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趁着有点工夫,杨小贝把背包里的吃食都拿了出来,包装袋去掉放灶头里烧掉。鸭脖子之类的肉食放起来当下酒菜,其它的话梅、瓜子、核桃、巧克力等零食都拿出来放在干净的竹簸箕里。这会儿孩子们来了,赶紧端出来让他们吃。
大伯母本来对过来这边吃饭有点不情愿,孩子们的零嘴也没有,吃饭吧也没什么好菜,连猪都没有杀,鸡肯定也不会烧,要留着给月母子。要不是想着小姑子带回来的那个大箱子里说不定有什么好东西,她真的是一点兴趣都没有。这会子看见杨小贝端出来簸箕,赶紧接过来,一边口里说:“这么客气做啥?”一边已经手里在拨拉有什么好吃的。
哟,还真的都是稀罕物!看这瓜子,不是葵花子,是西瓜子。她也只是听说过还没有吃过,还有核桃,怎么这么小?其它的吃食她居然连见都没有见过,果然是浦海那边带来的好东西!
大伯母还在研究,孩子们已经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在簸箕里抓东西吃,大伯家里的孩子们昨天晚上就听大人说了,小姑姑从很远的大城市回来,肯定带了不少好东西回来。这会儿大的直接抓了往口袋里塞,小的抢不到急的哇哇叫,那叫一个鸡飞狗跳,把杨小贝都看傻了。
大伯母又小气又势利,因为大伯在生产队当了个小队长,家里条件也比其它弟妹好一些,一向是对其它人很有优越感,有她的言传身教,几个孩子也都有点走歪,还好后来大了都还不错,但跟他们总是不如其它的兄弟姐妹那么亲密。不过现在杨家也就这么几个小孩,杨小贝想着把零食给他们分掉,谁承想现在都快要打起来了,两个小的更是哇哇大哭,弄的她不知所措。
14 孩子们
大伯正在火炉傍边跟爷爷说话,一转眼的功夫家里的孩子们都闹起来。他心里气恼:“这败家娘们!在家瞎叨叨啥,让孩子们听见了这么沉不住气!”他也不想想,大伯母念叨的时候,他也在盘算小妹到底带了什么好东西回来,有没有什么能看上眼的。他是家里的老大,深得爷爷的看重,从小就认为家里他最大,什么好东西都是他的。至于照顾弟弟妹妹,别提了,他自己的子女长大后都是靠自己,他就坐在家里等着儿女们孝敬。
爷爷一早上心情不错,虽然从他那张脸上看不出来,可是话明显比之前多了好多。孩子们一闹腾,他脸唰地一下又拉下了。指定又是老大媳妇没教养好!老大媳妇爱占小便宜,他最看不惯,总是把孙子们的不听话归咎到老大媳妇身上,老大见天的在外面忙着养家,连个媳妇都管不好了!
他沉着脸走到这边,一把将杨小贝手里的簸箕接了过去。一帮子小的看到爷爷过来就噤声了,除了两个小的嚎的收不住。在家里都知道爷爷是最凶的,他还不骂人,看你做错了事,调皮了,偷懒了,一拐枣就上来了。还好是过年,爷爷心里也不烦闷,今天倒没有一人赏一记。在簸箕里面给容姐和亭哥一人抓了一把,就递给杨小贝:“放好!留着明天来客人吃。”
其实按照现在的条件,年节里条件好的人家,待客也就是自家种的花生、红薯干等。最殷实的人家也就再加上几样茶点。杨小贝一背包的吃的,拆出来也蛮多的,她也留了一些给明天姑姑家里的哥哥姐姐们。说起来虽然不是一个屋头的,以前大家的关系还要更亲热些。小时候一直都是去姑姑家蹭吃蹭喝,老妈烧的一手好菜,又是几个舅妈里面最大气的,姑姑们回娘家也都是在他们家。后来杨小贝出门在外,弟弟也还小的时候,家里面有什么事,打个电话表哥们都会马上放下手里的事情赶过来。
大伯母有点悻悻的,也不敢表示不满,赶紧假装去看弟妹去了。平时再怎么在弟妹们面前嘚瑟,公公这张脸一板起来,她也是吓得胆颤。真是的!果然是“大儿子、老姑娘”,这才回来呢,一看就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就护上了!
和二伯母说了一会子话,刚出生的娃娃也不闹,尽顾着呼呼大睡。二伯母生产的时候遭了罪,又被吓了一场,昨天精神萎靡,今天倒看着好多了。她是最没有弯弯肠子的,大伯母话里话外想勾着妯娌一起说小姑子的八卦,谁知这个憨货,一直傻呵呵地夸小姑子人好。生的又好,还做的一手好饭食。今天早上还做了个什么肉馅的汤圆,哎呦!她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比肉包子还好吃!那糖水鸡蛋也做的好,怎么能那么好吃呢?
二伯母说着说着口水又来了,把大伯母气得够呛。有多好吃?她又没有尝到!还有刚刚拿出来那么多稀奇的吃食,她不过就看了几眼,就被收起来了!明天回娘家说起来,简直都没有什么好吹的。哥哥嫂子那边虽然条件好,可哪里见过浦海带回来的好东西?她本来还想着弄点啥东西回去撑面子,小姑娘脸皮薄,到时候开口还能不讨点好?可气的是老头子这就护上了,还让收好一点,不就是防着她吗?
孩子们得了吃的,都欢呼着跑出去疯了。今年在小伙伴面前肯定倍有面子!口袋里的好吃的也就是拿出来在别人面前秀一下,再细细地放在嘴里慢慢尝。嗯,这西瓜子还是甜的,小姑说的话梅味的,话梅是什么梅子?树长的咋样的?还有这个硬硬的像弹珠那么大的核桃,咬的牙要都掉了,肉才那么点,虽然味道不错,可也太难吃到嘴了!还是这个叫什么巧克力的糖好吃,那叫一个甜!芳姐把巧克力抵在舌尖一点点的舔舐,看着王家大妞馋得口水直流,心里感觉比嘴里还甜。“哼!平时兜里装几粒花生都要到我面前炫耀一下,这回我小姑从大城市回来了,给我们带了一大箱子好吃的,都是你们没有吃过的,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不提孩子们之间的恩怨情仇,男人们正围坐在火炉傍边商量。老二得了儿子,这是大喜事。初二大家要走娘家,洗三的日子就定在初三。年节里办酒席有好处,大家油水比平时足,可以省点材料。也有不好的地方,难得过年,亲戚们肯定是全家过来吃席。算起来比平时说不定还要多备一点。大家商量好久要分头准备。
大伯负责去请掌勺大师傅,写菜单子,明天就要备菜。二伯要正式上门去亭哥的外婆家,舅舅家,姨妈家······总之亲戚们不管多远,都要上门报喜,送上喜蛋、西饼。而姑姑家,叔爷爷、姨奶奶等则要老爸去跑。这下老爸比较惨,因为他年纪轻,被分配的都是比较远的亲戚。有一家甚至有四十里的山路,还好可以骑自行车到,否则老爸一天都回不来。
报喜的东西家里倒是老早就备好了,老爸也不是第一次出门办事,还是被爷爷耳提面命地强调注意事项,生怕他有失礼的地方。最头疼的其实并不是请客,而是待客的准备。去年没有杀年猪,办酒席怎么着也要有个硬菜,这年月不是后世,连买都没地买去。到底是亲兄弟,大伯虽然心里不爽,还是答应把自己的猪肉拿过来先办了酒席,等收了礼金再折钱给他。至于大伯母难看的脸色,大家都当做没有看见,就这么决定了。
15 安排
都是当家的汉子,很快该安排的都已经安排好,下午就得开始忙活了。杨小贝也开始准备午饭,虽然只有大伯一家,可架不住人口多,一桌子还坐不下。按照老规矩,女人和小孩是不能上桌子的,现在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可是在讲规矩的人家,吃饭的时候女主人总得在旁边照应着,添酒、盛饭,总要把客人招待好。至于小萝卜头,你让他们老老实实呆在桌上也不行,总是喜欢端着饭碗满地跑。
所以杨小贝还是只准备了一桌。也没什么好菜,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原材料空有一身本领也使不上劲。说起来她一手烧菜的本事还是因为她是个吃货。从小只要是有什么好吃的,总要想方设法学会怎么做。人家夸她勤快懂事,打小就懂得在厨房帮忙。老妈只能默默地眼泪在心里流——这娃哪里是勤快哟!纯粹是嫌弃老妈没空帮她做各种好吃的,自己就撸着袖子上了!
早上在厨房忙活,心里早已经把中午的饭菜计划好了。二伯杀了只鸡,一半炖了给二伯母,还留了一半加上一大把晒好的萝卜片,煮了一大锅子,这个就是硬菜了。早上那块肉上的骨头剔下来,上面加上莲藕,吊在炉子上面炖了两个钟头,这会子已经炖的烂烂的,入口即化。这是鄂省有名的红花莲藕,只有这种藕才能炖成这样的口感。后世那些就算号称是红花莲藕,洪湖莲藕,其实都已经改成人工种植,比现在纯野生的味道差了老远。
这两个炖菜除外,就只剩几个炒菜了。一个炝白菜,一个干煸藕片,再拌了一盘萝卜,加上之前杨小贝拆出来的一碗鸭脖子、鸭翅之类。好不容易凑齐6个菜。老家讲究数量要成双,可不能弄个单数出来,被别人笑话。
大伯母自告奋勇的帮忙来烧火,她就不信了!一看就是没干过活的作派,你瞧那双手,白白嫩嫩像根葱似的,会做饭她信,吹她做的有多好吃她可不会信。自个儿都在灶做了一辈子,也没听见老杨家的谁夸过手艺好,哼!不就是老姑娘嘛,都哄着呢!
相似小说推荐
-
缘来是个局 完结+番外 (夜灯初上) 墨墨言情网VIP2016-11-01完结在余漾最狼狈最怨愤的时候,金城以雷霆之势闯入她的生活,甚至让她来不及为刚结束...
-
嘿,我的小结巴 (琰阙) 2017-11-8完结多年前,有人问庞婉,你喜欢顾流深吗?庞婉说,我才不会喜欢一个小结巴。多年后,有人再问庞婉,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