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下午,江珊待到了晚上八九点,在江母江父所有人的催促下,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医院。期中江珊不止是嘱咐了爷爷好好照顾自己,更是对江父和二叔一再“叮嘱”,让他们两个在医院里好好照顾爷爷,不能让他劳累多做事。江珊的一腔好心,倒是让一群大人又觉得搞笑又觉得欣慰。特别是江爷爷和江父江母。有种孙(女)儿长大了的感触。
回了学校,江珊重新认真的投入学习。态度比起以往更加的积极与热烈。至于原因,则是她想要考一所好的大学,以后出来出人头地,至少不要让自己在面对许多事情时除了无力感什么都感觉不到了。
白天江珊上课写作业,晚上按照自己的进度复习,还有就是每天给爷爷打个电话。好几次江珊在电话里听见奶奶抱怨电话费贵。她当作没听到,每天依旧给爷爷打着电话,或说着自己在学校遇见的搞笑事情,或让爷爷讲讲他年轻时的事情。
从小到大,江珊听的最多的一件有关爷爷年轻时期的事情:青年时期,国家处于战争年代,部队来招军医,爷爷本来被选上了。人也去了军队。是太婆一路从家哭到了部队,死活不让爷爷留在部队。最后部队的领导没办法,只能让爷爷跟着太婆回了老家,继续当着一名乡村医生。
不管是爷爷的自述,还有听其他人讲起这事,江珊都深深感到一阵惋惜。爷爷是很喜欢医生这个职业的,身为一名生于战乱年代的医生,成为一名军医,从此为国效力,怕是那个年代所有普通青年医生的壮志。
而爱儿心切、害怕儿子一去不复返的太婆的身为一名母亲的心情,爷爷是理解的。所以他没有多想,直接跟着太婆回来了。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医生这个岗位。做了一辈子自己喜欢的事情。都说医者不自医,这句话承担着多么沉重的悲痛和可惜。很多时候,由于遇见的病人多了,诊治的疾病多了。医者是小心的却又是粗心的。小心在于他们会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粗心则是在于对于疾病,他们没有普通人的畏惧、恐惧心理,很多时间就过于看淡了。
在江珊的印象中,爷爷每天除了看病,日子简单的只剩下做饭打打牌。
那个年代的人们,对于自己的职业,对于自己人生的定位,好像总是那么明确的。一旦认定了一件事情,便是一条道不回头的走下去。如同那个年代的爱情观一般的唯一。
星期五下午,放学后,陈老师叫住了江珊。
“最近学习感觉怎么样?对于考大学有没有什么目标啊。”陈老师和蔼的问道。
江珊乖巧的回答:“我感觉挺好的,就是数学和物理上面,学习的比较吃力,有些题做过了第二次做还是不会。”回答完,沉默了几秒江珊继续说道:“我打算就考市区的N大学,我以后想学医学方面的专业。”
“我担心其他更好的医学院考不上,暂时先往咱们市的这个努力。”江珊说出了心里的忧虑。
听了江珊的话,陈老师笑了笑,过了一分钟才说话:“不错,咱们市的这个医学院如果能考上一本的医学专业,就挺好的了。”
“好好学,暂时不要去担心自己考不考得上。好好学就行了。”
“数学和物理的话,题做了一遍还不会做,只能说明你这个知识点还没明白透。有问题多和张莉讨论讨论,找老师多问问也行。”
“嗯,我知道了。”
道别陈老师,江珊背着书包下楼,在楼梯上碰见了她爸。
“老爸,你怎么来了?”江珊惊喜的问道。避开了他爸伸过来接她书包的手。
“爷爷出院了吗?”不等江父回答,江珊再次问道。
“是啊,出院了。医生说在家修养就行。平日里不能干重活累活,用脑过度。”江父欣喜的说道。
“那就好,爸,周末你上班吗?”
“上班,让你妈带你回家去看看你爷爷。”江父一眼看出了女儿心中的小九九。
“好。”江珊开心的答应。尽管她爸是名副其实的妻控,但只要他答应了她的事情,一般都能做到。在对于答应她的事情的实现上,江珊是非常相信江父的。
果然,晚上吃饭的时候,江母说了第二天早上带江珊去买些营养品,下午去外婆家,晚上去奶奶家。在奶奶家住两晚上,星期一早上回。
接踵而来的好消息,江珊就差没对着天空比“耶斯”了。
好心情连带着学习时效率都高了很多,江珊在十点完成了当天的学习任务。离睡觉时间还有一个小时,江珊在书架上拿出了《简。爱》开始翻阅。
不管是第几次翻阅,每次看到书里面细致的心理描写时,江珊都感慨作者的厉害。很多时候,让她简单描述自己心里的感觉,她都没办法描述出来。而这个作者,对于这么多个人的心理,通过动作、语言描述的很是透彻,就像是自己亲身经历了一般。
早上五点半江珊醒了过来,看了眼江珊继续睡下。年轻的时候一定得注意身体,特别是高中阶段。上辈子她就是高中阶段为了各种小事情熬了很多次夜,等到大学后,特别是大三大四的时候,江珊感觉到了身体的一阵虚弱感。
当时一个宿舍的四个同学准备考研,其中两个人每天从早上出去,晚上才回来。中午的午睡时间也在教室学习,偶尔累了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会。这对江珊来说是完全做不到的。
身为宿舍里面每天睡的最早,起的不早不晚,每天晚上都睡够七个小时的江珊来说,中午还是需要回来睡觉。不然一下午的时间都在瞌睡和疲惫中度过了。
特别是熬夜的时候,江珊都得睡到第二天中午,反观她的几个室友,前天晚上熬夜,第二天早上还能早起去背书学习。一如高中阶段晚上熬夜白天精神很好的江珊。
所以啊,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好点。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永远都不要把年轻当作本钱而不去珍惜身体。
她工作的时候就有一个同事,平日里不管做什么都很积极,有什么项目、工作哪怕是熬通宵都得当天做完。努力的成果当然很乐观,年纪轻轻就升了官。但代价同样很大,熬了几年下来,突然生病住院。一查已经是重病晚期。
江珊对于大学班主任印象最深刻的是她说的一段话:“我不反对大家考研,我觉得只要不是浪费时间在毫无意义的玩游戏上,或者其他一些耗费时间没有所得的事情上,都很好。”
“但是对于考研我想和大家说几句。我先和大家说说我当年的事情吧。因为我是念的本硕连读,不存在考研不考研的问题。只有念不念的问题。但等我念完研究生,我在考虑要不要念博时,我就问我自己:我是致力于考博后往更高的学府工作努力,但代价是我可能25岁的时候看着像35岁。”
“我的回答是我不要。”
“可能大家现在对于身体的问题没有什么概念,但等你到了一定的年纪,你会发现人生中很多东西可以花钱买来,但你的身体、你的时光失去了是怎么都回不来的。”
“有些同学可能说:老师,我可以去打羊胎素,打各种保养的针让自己看着像二十多岁。不像三十五岁。”
“开玩笑,孩子们,身体的损耗是没办法靠各种针打回来的。”
“你的身体到底健康不健康,也不是看你的脸年不年轻。”
“而且,退一万步讲,打针什么都是要长久坚持下去的,我们同学有人可以打保证说自己以后挣的钱不差这几十几百几千针的钱么?”
“……”
所以其实江珊曾经也很矛盾过,努力肯定是需要的,但是过度努力,努力超过了身体的极限,人又是承受不了了。她曾经因为这两者之间如何取得平衡而产生了很长久的纠结。
后面遇见的人多了,她也明白了,其实这两者之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矛盾不矛盾的问题。两者是统一的。努力当然是必须的,但比努力更必须的是坚持下去的努力。打个比方,人家花费一个月就要完成的一件事情,你花三个月去完成,这三个月你把空闲的玩手机看视频的时间匀出一部分来完成这件事情。而不是坚持一个月完成不分日夜的熬夜少眠。
学习也同样,就拿她高三来说,贵在的是长久以往的坚持,她花一年的时间,每天除了学习,不干其他的事情,比花半年的时间熬夜早起学习,前面半年各种浪。两个不同的分配时间方法,在学习时间上是没有多大区别的。
上午出门和妈妈采购,江珊又成了妈妈的提货小帮手,妈妈在前面各种买买买,她在后面各种接接接。反正只要不让她没完没了的试穿,这种只出体力活的逛街,江珊还是不排斥的。
到了中午十二点多,母女俩还没有逛完。江母干脆带着江珊在市中心吃完饭,饭后又逛了将近一个小时,江母才意犹未尽的拉着江珊上了去外婆家的公交车。
到了外婆家,开门的是舅舅家的小女儿-江珊三岁的小表妹-晨晨。江珊照例逗哭了小表妹,在她外公赶来之前,又很成功的哄好了小表妹。以前她觉得小孩子很麻烦,后来工作的时候,需要接触一段时间的小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她总结出了一套对付小孩子的办法,基本上是百试不爽。从未出过差错。
相似小说推荐
-
青春献给七零年代 (栗子与二宫) 2016-12-29完结一场电梯故障让都市小白领王娇穿越回五十年前的黑龙江,成为一名开垦北大荒的上海知青。这里&m...
-
就爱你咋地 (牛皮不是吹的) 2018-01-25完结青梅竹马,从校园到都市,大宠小虐,主打甜。粱宗熠有三宝,120万竞拍来的蝴蝶幼虫、价值一辆车的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