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芳芝没要,而是道:“这点钱我还看不上,我还要谢你,让我出了口恶气。”
就是跟宋医生住一家这么长时间,怪不好意思的!
听出她的话外音,姚祺年咧嘴笑道:“魏姨,您这是想好了,打算把工厂盘给我?”
魏芳芝点点头:“我想好了,跟着你干。”
苏州虽然比不上首都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但也不算小,姚祺年打算先一步步来,等根基扎稳了,再往大城市发展。
除了魏芳芝这边,林师傅又陆续盘下几个店面,分别在省城,江北还有跟泾河县紧临的两个县城。
光是盘店面,打通关系,就花了好几千。
当然,真正花钱的地方还不在这,姚祺年算过一笔账,仅是泾河县一处店面,想要完全运营起来,至少需要五万块。
这还是在店面不大的情况下,像魏芳芝的皮革厂,有一亩多地那么大,摆开柜台,分出货架,不比百货商店小,像电器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甚至摩托车,他都能转卖,初步估算,起码要一百多万的本钱。
忙忙活活,不知不觉就入了冬,算算时间,宋明好也进入了预产期,姚祺年把县城的院子打扫一番,干脆把宋明好接到县城,省得生的时候着急忙慌往县城跑。
越到快生的时候,宋明好就越不让自己闲下来,听从王乃云的建议,做饭洗衣扫地铲雪,什么家务活都干。
倒不是王乃云想虐待她,而是以她过来人的经验看,现在多干活,生娃时候少受罪!
事实证明,王乃云说的一点也不假,宋明好的生产可以说是非常顺利。
早上破的羊水,半下午的时候就生了,令人震惊的是,竟然扑通扑通连续下了三个崽!!
接生婆出来报喜的时候,姚四海和王乃云快活的龇牙花子,一个劲的哈哈哈。
倒是一旁的姚祺年有点儿回不过神。
三个?!
都怪医疗技术不发达,让咱们年娃子一点准备都没有,他有想过媳妇儿肚子这么大,可能会生两个,但从没想过生三个!
这不是逼着他挣奶粉钱么!
第45章
家里事先没准备,这会儿一下生三个,旁的不说,小衣裳和被褥就不够用。
还是王乃云有经验,吆喝小儿子:“还傻站着干什么,再去买两条毛毯,厚实点儿的,再去家里拿条棉被,先将就着使!”
回过神的姚祺年忙应声,孩子都来不及看眼,赶紧的就去附近百货商店买毛毯。
好在布票、工业劵都相继取消了,只要有钱就能买着!
“同志,这是遇到啥喜事了?这么开心呐!”
瞧着眼前的俊小伙儿笑得傻里傻气,售货员也跟着乐呵。
姚祺年摸摸脸,这才意识到他跟姚四海和王乃云老两口没差,竟然笑了一路!
“媳妇儿给我生了娃。”姚祺年特意补充道:“三个。”
说完,在售货员的恭贺声中,姚祺年两腿踩棉花似的阔步往家走,入了巷,进了家,只见他猛地停步,提臀,扭腰,甩跨,捏着嗓子唱:“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开在春风里哩哩哩~”
然后他猛地甩头,阔步往屋里走。
边甩边唱:“大河向东流啊,pamato啊tomato啊!哎唉嘿potato啊~肚子饿了一声吼啊,一人一颗tamato啊!哎嘿哎嘿tamato啊~”
正唱着,大门从外推开了。
姚四海脚步匆匆,边走边道:“年娃子啊,你妈忘了让你拿红糖……”
姚四海越说声音越小,最后没了声,只惊怔的看着边甩头边唱歌的小儿子……
姚祺年猛地收声收势,清楚的从他爸脸上看见两字:智障。
“呵呵,你媳妇一下生三儿,太高兴了吧。”姚四海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高兴,高兴。”姚祺年悻悻摸鼻,卷上铺盖,拎上红糖,逃命似的往医院奔。
医院里,三个一模一样的小崽子并排横趟在床上,闭眼张嘴,睡得执着。
姚祺年目不转睛的盯着看了会儿,又悄悄掀开每人的尿布片看看。
嗯,都是带把的。
姚祺年不觉叹口气,太遗憾了,怎么全是小子,就没个闺女呢!
“叹啥气!”王乃云给儿媳妇冲红糖水回来,老大的不乐意:“想叹出去叹,当着你媳妇面叹气啥意思?不满意呐!”
“我哪敢啊。”姚祺年立马朝宋明好鞠躬:“以后她是强哥,我是阿力。”
此时上海滩已经风靡全国,不少人家急吼吼买电视机,就是为了看许文强。
这会儿宋明好刚生完三个,一点力气都没有,但凡有点力气,都要逮着他揍。
都当爸的人了,还爱贫嘴!
不管怎么说,一口气生三个,不说是稀罕事,起码在近十来年内,泾河县还没见过。
造娃一时爽,养娃方知辛。
你以为三个崽是不哭不闹又特爱睡觉特讨喜的?
并不是,三个崽吃喝拉撒睡,用姚祺年的话来说,每个崽都是事逼,不是饿了渴了,就是拉了尿了,要不然就是没原因的想哭。
就因为多了他们三,家里乱遭一团,就没消停过!
这还不算什么,姚祺年忍忍就过去了,毕竟是他的种不是?
让他忍无可忍的是,三个崽无论哪个都离不开妈,左右各霸占一个不够,还得伸长胳膊搂两个,加上宋明好刚当妈,没经验,王乃云得白天夜里手把手的教,到最后干脆就和儿媳妇睡一床。
至于姚祺年,他是被人遗忘的怨夫怨子,只能凑合着自己睡。
算算日子,小两口已经半年多没过xing生活了,这让精力旺盛的姚祺年有点儿吃不消,特别是最近,妒忌使人丑陋,因为妒忌三个儿子,他额上连起了好几个火疖子,嘴角也起了泡。
这天好不容易等到三个崽全睡着,王乃云出门放风,姚祺年总算逮着机会了,抱着他媳妇儿稀罕的不撒手。
“真后悔,你说哥这生育能力怎么这么强,要命要命!”怨气积太久,这会儿姚祺年直发牢骚。
宋明好好笑的摸摸他脑袋,安抚道:“生几个都得这么来,再辛苦两年,等他们大点就好了。”
再等两年……
姚祺年顿觉暗淡无光,但还是老实道:“你比我辛苦,成天围着三个小崽子转。”
“别总是小崽子小崽子的喊了,给他们取个小名吧。”宋明好道。
这时期的农村只要家族稍大点,都讲求论资排辈,姚祺年是“祺”字辈,他的下一辈就是“麦”字辈。
像七斤,他的大名就是姚麦成。
宋明好快生的时候,姚四海就请族里的老长辈给取了好几个名,所以生完登生产证明时,他们也没着急忙慌随便取,而是从事先取好的名字里挑了三个。
姚麦礼、姚麦仪、姚麦廉,分别是三兄弟的大名。
至于小名,兄弟三个长得几乎一模一样,饶是宋明好都有认错的时候,更别提家里其他人,所以大家伙一直都是奶娃奶娃的喊,谁也没认真想过小名。
眼下听宋明好这么说,姚祺年道:“简单,小大,小二,小三,多顺口,还好记。”
宋明好觉得可以。
气氛正好的时候,姚祺年想让宋明好帮帮他,谁知道小三很不给面,哇得一声就哭了出来,像是在抗议姚祺年给他取这种垃圾小名。
他一哭,小大小二也不乖了,跟着嚎啕大哭,堪比灾难现场。
“饿了还是尿了?”已经出了月子,一下照顾三个,宋明好还是手慌脚乱,顾不上姚祺年的臭脸,忙指使他:“快拿尿布,暖壶也拎来,还有洗屁股盆,尿布拿出去洗了……”
“……”
姚祺年觉得他不仅口苦,还有点口臭,上火上的。
过剩的精力宣泄不掉,没办法,姚祺年只能挖空心思去挣钱,牟足了劲的扩展他的电器版图,毕竟他们现在是一家五口了。
必须得说,本就有责任心的男人,在有了孩子之后,责任心会更加爆棚。
进入腊月,姚祺年在不同地方盘下的店面已经初步修整完毕,店面不论大小,一律采用分柜台模式,某柜台卖电视机,就只摆电视机,收音机就只放收音机。
但是在苏州的店铺,姚祺年不打算这么分,而是按电器牌子分柜台。
像上海顶顶出名的飞跃牌,不仅生产电视机,还有收音机、电冰箱以及洗衣机,这些牌子相同的电器集中在一块,便于买主锁定目标。
近两年物资丰富了许多,部分买主的消费心理已经从抢货演变成挑货,这样一来,早期打响品牌就变得非常重要。
门店已经修整好,之后要解决的大问题就是保证稳定的供货来源。
原先姚祺年只有一间规模不大的店铺,需要的货很少,眼下需货量激增,他必须亲自出马,去各地工厂谈买卖。
这年月交通差,出个门堪比出国,姚祺年这一走就是个把月,等他再回来时,还差两天就过年了。
泾河县一天天的还是那样破败老旧,以前姚祺年看习惯没觉得,可这趟从深圳汕头回来,才发觉几十年后贫富差距大不是没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