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回俏七零 (微微安心)



虽然没有人责怪她,病人家属更没有迁怒与她,但是易慧芬就是自己过不去这个坎。从最早的时候,小贝就说自己不是很适合做医生,自己也一度打算放弃。要不是后来拼了命想跟上杨启泰的脚步,咬紧牙关继续学习下去,她早就回家种地去了。

可是自己的确是没有天赋,哪怕如今诊所是自己独挑大梁,其实最多也就是看看伤风咳嗽,稍微复杂一点的她就没有头脑,还要回来问小贝。打针的时候,自己已经很轻柔了,可是病人总说“还是小杨医生打针不疼,你手怎么这么重呢?”更别说接生、大伤缝合,自己完全不行。

小贝让自己不用急,只做力所能及的事,就当卫生室是个药店,给村民们提供方便就行。然而她没有说的是,病情不等人,人家信赖诊所才会有点不舒服就过来瞧瞧,自己呢?却什么都不知道!

易慧芬越想越伤心,趴在枕头上恨不得痛哭一场。难道自己真的很笨,就不是做这行的料。也许就是个种田的胚子,却非得要去做高档的工作,这下好了吧?

她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不可自拔,杨小贝怎么劝也劝不过来。以至于第二天连诊所也不去了,就躲在家里带娃。这样低级的逃避让杨小贝哭笑不得,还好杨启泰当天就回来了,拯救她于水火之中。

“多大点事!还闹到班都不上了?”得知原委,杨启泰也想不通。他今年就毕业了,所以放假就提前了一点。然而回家以后发现家里愁云惨雾,小妹见到他回来像见到救星一样,一问之下才知道昨天出事儿了。

对于易慧芬的工作,他还是很支持的。虽然并不像有人想的那样,觉得种地的配不上他大学生——如今他也是乡村教师了,还不是照样下地干活?而是诊所这份工作比较轻松些,不用风吹日晒,最重要的是,诊所就在小学边上,到时候夫妻俩一起上下班,多好啊!

至于慧芬适不适合这份工作,他也有不同的看法。小妹以前认为慧芬性子粗疏,不适合这份需要绝对胆大心细的工作,但是自从当了妈以后,她已经细心多了。而且慧芬为人热情,工作认真负责,一个村卫生室的工作的绝对能够胜任的,如今她缺乏的不过就经验和学习而已。

躲在房间里不出来的易慧芬,见到老公的一瞬间眼泪又掉了下来,不知道哪里来的委屈。杨启泰心疼地给她擦眼泪,“别伤心了,我这不是回来了吗?没事了啊!”

被夹在父母中间的杨文不开心了,老爸每次回来可是第一个就要抱他的,今天却抱妈妈去了,是不是搞错了?他努力地撅着小屁屁在拱来拱去,表达自己的抗议。杨启泰笑着说,“你看,文文也让你不要哭呢,快把眼泪收起来,等会儿把儿子教坏了怎么办?”

因为杨文一般情况下都是不哭的,最多也就哼哼两句,这么说的话好像她比儿子还爱哭了,易慧芬不好意思地拍了老公一记,见他龇牙咧嘴地装疼,不禁破涕为笑。等俩人从房间里出来的时候,杨小贝酸酸地说,“还是老公最有效哈,我们嘴巴说干了都没有,看见老公就笑了。”

“你这个死妮子,就知道拿我打趣!”恢复了战斗力的易慧芬嘴巴可不好惹,马上反击。家里难得人都齐了,杨文宝宝表示很开心,也“嗷嗷”着帮妈妈壮声势。

没有什么问题不是一顿美食可以解决的,如果不行,那就两顿。今天就当易慧芬休息,周品正也没出去,拿出浑身解数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男人们可以喝上几杯,易慧芬因为昨天少吃了一顿,早就饿得慌了,扯开膀子大快朵颐,什么伤心自责难过,马上就随着美食抛之脑后了。

第244章 新官

其实杨小贝非常能够理解老妈的感受。当年那个害老师被家属追打、下跪的那个产妇,还是她亲手接的生呢!然而第二天人就没了,还是不明原因的大出血,最重要的是,在交班的时候她并没有发现,最后还是老师给顶的锅。

那次她所受到的打击,比起老妈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没有勇气出面的日子里,她一遍遍地回忆当时的情形,哪怕一切都是按照常规来操作,也找不出疏忽遗漏的地方,可是人就是没了,在刚刚成为母亲,还没有来得及抱一下孩子,也没有给他喂一口奶喝……可怜那个孩子,刚出生就成了孤儿……

这种心灵的煎熬的无法言说的。尽管后来老师一再安慰她,医生也不是万能的,谁也料不到会发生那样的事,可是她的心里还是无法释怀。加上医院种种冷血的反应,还有求职的不顺,最终导致她放弃了,一走了之。

这回陈大妈的事情,其实根本不怪老妈。这年头破伤风的致死率还是很高到的,特别是人们对破伤风的认识不够,有点小伤也很正常,谁都没有相过会为了一个小小的伤口而丧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陈大妈的去世对人们的震撼是很大的,最明显的是,村民们有了外伤都会到诊所消毒包扎,还要问要不要打破伤风针。

在此之前,有的时候杨小贝让人家打针人家都很不不配合,甚至会认为她想办法捞钱——老子就一点点小伤,你又是扒开了消毒又是要打针,是消遣老子吗?但是陈大妈的事情出来以后,人们会主动问易慧芬,“我这个伤口要不要打破伤风啊?”毕竟人都是惜命的,身边发生的事情对大家的震动很大,瞧瞧陈家现在的惨状……

这些都是后话了,男人回来以后,易慧芬仿佛又找到了主心骨,第二天就精神抖擞的上班去了。主要是杨启泰也提前去学校报到——说好的分配下来做校长,他还没去过学校,想早点去先做准备。

正式的文件要9月份才会下来,但是杨启泰到了学校,那些比他都大的老师都是叫他“杨校长”,把年轻的杨启泰闹了个大红脸,“我的经验还没有你们丰富,你们又都是前辈,叫我杨老师就好了。”他坚决不让人家叫校长,说来也是,最为年纪最小,到校最晚的他,除了文凭还真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

“那就都叫杨老师吧,咱们自己人也不用来那一套。”年纪最大的海老师爽快地说。他都快60岁的人了,以前是读过私塾,精通国学的,在师源紧张的情况下被易支书请来当语文老师。他年纪大了,喜欢和孙辈的孩子们待在一起,教书的时候也非常博学,深得小朋友们的喜欢。

对于孩子们来说,不凶的老师,喜欢讲故事给他们听的老师就是最好的。海老师不像年轻人那样沉不住气,常常被熊孩子气得发火,经历了那么多磨难的人,这点小孩子把戏他根本不在意,还对孩子们特别疼爱,自然得到了学生们发自内心的爱戴。

现在学校里的老师也隐隐以德高望重的海老师为首,见他都这么说了,大家才从善如流改口叫“杨老师”。作为校长,可不是就简简单单地一个名称而已。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学才刚刚起步,需要忙碌的工作已经挤压了很多了。尽管这个学期已经快结束,但杨启泰还是马上投入到了工作中去。

之前校长空缺,教学上面是海老师帮着安排,其他的就是易支书帮着料理。但是他毕竟不是教育系统的,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出面去办……说起来在座的各位都不是临时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号——代课老师。

像去乡上开会、去教育局办事,你一个代课老师人家眼皮子都不会夹你一下。海老师正为下半年的教具、课本等发愁呢,见杨启泰到了,连忙把这些琐事交接给他,“你们年轻人去跑吧,我这个老头子可跑不动了。”

以前都是海老师出面来着,他在村里德高望重,走出去人家见他年纪大了也很尊敬,但问题是没有正式的身份,很多时候办事特别费劲,需要多跑无数次,多打很多证明才行,海老师不堪其扰,他老骨头一把了,还是教小娃儿读书比较舒坦啊!

可怜杨启泰一到学校就陷入了千头万绪之中,对于教学这一块,他还没有精力去看呢!其中一个中年老师幸灾乐祸的说,“说是校长,还不如说是后勤主任,为大家打杂呢!”

他说的没错,小学的校长可不就是这样么?这又不是什么大的学校,总共就5个班,1-5年级,每个班级大概3-40名学生,这还是如今家里都两个以上小孩的结果,再过个十年,每个班级的人员还要减半,实在浪费教育资源,才全部拆并了。这样的规模自然不会有什么后勤、教导主任之内的职务,全部都是校长一手包办了。

这其实最吃力不讨好,每天都是些琐事,学生老师的吃喝拉撒等也归他管。要不是杨启泰本就苦出身不在意,随便一个城里娃让他当这个官他也不会干。说起权利来那就是个屁,手底下就这么几号人,人还都是临时工,说句不好听的,要是不乐意听你说话,拍拍屁股就回家种地去了,你也只有干瞪眼。

但绕是这样,还是有人说酸话的。刚才那个中年老师就是一位,他自认聪明才智不比任何人差,只不过时运不济碰上了运动事情,才没有继续求学的机会。如今种了几年地,还能来当老师固然高兴,但是看看一个毛头小伙子不过就是考上了大学,回来就是公家人,还是领导了,心里就不爽起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