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都贴身放着呢。”刘妈妈又紧了紧手里的提包。
刘明宣默默无语,大集上热火朝天,不良事业工作者也活跃起来了,就跟刘奶奶说的一样,这大过年贼也想过个好年啊!
这会儿正是他们忙事业的时候。
大集最边上就是一排卖爆仗,土烟花的摊位,刘明沣一见这就走不动道了,两眼发直的看着人家的摊子,刘爸爸没办法,直接停下,打算先把这东西给买了。
选了几挂土鞭,又买了三捆土烟花,在刘明宣的强烈建议下又多买了一捆,一捆九个,四捆就是三十六个,买完了刘妈妈还诧异的看了她一眼,这不对啊,买这东西不应该是她旁边那个积极吗?这刘明宣怎么也好上这口了。
刘明宣看着脚下的四捆土烟花,高兴的不得了,这都是乡下的小烟花厂自己生产的,一个个圆粗粗的,跟圆柱体差不多的模样,中间是药,两边用土封着,放起来也不是跟正规烟花一样,一个个的大花,它点燃之后喷的是银黄色的花柱,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反正她觉得这土烟花比那些个高级烟花好看多了,只不过十几年后,这东西被高级烟花给挤的没处站脚,市场上也不多见了。
跟摊主说好了回来拿,一行人就顺着人潮往里走,靠里一点的就是一排卖对联的,刘妈妈赶紧挤过去,打算挑点顺心如意的,刘妈妈自从家里做了生意以后就犯了一个农村妇女的通病,迷信,也不是说爱好跳大神,就是平时要说吉利话,要穿亮色的衣服,过节要祭财神等等,这不连买个对联都要挑个吉利平安,写的最好的,刘明宣一点不奇怪,想当年,连车大老爷(传说中的车神)都要初一十五的祭奉,这点小插曲算什么。
不过这年头确实有不少挑对联的,现在的对联不像以后都是大机器印的,现在都是人工手写的,这之间还是能看出点差距来的。
不过大体都是圆润富贵的笔锋,也没什么挑头。
陪着刘妈妈在地上拣了几副,把家里要用的对联买齐。
买完对联他们又马不停蹄的往下一站去,这赶年集就跟打仗一样,你会轻易的被旁边人的情绪所影响,不自觉的争着抢着,而他们家人口又多,买的东西也多,这磨蹭磨蹭到了下午两点多才把要买的东西买全了,这也幸亏是年集,散的晚,放在平时,这大集不到一点半就散光了。
把东西都搬到车上,刘明宣不自觉的松了一口气,可是忙完了,这一通下来,她的棉靴都被踩成黑的了。
看着这一车的东西,刘明沣庆幸今年买了车,要不然这一堆东西得搬到什么时候啊!
回家吃了顿迟到的午饭,他们又接着再战,不过这次战的就只剩下他们爷三个了,刘妈妈要帮着刘奶奶在家里炸东西,要不说忙年忙年呢,这不忙怎么能是过年呢!
这次出去主要是给刘明沣跟刘爸爸买过年的衣服,这两天刘明沣跟刘爸爸一直在市里的水果店跟市场之间转悠,昨天才得闲,刘明宣跟刘妈妈趁着家具店没事的时候早早就买完了,要给刘明沣跟刘爸爸捎带着,这爷俩还不乐意,刘妈妈直接不管了,自己买去吧,可劲的骚包。
而她,好吧,这次回来,她不经意间展露出来的砍价功力让刘妈妈很是欣慰,这趟去她的中心目标就是省钱,争取物美的同时还得价廉。
不过这爷俩根本没给她发挥的机会开着车就直奔,崂百(崂山百货),国贸(北方国贸),这里面让她怎么讲啊,人家根本就不让。
爷俩还目标明确的直奔长款皮衣就去了,她看着那价格,嗯,挺正常,也不贵,就是好像多标了个零,刘爸爸挑着颜色问她,“怎么样,这件棕色的怎么样,跟黑色的那件好看?”得,人家俩都不心疼,她在这瞎心疼个什么啊,“棕色的好,黑色的太老气了。”
刘明沣也穿了一件过来让她给掌掌眼光,刘明宣利索的给他扒下来,这刘爸爸买个皮衣也就够了,他跟着凑什么热闹啊,也不想想自己的年纪,才十七,穿什么皮衣啊,她领着刘明沣到旁边的柜台拿了一件长款的深蓝色羊绒大衣给他,换上一看,果然顺眼不少,不过这价格也是挺顺眼,比那皮衣还贵一点。
刘明沣站在镜子前面不住的照,别说这衣服不起眼,穿着还挺好看哈!
刘明宣翻了个白眼,这也就是这时候,羊绒还没涨起来,再过十年,这大衣的价格不得甩皮衣十条街啊!
然后最艰难的工作来了,她瞬间标准微笑上脸,一脸喜盈盈的朝着售货员阿姨走去,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阿姨一脸“不舍”的给他们开了票。
从刘爸爸手里取得货款,让刘明沣去交钱,她又跟皮衣店的阿姨好一顿周旋,最后费了不少脑细胞才攻克了这两座大山。
回到家,刘妈妈看着发票,用眼神好好慰问了父子俩一顿,晚上吃完饭,刘妈妈就拽着刘明宣两人又去了一趟,买了两件女式的大衣,顺便把刘爷爷,刘奶奶,姥姥姥爷的也一齐置办齐了。
刘明宣坐在车上摸着大衣,又软又舒服,这年头的衣服真是对得起这价啊!看看标价,嘻嘻,她也壕了一把。
……
“明宣,你去冰箱旁边看看有没有一对蜡台,有就给我拿过来。”刘奶奶在厨房喊。
“唉!我找找。”刘明宣就跑到客厅翻,刘奶奶放的显眼,她伸手就捞出来了。
嗯?还挺漂亮,是一对瓷狮子。
她端着这蜡台到厨房问刘奶奶:“奶奶,这谁留下的啊!还挺好看。”狮子做的活灵活现,颜色看着褐中带紫,还有蓝色的釉彩。
“什么谁留下的,这是买的。”刘奶奶正切白菜呢,看了一眼说。
“买的?”这不像啊!刘明宣越看越漂亮,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东西值钱,不都说谁家翻出来一件不起眼的老东西,结果值多少钱,多少钱,然后全家都跟着发达了,买房子置地的,一下子成土财主了(额,编的有点过)。
“奶奶,这谁买的,多少钱啊!”刘明宣虽然觉得这可能性不大,但想想就激动,万一是真的呢!
“你爷爷啊!当时在集上花一块钱买的,这都得二十年了,倒是挺耐用,一直没坏。”她家老头一般不去赶个集,这突然赶个集就买了个这回来,问他,他还是大家都买就跟着买了。
“就一块钱啊,奶奶,我看着这东西怎么这么像古董啊,不会值不少钱吧!”刘明宣又兴奋了,一块钱啊,这价格也太划算了点,这投报比得是多少啊!简直越想越兴奋啊有没有。
“古董,就一块钱能买个古董,你爷爷还没那个运气。”刘奶奶笑着说。
“奶奶,你别这么说,电视上多少捡漏的啊!”虽然被骗的更多。
“行了,人家不傻,要是好东西人家能一块钱卖给你爷爷,还一卖卖十几个。”刘奶奶把白菜下锅,笑着说。
“十几个,不是光我爷自己买的啊!”刘明宣略失望。
“可不是十几个嘛,前面你王爷爷,后面你张爷爷,咱们这前后街,十几家都买了一对回来,还古董呢!”刘奶奶笑呵呵的说。
好吧,她就知道,这不太现实。
刘奶奶炒着白菜摇头,这孩子也是够能想,还古董,真要是古董,能让你爷爷买着,再说了,咱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上哪去找古董。
第四十七章 新年
在众人的期盼忙碌中,新年来了。
一大早,刘爸爸就带着刘明沣拿着刘奶奶熬的浆糊开始贴对联,贴对联跟放鞭炮这两项活动好像自来都是男人干的,村子里从一大早就能看见家里大人带着小子在自己家门前贴对联。
这时候的对联还没有被福字所取代,没有人会图省事给自家大门上贴两个简单的方块福,都是长条的大红对联,对联的样式也很多,有像出门见喜,万事如意这种贴在墙上和横梁的小长条,也有招财进宝,阖家平安之类的贴在大门上的长对联。
先熬好的浆糊还是热的,拿在手里还有些烫手,刘奶奶找了一副白线手套让刘明沣戴着。
刘妈妈跟刘奶奶在厨房里准备过年要用的祭品,他们这叫摆贡,就是祭祀先人和各路神仙的,也没有特别讲究说是非要有什么,都是根据各家的传统来,一辈传一辈的,像什么炸鱼,煎豆腐,烤鸡,煎肉,这些都很常见,再就是一些讨个好彩头的,像什么油菜,柚子之类的,都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望。
她本来是想进去帮忙的,但厨房太小,装两个人就够挤的了,再加一个,转身都费劲,还都是一些油炸的东西,刘奶奶也不愿意让她进去,就直接打发她去屋里叠纸钱了。
刘明宣老实回屋跟老太太一起叠纸钱,叠纸钱这东西也不用教,简单一看就会,就是把成摞的黄纸三张一沓叠折几下就行了,三个人效率那不是一般的高,不要半小时,炕中间就堆了一座小山,刘明宣打量了一眼问:“太奶,这些够了吧。”就是在家里各处烧烧,怎么算也足足的。
相似小说推荐
-
祝君好梦 完结+番外 (工里) 2017-12-22完结ASMR大神Blue回归,并且澄清了当初被诬陷的事,成功地挤开某几位明星炒cp的热搜,以超高话题度当之...
-
上位 (雀斑少女) 鲜软文学VIP2017-12-10完结我今年十八岁,在灯火阑珊中一步步堕落。我浪荡、轻浮、恣肆,这是我在滚滚红尘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