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二笙看看日头,今天周三,姐姐她们不会早放学,家里没人张罗,所以姥姥才想赶紧回去帮着把饭做了。然后还得趁天亮赶回去。
整个东坡乡是被两条十字大马路分割成了四部分的。乡中心在路南,最初的人口集中地和乡政府都在南边。北边都是后来发展起来的,住家不多,大部分是公家单位和厂子。宋二笙的家,就在东北部,路边,距离东西向这条大马路只有一条沟和一个五米空地的距离。据说当初他们家在这里批地方建房安家的时候,整个东北部还只有他们一家住家。
现在十年过去了,这里也才十来家住家而已,都是后来批下来的。这里远离乡中心,很多人宁愿要南边边缘的地方,也不想要这里挨着马路的。这十来家住宅,比着马路的线,一排排的坐北朝南,规划的很整齐,但彼此之间都隔了很宽的土道,看着很分散。
宋二笙家对着大马路开门,左右都没建房,都是一大片空地,右边再过去就是十字路口把角儿的派出所了。治安很有保障,所以就算家里没有门,也不用担心丢东西。而左边穿过大片空地,在穿过一条洋灰小马路,就是宋二笙拜了石头干娘的东庙。
宋家的位置看起来是孤零零的,但进出方便,养着的骡子兔子鹅什么的,也好放养。右边的空地,挨着派出所后院,留了一条道之后,就用木头围起来,放大车养骡子,左边圈了一个小菜园,枣树柿子树核桃树都有,黄瓜豆角茄子白菜大葱什么的,长得都不错。旁边还有后面另一户人家圈起来的菜园子,种的都是时令青菜。
宋二笙觉得,主要是还是现在车少,不然这菜园的东西都是不能吃的了。但车多了,估计这路边的房子,也该抢手了,完全也没法给她家圈地种菜了。菜园子这一片空地,主要是因为隔了一条道就是东庙,所以谁都不敢要,就一直空着了,随便他们家折腾。在他们家弄了菜地之后,斜后面那家就也才圈了一块。
前面说了,宋二笙家里没大门,院墙也不高,中间的地方空着,用高粱杆编了一个又高又结实的栅栏门,严密的都不透光。这是找人编的,一般人都没这手艺。栅栏门就一扇,用铁链子和钉在墙里的小铁圈锁住。说实话,这也就是现在,这也就是挨着派出所,不然宋二笙真是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他们家在栅栏门东边,占了一块地方,靠着院墙支了一个石棉瓦的棚子,里面堆得是沙子。还放了几个歇脚的木头凳子。
祝姥姥把三轮车推到棚子里,当遮挡的东西,就伸手从围着沙子堆的一块砖头底下,翻出了钥匙。院子里的大鹅啊啊叫个不停,宋二笙喊了一声,它安静了点,但还是一直叫。这家伙比狗还懂得看家呢。
栅栏门是要抬着打开的,宋二笙是弄不动的,等祝姥姥开了门,她赶紧过去把大鹅赶开,让祝姥姥把三轮车推进来。这大鹅有点浑,就算是祝姥姥经常来,有时也会被它逮着裤脚子拧一下。被揍了之后,还是照旧。也是个很坚韧的家伙......
她家院子很大,左右空荡荡的,只有北房,所以视觉上看起来,更显得院子大,可以跑马。北房左右一个耳房,就是放工具的,锁着呢。正屋的钥匙,祝姥姥随身带着呢,打开之后,就把洋炉子搬出来,打开了火门,然后就开始搬东西。
宋二笙没啥力气,但还是尽自己所能的帮着搬,刚搬了一趟出来,大鹅又开始叫,宋二笙知道这是有人。小跑着来到门口,发现是后排的孟老爷子。
东坡乡两大姓,一个是宋,另一个就是孟,都是在东坡乡这里土生土长,延续了几百年的两个姓了。据说祖宗都是明朝驻守在这里守烽火台的士兵。
“老爷爷,我回来啦~~~”宋二笙叫了人,主动说到。这里叫老人,不排辈分的话,都是老爷爷老奶奶的。
☆、第八章 头发
孟老爷子白胖白胖的,笑起来就是一副和气老财主样子,“我猜就是小三千回来啦。我这听见大鹅一直叫,不放心,就过来瞅瞅......”宋二笙也知道这点,回身指指站在门口跟孟老爷子点头的祝姥姥,“我姥姥把我送回来哒......”顿了下,“哦,您等会儿啊......”说完噔噔噔跑回去,从三轮车里翻出祝姥姥整的馒头,拿了一个白面的,一个豆馅的。
“给您,我姥姥蒸的,您上回说软乎,好吃,这您拿回去和笨笨一起吃~~~”孟爷爷家就祖孙俩,两个大馒头就够他们吃两顿的了。
这也不是第一回了,孟老爷子也没客气,接过来,笑呵呵的摸摸宋二笙的头,“笨笨可想你了,明天你俩一块吃早点去啊.....”宋二笙笑着应了,孟老爷子和祝姥姥打了招呼,就走了。
祝姥姥每次见到孟老爷子都要感慨,“到底是城里出来的,这气派就是不一样啊......和咱们这些土里刨食儿的比起来,简直天上地下.......”宋二笙继续搬东西,心想,孟老爷子确实和这里的农村人不一样,可和城里人也不一样啊......她总觉得孟老爷子身上有种让她不安的违和感。
但这并不影响老爷子的热心肠,还善良有钱,对他们一家也很照顾。刚才让她明天和笨笨一起吃早点,其实就是让她白吃白喝去。平时老爷子得了什么,吃不了的,都拿来给他们家。她这几年来,吃的肉食,除了亲戚们的,多一半就是老爷子给的,吃的最少的,才是自己家买的,还都是过年的时候......
她家只有北房,统共就三间,但是特别大。中间是客厅餐厅加半个厨房,因为炒菜什么的,都是把洋炉子搬到外面窗户底下来做的。东西屋两大间。父母一间,她们姐妹三个一间。家房间少,面积大,就算是和农村其他屋子比,也是一间顶别人两间的。也就是说,中间客厅是两间屋的地方,左右卧房是小三间屋的地方。
当初地方批得大,她家又没钱,盖房盖的困难,担心以后翻盖不了,就索性盖大了,能多住几年。这时候算计着,住到姐姐们成年和她长大不成问题。卧房中间垒上两面墙,就能分出三个小房间来。多么机智啊.......
可这在四姐心里,就是没房的情况。现在的楼房面积不小,房间还多,四姐有时来他们家住几天,总念叨没房没床没地方......
文具旧衣服,宋二笙都堆在了自家姐姐们的床上。回来她们肯定会翻东西的,索性她也不管了。她也管不了了,好累.....
祝姥姥手脚麻利,已经炖上肉,切好菜了。然后出去抱了柴火,开始烧炕顺便用大灶台蒸米饭,米饭盆旁边,还放了四个鸡蛋。宋二笙出来擦脸,瞄了一眼,这明显是没有自家老爹的......话说,这天还烧这么粗的柴火,晚上这是要让爹妈在炕上翻烙饼啊......
姥姥真的不是在借机撒气嘛.......
宋二笙心里嘀嘀咕咕的,手上已经把新衣服换下来叠好了,穿上了一身她老妈给她做的,棉布的黄色碎花长袖长裙子,这块布以前是宋妈妈陪嫁的褥单,没怎么用,被她爹抽烟烫了一块窟窿,正赶上宋二笙想要裙子,老妈就用这褥单给她做了这么一条裙子,余下的布料还给她缝了一个小布包。
“姥姥,我去庙里和师父们说一声啊.....”她出门回来,首先要去东庙里打个招呼的。这次出门的时间长了些,师父们估计都挺惦记她的。
祝姥姥也正要说这件事,“我刚才就把菜摘好了,再有几个馒头,你带过去吧。这块蛋糕供给你干娘,再好好给你干娘磕个头啊......”宋二笙应了,用自己的儿童车,推着这些东西就出来了。
她这儿童车,是城里老姑家的露露姐用过的,整个都是铁的,坐着不舒服,但装东西特别稳当。她有五个儿童车,都是哥哥姐姐们用过的,她最喜欢的大姑家给的,用竹子做的一个长的儿童车,在里面睡觉都行,可以弄三层,坐着躺着随便摆弄。这东西她曾经在老电影上见过,却一直没见过实物,真实用起来,果然没让她失望。
吱吱吱,儿童车响个不停,宋二笙心里琢磨,晚上要老爹给这车上点油吧,不然跟带着十只耗子似的,吱吱响个没完。还有她脚上这双大了有一个大拇指的鞋子,塑料底的布鞋,也是姐姐们穿剩下的,提不上来,拖鞋似的穿着,走起路来嚓嚓响。原本穿着的千层底布鞋是师父们给做的,她在家舍不得穿,可穿完千层底再穿这种塑料底的,真心不舒服。
嚓嚓吱吱的,一路走一路响,宋二笙还没走到东庙门口,大院门就开了。一个穿着灰麻布僧衣的和尚站在门口,呲着一口白牙看着宋二笙笑,“亏你整天说要做什么淑女,走路这么大声儿,怎么装也不像啊?给你做鞋子,就是为了给你穿的,干嘛又舍不得?等放顶脚了,看你哭不哭!”
嬉笑怒骂真性情,这是永乐师父。宋二笙快走几步,“您接我来了?想我了吧?”
永乐下了高台阶,单手就把宋二笙的儿童车给提起来了,却没管宋二笙,等她费劲的爬完高台阶,站到了院门口,才戳戳她的小脑袋,“我看你就是不想师父给你剃头,才跑了,对不对?”还一跑就这么长时间。
宋二笙下意识的捂住了脑袋,“大师父还想给我剃头啊?不要了吧?二师父啊,您可得帮我啊......”上辈子她性格那么彪悍可大多时候都是长发及腰的,这辈子投生了这么一个病娇林妹妹似的小姑娘,她真的很想有一头黑长直的好头发啊!!虽然现在是枯黄稀少的,但等她身体养的好了,发质自然就好了啊,剃成秃子多难看啊,小孩子就不能有仪表自尊啊?!
相似小说推荐
-
两世芙蓉一笑开 (任恩硕) 17K2016-05-31VIP完结文前世,她们倾国倾城,名冠天下。妹妹在姐姐病榻缠绵之际,抢了她的男人。姐姐含恨辞世之时...
-
女神她很难撩 (叶南星) 晋江高积分VIP2017-03-12完结第一次见面时夏倾觉得程奕还有点小帅,哄孩子有一手第二次见面时夏倾看着抱着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