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收到爸妈的来信后,得知大堂哥按照她说的,成立了一个学武培训班,这就是后世青云武校的雏形。
自从李家放出风声,今年习武要收费开始,各种难听的话冒出来。那种抱着占便宜想法送自家孩子学武的人,就说李家钻到钱眼里了;当然,也有深明大义的人理解李家的想法和做法,因为李家收的学费并不多,还不够一只老母鸡的钱,只要孩子学到了真本事,家里愿意出点钱。
而且他们听说李建业把教学内容也改了,不再只教外家功夫,内家功夫也教。这样的话,让很多想学武功的孩子兴奋起来。想送孩子学真本事的家长也高兴,觉得钱交上,没白花。
就这样,交费学武的人也有,不过和以往的人数相比,显得就少了点,有二三十个孩子,还有一部分家长在观望中。
李娜听说之后,给大堂哥去了一封信,说她支持他的事业,每年可以赠给他几瓶药丸,奖励给学得好的孩子。
这封信更让李建业吃了定心丸,下决心好好办这个学武培训班。
学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成,但是在李建业的精心教导下,一年之后,这些学武的孩子也学有所成,比之前乱教的时候是厉害多了。
李建业还找人联系市里市里的体委和武术协会,带领孩子们去参加青少年武术比赛,还真有个有天分的孩子拿了个“青少年武术大赛三等奖”的奖状回来。
这个奖状虽然不算什么大奖项,可在农村人眼中,那也是非常荣耀的一件事,毕竟这是去市里得来的奖。
一时间,知道此事的人纷纷跑来李家询问得奖的事情,还有人去问那些参加比赛的孩子,反正这事在周围村子闹出不小的风波。
因为李建业教了内劲修练方法,这个有天分的孩子学得挺快,这次去比赛,还被市体校的老师看上了,问得奖的孩子要不要去体校上学。
这事也给传出去了,闹得那孩子的家长跑来问咋回事。
李建业给家长解释了体校和普通学校的区别,至于怎么做决定,还是得看家长和孩子,他不能替别人的孩子做主。
家长听说体校管孩子吃住,就决定把孩子送到体校去上学。在他们看来,去体校上学跟吃国粮没什么区别,算起来还提前了,半大小子的饭量可不小,有学校管着,他家没有不乐意的,至于以后,他们现在顾不了了。他们认为,就算是自家孩子考学,也不一定考出去,还不如趁这个机会出去闯闯。
孩子家长求了李建业,让李建业帮忙办理上体校的事。他本着负责的心思,直到把孩子安排在学校才放手。
临别前,李建业告诉那个男孩,不要放弃习武,这是他的优势,不管多累,都要坚持下去。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等放假回家时去问他。
这个孩子牢牢记住李建业的话,不仅要完成老师的排练任务,还要坚持习武。渐渐的,他发现,无论是多累,只要运转内劲,就可以减轻身体的劳累感,这样,他更放不下习武了。
在内劲的加成下,这个男孩很快成了老师们眼中的宠儿,选了他所擅长的项目,加强对他的训练,让他到处参加比赛,获得了不少奖项,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最后当了教练。
他知道,要是没有李建业的帮忙,他无论如何都走不到这一步,他一直记得李家的恩情,逢年过节都去李家拜访。
有这个成功案例在前,找李建业学习武艺的逐渐增多。以至于李建业搞得培训班越来越大,被嫉妒他的人举报了。举报信里说,他是体制里的人,应该全心全意为国家服务,不应该一门心思办武术班赚钱。
领导找他谈话,问他是想工作还是想办培训班,两者不可兼得,必须选择一个。
李建业虽然生气背后有小人作祟,但他确实谋了私利,让别人看着眼红了。到底该怎么选择呢?是按部就班混体制,还是下决心办武术培训班?
李建业一时迷茫了 ,不知该选哪个?
他回家找家人商量,家里的老人和媳妇都想让他上班,武术培训班教给家里其他人办也行。
说实话,武术培训班是李建业一手操办的,就像他的孩子一样,几年下来,花费了不少钱和心血。
当初,因为收费之后,他怕对不起那几块钱的学费,也怕别人说闲话,就花费更大的精力投入到这里面去。
一开始,他在村里找了个空闲的院子教孩子习武;后来孩子多了,地方小折腾不开,他干脆在村里申请了一块宅基地,盖了一排长长的房子当教室。这样的话,几千块钱搭进去了。他不仅把收来的学费投入进去,就连他的工资也搭进不少。
折腾一番,他准备大干一场,没想到在这节骨眼上出了岔子。
李建业思来想去,想不出两全的法子,没办法,他就给远在部队的顾明远去了电话,问问他两口子的意见。毕竟当初他的武艺也是跟顾明远学的,有问题找“师傅”也是应该的。
顾明远和李娜听了大堂哥的话,给他一个建议。如果他喜欢那份工作,就选择继续上班;如果实在不想舍弃培训班,就放弃工作继续办培训班,端看他怎么选择了。
两人会这么提意见,也是因为知道现在国内经济正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有相当一部分人开始下海经商,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也是个好机遇。
顾明远两口子认为,如果李建业抓住这个机会好好干,以后未必不能把小小的培训班发展成一个武校。
况且,顾明远初始的想法就是想让全民习武,如果李建业在民间成立武校,广招学生习武,正合他的想法。
为了这个,顾明远特意强调,如果他选择开办武术培训班,自家会全力支持,不管是在钱财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有困难可以提出来。
就这句话,彻底让李建业下定决心办武术培训班,至于工作,就忍痛辞职。虽然辞的是个铁饭碗,但是他更喜欢办培训班,这个让他更有成就感。
李建业的决定在李家闹起轩然大波,他媳妇怎么也想不通他为啥铁了心辞职。倒是李爷爷和李大伯听说顾明远和李娜支持他的决定之后,不再继续反对他的做法。
外面的情况怎么样,老一辈不是很清楚,但是他们非常相信顾明远和李娜,既然他们认为没有问题,李建业辞职就少了阻力。
李建业的辞职不仅让媳妇和岳家人难以理解,就连他的领导都不理解,让他一定要考虑清楚。
看到李建业坚定要辞职的想法,领导不再劝导,笑呵呵地说:“以后发了财,不要忘了我们这些老伙计。”
有些人还等着看李建业的笑话,认为他傻儿吧唧的,竟然辞了铁饭碗,办什么武术培训班,这不是脑子进吗,早晚有他后悔的时候。
李建业风风火火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培训班中。
李娜和顾明远针对李建业的创业,特意帮他做了一份计划书,甚至给他提供了一笔资金和药丸,来支持他的事业。
以前培训班是小打小闹的,没有起名字,更没有办理什么证件。李娜他们这次就提出,要把培训班的正常手续办理好,省得有人背后给他穿小鞋。
在李娜两口子的帮助下,青云武术培训班正式开办。
两夫妻还特意抽空回来参加培训班的开业典礼,敲锣打鼓热闹了一天。好在看热闹的多,报名的也不少,有不少是看到顾明远和李娜的面子上报名的。
谁让这两口子是镇上的名人,年纪轻轻就混成部队高官。不少人认为他们是因为从小习武才被部队特招的,要是自家孩子学了,会不会将来也有机会当大官?
第104章
就这样, 青云武术培训班最初就在榆树村开办了。自此之后, 就慢慢发展起来。后来,不仅把学校开到市里,还在别的城市也开了分校。
因为武校不开文化课, 开始时, 有一部分学生是专门来学武的;也有在校的学生来习武, 不过都是选择在周末或假期的时候。
武校的学生多数都是男孩子,毕竟男孩多数有个武侠梦,想学得非凡武艺, 仗剑天涯, 行侠仗义。当然,也有爱武艺的女生报名,只是女生占比例很少。
再到后来,青云武术培训班改建成青云武校之后,学校里又增添了文化课程,正式成为一所私立武术学校。
一开始, 这所武校仅在当地有名气, 发展许多年之后,名扬全国,成了爱武孩子最想考进的学校。
时代在发展,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衣食住行方面。人们不再仅求吃饱穿暖,还追求时尚潮流,蝙蝠衫、喇叭裤成为街头的常见服装;街上也出现各种各样的小吃店、菜馆和饭店;自行车不再是极其难求的物件, 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上了,摩托车、小轿车也逐渐风行,在经济的迅速发展下,走进千家万户。
在自行车刚刚普及的时候,顾明远轻易就获得一辆小轿车,是港城顾家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