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七十年代富一代 (苍山雪岭)



“就这儿了,这里最漂亮。”沈爱华找到地方之后,就赶紧催着柳安给她拍几张。

因为这种相机的胶卷不够,两人还没拍尽兴,就不得不走了。

“下次我们继续来啊。”

“对,下次去湖那边拍,今天那边都还没拍的,那边的荷花开的那么漂亮。”

“待会你把胶卷给我吧,我家离照相馆近,待会顺路就回去了。”沈爱华也不想占便宜,用了柳安的相机,那洗相片的活就是自己的了。

“行。”柳安也知道沈爱华的意思,也没有推脱。

“待会我们……”

柳安话还没说完,沈爱华就把柳安拉到后面藏了起来。

“那不是钱丽吗?”

柳安默默地探出头来看,“好像真的是钱丽,她旁边的那人是谁啊?”

“不认识。我们从另一边走吧,待会撞见了不大好。”沈爱华拉着柳安从另一边的路走了。

之前两人打扰了几对小情侣都觉得有什么,但是去打扰熟人就有点尴尬了。

“钱丽那对象长得不错哈,我还以为她惦记着那位知青呢。咳,你的那位知青朋友长得也不错哈哈,是叫张孝正吧,昂?”本来沈爱华之前还说的好好地,莫名其妙的就带上了张孝正,还对着柳安嬉皮笑脸的。

“张孝正长得本来就不错。”柳安一脸正气的说道。本来张孝正就不错,说这话也不亏心。而且这时候要是露出什么不好意思的神情,沈爱华绝对会乱想,顺带嘲笑柳安一番。

果然,沈爱华听到柳安的回答,没意思的撇了撇嘴,“你都不带害羞的啊。”

“我就只有看到数学题会害羞。你还有好多题都没弄明白呢,可得赶紧了。”

一提到数学,沈爱华哀嚎一声,也没心思开玩笑了。看得柳安在一旁暗笑。

其实沈爱华对于学习也没抱多大的热情,不过是柳安带动的,也没真的下狠劲去钻研。也就是柳安哄着她说,高考是一定会开的,不是今年就是明年。沈爱华也就是因为相信柳安的话,才跟着一起学习。

第二天两人上班的时候,柳安就在帮沈爱华讲解数学题,帮她挨个分析公式。

正讲的起劲的时候,钱丽忽然就凑过来问道:“你们在干嘛呀?我看你们这样嘀嘀咕咕好久了。”说着就凑过来看,结果就看到一大页纸的各种式子,钱丽就是小学文凭,看到这些东西就眼花,也没看出个究竟来。

“我弟有题不会回家问我,我也不会就拿来问柳安了,结果我弟就盯上了柳安了。”沈爱华也不遮掩,大大方方的将那些东西给钱丽看。

这时候把高中各种课本凑齐就不容易了,那些东西自然就有损毁,有的外壳早就不在了,就用报纸包起来的,就看表面是看不出什么来的。

现在虽然有高中,但是都不怎么样,有些去上高中的人也就会些自己的名字,但是大部分的都是家里成分好的,学识怎样都是不管的。现在的高中上课也不会讲什么东西,基本上的都是政治,还就上半天的课,剩下的半天不是去学农就是去学军,课本什么都也和多年前的不一样了,全部都是政治色彩浓厚。

“你弟可真爱学习,哪像我弟天天人嫌狗厌的到处跑。”钱丽也就是好奇,看到没什么也就不再追问了。

沈爱华本来题就做的脑子疼,看到钱丽过来,自然就放松下来,跟她聊了起来。不过沈爱华每次都想问问钱丽对象的事,不过都给忍住了,憋得沈爱华直抽抽,让柳安在一边看热闹看的开心。

沈爱华把那些书都囫囵看了一遍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份了,天气已经开始转凉。

那一天正好就是周末,柳安大早上的还赖在床上不肯起来,外面的广播忽然就传来了高考的消息,“高考将于……”

一听到这个消息的柳安,腾的一下就从床上翻了起来,仔细听了起来。等真的确定高考重开的消息,柳安也兴奋的在床上滚了两圈。柳安虽然知道就是今年会有高考,但是其中的变数又有谁知道,万一要是不成,不就白费功夫了吗。

就在柳安在床上滚来滚去的时候,外面忽然就想起了欢呼声,随后整座城都活了起来,倒处都是大家欢庆的声音。

各个单位的广播就是用来宣布各种重要通知的,现在所有的广播都在播放同一个内容,消息的真实性毋庸置疑。

一些老学者一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忍不住的往下流,虽然流着泪但是脸上的笑容却是掩都掩不住。

“这一天终于来了。”

许多人一听到这个消息都跑到外面来看情况,就连柳安也不例外,全部都跑到外面来热闹了。广播还在循环播放着高考的事情,但是大家都还是认真得听了一遍又一遍。

在南山大队的张孝正也听到了大队广播里的消息,为了再确定一遍,他把柳安送给他的收音机也拿了出来。等到大队里的广播和收音机里的消息重合时,张孝正才真正确定高考重开了。

就连张孝正这种冷静自持的的人,听到这种消息的时候,眼里都充满了泪光。作为乡下的知青生活远比城里的人过得苦,听到这种消息的反应也是最大的。

“张哥,你听见了吗?那是真的吗?”门外冲进来两个小伙子,还没进门就开始问道。

“将重开高考……”

这两人一进屋就听见张孝正摆在桌子上的收音机的声音,再听着外面大队的广播,两人立马就开始嚎啕大哭。

随后赶来的一个女知青,也跟这两人一样,哭的不能自己。

反而是当地的农民对这个没有多大的反应,该干嘛就干嘛。

高考的时间定的是十二月十号,距离现在已经只有四十天了。在乡下的知青大部分早就放下了书本,和当地的农民都已经差不多了,每天都参加劳作,用来看书的时间并不多。

得知距离高考的时间已经不多之后,大部分的人激动过后全部都行动了起来。

十月正是乡下秋收的季节,但是大部分知青全部都不管不顾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了,因为有许多人太久没有摸书本,学习起来还是很吃力。而且现在的书本都找不全,只能大家交换着看,学习的效果都不怎么样。大队上的人虽然都有意见,但是却没有多说,也是体量他们的心情,想着什么事都等高考过了再说。

妇联里的年轻人除了就只能认个字的,其余的人都还想去博一把,都投入到学习中去了。赵婶子也体谅大家,把大部分的任务都分给了其他人,给年轻人减轻了许多负担,让大家学习得更加投入。

本来柳安和沈爱华之前就是在偷偷地学习,等高考的消息出来之后,两人才正大光明的用了起来。

“柳安你可真是太机智了,早就猜到有这么一天。要不然就我那水平,拿什么和人家比啊。”沈爱华一听到高考的消息,就专门买了柳安爱吃的酱肘子来感谢柳安。

这些也是沈爱华有感而发,自从高考的消息宣布之后,大部分的人学习都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沈爱华想起自己之前的学习状态就感到惭愧,要不是柳安一只劝着她,她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水平呢。

第38章

重开高考的通知过了两天不到, 全国各地的文件也下来了, 让组织各地的人进行报名,而且报名的时间只有四天。

几乎是同一时间市里就冒出了各个报名点, 每个报名点都贴着有招生简章。招生简章上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青、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年龄二十岁左右, 不超过二十五周岁。对时间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以放宽到三十岁, 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1966、1967两届高中毕业生)。”

虽然这个通知还没下来的时候,大家都还是在复习, 不过看到上面的报名要求之后大家都更加定心了。

毕竟有许多的下放的知青家庭成分都不好, 就怕又出什么问题, 看到这些规定自然就放下心来。而且上面还专门强调过, 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 破除唯“成分论”。不管这句话是不是说真的,但是有那个态度在那里就是好的。

不过也有一些不符合上面硬性规定的人,特别是那些年龄已经超过限制的人。这个招生简章的后面几句在现在看来, 就是在放宽考生的年龄限制。但是当时的领导们却不敢自作主张,老三届的毕业生只有66、67年的才能报名, 其他的都不行。

不过大家都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都去报了名, 因为早年下放的知青年龄现在都比较大了, 但是要他们放弃也不可能,只有凭着后面的一条规定来博一博。

报名的站点简直就是人满为患,四天的时间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前去报名,谁都想试一试, 万一成了就是一步登天的事,所以很多明明只有小学水平,但是去报了名。

妇联的里的人都属于工人的范畴,而且高考属于自愿报名,所以妇联的年轻人基本都符合要求,所以得知消息的时候大家就都组队去报名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