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鸢早闻大人风流旷达,素有才气,若是杨大人不嫌弃,愿意给大人研磨添香,服侍大人叠被铺床。”
说罢,脸色绯红,在杨荣转头看去,那张俏脸真是比她怀里的腊梅更艳丽多娇。
杨荣早已经心荡神驰,忍不住笑道:“妙妙妙!看来,杨某得改日亲自登门拜访贵妃,以谢谢她宫里竟然调教出,如此佳人。”
杨荣便轻轻拖着碧鸢回了府邸。
而翊坤宫的孙灵微放心的笑了。
她又多了一个筹码。
接下来,她还得去拜访钦天监的郑大人。
钦天监当日的胡大人,当年亲自用荠草占卜法,测算出当年的皇太孙朱瞻基的婚事,因为一句“宜向济水南岸求偶”而让胡善祥空降中宫,可是如今,时移世易,胡大人的儿子,却在第二天,向皇帝密奏:中宫胡皇后乃禄命,此生必然没无子。
☆、334章 商议“废后”
大明宣德三年二月,宣宗朱瞻基册立孙贵妃的儿子——朱祁镇为皇太子,当时他尚不满三个月,是明代册立太子时年龄最小的。
由于中宫胡皇后亲自上表,请求立朱祁镇为皇太子,所以皇太子的册立毫无争议,但是皇太子册立了几天,朝中就不断有各种声音冒出来。
总体来说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既然皇太子已经确立,因为皇太子的母亲必然为皇后,所以应该尽快把皇太子过继给胡皇后;
另一派则认为,正因为皇太子的母亲必然为皇后,所以应该考虑,让孙贵妃来当皇后,中宫没有子嗣,就是民间,按照“七出”这条,都应该休妻,所以胡皇后应该被废。
两种争论越来越激烈,谁都不能说服谁。
然后,拥护胡皇后的人,就搬出永乐帝和仁宗皇帝两座大山来压孙贵妃的人,然后争论的焦点,就从“孝悌”上升到了“国本”。
此时,拥护孙贵妃的人,气焰渐渐就低了下去,这时,朱瞻基亲自召集几位大臣:张辅、蹇义、杨荣、夏原吉、杨士奇等商议,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风波。
“皇太子已然册立,”
朱瞻基开门见山的说道,声音里充满了冰冷与烦躁:
“朕有一大事与卿等商议,你们都知道,朕年过三十,才得一皇子,而中宫胡皇后这么多年一直没有生下皇子,朝中诸事,经常告病。身体一直不太好。近日我已经询问过钦天监的人,都说胡皇后是禄命,必无子。”
朱瞻基眼睛扫过众人,突然声音里变得颇有感情起来:
“现在贵妃生下皇子,当立为嗣。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是,母以子贵,这是礼数。可是现在,对于中宫朕究竟该如何处置呢?与诸卿商议。”
皇帝整个问题一抛出,所有人鸦雀无声,张辅等人都装聋作哑,拒不回答。
此时,朱瞻基忽然有些气恼的说道:
“中宫胡皇后是两代先皇亲自遴选、认可的皇后没有错,可是她嫁给朕这么多年,无子多病,这是其一,朝中大事不能为朕分忧,这是其二,宫中小事也犹豫不决,没有中宫风范,这是其三……这么多年,一直唯唯诺诺,只知道‘顺从’二字,却不知道什么叫做‘举案齐眉,琴瑟和谐’。”
“可以说,胡皇后大大辜负了两代先皇还有朕,对她的殷切希望,真是罪不可恕。”
朱瞻基说到这儿,再次将希冀的目光扫过几位重臣。
按理说,皇帝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大臣们应该已经完全明白皇帝的意思了,他们应该马上顺着皇帝的意思说了。
但是因为自从仁宗朱高炽改革了内阁大学士制度后,为了保证抉择的民主与公平,所以皇帝的决断权已经大大减少。
天子虽然至高无上,但是在对于国家大事的方面,必须说话有理有据,不能仅仅凭着个人好恶就乱下圣旨。
朱高炽和朱瞻基上任之初就已经明确宣布,就算是皇帝下达的旨意,只要是不正确的,内阁大学士们完全有权利一致通过后,改变皇上的旨意。
所以,此时,年轻的新皇帝朱瞻基,多么希望有个内阁大学士能够支持他。这样他,至少也不至于那么寂寞。
眼看其余其余四位内阁大学士全都缄口不言,朱瞻基有些灰头土脸的,此时杨荣忽然上前一步,大声说道:
“皇后既然如此让两代先皇,还有皇上失望,是可废也。”
其余几位内阁大学士一听杨荣开口,全都面面相觑,此时朱瞻基有些得意的望了他们一眼,喜出望外的问道:
“现在,朕和满朝文武,所担心的不外乎是,皇后虽然有过,但她毕竟是中宫,如果就此废后,像唐高宗李治废了王皇后一样,日后留下骂名,为后世所非议,甚至,后人将李家江山旁落,也归罪与废后之事。不知道,历朝历代是否,废后也有精彩故事呢?”
杨荣想了想,微笑着说道:
“作为皇帝,凡是非得落到废后一步,那必然是有非常重要的理由。只是,纵观历朝历代的废后,不是凄然死去,便是冷宫终老,都没有善终,因此,人们便把对于废后的同情,演变为对皇帝无情的质疑,觉得皇帝不念及夫妻情义,但是,其实,废后也有留下佳话的故事,比如:宋仁宗废郭后为仙妃是也。”
宋仁宗废除郭皇后,改称她为仙妃,让她不当皇后,当神仙,学到修佛,倒还真算佳话。
因为宋朝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一心向佛,最敬重的当然是神仙,所以由“皇后”到“仙妃”,位份不但是没有降下来,听着反而是升了一级,也算善待皇后,有情有义了。
杨荣说到这个典故,张辅与夏原吉、杨士奇、赛义等人都有些尴尬,又有些懊恼,但是他们依然嘿然无言。
朱瞻基便故意问杨士奇道:“士奇兄,朕一向与你亲厚,你觉得杨荣说的废后先例,可有道理?”
生性忠诚耿直的杨士奇扬了扬头,傲然道:“臣侍奉皇上和皇后,犹如儿子侍奉父母呀。哪里有为人子却商议废除自己的母亲的道理?所以,废后之事,臣没有资格表态。”
朱瞻基脸上的表情顿时阴转多云。
此时,杨荣赶紧低声提醒他:“士奇兄,为人子,是不可非议父母,可是,现在,是皇上命令你表态,相当于父母在主动征求你一件,与妄议父母是有区别的。”
杨士奇却一点也不领情,依然耿着脖子说道:“正因为父母命令,所以才不能随便开口。”
“正是,正是!士奇兄言之有理。”
此时,张辅与夏原吉都赞同杨士奇的话,肃然道:“此等大事,若是我们几个内阁大学士就此决定了,未免有些草率,应该召集群臣,一起商议不可。”
朱瞻基恼怒的说道:“群臣之口,来势汹汹,这件事若是让他们议论下去,只怕贻笑大方,为人非议,说什么的都有啊。杨爱卿非要这样为难朕么?”
☆、335章 君臣之间的博弈
朱瞻基几乎有些恳求的望着杨士奇,问道:
“爱卿,既然已经有了宋仁宗废后先例,我们何不遵循此桩美事,做个决断,非要将这件事情摊开在朝堂上,任人议论呢?”
杨士奇低头道:
“皇上此言差矣,宋仁宗废后,孔道辅、范仲淹极力阻止,告诉他这样的坏处,甚至还因此率领内阁重臣十数人,入朝进谏,结果反而被皇帝罢黜。这件事遭到了所有大臣的非议,至今史册中还在讥讽这件事,所以,谁说的,宋仁宗废后就全是美誉呢!”
说到这儿,杨士奇真诚的跪在地上,磕头道:
“臣等此时,逆着皇上的意思,被皇上厌弃,甚至罢黜都只是小事,若是将来,史册有亏,讥讽皇上,那就是大事,皇上你对待微臣尽心尽力,如亲人一般,杨士奇不可不为皇上着想。”
杨荣说完,忍不住流下泪来,他不住的跪下磕头,头皮都磕破了。
“看来,你是真的不会支持朕废后了?”
此时朱瞻基对于这个忠心耿耿的老臣,既恼怒,又无奈。
更何况杨士奇的这一番话,说的有礼有节,有情有义,朱瞻基想要发作,根本没有理由生气;
想要表示感动,支持,那样就完全落入他们的圈套,自己的主张得不到施展,废后一事就是空谈。
这正是他们想要的效果。
“那这样,朕如何跟微妹妹交代?这几个老狐狸,说的那么冠冕堂皇,不外乎就是害怕朕废后一事,说是得到过你们几位重臣的支持,你们怕群臣背后指着脊梁骨议论你们,甚至怕后人骂你们,怕承担责任,毁了你们那一世清名,枉朕待你们那么好,视你们如父如兄,以情相待,你们却跟我玩心眼,真是可恶!”
朱瞻基恼怒的想着,无精打采的转头问其余几个人:
“你们的意思,跟杨爱卿,只怕也是一样了?”
“正是如此。”
张辅、杨士奇、赛义、夏原吉等人异口同声的拱手下跪。
只有杨荣默然在原地。
“好了,朕知道了,今天就议论到这儿吧,散了吧。”
朱瞻基无力的挥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