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可是个体力活,随随便便几百斤的肉翻来覆去的,晚上胳膊都抬不起来。老爹年纪大了,回去的时候腿都在打飘,可他就是不同意再招工,说是手艺不外传。
我的天,这都是什么年代了?再说杀猪算是个啥子手艺嘛!宁可自己忙不过来咬牙坚持,就是不请人帮忙,小辈肯定想不通,说的急了,两人免不了争执几句。
☆、第335章 味道
“你们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忙的时候忙死,一闲又是大半年。不经济!”大家都纷纷为他们家出主意。最后还是杨小贝说,“大叔你们有着手艺,干嘛要闲一年?如今大家手里头都有闲钱了,可来个客人买肉还要大老远去镇上,还不如就在村里开个肉铺呢!”
“咋?就这么一个村子开肉铺,每天卖的掉吗?”杀猪匠一脸不信。这要不是老杨家最有本事的姑娘说是话,他老早就嗤之以鼻了。要是放在以前人家都要笑话异想天开——农村人地里有啥吃啥,哪里还有买菜割肉的习惯,又不是城里人!
“一天卖不完,可以放第二天卖嘛,做肉铺肯定要弄个冰柜,否则大热天的下午肉就臭了。”杨小贝喝了一口茶解腻,说道,“咱们村现在可是个大村子了,二千多口人,加上有学校和合作社,外来的人也多。如今咱们路也修好了,周边的村子过来也方便,没见村部都快成一个小集市了吗?”
她年后走的时候,村委那边就已经很热闹了。原来就一家小小的代销点,后来又开起了一家小卖部。刚刚听易慧芬说今年一口气就开了两家!她话里还充满了羡慕——开小卖部多好!不像诊所那么劳心劳力,挣的钱还多!
桃花村的小学由于升学率高,成绩在乡里也是数一数二的,也吸引了周边很多生源。毕竟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不要说乡里了,就是整个县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大伙儿不怎么叫“黄氏小学”这个拗口的名字,还是亲切地叫桃花小学,而小学校长杨启泰,已经连续好几年都是县里的“优秀教师”了。
只要有学校的地方就容易聚拢人气。特别是名校,人们总想着沾沾文气,都喜欢往这边来。加上这里是合作社最先发源之地,每年来取经的,收购的,推销的络绎不绝,村部的食堂早就不够用了,大师傅也赶潮流“承包”开起了饭点,生意居然也不错。
这么一说,大家想想还真是!以前是不敢想,现在可不是早就比别的小乡镇都热闹了吗?桃花村到处都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气息,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年轻人,很多都是在合作社上班拿工资的,自认比城里也差不了多少——除了买东西不方便。
“那就……试试?就是投的本怕不少,咱们人手也不够。”杀猪匠犹豫着说,很明显是心动了。这一个月他们挣的也不少,但这是没本的买卖,真要开店,还有点怵。
这是人家的家事,大家说说便罢。说着又说道杨小贝头上,“听说小周到了浦海还是去种菜?城里干什么不好啊,还是干老本行?”大伯关心地问道。还想着小妹去了浦海做少奶奶呢,怎么着,又去乡下了?
“不是,小贝和诚诚住在当年的新房子里。我在sd那边有业务,也是每个星期都回来的。”周品正忙道,“也是正好有很好的机会,城里的菜篮子工程,生意很好做的。”
他大概把原因说了一下,杨老汉感叹道,“都说城里好,你们听听!城里有什么好的?没有自己的地,想吃个菜都难!”大家轰然称是。对于农民们来说,土地就是命根子,立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永远都不慌。只要有地,有勤劳的双手什么都不会缺。
外面冷月清辉,冬天的寒气逼人。但是家里却热气蒸腾,大家围坐在不停翻滚着的火锅边说着过去和未来,言语中充满了信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天,杨家屋上的灯亮了很久,很久。
离家很久后回来最重要的是什么?杨小贝果断回答,“当然是走亲戚啊!”阔别一年,姑姑们都惦记坏了,第二天就过来接她们一家上门做客。加上易家那边也早就传了话过来,外婆想诚诚了,让带过去耍一天。好么,就没在家歇脚的功夫,杨小贝一家三口就开启了走亲模式。
去每一家都不可能吃顿饭就走,你这是吃席吗?都是至亲,不要带任何礼物,空着两手上门,非让吃撑了才放你走,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关怀。这么一家家的走过来,周品正都要松裤腰带了,“我这在外面跑了一年,瘦下来的肉这几天全部都补回来了!”
诚诚也苦着脸说,“妈妈,明天我们能不能不走亲戚了?我想在家和哥哥玩!”他也是无语了,心心念念想着回来和哥哥玩,可是非要天天出去走亲戚,害得他早出晚归的,都没有时间好好的玩耍了呢!
“走完了!明天开始哪儿也不去,咱就在家里待着!”杨小贝笑着说。她也是很久没有这样的体会了。以前过年回来也是这样,专门出去拜年走亲戚,一共没回家几天,天天都忙着赶场,连和爸妈好好说话的时间都没有。
可是没有办法,盛情难却,亲戚姐妹又多,不去哪家都不行。看来以后每次回来也会是这种“甜蜜的烦恼”。不过呢,亲情就是在这些走动中才会越来越浓。要是和周家,三姐弟没事几乎不会碰头,一年也就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碰面。都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感情却淡漠得很,各自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周品正也不反感这种走动。比起自家亲戚间的淡漠,他反而比较喜欢老家这种亲亲热热的过法。和叔叔一家也是在白云才慢慢亲近起来的,换以前……也就是走亲戚和过年的时候碰头,点头之交而已。
韩家冲的腊月是忙碌而热闹的。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货。易慧芬今年格外忙碌——除了自家的年货,她还帮小贝全部都备了一份,也不嫌麻烦,非要让小贝到时候带会浦海去,“城里的好东西是多,可咱家手工做的点心能买得到吗?你不在家就吃不到了,多带一点!”
哎呦我的老妈诶!你果然就是这样的老妈!杨小贝也是无语了,她永远都是这样,生怕自己吃不好穿不暖。有很多时候,哪怕远隔千里,他们也会不厌其烦地把最不值钱的家乡特产给你给你带上,才不管你多有钱,什么都不缺。在他们看来,家乡的味道都代表着他们的一片心意,带着家乡的气息,让在外面的游子不会孤单……
☆、第336章 炫耀
家乡的味道是什么呢?有人说是母亲的饭菜,有人说是家乡的土特产。无论你离家乡多远,总有一根线把你和家乡牵在一起,无论你离家乡多久,总有一缕思乡之情在你脑海中荡漾。.家乡的味道,永不能忘怀。
杨小贝记忆中的味道,就是妈妈做的腌菜,腊肉还有普普通通的饭食。哪怕是一盘炒辣椒,也是她梦中心心念念的味道。离家在外,无论怎样复制家乡的食材,也是不能还原那一种感觉的。每年在外面也只是就着妈妈带上的一些食材,才能够从中感受到一丝家乡的味道。
哪怕是在考试后的第二天就急匆匆回到故乡,但是时间过得太快了。杨小贝感觉似乎没有在家呆几天,连家里的饭菜都没有吃够呢,就已经到了要回去的日子了。
所有人都依依不舍,包括浦海人周品正。诚诚很懂事,但还是满腹遗憾地说,“寒假太短了,多希望能够多几天啊!”他还没有玩够呢!
可是杨小贝是出嫁的姑娘,回夫家过年才是正理。何况他们已经在韩家冲过了7个年头了,于情于理也没有再让周母一个人过年的道理。对此杨家人还是很理解的,虽然不舍得,可是大伙儿还是积极地帮他们准备带走的东西,收拾的包裹越来越大,大有装上一个集装箱的架势。
“好啦好啦!航班带的行李是有限额的,再说我们家也就三口人吃不了这么多!”杨小贝苦笑不得,尽管自己一再推拒,可是大伯和二伯还是拿过来杨小贝最喜欢吃的火腿、腊野兔肉等,让易慧芬准备的包裹又多了两个。有什么办法呢?人家一片热情地拿过来,盛情难却,不能不带走哇!
“没事!我都想好了,这边的肉啊,菜啊都走邮递,反正现在天气凉,不会坏掉。”易慧芬胸有成竹地说。“这边的鱼糕、肉糕不容易保存,你们路上快,就随身带过去,到了放冰箱里就行。”其他种种类类,全部都分配得好好的,保证他们的行李虽然多,但不会到太夸张的地步。
人家为自己考虑这么周到,哪怕杨小贝觉得太过了,也只好全盘接下。东西都收拾好了,亲人们也都告别过,今天还有半天的时间,她决定和老妈一起,去诊所一趟。
回来这么久,每天都忙着东奔西走,都没有时间去学校和诊所看看。这些都是她倾注了心血,付出了全部精力的地方啊!今天她特地空出来时间,专门来到这些对自己有着特殊意义的地方看看。
学校已经放假了,空荡荡的校园里只剩下冬青树郁郁葱葱。海老师年纪大了,就喜欢呆在学校里,哪怕学生都已经放假回家,可是他没事还是喜欢走到学校里来,和看守的门卫喝上一杯小酒,说说闲话,看着干净整洁的校园心里就舒坦。看见小贝的时候海老师笑得满脸褶子都开了花,“哟!小贝回来啦!回学校看看?”
相似小说推荐
-
缘来是个局 完结+番外 (夜灯初上) 墨墨言情网VIP2016-11-01完结在余漾最狼狈最怨愤的时候,金城以雷霆之势闯入她的生活,甚至让她来不及为刚结束...
-
嘿,我的小结巴 (琰阙) 2017-11-8完结多年前,有人问庞婉,你喜欢顾流深吗?庞婉说,我才不会喜欢一个小结巴。多年后,有人再问庞婉,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