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 (吃睡一条龙)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吃睡一条龙
- 入库:04.11
这时已经是10月中旬了,可孙齐圣从来不畏冷,他上身只穿着一件衬衫,那一向暖热的体温在酒后越发的灼热,陶小霜顺着他的动作半靠在他肌肉韧实的胸口上,不一会就觉得半边身子又暖又热,禁不住就舒服的喟叹了一口气。
孙齐圣见状就笑道:“我是不是跟火炉似的?”天气越冷,他的福利就越大,等到了1、2月,那就是他的天堂了——即使是睡着了,怕冷的小霜也会自己蹭到他的怀里来,然后两人往往就能在早上好好的亲热一回。而在夏天里,这样的好事那可是绝无可能的。
陶小霜哪里知道他又想这些不正经的了,还颇为受用他的体贴,她眼角一扫,见左右恰好无人,就踮起脚来在孙齐圣的下巴上亲了一口,亲完笑道:“这是赏火炉的。”
孙齐圣略低下头,用右手拇指暧昧的擦过下巴,挑起两条浓黑的长眉,嘴里调笑道:“我的天,这简直是……天降甘霖!”说着伸出舌头去舔手指上沾上的那细微的一点濡湿。舔完他俯身在陶小霜的耳边用低沉的略带鼻音的醇厚男声道:“这可是你招我的,这里不方便,等回去了,我要慢慢的、仔细的舔你……”
当街被他这么挑逗,虽然没人看见,陶小霜也热了个大红脸,她赶紧一边左右窥看,一边捂住了孙齐圣的嘴,恼道:“小赤佬,大街上了!”
孙齐圣一把抓住她的手,欲望升腾的双眼目光灼灼,“那我们就回去!”
这醉猴得寸进尺好不啦!陶小霜忍不住就推了他一把,同时狠狠的翻了个白眼,“醉鬼,谁理你!”
带着酒意的孙齐圣却抓着她的双腕不放,嘴里一个劲的撒赖,“小霜,我醉了,就想喝你冲的蜂蜜水……”说着话,另一只手还作势按了按太阳穴。
被他这么软的硬的缠着,陶小霜也只能投降了,两人于是半道折回。一进屋,在外面喊着头疼的孙齐圣立马就龙精虎猛了。才走到客厅就抱着陶小霜往八仙贺寿长椅上躺。两人亲热时他差点把椅子都掀翻了,后来他又在浴室和床上缠着陶小霜来了第二回 合和第三回合,直折腾到了半夜两点,非要去迷雾镇了,他才舍得偃旗息鼓了。
这个晚上孙齐圣是好好的痛快了一回,可被他拖着在欲海情潮里翻滚的陶小霜,身体就吃不消了,一到迷雾镇,她恨恨的拧了孙齐圣好几下,话都不想说倒头就睡,直睡了一晚,第二天的中午才起。
一睁眼,她就见孙齐圣守在床前。见她醒了,坐在床头看书的孙齐圣立时把热毛巾和水杯奉上。
陶小霜板着脸,也不说话,只任他给自己喂水擦脸。然后,孙齐圣又赶紧把昨晚在迷雾镇准备好的托盘飞来。
托盘上热腾腾的奶油面包切成小片,每片都涂满了陶小霜最近喜欢的莓子酱,旁边是热腾腾的浓汤和切好的鹿肉火腿。
美食当前,陶小霜一见食欲就来了,但还是挑刺道:“我要先撒尿。”
正着力表现将功补过的孙齐圣没有二话,赶紧就放下托盘,抱着老婆去了卫生间。直到‘伺候’陶小霜脚不沾地的吃完了早饭又洗涮完毕,孙齐圣才开始认错:“小霜,我这不是喝了酒吗?这喝酒……就乱性呀!”
陶小霜没好气的睨他一眼,“你以为我傻呀——你乱什么呀,你清楚着呢!”想到昨晚在浴室里孙齐圣真的舔遍了自己的全身,她就又羞得脸红。
孙齐圣看着她带着红晕的雪白脸颊和含羞带嗔的眼睛,只觉得一辈子也看不够,就真心诚意的道:“对着你,我永远都不清醒。”他愿沉溺一生,直至生命的尽头。
隐约的感觉到了他的心意,陶小霜不由也心有所动,看着他不说话了。
两人四目相对,含情默默的看了彼此一会,陶小霜先开了口,她道:“大圣,我有事和你说——昨天李干事来这了,他和我说了一件事。”接着陶小霜就把自己和李清的对话和孙齐圣大致说了一遍。
“林老太太这事办得……”孙齐圣想了想后摇头道:“也不算好心办了坏事,只是多余了。”
“是呀”,陶小霜点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 这几天作为吃瓜群众,大家都看饱了吧。
总之,我是看饱了,又是为了孩子——前面有某长脸女星和她的霸道总裁为了孩子隐婚几年的,现在又有某百合和她的老陈为了孩子隐离几年的。这孩子真是万能的借口呀!
第189章 打算和喜讯
“真没想到林老太太来了个回马枪, 前一阵我们在北京时她只字不提, 现在却……”陶小霜不由笑着叹了口气,林老太太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也不枉自己和大圣为她治好了病。
叹完她换了个姿势,用手肘撑着桌面, 手掌支起自己的左脸颊,歪着头有些庆幸的道:“好在……我和你的档案李豹叔的确还没给我们转回来,否则我还得应付心急如焚的李干事、不, 是李主任和许校长。”
在档案没调回来的这段时间里, 她和孙齐圣就当是放了个大假,毕竟在外地出差了两年,两人准备趁机好好的休息休息,昨天陶小霜就是这样告诉李清的。李清也相信了。
孙齐圣道:“既然你都这么说了, 那接下来无论谁问起,我们都这么说好了。”
“那当然。”陶小霜点头道,然后她问孙齐圣:“李干事和我说——两年前, 我刚离开华一不久我的位子就被江妮给顶了。那交运那边, 你的队长又保留了多久?”早在两人下火车的那天, 朱大友就找机会和孙齐圣通了风报了信, 他说孙齐圣的车队队长的职务早就是别人的了, 那个‘别人’还干得不错, 孙齐圣得早作打算才行。
“……也就3个月”,孙齐圣笑着道。
陶小霜想了想后道:“这两年开始搞双轨制,交运的长途班简直是炽手可热, 能给你留3个月已经很不容易了。”
双轨制,是指统销和议销并行,也是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的开端。统销的物资上面有计划管着下面有票证等着,卡的紧;而议销的物资就不一样了,价格和数量都随行就市,那可钻的空子可就大了。据朱大友说,现在只要和车队管事的队长混得熟了,走后门不要太容易——就比如说拉西瓜吧,8辆车开出去,拉回来的只有7车半,那另外半车的西瓜直接就进了农贸市场。整个区交运也就8个队长而已,能留3个月,已经是孙齐圣在交运很有人缘的表现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既然陶小霜和孙齐圣都调任广州了,而且时间还不短,那他们的的工作和相对应的职务肯定是要有人接手的,可接手的人和形式不同,意义可大不一样。
陶小霜刚走时,华一那边是让老张作为副主任暂代陶小霜管理宿管,这种让下属做代理并指名是暂代的方式就是为陶小霜留着位子了;而不久后江妮的那种那就叫‘顶’——要是陶小霜真是普通的调职出差,等两年后她调回了华一,江妮能把主任的位子还给她?而没了职位,陶小霜就空有个级别了,就像是明清时那些舔着脸四处求官的进士,可不尴尬窘迫至极。所以,在许历的记忆里陶小霜才会是个已经模糊掉的人。
至于孙齐圣的被顶,自然和陶小霜的差不多,那‘别人’虽然不像江妮,有一个在区委作副局长的二舅舅,可也小有背景,而且还颇有些能力——连朱大友都说他还干得不错,所以孙齐圣这边也是不能顺利的回到交运去好好的做他的队长的。
好在两人也不想回去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经过了这两年,回到学校里做主任或者在交运做小队长,然后按部就班的往上走,两人已经不能满足于这条青年干部仕途的金光道路。所以在香港时他们才‘打包’了药坊而不是贱价卖掉它。
但是上海是一定要回的,否则事情就变成了两人出着差出着差,有一天人就悄悄的偷渡到香港了。国内对外开放毕竟才两年时间,陶小霜和孙齐圣可不想被打入黑名单,甚至被禁止回国,所以这偷渡的名头两人担不起也不想担。因此,两人得回来,然后以继承遗产的名义光明正大的‘回’香港。
这是夫妻俩离开香港时就打算好的,出乎两人意料的是,上面政策的松绑比他们想象的更快,一到上海,还没出火车站了两人就看见‘热烈欢迎华侨回乡认亲’的鲜红的大条幅。都不用四处张望,那条幅就横在站台的正中央,醒目非常,这就是上面的态度。
这些面子工程还不说,在街头巷尾那些曾经让阿拉们讳莫如深的自家的海外关系也成了阿婆姆妈们挂在嘴上常常炫耀的谈资。很显然,和香港那边会让人抱着谨慎态度的关于内陆的那些‘传闻’不一样,国内的情势是真的大开放了!
所以,陶小霜和孙齐圣尽可以不用像曾经计划的那样等待了:他们可以很快的继承‘遗产’,甚至还可以自由的来往于香港和上海!
事实上,现在的国家很缺钱,外汇储备少得可怜,所以美元是最好,港币英镑什么的也是来者不拒的,于是回国的华侨们可都是地方上的贵宾;在上海,各大酒店都对‘外’开放,当然也只收外汇;听王姿说,外交部还准备专门定制一批有领导人亲笔签名的金笔,作为纪念品放在酒店里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