。
刘淑芳在家里给宁海凤准备行李,衣服都是新买的,什么时兴她买什么,还自己给海凤设计了两套,春夏秋冬的衣服她都给准备了,这还不算,行李里放了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两千块钱。
婆婆死了,她就要担起家长的责任,收拾的时候,眼泪就流下来,那感觉就像是自己的孩子要远行一样,很难受,很担心。
海凤是她看着长大的,从最开始的刁蛮任性,到今天的乖巧懂事,她真有种我家有女初长成的感觉。
宁海凤从姐夫家回来,看到嫂子为她准备的东西,扑到她怀里,紧抱着她的腰哭。
“嫂子,我舍不得走,不然我就不去了,留下来好不好?”
“不许胡说,好好学习,给宁家争光。”
刘淑芳抚着她光滑的头发,严厉的呵斥她。
送走了宁海凤,家里的日子渐渐平静了,大哥家的三个孩子已经上了学前班,刘淑芳的两个孩子还在幼儿园,和李剑锋家的孩子好的很,两家也互相走动,亲的像是一家人。
大学生涯中,宁海凤没有处对象,拒绝了很多优秀的小伙,从大二开始,她就默默的给一个男人写信,倾吐自己对他的爱慕,希望他能答应在她毕业后娶她,却一直石沉大海。
四年间她一趟家都没有回,寒暑假就出去打工,增加社会经验,等待那个男人给他回信,得不到他的信,她不敢回去。
四年后,海凤大学毕业,她放弃了留校机会,毅然回到家乡,踏上东北的土地,心里就有了回家的感觉,她没有选择去政府机关上班,而是选择到市里的重点高中当了一名老师,这是她的母校,她要多培养一些优秀的大学生。
刘建国一直没有找媳妇,自己拉扯着三个孩子,和妹妹一起搞好快餐厅,现在已经发展了三家连锁店,《幸福人家》在S市很出名,东西好吃,卫生干净,服务热情,人们都喜欢来《幸福人家》吃饭,有家的感觉。
这一天他开车把三间店的营业款收回来,拖着疲惫的身体,披着星辉回到家,他一直在躲一个女人,她已经回来好几天了,他却不敢见她。
“姐夫。”
刚刚上楼,就听到一声低低的呼唤,抬头就看到宁海凤一身白色的裙子,俏生生的站在他家门口。
大姑娘了,眉眼间和海兰好象,他恍惚了一下,差点脱口喊一声“海兰”。
“姐夫,为什么不给我回信?”
宁海凤咬着下唇,委屈的问他,等了那么久他都不肯给她一句话,眼泪在眼圈打转,她发现自己爱了这个男人好多年,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忘了?
眼前的男人,多了一分沧桑的感觉,人看着老了几岁,没了和姐姐刚结婚时的土气,现在的他多了成熟男人的魅力,可不管他变了多少,还是她记忆中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