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东窗事发
她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又像往常一样往铺子里去。
路上人人见了她打招呼,哨兵见了她也和以前一样和气。
顾建设在家被母亲说了一顿,太冲动了,不关他的事也贸贸然这么蛮干,虽说兄弟情重要,可是祁政委好歹和父亲也是同僚,哪里能这么拂面子?
不过,顾母纯属多虑,这个年代的军人,大多数思想境界高,大义灭亲做得出来!
祁政委这些天很怄气,自己生了个这么不争气的闺女。
一番审查下来,祁艳红被判处了一年有期徒刑的禁闭。
那个男人被判了三年劳动改造。
祁艳红这辈子算是完了,犯了******还坐过牢,再大的家世也没人要,何况本来就没多大的家世。
她动的可是m城,省会城市政委的女儿,那是整整比她父亲高了一个等级的政委!
蠢货!祁政委越想越气,又怪妻子没教好女儿,平日里让她胡作非为,养成了目中无人的性子。
干脆连家都不回了,就在部队里睡。
顾建设再见白薇薇,是在城东裁缝铺子。
女人脚踩缝纫机,在认真缝制衣裳,那垂首的模样美极了,听见他喊名字,不经意抬眸,让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在母亲书房偷看过的一本徐志摩诗集,里头有一句,最是那不经意间的抬头,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男人心都软成一池水,连带着说话声音也温存了几分:“嫂子,在忙?”
白薇薇捋过耳边的碎发,站起来:“建设来了,快坐。”
虎子搬来椅子,顾建设推拒着坐下:“最近咋样,有没有啥不方便的?”
他是铁了心要帮白薇薇排除万难,心里对自己说,这是对兄弟高峰仪的承诺。
白薇薇抿唇:“挺好的,多亏了你,现在啥都很顺心。”
说起来真要感谢人家顾建设,要不是他,她早就被那个男人给抱住了,光天化日之下,名声肯定得臭干净。
顾建设摸了摸脑袋,有点害羞:“嫂子哪里话,你是我嫂子,照顾你是应该的。”他这一口一个嫂子,倒让白薇薇想起一件事来。
“建设,祁艳红就没有说啥吗?她没说是谁指使她的?”
顾建设看了看左右,虎子机灵,拉着小石头:“走,咱去街上逛逛。”
铺子里一时间只剩下他们俩人,顾建设压低声音:“她把事儿全推给淑惠,但是我敢打保票,淑惠绝不是这种人。”
说完他又觉得自己好笑,那是人家小姑子,人家认识时间才长呢。
“嫂子你也别担心,我们不会误会淑惠的,祁艳红已经签字认罪,所有事儿都是她一手包办,压根儿拿不出证据来污蔑人。”
白薇薇心里的猜测被验证,顿时脸色沉得可以滴出水。
果然……
她是不相信高淑惠能干得出来这种事,可是种种迹象表明,祁艳红根本就没那个脑袋瓜子和手段。
跟祁艳红走得近的,也就是她了!
她到底为啥要对付自己?自己又没碍着她追求顾建设!
从铺子离开后,顾建设还心疼高淑惠大老远的被牵连,买了包麦芽糖去小学看她。
孩子们放学早,高淑惠开开心心从学校校门走出来,朝着一身绿军装的男人走过去。
“顾大哥!”
她叫得很甜。
顾建设却浑然不觉,他是真把高峰仪的妹妹当妹妹了。
可是他却不敢把高峰仪的妻子当妻子。
有时候,真羡慕高峰仪!
男人怅然,心里苦笑,脸上笑得更苦:“淑惠,走,我送你回家。”
高淑惠这一天甜蜜得要命,觉得啥好事都来找自己,校长说自己表现优异,要评个一级教师,顾大哥又来找自己。
然而第二天,等她发现祁艳红的办公桌被搬空,校长开除的通知出来,才知道,军属大院儿那边,早就出事了!
之前是军队秘密审判,学校只能听后调令,现在是结果出来了!
一切已成定局,她开始惶恐,祁艳红这个女人,肯定会把自己抖落出来的,到时候,顾大哥不是发现自己的真面目了吗?
不不不,顾大哥到时候就会误会自己是个坏女人。
不行!
她决定去军属大院儿打听打听情况。
这回,她不去找白薇薇,而选择找祁艳红她妈。
祈母整个人老了十岁,在家里以泪洗面。
直到高淑惠找上门来,才想起,女儿在禁闭室内疯疯癫癫咬牙切齿念得名字。
难道,真的是这个高淑惠害了女儿?
祁家,祈母倒了杯茶,高淑惠乖巧坐在沙发上,“干妈,艳红姐到底咋了,为啥都不通知,就要从学校离开,我都快急死了。”
祈母眯眼,这才发现以前小瞧了的小姑娘还是个演技派。
张嘴就能来假话。
过了这么多天才来,她可一点没看出来哪里急。
“淑惠呀,唉,干妈命苦啊,现在也只有你来跟干妈说说话。”
祈母把事情经过大致讲了一遍,期间一直观察着高淑惠神色。
年轻人再会演戏,也比不上老江湖,祈母善于交际,啥人没见过,就她!
果然是这个小贱人害了自己女儿!
她说呢,就女儿那个脑子,就算有坏心,都想不出来那种阴损手段。
穷窟窿里爬出来的人,果然是满身脏污。
苦于没有证据,祈母只能暂时按兵不动,先安抚着,“你有这份心就好,以后常来说说话,艳红交了你这么个朋友,干妈真是打心眼儿里高兴。”
临别时,高淑惠还乖巧道,以后要常来看她。
祈母望着姑娘的背影,那抹笑越发狰狞。
走在军属大院儿路上,高淑惠总算松了口气,看来祁艳红要么没说,要么说了没人信。
用脑子想想,自己为啥要跟自己嫂嫂过不去,那么大家世的嫂子,斗倒了不是疯了吗?
高淑惠刚这么一想,忽然灵机一动,唉?对呀,白薇薇那么大的家世,自己是她的小姑子,不是顺带也提了身价吗?
现在祁家闹了这么大丑闻,顾阿姨爱惜名誉,大概也不会愿意跟祁家结亲,倒不如……
☆、第75章:最后一道门槛儿
高淑惠并没有去找白薇薇说点儿好话,她又不笨,自己如今跟白薇薇已经闹得这么僵,再说啥好话,白薇薇也不会再像从前一样对自己了。
倒不如直接……
**
顾家,高淑惠拎了母亲文秀亲手做的腌菜来看望顾母。
顾母接待,继续上次问候的话题:“淑惠,爸妈都在哪儿工作?”
高淑惠抿唇,大方道:“劳阿姨关心,我爸以前在m城任职,我妈就在家,没啥工作,只是后来爸爸去世了,妈妈带我和哥哥来了乡下,现在家里就我跟妈妈俩人,嫂嫂在m城享福惯了,住家里不习惯,申请了个随军。”
这番话说得巧妙,又实诚,叫人玩味。
经历够曲折的!
父亲虽然早死,却是在m城那种省会城市任职,母亲在家不必工作就能被养活,后来带了一双儿女来这种小县城乡下,明显是那个年代被下/放。
看来这位高父,还是个人物。
再细想,她哥哥高峰仪娶的媳妇儿居然也是m城的,说明她们家在m城还有旧故,又享福惯了,住不惯农村,啧,绝对是个条件好的。
原来这闺女一家,还是落难的凤凰。
顾母在居委会任职,平日里专门调解邻里纠纷矛盾,看人看事也有自己的一套准则。
所谓娶妻当娶贤。
长相外貌其次,性情品德是首要的,不然就有吵不完的架,容易拖男人后腿。
自从祁艳红那事儿过后,她对门第不那么看重了,原本以为找个门第好的,出来的闺女有教养讲素质,谁知道那个祁艳红连村姑都不如。
“阿姨,你也喜欢字画啊?我妈妈也喜欢,她说她以前在上海做姑娘的时候,每天清早必誊写一副王羲之的楷书。”
高淑惠抬头,望着墙上挂的一副字画,眨巴着眼,天真道。
顾母眼中划过一抹锐利,上海?谁不知道,夜上海,百乐门,建国前那可是繁华地儿。
穷苦人家笔纸都买不起,哪里有钱天天誊写字儿。
瞧这品味,看来母亲也是大上海书香世家的小姐。
啊呀,照这么说来,高家这个出身才是出身啊,出来的孩子有教养,男孩儿出息,女儿娟秀。
先前,是自己太糊涂了!
这建国才几十年,那些家世好的,不少人先前都是泥腿子出身,哪里能教出啥有教养的大家闺秀?
祁政委说白了也就是个枪口舔血拼出来的,祁家那口子,她平日里也不喜欢,顶钻营算计的呢。
看祁艳红就知道他们家家教到底咋样。
对,就是自己太糊涂了,之前差点把儿子坑惨了。
“淑惠呀,你妈妈喜欢,那阿姨这儿恰好有一副字,是阿姨自个儿写的,就送给你妈妈了。”
高淑惠眉眼彻底舒展开来,她知道,自己终于跨过了最后一道门槛儿!
**
几天后,高淑惠来送母亲文秀写的一幅字,礼尚往来不外如是。
虽说家里穷,毛笔墨水纸都是出去借的。
但是该往来的,就得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