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谢怀谦找借口进了山一趟,专门猎了一些小型猎物,回来分给周娇好多。
周娇见了哭笑不得,说:“谢大哥,你用不着给我这么多猎物,我都找不到借口拿给奶奶吃。”
她倒是想让奶奶天天吃上肉,可是没法跟奶奶解释肉的来源,总不好每次都说运气好捡的猎物。
“等我去下乡就好了,直接把猎物送到你家去。”
谢怀谦是打算,下乡后跟周娇在明面上交好,送东西也有借口。
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现在的他和周娇,可是都快到了找对象的年纪,不好来往太多,不然肯定会有闲话传出。
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收眼看就要来临,代表农忙时节又要到来。
地里的活不关周娇的事,苏云秀坚持不让她下地干活,即使周娇强调说自己身体好了,已经好久没有生病了。
苏玉秀也想过:可能孙女的身体变好,跟她的变化一样,不知什么神奇的原因造成的。这样的话,就更不能让孙女出去露面,因为一个常年是病秧子的女孩,突然身体好转,不再生病了,别人肯定会询问原因。
苏云秀觉得,她自己头发渐渐变黑已经够显眼了,用不着孙女也出来显眼让大家猜疑。
祖孙俩发生莫名其妙的变化,肯定会有人猜测。有好事得偷偷瞒着,可不能闹得大伙都知道,即使别人猜不到原因,苏云秀也不想出现意外。
别看苏云秀常年不出远门,不代表她不知道外面的事。她可是听大嫂说了,虽然外面没有前两年闹腾的厉害,可是政治运动一直没停。
周存福媳妇是从丈夫那里听来的。
周存福身为周家村的领头人,经常去乡镇上开会,偶尔还会去县里。他知道的多,遇到什么新鲜事,就回来跟家人唠唠。
然后,周存福媳妇找弟媳苏云秀聊天,有时就会跟她唠唠。苏云秀都听到了心里。
苏云秀是个传统女人,她只希望和孙女平平安安的。因此,一直拘着周娇,就是不让她去队里干活。
总会有人闲操心问苏云秀:“婶子,周娇那么大姑娘了,你咋还不让她出来干活,真是娇惯她。”
第34章
苏云秀立马反驳:“我家就娇娇一个孩子,不娇惯她娇惯谁。再说了,我家娇娇又不是啥都不干,她可是一直在家帮我做饭。打扫卫生,缝缝洗洗,我现在回去,等着吃现成的就行。”
有人听了苏云秀的话,羡慕周娇能得到她的宠爱;有人则不以为然,觉得像苏云秀这样宠孩子,就算周娇长得俊,将来也不好嫁人。
不过,苏云秀一心想让孙女考出学来,找个好工作,嫁个好人家。祖孙俩是没把别人的闲话放到心上。
周娇暂时没考虑过嫁人的事,她没事就把心思用到升级系统上。
虽然她干不来重活,但她可以在系统多搞养殖。干这个不费力气,只要把饲料喂给鸡鸭、撒给鱼苗就好。
不知是不是系统的家禽和鱼苗等被改造过,鸡鸭和鱼苗长势非常迅速。
一般家养的鸡要五六个月才下蛋,可是周娇在系统养的鸡鸭,到了三个多月,就开始下蛋。然后,鸡蛋、鸭蛋就开始泛滥。
周娇留下一部分,拿出去偷偷加餐;她还腌制一部分咸鸡蛋和咸鸭蛋;大部分多出的蛋,都让她卖给了系统,得到更多的系统点数,可以更好的发展系统。
而周娇品尝过系统出产的鸡蛋和鸭蛋。鸡蛋白煮后,她尝着跟自家产的蛋差不多,好像味道还更好吃一点。
周娇看鸡鸭泛蛋快,又好打理,又买了一批鸡苗和鸭苗养起来。
鲫鱼苗也在三个月后长到一斤左右,起码能做菜吃了。
周娇捞上来,特意让谢怀谦买了豆腐来,做鲫鱼豆腐汤给他品尝。
“怎么样,是不是汤很好喝,比较鲜,肉还嫩滑,腥味没那么重?我猜,应该是系统出产的东西比较好吃。”周娇厨艺好,味觉敏感,她感觉系统出产的东西确实好吃。
“是吗?我吃不出来。”谢怀谦就尝着好吃。
他吃饭没那么细致,更没察觉出食材好坏。前世他忙起来,经常在外面随便买点吃,对做饭研究还真不多。
周娇肯定回答:“当然了。我做饭有经验,能吃出系统出产的鱼更好吃。就是不知其他东西是不是都比外面的东西好吃?”
除了鱼和鸡蛋、鸭蛋,周娇还没吃过别的,其他东西要尝过之后才知道,是不是同样好吃。
谢怀谦边吃边说:“照你这样说的话,系统出产的东西,应该比外面的好吃。如果是真的,以后应该把这些种子或幼崽、鱼苗等推广开来,最终收益的还是广大人民群众。”
周娇只是个小女人,她没谢怀谦想的那么多,闻言顿了一下,问他:“怎么推广?”
“这事等我下乡后慢慢来,不着急,我心里有计划,得慢慢施行。鱼肉是不是比外面好吃我吃不出来,但是我确定系统的种子产出粮食产量更多,品质更优良,如果推广开来,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确实,系统产品都是优化过的品种,现在这些原始品种没法跟系统出品的相比。就拿农作物来说,用系统粮种种出的种苗根系发达,不易倒,最重要的是它还抗害虫。
不管是庄稼还是果树,等到植株开花结果的时候,最容易长害虫。
而空间出品的植物,在空间中不生害虫,不知到外界生长时会怎样?
谢怀谦已经拿出蔬菜种子,在外界做过实验。他把蔬菜种子种到自家院子里,果然没有生虫。
就是不知庄稼种子是不是也是如此,如果种出的庄稼也能抗虫,农民就有福了。
现在谢怀谦还没法一一做实验,等有机会,他会逐个实验。确实有好东西,他会在外界推广。
周娇心想:男人和女人的想法就是不一样。她得到系统,只想过好自己和奶奶的小日子,而谢怀谦,却想到推广系统出品的种子,眼光放的更长远。
如果他成功了,对普通百姓真有好处。
周娇佩服地看着谢怀谦,眼神中是满满的赞誉。
谢怀谦一下子就发现周娇的表情变化,失笑说:“现在为时还早,等我做出成果来,再来佩服我不迟。”
周娇被谢怀谦戳中小心思,红着脸小声嘟囔了句:“厚脸皮。”
谢怀谦耳朵特别好使,他听了也不恼,反而哈哈大笑起来。
秋收来临,地里的庄稼再次丰收,村民又开始忙碌起来。夏收时间紧,要抢收抢种。秋收比夏收用时要长,连收带种差不多得用个把月的时间,才能大体忙活完。
学校暂时关了门,孩子们都用不着去上学。像十几岁大的孩子,都被父母弄到地里干农活。累活干不来,可以干掰玉米、捡地瓜等轻快活,也能赚五六个工分。
秋收过后,周娇开始找周立华带她去搂柴火。
秋天到了,得多准备一些柴火,留着过冬烧。因为生产队分的柴火有限,肯定不够一冬天烧的,家家户户都会在下雪前准备足够的柴火。
不然,等大雪一来,到处被皑皑白雪覆盖,天气又寒冷,根本伸不出手,那时可不好捡柴火,大多数人都躲在家里猫冬。秋末初冬才是捡柴的好时机。
松塔、枯枝,还有地头和树林里的枯叶,这些都可以弄回来烧。软柴、硬柴都得备下。
因为往年都是堂哥帮周娇家准备很多木柴,但引火的枯叶以前都是奶奶准备的,今年周娇想替奶奶把这活干了,让她在家多歇歇。
别看周立华还不到十岁,他平时经常干捡柴的活。尤其是引火用的枯叶,多数是家里的孩子捡来烧。大人忙活家里地里的活,可没功夫整天转悠着搂柴火。在农村,捡柴基本都是孩子干的活。
“娇娇姐,咱们去那边,那边有好多干叶子,一会儿就能搂一篓子。”
秋收刚过,地里和地头散落着不少庄稼秸秆和掉落的枯叶,这些正是引火用的,不仅周娇和周立华来搂柴火,很多孩子都在干这个。
周娇拿起竹耙把柴火拢到一起,立华就抱到筐子里,两人配合倒是干得很快。
不过,不远处传来一阵嚷嚷声,打破了这平静和谐的场面。
“胡小明,不许你在这里拾柴火。”一个高点的男孩冲另一个男孩说。
“这里的柴火都能拾,凭啥不让我拾?”胡小明气愤地问。
“就凭你家不要脸,老是占队上的便宜,每年都借队上的粮。有娘生没爹养,就是不许你在这里拾柴火。”高个男孩振振有词,就是吐出的话难听。
不知他从那里听来这些话,忒难听了。周娇听到后,忍不住停下手中的动作,皱眉看着不远处。
这种侮辱性的话,对一个孩子来说,无疑没法忍受。
胡小明已经懂事,平时最听不得人家说他和妹妹是没爹的孩子,一听这话就炸毛。
“你才不要脸,这柴火是公家的,你能拾,凭啥不让我拾?”胡小明说着就欺身而上,照高个男孩扑过去扭打。
周娇看到这情况,按说在场的人就她最大,她应该管管闲事,把两个打架的孩子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