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分手信 完结+番外 (蓝色的奥斯汀)


  台下来了不少评委,都是翻译界的元老。典礼散场,她抱着证书从台上下来,有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忽然叫住她,是她母校的教授。老头拍着她的肩膀,兴致勃勃地向身边的人介绍:“鲁颂颂,我以前的学生,那时候上我的口译课,反应最快的就是她。记得那年期末考试,我故意引用了一句论语,‘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现在我还每年跟学生讲,别说我出题太难,你们的师姐眼也不眨一下就能译出好句子:With joy but no indulgence, with grief but no agony。”
  她没想到教授还能记住她当年的答案,简直受宠若惊。教授笑着说:“那时候我还以为我班里又要出一个联合国高翻了,怎么最后你跑去念文学翻译?”她笑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幸好教授并没追问,只说:“过几天是六十五周年校庆,你肯定会来吧?”
  千里迢迢跑来领奖的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正好可以来参加校庆。在校庆之前,她先去拜访了原先大学辩论队的辅导员梁老师。
  自从自己的翻译公司成立,梁老师就搬出了B大学寒酸的教工宿舍,几经升级,现在住在新建的高档小区里。住宅装潢美轮美奂,中庭有小天井,采集屋顶上来的阳光,养育天井里几根翠竹。梁老师依然年轻,笑起来多了几分成熟和满足。
  话题难免涉及到当年辩论队的事,颂颂告诉梁老师最近见过队长老徐,梁老师长吁短叹:“别看我现在物质条件更好了,但还常常怀念当初和你们在一起的时光,多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只可惜真正实现理想的能有几个?大概也只有夏江。”
  她笑着没答话,梁老师拍她的手:“我最为你可惜。”
  可惜吗?当然也是可惜的。但人生尽管不是想象中的那样,也不见得就要灰心失望。她笑了笑说:“文学翻译我也喜欢,反倒比当公务员更单纯随性。现在我常常想,这份职业其实更适合我。”
  中饭极尽丰盛,梁老师家的阿姨祭出大招,做出一桌意法综合大餐,饭后还有自烤的提拉米苏蛋糕。饭毕,她起身告辞,梁老师送她到门口,又送到楼下,最后送到小区大门。她挥手告别,梁老师又拉住她:“有没有见过夏江?”
  她回答:“没有,我毕业后病了一阵,很多老同学都失联了。”
  有一刻她以为梁老师还有别的嘱托,可只见梁老师迟疑片刻,最后欣慰地笑了笑:“这样也好。过去的事都就让它过去,多想也无益。”
  她不晓得梁老师欲言又止的究竟是什么事,但既然多想无益,而她反正也想不起来,那么也许正好。
  也许她早该料到,她会在校庆的人流中遇到夏江。
  三年过去,校园也日新月异,当年网球场边的那个大坑终于填上了,成了新潮现代的图书馆,十字路口的那一面橱窗还在,只是里面的地图换了样子。遥遥望去,网球场上还有两个学生在打球,一个是束着发带穿短裙的女孩子,另一个是高个子的男生,穿白色的球服,肩膀上有蓝条子,跑起来头发凌乱,挥汗如雨,象极了当年的林深。
  也许她看得入神,没注意到身后有人,直到她转身,才看到身后站的人,一身深蓝色的西装,短发齐耳,笑容爽朗,正是夏江。
  多年不见,自有一番寒暄。她们去学校后门小吃街的饺子馆里吃中饭,互加微信,聊些无关痛痒的事,比如谁谁谁出了国,谁谁谁整了容,谁谁谁结了婚,谁谁谁又离了婚。说到彼此,颂颂笑:“听说你如愿以偿被分在翻译司,说不定哪天就会在电视新闻里看到你。”夏江叹气:“才从国外培训回来,前面那么多前辈,我是漫漫长路没尽头。还是你好,还没毕业就得奖,美女翻译家指日可待。”
  饺子馆里和以前一样熙来攘往,飘满韭菜,醋酸,和回忆的味道。那时候她们是寝室的上下铺,换穿一条裙子,无话不谈的亲密战友,曾几何时,见面都学会戴上面具。
  夏江停下来,顿了顿说:“毕业前你生了病,再没回来上课。毕业后我还给你写过好几个电子邮件,你也都没回。”
  她淡淡答:“以前的邮件我早已不用了。”
  夏江愣了片刻,才说:“我还以为你不肯原谅我。那时候……”她停下来,望向窗外。有一刻颂颂以为她会说起林深,没想到她回过头,扬了扬手机,笑了笑说:“现在联系上了,以后可别再找藉口哈!”
  又是欲言又止。在她面前,似乎所有的人都对林深欲言又止,避而不谈,尽管他们曾经是校园里那样令人艳羡的一对。
  吃完饭她们在饺子馆门口分手。夏江要去参加翻译学院的联欢活动,本来颂颂也打算去的,临时又改变了主意,说:“我还有事,就不去了。”
  所以她们挥手告别,夏江走出去又折回来,阳光下笑容诚挚:“以前的事,你别怪我。希望我们还可以做朋友。”
  毕业前一年的事颂颂记得个大概,她并不觉得夏江有什么事需要她原谅。夏江一直比她更努力,付出更多,更肯做牺牲,大学里做过的每一件事,包括进辩论队,找男朋友,都是为了将来毕业的那一天考虑。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上位,这社会本来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她自己是做不到的。纵使夏江曾经为了更好的将来想尽办法挤掉她,也并不需要她的道歉。
  道不同不相为谋,她们只是不可能再做朋友。
  她在校园里闲逛了一下午,看望了两位老师,又去瞻仰了一番崭新的图书馆。也许是因为见到了故人,那天回去的路上,颂颂忽然想起许多事。
  那是个天色阴暗的傍晚,她坐一路人满为患的公共汽车,从西三环回东三环的宾馆。所有乘客随着堵车的节奏在车厢里一步一摇,她好不容易等到一个角落的座位,坐下来。窗外的街景在暮色里缓缓更迭,公共汽车的喇叭里,字正腔圆的女声用平缓冷漠的语调说:“下一站,北太平庄,请下车的乘客做好准备。”
  那一刻,那些堆积在记忆里的凌乱片段,忽然象潮水般,迅猛地,一浪高过一浪地,朝她涌来。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风起青萍”的营养液。


第34章 空城(2)
  作者有话要说:  先打下预防针,大家要的真相目测在前方3章。事情需要一件件交代清楚,还要相信作者君所有铺垫都是必要滴!
  感谢“aveeno”的营养液。
  林深比颂颂早两年毕业。林深毕业之前, 夏江曾经提醒颂颂:“听说他父母早就安排好了, 毕业是要送他出国读书的,毕竟他爷爷奶奶都在美国。”
  说来也颇奇妙, 林深的父母常年不在国内,颂颂一直没机会和他们认识。倒是夏江,始终和林深是嘻嘻哈哈的好哥们儿,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 曾经与他们有一面之缘。只是那一次并未如夏江所料。毕业之后,林深去了一家外资审计事务所做事。
  B大学在西三环,林深的新工作在东三环, 他从父母家搬出来,在公司附近东三环外租了间巴掌大的小屋子,于是他们占据三环路的两个犄角,过起天各一方的生活。
  审计事务所的工作很忙, 压力也大,林深常常在电话里跟她诉苦:“刚被组长骂了个狗血淋头,今天估计又得通宵。”记得第一个周五下班, 他风尘仆仆地赶来,八点多钟, 天全黑了,他把她从图书馆叫出来, 捂着肚子喊饿。
  她奇怪:“怎么不吃饭?”
  他一脸的委屈:“六点下班就往你这儿赶,哪来得及吃饭!”
  她陪他去饺子馆吃晚饭,灯火通明的店堂只剩下他们一桌, 他就着一大盘饺子狼吞虎咽,连醋也来不及蘸。才没几天,他似乎就变了样子,下巴瘦削,眼窝也陷下去。她心疼他舟车劳顿:“太晚了,以后周五不用来了。”他抬起头,满嘴饺子地笑:“可是五天没见了,我想你啊。”
  还有一次是十一月中。那年冬天来得早,林深还是第一次出公差,去一个什么鸟不拉屎的地方,一去十几天。他回来那天正好下了冬天的第一场雪,路不好走,又赶上晚高峰,三环路上事故频出,他从机场赶来B大学,一路换乘好几趟车,到十点多钟还在路上。她记得她站在路边的公车站等他,打着一把伞,顶风冒雪,一边搓手一边顿足,冻得直打哆嗦。终于等到他时宿舍楼即将关门,他下车,几乎是立刻就要走到马路对面去坐回程的末班车。过马路前,他一把拉她去广告牌的后面,迫不及待地吻她,然后呵出热气来暖她的手,呲着牙笑:“终于亲到了。”
  她从不知道,一个城市可以这样大。到后来他愈发地忙,更多时候是她跨越整个城市,周五下了课挤公共汽车去看他,周一再坐头班车赶回学校上课。
  那时候他租的房子很小,大概不足十平米,离最近的公车站有十分钟。房子隔音很差,邻居家的小两口吵架或做/爱都瞒不过他们。家里也没什么家具,连饭桌都没有。她第一次去,他们的晚餐是坐在地板上吃泡面。第二天他们去旧货市场淘了一张小方桌,桌子的一个脚松了,可是家里又没有工具,还是林深在楼下捡了一块板砖才完成了修理任务。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