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七五军嫂成长记 (流水成觞)


  一家人都来县城了,总得有个落脚地,算算手头的钱,购买房子的,她就听了文娟的劝,寻摸了合适的房子,狠狠心,就买了位置不错,附近安全有保障的房子,虽然不过是三间房加个院子,就足足花了一千多块钱,但是也是一家人在县城落足了,不说日日鸡鱼肉蛋不断,却也隔三差五的吃着,要是愿意,日日也能吃得起。
  孩子们身上有了可身的新鲜衣服,享受别人羡慕的阳光,骄傲欢喜,体谅着父母的不容易,学习成绩也就蒸蒸日上,夫妻俩也就更有干劲和奔头……而这一切,夫妻俩的心中,也倍加感谢指点他们走上这条康庄大道的文娟,亲戚感情也越发的好了。
  当然,再来看沈茂林和沈二牛两兄弟,可能在这几家人中,他们俩是最悄无声息的。家里的秋种完成后,两人给文娟和沈卫国去了电话,就拎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去广州的路。既然打算合伙,哪怕仅仅是出资人,文娟也把事情办得敞亮妥贴。两人去广州的车票,是文娟托陈庭夫妻帮忙买的,两人到了广州那边,是文娟托秦飞扬联系那边的人,给他们带路,熟悉那边的门路。
  当然,这一对兄弟俩也不是说大话白享受的人,文娟的前期妥贴,也更加深了两兄弟的动力,他们去到那边之后,深深知道,自己就是那蜉蝣虾米,经不得大风大浪的折腾。兄弟俩吃着最简单的饭,饱肚就好,却是鞋底磨穿了几双,徒步把那个繁华的城市转下来去寻找商机。
  沈茂林是个脑子灵活触觉敏锐的,沈二牛胆大心细,不怕苦不怕累,还有时时联系的文娟这边高瞻远瞩的眼光参谋,两兄弟在那边定下来了发展之路。说实在的,两兄弟去到那边,最简单的最不追求的,做秦飞扬和文娟那一条南来北往线上的二道贩子,就能赚得不少。只是,两兄弟也是有志气的,不打算挖人家成熟的墙角,和文娟商定后,另辟门道,做起了制作生意。
  吃穿住行,两兄弟到了那座繁华的城市,就被人们迥异于老家的穿着耀花了眼球,在那个城市,磨破两三双鞋,腿都走肿的两兄弟,转来转去,发现人们手里有钱了,最快最能在身上体现的就是衣服,而且新奇流行的衣服,最受这些人的欢迎,而且这边的人,港台明星开始流行,这个时候的年轻人,对那些流行的明星趋之若鹜。
  他们仿着明星的能够常见的款式,找人给他们做了几件样品,为了让文娟看到他们的能力,也是不想让文娟的钱打水漂,两兄弟走边那座城市,拿着他们的样品,空手套白狼,零元起家先把订单拿到手,约定了交货时间。
  有了起步订单,定下计策,文娟就把资金打过去,按照这两兄的计划和盘算,他们把去去拿了价廉的布料,租了房子,然后招了熟手的缝纫工,按照他们要求的版型,把衣服做起来。
  为了能够更好和港台明星扯上关系,打着港台影视明星同款的旗号,比一般衣服提高了两层价格,倒卖到等着批发的商家手里的时候,他们会附上明星身穿这件衣服的海报,以此为证,年轻人总是要不一样,大荧幕的影星总是吸引人的,一来二去,抓住年轻人的味蕾,他们的渠道也就打开了,订单纷呈而来,他们小型的手工作坊,也开始扩大起步。
  布料转成衣之间的差价,他们从中赚取了利润。与众不同的是,为了促进工人的积极性,两兄弟采用文娟提议的计件提成算工资,多劳多得,提高了产量,也吸引了更多的熟手,厂子的底气足了,加大了供货的速度,也就加快了利润周期的循环。
  港台来往不便,沈茂林灵活和沈二牛的胆大,他们无意间接触了来往刚才走私的那些蛇头,高价收购港台那边流行的衣服,明星的海报,时刻抓住最火热的明星,让厂子保持奋进的活力。
  当然,他们并不局限于此,以这条渠道先养住厂子,两兄弟开始与文娟参谋后续的发展,第一寻找设计人才,设计出新颖受欢迎的衣服,走出厂子的格局。现在虽然没有正规的学校,教授正规的设计,但是那些传统的裁缝学徒,裁剪画图样样能行。
  他们矮子里面挑将军,找那有灵性,敢大胆设计的,再加上文娟虽然对设计服装不怎么懂行,但是她知道这个时代到之后的流行,给了大方向,再让她们参考港台和现在人们流行喜欢的风格,让他们场子的衣服,始终走在最受欢迎的行列。
  同样的,谁设计的衣服卖的好,样板打出来,更受商贩进货和市场的欢迎,奖励也就随之而来……


第三百零六章 佛跳墙
  把明明白白,实实在在能看到的诱惑始终在这些人前面挂着,实打实的能拿着,一个好的设计作品,能够让直接拿到他们一年的工资都不止,更添动力。万事只要足够的用心,就没有做不好的!
  第二他们开始正规的注册打造属于他们的衣服品牌,发展稳健的加盟店,提前做好专利保障。第三,做好场子的管理,他们兄弟或许懂得不能各方各面都齐全,但是他们乐于知人善用,向秦飞扬借鉴管理经验,从大格局和小细节抓起,让厂子更加健康发展。
  各种付出换来丰厚的回报,就连秦飞扬,也成了他们沈氏服装厂的大主顾,给厂子铺开了京城的销售渠道。订单化成利润,从最开始只带着随身行李去广东的两兄弟,年底摇身变成了腰缠万贯的大老板,底气十足了,两人也瞄准了大方向继续发展。
  当然,刚放了暑假的文娟,收到更家的好消息,每家都有了自己的正途,抓住机遇改善生活,日子过得舒坦起来,文娟也就放心了,也就更有心情去倒腾别的事情。
  永远不要怀疑吃货秦飞扬的动力,文娟放假前夕,他就大包小包的把佛跳墙文娟需要的材料匹配整齐。文娟放假的第三天,特意去市场拿了她提前预定的鸽蛋,乳鸽,排骨,猪肚,羊肘,蹄尖,蹄筋,家养老母鸡要取鸡脯,家养的黄嘴鸭鸭脯,鸭胗,鸡胗再加上家里她自己储备的冬菇冬笋……材料齐全,文娟也有时间,那就是东风都不欠,直接开始做。
  把需要用到的材料该处理的处理,该泡发的泡发,无论是干性材料的泡发,还是新鲜材料的浸泡,文娟都是不惜用金莲空间泉水来进行的,可以让这些材料吸足饱满的生机能量,激发更好的食材味道和营养……
  其他的葱姜桂皮之类的调料也准备齐全,把那十八中原谅分别采用煎炒烹炸多中方怕,炮制成具有各种特色的口味,然后一层一层的码在她托秦飞扬特别讯来的一只大陈年绍兴黄酒酒坛子里。是的,就是大分量的,家里的人口多,而且大肚量的不在少数,也是难得做一次,费心费力费工夫,文娟干脆一次到位,多做了些!这个大酒坛子还是文娟托秦飞扬捎带金华火腿的时候,帮她从江浙绍兴买了一摊老窖陈酿十年的绍兴花雕,连带酒坛一起送了过来,里面的酒被文娟转移到别的酒坛里了,她用地是酒坛。
  注入适量的金莲空间泉水熬制的骨汤和绍兴的老花雕,使得汤酒菜充分的融合,再把坛口用荷叶密封起来盖严,放在特制的灶上加热。这火,也是特别选了木质实沉,又不冒烟的白炭,先用武火烧沸,后用文火慢慢的煨炖足足五六个小时才算是大功告成。
  为了做这个,文娟特别带着孩子,提前过来四合院这边,夜里就留在这里,第二日早晨五点钟趁早去拿了她订的材料开始整治,中午饭点儿的时候,秦飞扬邓重楼魏文杰这些等着盼着的饕餮大客就按着文娟的嘱咐,踏着饭点儿过来的到了沈家。
  “说好的大餐佛跳墙呢?”进了门,秦飞扬止不住的好奇向文娟追问道。文娟的手艺他是知道的,平时炒个菜都鲜香诱人,那让她都要特异准备多时的佛跳墙,应该是香飘十里,还没进门就闻见香味才对,怎么他进了门这么久,还没闻到诱人的香味,过了月亮门,他就忍耐不住的问出口。在至亲和挚友面前,他可不是商场上那狡猾多变的冷面狐。
  “呵呵……飞扬,莫要心急,耐心等待才有最好的东西呈上来!”文娟神秘的但笑不语。
  还是邓重楼家学渊源,对于这些传统更为了解,在一旁解释道:“飞扬,这正是文娟手艺高明之处,在煨制过程中是非常含蓄,几乎没有香味冒出,要等到文娟开坛之时,才是真正的香飘四座,醉人心魂的时刻!”那久久煨炖的香味,积攒浓郁,开坛的时候出来,惊艳四座,听爷爷给他描述,他这平静如水的人都止不住好奇。
  “今天若不是爷爷临时接到消息,要去玉泉山问诊,他都打算要来亲职尝尝了!”爷爷在家临行前,还十分的懊恼,真是太遗憾了。
  “没关系的,我准备的有保温汤盅,一会儿麻烦飞扬开车跑快点儿,给几位老人送过去一些尝尝鲜!你们稍等半个小时,咱们就可以开饭了,一会儿都好好品尝一下!”邓百草提前给她打了招呼,她也考虑到这样的特殊情况,所以准备了几个可以密封有些保温效陶瓷汤盅。
  耐心地等待是丰盛的收获,一点钟过左右,文娟正式宣布时间到可以开饭了,她寻了个托盘出来,沈卫国用两条厚毛巾垫着,把坛子移到托盘上,由着沈卫国端到饭厅里。随着坛子同时上桌的,还有文娟配得蓑衣萝卜,油芥辣,火腿拌豆芽心,冬菇炒豆苗,最后是一大盘银丝卷,一盘子巴掌大的芝麻烧饼,都是自己做的,这是最传统的吃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