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 (秦绵绵)


李浚的母亲也高声谴责。
“不如这样吧,由哥哥李哲带母亲及妻远走避难,我带着10岁长子李森、8岁次子李綮趁深夜潜往济南,先向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报告汉王造反的情况,并请求都指挥使靳荣发给符验,我亲自即刻赴京告变。这样可保万无一失。”
李浚沉思了片刻,终于下了决定。
“李浚,方法好是好,可是既然汉王把工作都已经做到了你这个丁忧赋闲在家的人,那些正当头的关键人物,只怕汉王早已收买,现在三司的人,到底是谁的人,还真难以说清。”
李浚的妻子忧心忡忡的说道。
“是啊,要是你去告变,恰好三司的人都已经投靠汉王,那恐怕正好撞在了他们的枪口上,把你立刻抓起来。”
李哲也深表忧虑。
“不行,李浚,这样太冒险了,不要去。”
老母亲毕竟失去了丈夫,就这么个儿子,真的好怕他再有个什么闪失。
“不,母亲,国难当头,我辈岂能退缩?”
李浚义正辞严的拍拍胸脯,慷慨道:
“再说,我相信三司的人,不可能全部都被汉王收买,只能说,他收买了其中的某一个;就算三司的人都答应投靠汉王,我相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跟我答应都指挥使王斌一样,是假意顺承。”
李浚继续认真的分析道:
“只要真的有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赶赴京城,通风报信,他们中的忠志之士成全还来不及呢!就算是那里面的投机分子,只怕也要暗中成全我,好给自己多留一条退路呢。”
“李浚言之有理。看来,他看问题很老道。”李家的宗伯终于开口了。
“好,那就这样,立刻分头行动。”李哲和老母亲立刻异口同声的答应了。
李浚先后来到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报告情况,果然如他所料,前两道关口上,那些官员都十分配合。
可是最后一道重要的关口都指挥司那里却出了问题。
都指挥使靳荣一听李浚要赴京告变,强烈反对李浚进京告发。
“大胆李浚,你口口声声说汉王叛变,那么我请问你,你的证据在哪里?只怕那个心怀不轨的人,是你吧?你想向皇帝邀功请赏想疯了?”
靳荣阴阳怪气的阻拦道。
李浚情急之下抽刀相向,只好釜底抽薪,大声斥责说:
“靳荣,你不让我告发,难道我坏了你的事不成?前面按察司,布政司,都准许我赶赴京城,只有你百般阻拦?再说,我要是诬告,自然有皇上来处罚我,难道你认为,以当今皇上的圣明,竟然不能判断是非,会容许我一个闲人来干扰圣听?”
靳荣哪里见过李浚这一番义正辞严,正气凌然的样子?
眼看周围的人议论纷纷,靳荣见再抵抗既没有理由,还可能激怒李浚,命将不保,于是只好无奈的俯首告饶,双手献上出城符验。
李浚把两个儿子寄于布政司后,即刻赴京。
此时,都指挥使靳荣十分恐慌,其实,他就是那个投靠汉王的内鬼。
其它官员虽然表面答应,但是并不出力,只是虚以为蛇,只有这靳荣,是真的被王斌那些简单粗暴的高官厚禄的许诺,动了心,对汉王的造反大业十分支持,生怕有变,只怕马上让汉王打到北京,登基称帝,他好出仕入相。
此刻,他为了暴露自己的身份,不敢把李浚怎么样,无奈把通关符验给了李浚。
可是他一出了都指挥司,赶紧派心腹向汉王朱高煦报告。
朱高煦一听,大惊,赶紧派出飞骑追杀李浚。
可是,这李浚实在太聪明了。
他有一种很深的预感,觉得靳荣会暗报朱高煦,然后汉王一定会派人追杀自己。
于是他早有防备,化名王刚,避走官道,专门抄小路,星夜急行。
朱高煦派出的人马追了三天,也没有追到李浚,只追到一个叫王刚的,回来向朱高煦禀报。
朱高煦大怒,说:“王刚不是李浚还是谁?”
然而,再追已来不及了。李浚经过三天三夜的星夜疾驰,早已经出了山东,汉王是鞭长莫及,望洋兴叹了。
朱高煦赶紧派人马捕杀李浚族众。
可是因为李浚早有安排,其兄李哲及两个儿子幸免。
此时,就在李浚日夜兼程的赶往北京的时候,还有另外一个人已经到达了京城,这个人就是汉王朱高煦的派遣亲信枚青。
他昼伏夜出的潜到北京,是因为他的主子,给了他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
这个任务是什么呢?
当然就是联合朱高煦的旧部作为内应。
想造反当皇帝,最好的方法是里应外合,攻破京城。
而这个十分重要的“内应”,他是谁呢?
他就是朱高煦当初靖难之役时的老战友英国公张辅。
这个张辅跟汉王早年在战场上生死相许,后来在官场中有惺惺相惜。
特别是永乐帝晚年,生病,还要远征,群臣们都在暗中担心皇帝的倒下之后,谁来接班的时候,张辅对于汉王朱高煦跑来的橄榄枝,态度最为“暧昧”。
可以说,在第一次皇位大战,也就是朱高煦和朱高炽两兄弟的兄弟皇位大战之前后,英国公明里暗里都是支持朱高煦的。
可是现在,时移世易,这一次,汉王和自己的侄儿第二次争夺皇位,在这场叔侄皇位大战中,英国公张辅是继续和汉王“暧昧”到底,还是旗帜鲜明的亮出他的态度呢?

  ☆、304章 英国公的选择

这一次,英国公张辅再也没有和朱高煦“暧昧”,从获知汉王的亲信的来意,到将他们逮捕,他丝毫也不含糊,当晚就把使者绑了交给皇上,连顿饭都没请人家吃。
英国公真是决绝。
也就是说,在第二次的叔侄皇位大战中,英国公果断的抛弃了自己之前对于朱高煦暧昧不清的态度,毫不犹豫的背叛了自己当年的战友——皇叔朱高煦,选择了支持侄儿朱瞻基。
这是为什么呢?
当年,对于,汉王的许多争夺储君的行为,英国公虽不直接参与,但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在汉王朱高煦看来,主要原因是,张辅是他的老战友,又跟朱瞻基的爹爹朱高炽早有矛盾。
因为当年朱高炽还是太子的时候,面临汉王精心策划的“鱼吕之乱”,太子朱高炽明哲保身就罢了,还对英国公充满怀疑,主动疏远英国公。
其实,明明是汉王摆了他们一道,可是太子朱高炽却看不出来,反而让张辅来背这个黑锅,这张辅是多么的窝火!
那张辅是将门之后,几代豪门贵胄,怎么容得下朱高炽的冷落,所以,他虽然是太子正营的人,慢慢向朱高煦靠拢也并不奇怪。
但是朱瞻基可不同于他的父皇朱高炽。
他这么几年以来,早已经冷眼旁观,一直密切的注意着张辅这个人。
朱高炽不知道“鱼吕之变”的前因后果,可是朱瞻基当年通过还是叫做“吴二红”的吴婳,看到汉王的细作芙蕖写过的那封信,所以,朱瞻基知道英国公的委屈,也理解他的愤懑。
所以朱瞻基一登上大位,就对英国公以及他的子侄们许以高官厚禄,英国公的妹妹张玲珑去世的时候,葬礼也是朱瞻基力劝张翠云,用皇贵太妃的高规格,几乎等同于副太后的规格,葬入长陵,张辅自然是满门荣耀。
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前途未知,张辅干嘛要陪朱高煦做这掉脑袋的事情?
更何况他跟朱高煦当年是战友,自然也知道朱高煦那种急躁冒进的性格,和朱瞻基的沉稳有心计,两相比较,你朱高煦有几斤几两,打得过京师三大营的精兵吗?
所以,这一次,张辅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皇帝。
朱瞻基一看张辅如此迫不及待的把汉王的亲信绑来,大喜。
“张世叔,难得你如此深明大义,这么一大晚上的,亲自将叛臣送到我这金銮殿来,世叔这番忠心真是天地可表,日月可鉴。”
皇帝这一番高帽子,让张辅感激涕零,无以复加。他跪在地上,老泪纵横。
“皇上,你怎能叫老臣世叔呢?老臣还不够那个资格呢?”
张辅对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愈加后悔。
“皇叔休要客气。你跟随我皇爷爷当年鞍前马后,追随那么多年,跟皇爷爷如父如兄,叫你一声皇叔朕还觉得惭愧呢。”
朱瞻基赶紧扶起张辅。
心里暗自得意,今天的这一番攻心工作做的真好。
他刚才提到张辅的靖难战争的那段经历的时候,有意不提汉王,而是反复提及皇爷爷,谁不知道,他朱瞻基是朱棣在襁褓中,就选定的皇位接班人啊。
汉王当年在战场上虽然神勇,可是,比起皇爷爷朱棣来,还是嫩得多。
朱棣亲自选的接班人,难道还会有错么?你汉王再出来造反,那不是对不起朱棣么?
张辅和汉王的感情再深,那自然也是比不上朱棣的啊。
此刻,如果说在朱高煦和朱高炽兄弟二人的皇位大战的时候,他会犹豫,是因为,觉得朱高炽这个皇位得来,不够有说服力,全靠儿子荫蔽;
但是朱瞻基和朱高煦的叔侄皇位大战,张辅可是心里有数的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