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大男人(杨天远三儿子不过十五岁,算的得劳力)加一个屠户很快就把这头年猪收拾干净了,接着就是杀猪饭。王淑芬带着钟晓云一直在厨房忙活,再加上杨天远的老婆和大儿媳的帮忙,很快分量十足的头菜就上桌了。大家吃饱喝足,然后再给屠户算了工钱,最后一称猪肉,竟然有百多斤,十足厚实。
杨天志和王淑芬都是厚道人,一刀下去,一块五斤多的厚刀肉就栓在绳子上递给杨天远,说是感谢他们今天的帮忙。虽然这个年代人不富裕,但杨天远也是能干人,家中过年也不缺这些肉,他对他这个堂哥也是尊重的,而且今天说是来帮忙也没有做什么还被人好吃好喝的招待了两顿,再让他拿走这块肉,他就没脸见人了。所以,杨天远也不顾他老婆一个劲儿的眼色,直接就拒绝。
杨天志要送,杨天远不要,两兄弟一直在哪儿拉扯,看的杨倩兮嘴角直抽。不过就是一块看着就没有食欲的肥肉嘛,至于吗?杨倩兮显然忘了,这个时期农村就是肥肉买的最贵最好,反而那些瘦肉完全没有人喜欢。
最后杨天远还是收了这块肉,转眼看着箩筐中的肉,杨天远心中一动,就想反正过年也要买肉,干脆就在杨天志这里买不好吗。“哥,你这肉也不少,这是都要放着做成腊肉?要不匀给弟弟一些?哥家养的年猪就是好,我看了都眼馋。”
听了杨天远这话,杨天志就知道他是想买肉,不过想到昨天杨国华说的事情,杨天志也只得狠心拒绝杨天远的请求。
“这……这恐怕不行啊。你也知道国华他两口子每年都出去打工,倒也挣了一些钱,也给我和你嫂子拿了一些回来,就说让我和你嫂子平日里吃的好一些。这不,他两口子还担心我和你嫂子舍不得吃,早就说好了要把今年的年猪都做成腊肉,让我们祖孙四人在家慢慢吃。唉,这孩子,就是不会持家!”杨天志虽然在抱怨,但明眼人都看的出来他脸上对儿子儿媳孝顺的受用。
听到杨天志说杨国华出去赚钱,杨天远忍不住有些心动。他这个堂哥他是知道的,也没有什么本事,不过就是在土里刨食的老农民,有时也卖一些竹活赚一些外钱。凭他的收入,以前他是绝对不能留下整头猪的。杨天远忍不住仔细观察了一番杨家人,干活的人看不出来,但杨家两个丫头却是穿着一身新的,可见这外出打工的杨国华两口子是真的挣了钱的。
杨天远一直都听别人说外面打工能挣不少钱,也有心让自家两个长大的儿子出去闯闯,但他不过一个石匠,在这方面可没有什么门路。而且挣钱这种好事,一般人也不会随便谁都带着,杨天远寻思着如果那边真的挣钱,他就是豁出他那张老脸也要让杨国华把他两个堂弟带出去,在村里有什么出息。
不过,杨天远知道这事不急,还要先回去和老婆、儿子商量一番,看看他们的意思。想着杨国华也不可能马上走,杨天远就更放心了。寒暄几句,杨天远就带着一家子回去了,回去当晚就开会,将他的想法说了,然后让他两个儿子好好想想,愿不愿意出门挣钱。杨国康和杨国建听到让他们出省打工,第一期间就犹豫不决,担心害怕的不行,根本不敢看杨天远的眼睛。两个儿子的表现让杨天远很失望,但也知道这是人之常情,也没有逼他们,只让他们好好想想,在杨国华出门打工之前再做决定。
杨家隔壁的纠结杨国华并不知道,他现在正高兴的看着自家大女儿的成绩单,为自己有这样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儿得意的不行。
看不惯杨国华那脸上的傻笑,钟晓云一边给杨盼兮洗手,一边埋汰道:“看你那个样子,不就是全满分的成绩单嘛,我家月儿那么聪明,这样的成绩单还不是简单。而且月儿考这样的好成绩可没有你什么功劳,一是我家月儿脑瓜子好,二嘛,那是爸妈在家把孩子带的好,你在那里嘚瑟什么。”
不得不说钟晓云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她就是连生两个闺女,除了最开始受了一点委屈,后面在杨家公公婆婆也是没有磨搓她的。一是因为杨天志两口子也不是那种蛮不讲理的人,二嘛,也是这钟晓云会做人。就像刚才,起因不过是夸奖杨倩兮的成绩,但钟晓云就能不动声色的把公公婆婆顺带夸了一通,让听到的人都舒服。
虽然老人带孩子在农村是天经地义,而且杨家二老也只有杨国华一个儿子,他的孩子他们肯定是要带的,不过这带也有不同的带法,心甘情愿和勉为其难这其中的差别就大了。钟晓云在外面最不放心的就是两个女儿,担心公公婆婆重男轻女,让女儿吃苦。回来看到两个女儿都养的白白胖胖的,大女儿还上学了,钟晓云对两位老人就感激地不行,好话当然是不要钱的说。
第14章 红包
被儿媳这样讨好,杨家二老也很高兴,投桃报李,对钟晓云也是和颜悦色。如此良性循环,杨国华再也不用夹在老婆和父母之间做夹心饼干,心中很是松了一口气。今年杨家过年一片和谐,没有任何拌嘴。如此,大家更是觉得这是一个好兆头,脸上的笑容都多了几分。
春节小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就是收红包,今年,因为杨倩兮的成绩让杨家大人都很骄傲,杨国华夫妻就破例给了杨倩兮一个十块的红包,而杨盼兮也沾她家姐姐的光,得了一个两块的红包。杨家二老也发了红包,杨倩兮是五块,杨盼兮是一块,让收到红包的杨倩兮很是高兴,至于杨盼兮,她都不明白这红包是干嘛的,看着姐姐高兴,她也跟着傻乐。
除了自家父母和爷爷奶奶给的,被封为“神童”的杨倩兮还收到了每一个看到她的亲戚送上来的红包。今年亲戚们给的红包都比往常的大,尤其是杨天远家和她的几个姑姑,不知道是因为觉得杨倩兮是杨家的骄傲,还是因为过了年杨国华要带她的两位堂叔,三个姑父去外面打工。收到钱的杨倩兮觉得还是后面的那个理由更多一些,毕竟这些亲戚家都没钱,印象中的红包最多不过一块,现在她和杨盼兮都拿了一个双喜临门,怎么看都像是求人办事的前奏。
当然红包拿的最大的还是母亲那边的亲戚。已经出去打工挣钱的两个没没有成家的舅舅,每人都是慷慨的给了二十块。杨倩兮的外婆再婚,外公那边也有一个舅舅两个姨妈,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大家处的还行,都不是吝啬难处的人。小姨才十多岁还小,没有给红包,但已经工作了的大姨和刘刚舅舅都给了五块的红包,把杨倩兮这个财迷高兴的跟偷了油灯的老鼠一样,整天都是笑眯眯的。
过完年,一数自己的小荷包,竟然有112块,对五岁的杨倩兮来说这可是一笔巨款。钟晓云担心小孩子不懂事,把钱弄丢了,就想帮杨倩兮收着。对于这种要求,杨倩兮当然果断的拒绝。
哼,这种大人骗小孩子的把戏,杨倩兮上辈子就领略过了。什么收着啊,收着收着就成大人口袋里的东西了,哪里还会还给她。有过经验的杨倩兮表示才不要被母亲的花言巧语欺骗呢!
杨倩兮严词拒绝了钟晓云的“好意”,摆事实讲道理(撒泼打滚)说服了父母给她办了一张存折。有她的,当然就不能对杨盼兮厚此薄彼,于是杨国华和钟晓云难得的时髦了一把,像城里的父母一样,给两个女儿分别办了一张存折,上面存的正是她们各自的压岁钱。
存折没有直接给杨倩兮姐妹,担心小孩子忘性大,不知道什么时候弄丢了存折,而是直接被锁在了一个放在高处的柜子里。他们准备以后每年都去存一次,杨国华夫妻还许诺,等她们读高中的时候,就把存折交给她们自己保管。
杨盼兮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杨国华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杨倩兮虽然有些郁闷杨国华他们对自己保管东西的不信任,但也知道这是他们最大的让步,也就不敢再提什么要求了。不过杨倩兮决定以后要跳级,这样早日上高中,也能早点自由支配自己的零花钱。
杨国华和钟晓云只在家里待到了初六就离开去外地打工,和他们一起走的还有杨倩兮隔壁的两个堂叔和两个姑父(四姑父本来也要去的,后来有跟着他家亲戚去学做鞋,也就没有跟着他们一起)。
知道杨国华和钟晓云要走,杨倩兮和杨盼兮都很舍不得,杨盼兮虽然还小,但却不愿意母亲和父亲离开,和杨倩兮一直哭,直到钟晓云许诺说下次回来的时候给她们带最漂亮的衣服和好吃的,才勉强止住。不过杨倩兮是知道再怎么哭杨国华他们都要离开,而杨盼兮是被钟晓云的许诺收买。
看着杨国华和钟晓云远去的背影,杨倩兮还是觉得要想一个办法说服杨国华和钟晓云,不要去y省那么远的地方打工,或者可以让他们回本省的省会打工。杨倩兮家所在的市和锦华市挨着的,她家就正好在边缘处,到锦华市也不过小半天的路程。这些年锦华市也在发展,未来更是全国有名的轻工业和科技城市,杨国华夫妻回锦华市打工回家也方便,过年也不用那般辛苦地坐赶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