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信 完结+番外 (蓝色的奥斯汀)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蓝色的奥斯汀
- 入库:04.11
她的记忆中断了一阵,后来大部分关于大师兄的事都是听二师兄唠唠叨叨地转述的,比如大师兄的公司一轮又一轮的融资,一路坦途,直到今天。还有丁小蓉移民去了加拿大,似乎大师兄的事业越成功,他们之间的距离就越遥远。
有一件事她十分明白,不管大师兄和丁小蓉是好是歹,早就和她无关,所以课照上,觉照睡,饭照吃。更何况她有阿深,既然已经决定往前走,没有恋恋不舍不断回头的道理。当晚她抱着香菜蛋糕卷上楼,迫不及待地打开尝了一口。
十分奇妙的滋味,有点臭,又有点香,刚一入口味道怪怪的,但回味悠长。生活常常不是你想要的那样,但苦涩的尽头,偶尔也有这样出人意料的小惊喜。
刚才她问大师兄小蓉姐好不好,大师兄给了个出人意料的回答。他什么也没说,静默片刻,反问她:“你那个阿深呢?也很久不见,还好吗?”
她想起来去看手机,才发现“深宇宙”在她日志上的留言:“用不用那么拼?该回家了。”
她想了想,私信他:“今年暑假会回国吗?”
原以为他不会立刻回复,每次她问这个问题他都要磨叽半天。没想到今天屏幕上立刻跳出他答复:“应该不会。”
她不禁气馁:“我们到底还算不算在一起?多久没见面了?这已经是第三个暑假了!”
往常她也这样抱怨,而他会列出千百个理由来哄她,什么考试,写报告,打工,实习,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今天却似乎有些不同。她等了许久,他只回了一个字:“算。”
第11章 生如夏花(1)
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 Stray Birds, Rabindranath Tagore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M公司举办的云计算研讨会在H城市中心的某酒店开幕,请了美国两个专家,来了Z大的几个教授。说是研讨,究其根本当然是要推介M公司的产品,所以请了大批业内人士。
来自M公司的CTO将会来致开幕辞,欧陆式早餐摆在宴会大厅的后面,方便与会者一边吃一边听。颂颂的位置在主席台的下方,老赵告诉她,大会发言都有稿子备份,笔录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后面专家问答讨论部分,而且一共两个人负责笔录,另一人叫Jessica,恰好是面试过她的一位面试官,她们两人可以轮流。
颂颂来得早,宴会厅里还没几个人,就先去后面拿吃的。她正在为牛角面包和蓝莓蛋糕举棋不定,后面有人给她建议:“两个都很不错。”
她回头,看见一个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的英俊男子,四十几岁的样子,笑容亲切。她并不认识这人,想来是哪个请来的美国专家。
美国人最爱会前会后和人搭话,两天会开下来,业界的人也都混个脸熟。这位陌生人饶有兴味地看她的名牌:“Song Song Lu?”
外国人发“鲁”的音总是十分别扭,她主动伸出手,笑答:“你可以叫我Song。”
那人的胸前并没挂名牌,但介绍自己的名字叫Alan,专程从美国来开这个会。颂颂也是自来熟的性格,又觉得要尽地主之宜,站住一边陪他说话:“还没有去注册吗?别忘了去领那个装纸笔的文件袋,里面有一样纪念品很有趣,很大一块橡皮擦,足有笔记本那么大,上面写‘For very big mistakes’(为大错误准备)。”
艾伦先生也乐了,和她闲聊天:“你的名字叫Song,是因为你会唱歌?”
她说:“歌不会唱,不过中国人有句话叫‘说得比唱得好听’,我是个翻译,所以这句话正适合我。”
“等会儿大会的发言由你翻译?”艾伦倒有些诧异。
“不是,”她笑:“今天我的任务只是做笔录,翻译可轮不到我。”
“为什么?你的英文说得毫无瑕疵。”
她作出遗憾的表情:“这你得问这里的负责人。”
艾伦一扬眉:“Shane?”
她当然不是抱怨的意思,忙笑着解释:“这次大会的专业性强,我不熟悉,再说我不擅长口译。以前选择学翻译,伟大理想就是能坐在新闻发布会上出风头,后来发现我的记性不好。新闻发布会上领导回答一个问题能说上五分钟,如果是我,听了后面早就忘了前面,那岂不是糟糕?所以只好放弃了。”
艾伦问:“那你都翻译些什么?”
她想了想:“笔头翻译,大部分是文学作品,比如诗歌。”想起那首让她寝食难安的劳伦斯,她随便背了两句:“And the world all swirling/round in joy/like a dance of a dervish/did destroy/my sense ----and my reason/spun like a toy”。
艾伦大笑:“相比之下,云计算太简单了。” 他忽然朝她身后路过的人打招呼:“别人不一定,但Shane一定会同意我的观点。”
她这才意识到这位艾伦是谁。艾伦贝克,将要发言的CTO,这里最大的老板。
又聊了几句,宴会大厅里的人渐渐聚拢,开始的时间渐近。她早知道陈亦辰将是大会的主持。今天他穿黑色修身裁剪的西装,深蓝色带条纹的领带,中规中矩的白衬衫,极其严肃的一身,但不知为什么并不显得呆板。之前她很难想象他主持会议会是什么样子,与他在一起相处的时间里,他平均一小时说话不超过五句。
结果她小看了他。面对两百多个来宾,他丝毫没有紧张的样子,欢迎来宾,介绍自己,总结大会宗旨,日程安排,最后介绍致开幕辞的CTO贝克,说话完全不用讲稿,目光镇定,神色自若。
贝克说话要风趣得多,一上来就脱稿,笑着说:“刚才在下面和一位爱好诗歌的Song小姐聊天,我向她请教,问有没有赞颂云的中国古诗,我可以在致开幕辞的时候引用。她向我建议一句名言,叫‘神马都是浮云’。”
他用刚学会的中文说最后一句,引爆场内一阵哄笑。没想到他一开场就让她出了名,认识她的人,包括老赵,都朝她投来善意的微笑,只有坐在她身边的Jessica貌似暗自撇了撇嘴。她的目光扫过台上,不可避免地看到陈亦辰的目光正落在她身上,和她四目相当,又立刻转向别处。
其实她觉得这是句很好的开场白,贝克活跃了气氛,还从此引申开去,很快谈到云计算应用的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贝克发言后就是几位专家一个接一个地发言,听众有提问的时间,最后的环节是几位专家共同讨论时间,也是颂颂最手忙脚乱的环节。专家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热烈,虽然她背了众多单词,看了无数文章,还是很难完全理解专家们在说什么。幸亏作为小组讨论的主持人,陈亦辰时不时打断专家们的激烈讨论,有时甚至停下来用更浅显的语言总结几句,要不然不要说是她,即使是台下的听众,估计也很难跟上专家们的节奏。
她不断惊异于他的语言能力,从来没想到他那么能说,她和A.J.在一起时聊得热火朝天,他似乎永远插不上话,最多问一句:“你们去哪儿?”现在说到他的专业,他忽然有一种让她耳目一新的光彩,不仅陈述自己的观点有条有理,滔滔不绝,而且还能适时掌控台上的节奏,没人说话时提几个问题,专家意见相左时停下来总结调停,总之场面不冷,也不至于太过激烈。
早上最后一段日程,是陈亦辰介绍M公司的“云端计划”。他的开场白也不刻板,引用他觉得最有趣的预言:1903 年,密歇根储蓄银行的总裁曾经建议亨利·福特的律师,千万别投资福特公司,因为“The horse is here to stay, but the automobile is only a novelty.”(人们会一直骑马,汽车是一时新鲜的玩物。)同样,大型商用计算机生产商DEC的老板肯·奥尔森也曾在1977年说过:“There’s no reason anyone would want a computer in their home.”(没人会需要在家里放一台电脑。)如今DEC当然已经不存在,它后来被著名的个人电脑公司康柏收所购。而码农们的偶像,伟大的比尔盖茨先生,给微软公司提出的使命恰恰就是这句话:让世界上的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台个人电脑。
下面有人轻笑,大家都猜到他要说什么:创新是王道,不要墨守陈规。没想到他微微一顿,笑了笑说:“大家都知道,其实康柏也没能走多远,我倒觉得比尔盖茨给公司定下的目标太过短视。时至今日,至少发达国家已实现了一家一台电脑的目标,那么IT行业的将来何去何从?也许奥尔森的预言快实现了。不久的将来,当所有应用都通过云来实现,谁还会需要在家里摆上一台传统意义上的电脑?”
颂颂啧啧称奇。这发言,还埋梗,他不用看讲稿可以长篇大论地侃侃而谈,太不象陈亦辰的风格了。她忍不住说:“是不是有人帮Shane写讲稿啊?”
Jessica大概觉得她少见多怪,语气充满不屑和自豪:“Shane发言还用人帮写讲稿?M公司的技术总监,你以为只会写程序就行?”
会间几次休息,贝克和陈亦辰的身边都围满了人,而她则抓紧空隙上洗手间。直到下午四点休会,她在洗手间换下令人窒息的西装套裙和高跟鞋,准备去挤公共汽车回家,才在酒店大堂里遇见陈亦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