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欢觉得小舅舅待他还是不错的。只是,偶尔小舅舅也会变得很严厉。每到这时候,欢欢就会觉得小舅舅好像并不喜欢他。
可是,小舅妈却偷偷告诉欢欢,小舅舅这人跟别人都不太一样。越是他喜欢的人,他就越是严格。
欢欢偷偷观察几天。就发现,在大家面前,小舅舅对小舅妈冷淡而又有礼,小舅妈也很听他的话。
可欢欢却不小心看见过,小舅妈在被人的地方偷偷亲小舅舅脸一下,小舅舅的脸立马涨得像西红柿一样红,嘴里还骂道:“这还没关门呢,大白天的,你倒是庄重些,不要胡闹。”
小舅妈却是一脸无赖样,冷哼了两声就出去了,只留下小舅舅一个人独自懊恼了很久,脸色才又变回正常。
欢欢这才发现,他小舅舅原来是这么奇怪的一个人。
他越是喜欢别人,越是不会表现出来。他对那人越是严厉,心里也就越是在意他。
后来,欢欢也就发现小舅舅肯定很喜欢他。慢慢地,他也就知道该怎么跟谢三相处了。
自此,谢家多了一大一小两个冷淡守礼的读书人。再加上他们俩长得本来就像。
很快,狗尾巴胡同里的人就有鼻子有眼的传出了,谢三有个私生子的流言。
有人就说,董香香倒也真是个心大的,居然真就把这孩子当亲生的养了。
也有人故意跑来找董香香,问起她关于欢欢的事。话里话外都是想帮她出头。可实际上,这人就是跑来看董香香的笑话的。
只是她肯定是无法如愿了。董香香虽然面嫩,但却圆滑得很,三言两语就给混过去了。并没透露欢欢的半点信息。
后来,胡同里的谣言越传越邪乎了。几乎所有人都认定了欢欢就是谢三的儿子。谢家人却从不辩解。
欢欢那种性格,倒也不稀罕胡同里的孩子跟他一起玩。后来,陆洪英的小妹妹倒是经常跑来找欢欢一起玩。再加上,稚气未脱的常薇薇,叛逆少年陆小二。几个孩子折腾着,胡闹着,倒也不太寂寞。
谢三也曾想给欢欢安排进小学去念书。
只是王恒却说,“今年就让那孩子好好玩玩吧。到了明年开春,我自然会安排欢欢去念书的。”
谢三听了这话,干脆就耐下心思,继续给欢欢启蒙了。
不得不说,欢欢就和谢三小时候一样聪明,很快就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给背下来了。谢三又一边讲故事,一边教了他《幼学琼林》。
与此同时,谢承欢这个名字,也正式被挂在了谢三的户口本上。
到了1982年10月底,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再次转发了,1980年关于私房落实工作的通知。在三、五年内,集中力量把文革中被挤占没收的私房清退完毕。
这通知一下来,今年年底又有一大批房子要归还给原房主。
很快,粮食局下属食品厂的胖厂长,就跟谢三又打了个招呼。说是他们厂已经安排好了宿舍,很快就可以把谢家大宅腾出来还给谢三了。
胖厂长还对谢三支持他们工作,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谢三倒也没继续跟他客套。这一次,他肯定不会再拒绝祖宅了。
另一方面,粮食局的人也再次通知谢三,谢家那九间临街的房子也可以还给谢三了。
只是,谢三暂时还得继续把房子反租给粮食局使用。
这事谢三也不是第一次干了,他办起来干净又漂亮,反而也得到了粮食局的感谢。
谢三心里却明白,这件事肖大姐肯定没少帮他们出力。
那天晚上,关了门以后,谢三又把这事跟他媳妇说了。
董香香听了,就忍不住叹道:“可惜,很久都没有牛大妈的消息了,不然真得好好感谢她老人家的。”
谢三却说:“肖大姐没有亲自露面,自然是不想要咱们去感激她。人与人之间贵在交心。你这样上赶着献殷勤,反而就难以相处了。”
董香香觉得三哥说得很有道理,也就不在提起感谢的事了。她只是真心希望,牛大妈能够恢复健康。
因为82年底,有大批私房都会归还到个人。
谢三和董香香一商量,干脆就把房子重新整理一下,他们还是搬回祖宅去住算了。
两个小猴子也慢慢长大了,现在又有了欢欢,狗尾巴胡同里的房子到底还是小了些。
家里又是人来人往的,也对孩子们不太好。
谢家大宅是三进的院子。依照谢三想法,外面有门房可以改成铺面。让师父带着人在前院做糕点也方便些。他们都住在最里面,倒也不受打扰。
董香香想了想却说:“既然是祖宅,还是不要大改的好。咱们可以在那边做点心,然后在送到这边来卖。反正离得也不远,也就十分钟路程,送糕点也并不麻烦。”
这样一来,八珍斋的点心加工和销售也就分开了。等以后,董香香毕业了,也可以分出手来继续再开第二家分店,第三家分店了。
被董香香这么一说,谢三也就想明白了。于是,他点头答道。“那也行,咱们再那边做点心,再到这边来卖。”
他们两口子商量好了之后,谢三又去祖宅看了看。
房子被占去了10年,早已糟蹋得不成样子。谢三又依照旧时记忆,画了房子的改造图。
然后,又找到那位曾帮他们改造八珍斋的老泥瓦匠,来帮着整修祖宅。
谢三出得是重金,老泥瓦匠自然是答应了下来。
只是,这房子到底太大了些,又是祖宅,他不得不又找了其他的帮手过来。
只是,这些人基本都知道谢三这人非常讲究。事情特别多,为人也严格,稍有不合心意,他很可能会要求返工。
只是谢三这边开得工钱也多,提供的饭菜也非常丰盛,绝对不会平白亏待大家。
正好这也是年底的最后一份工作了。泥瓦匠们也都想着赚一笔钱,好回家过年呢。于是,大家干起活非常卖力气。
老泥瓦匠曾经跟谢三接触过,对他有一定了解,也愿意跟一起商量着来。
这样一来,整个进度就非常快。很可能在过春节前完工。
第106章 昔日畅想
072 回家了
到了一月份, 董香香考完期末考试, 也就放寒假了。
这时候,谢家祖宅的房子也装修得也差不多了。只等着放放气味,他们一家人就可以搬进去住了。
八珍斋的事情,董香香也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
白师傅和师母自然是要跟他们一起搬到大宅住的。董香香已经打定主意, 这辈子要给师傅师母养老了。
这半年, 八珍斋的铺子总共6个帮工。
小二牛虽然口不能严, 可是为人勤快又老实, 学东西也很快,又有灵性。
此时的白师傅脾气还算和气。他并不在意小二牛的缺陷, 见小二牛不错, 就打算把他收作徒弟教了。
因为白案厨师是极其难带的, 至少需要师傅手把手教上六年,学习基本功和其他。
六年学下来, 一出师门, 基本就能有个很稳定的饭碗。
之前,牛母费劲心思,又托人又花钱, 无非也就是想要二牛有个一技之长。结果, 那师傅看不上二牛,嫌弃他哑巴,对他非打即骂,只让他干一些粗活,却不肯教他真本事。
大牛闹了一场, 讨要了学费,后来,也是托了陆洪英,才把二牛介绍到八珍斋来。
现在倒好,人家白师傅真心愿意教二牛本事不说,而且不仅不收学费,谢家还按正常工人,给二牛发工钱,发奖金。从来不曾亏待过他。
二牛的哥哥和母亲知道白师傅想收二牛为徒,特意提着许多东西来谢家,对白师傅和董香香千恩万谢。
牛母激动得都哭了,非说白师傅以后就是二牛的再生父母了,以后他要二牛干嘛,二牛就干嘛,不听话就打他。
董香香就笑道:“我们师父虽然管的严格,却不会动人打徒弟。”
牛母听了这话,也有点尴尬。又开口道:“啊,我也知道白师傅好,我家二牛这可真是前辈子修来的福分,才有幸认识你们。”
白师傅连忙说道。“您这就太客气了。也是二牛真有天赋,不然说破天,我也不会收他为徒的。”
就这样,白师傅也算正式收二牛为徒了。自此,董香香又多了一位师弟。
等到搬到谢家大宅之后,房子也多了。
正好赶上大牛过完春节就要结婚了。二牛家里地方窄,他也想给哥哥腾出婚房来。谢三干脆也让他跟着搬到谢家大宅住了。
反正是三进的院子,前院干脆就加工糕点用了。
另一边,常薇薇明年就要高中毕业了。
这几年,因为经常跟外国人打招呼,她口语练得非常好。常薇薇一时也打不定主意,她到底是像董香香那样,考大学读个外语系,在学四年。还是念完高中就不念了,就彻彻底底跟着董香香继续干下去了。
这件事,她在刚上三年级的时候,也曾跟董香香商量过。董香香那意思是,最好还是继续念书。因为常薇薇学习很好,肯定能考上大学。
八十年代,念了大学是能改变一辈子的。到时候,就算她不在糕点铺里干了,也会有很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