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啊,白灵这一年来吃过的海鲜就是河鱼而已,大闸蟹都是死的,被捆的紧紧的,现在天气热,两个人坐了一晚上的火车,到家后白灵赶紧把蟹放在通风口,邹城说送给孙玉柱两口一只,他们两个吃一只就够了。
白灵也是这么想,但是到底是邹家人给的,她没好意思说,邹城还惦记着姥姥姥爷,这让白灵心里很受用。
回小杨庄还得周日,这么长的时间螃蟹都要坏掉了,所以她拿盐把两只螃蟹腌了起来,吃的时候沾醋或者黄酒吃,配着下饭。
白灵又到了肚子疼的日子,邹城没让她沾凉水,反正住得近,随时都能过来,屋里屋外忙前忙后,做饭洗衣服都全包了。
白灵在屋里听收音机,邹城刚用凉水洗了碗,进屋伸伸手:“手可凉了,快帮我捂捂。”
白灵乖乖的凑过去,把自己的两只手贴在他的大手上,确实很凉,手还是通红的,邹城明显不太满足,他把手往白灵的衣服上蹭蹭:“温度不够。”说完把白灵扑倒在床上。
邹城的手顺着衣服伸进她的后腰,满足的说道:“这样更暖和。”
“流氓!”
邹城的脸蹭蹭她:“我只对你一个人耍流氓。”邹城抱着她腻味一会儿,手不老实的动来动去,白灵踢他一脚:“我饿了,去做饭。”
邹城意犹未尽的撇撇嘴:“我手还没热乎呢。”白灵脸红心跳,羞愤的一歪头:“你别这样,我们还没结婚呢。”
邹城闻声凑上来,勾了勾她小指:“我是想早点娶你啊,就怕你不同意,如果结了婚,以后就能名正言顺的搬到一起住了,这个院子也不用再租,你很方便的,就往隔壁一办就行,是不是很简单?”邹城明显是在偷换概念,结婚才不是左边院子挪到右边院子呢,要操心的事太多。
白灵轻咳两声:“以后再说,以后再说。”她还没做好结婚的准备呢。
作者有话要说: →_→ 抽中剑桥包的小天使已经收到包包啦~~中现金的那个小伙伴,还没来找我认领啊~~~~~
第66章 红薯叶饼
白灵和邹城住的近,他现在更是找各种借口过来找她,下班后直接来白灵家里,白灵撵他回去,他拎把扫帚去院子里,说有活要干。白灵没办法,只好由着他。
邹城父母每月都会给他寄点东西,有时候是吃的,有时候是用的,自从白灵跟着邹城回家,以后寄过来的全是双份。
邹城得意洋洋的说:“你看,我们现在是家长双方都同意,小红本本可以扯两张回来。”
白灵:“哦。”
旁边住个男人方便很多,白灵的煤球都堆在墙下,后来她发现墙下地势低,现在这季节经常下雨,雨水在附近一堆积,下面的煤球全泡水了。
白灵的煤球堆在一个箱子里,她试图抱起来,没成功。煤球一抹一手黑,一点点的往外拿也不实际,白灵去找邹城,邹城手上使劲,没费什么力气就把煤球箱子抱了起来,按照白灵的指引挪了位置。
白灵家里的厢房被雨水浇烂半边,也是邹城找时间修的,厢房都是泥土房,经常需要修修补补的,她听白大姐说,每年都得修上一两次。
白灵早上起得晚,一般都不吃早饭,想赖床多睡一会儿,她如果有早自习的话,六点半就得到学校,起来洗脸刷牙,也得六点起来才行,要是再做早饭,五点半她真的做不到。
邹城搬来之后,发现她这个恶习批评过几次,但是白灵对着邹城嗯嗯啊啊答应的很顺溜,第二天一转头继续晚起,从那以后,邹城每天早晨做早饭,过来敲门,让白灵过去吃饭,白灵又一次没听见敲门,邹城拿钥匙进来,吓她一跳。
白灵好奇邹城为什么每天起那么早,邹城有早起的习惯,不管什么季节什么气候,每天雷打不动的五点起床,她每次问他,邹城都是淡淡的说习惯了。
邹城起得早,做早饭也是顺手的事情,到后来白灵乖乖的每天六点去敲门吃饭,早饭很简单,红薯粥加白灵腌好的黄瓜。
邹城每天还会特地给她准备一碗白开水,早晨起来喝杯水能清理肠胃,白灵砸咂舌:“年纪轻轻老气横秋的。”
邹城送白灵上班时,在学校门口遇见了曹会芝,她眼睛贼溜溜的盯着邹城看,白灵心里不舒服,拉拉邹城:“快去上班吧。”
曹会芝赔着笑脸伸长脖子说道:“白姐,这就是邹城吧,听咱们办公室的同事提起过,我还是第一次见呢,你们……早上都是一起来?”说话间带着探究的口气。
白灵不想理会她,但是又怕她胡乱猜疑惹事,耐着性子解释道:“他就住在我的隔壁,所以早上能碰到。”
曹会芝回道:“就住在隔壁啊,还真是好呢,白姐什么时候结婚跟我说一声啊,咱们关系不赖,我指定要随份子钱的。”
很平常的同事关系,在曹会芝的口中美化成了还不赖,白灵敷衍道:“放心吧,以后结婚肯定会请你们的,咱们办公室的一个都不会拉下。”
曹会芝眼睛暗了暗,白灵明显不接茬,白灵走的快,她跟在白灵后面,问道:“白姐,咱们学校又要带着孩子下乡去劳动,办公室的李姐告诉我,肯定是从我们实习老师里选,我能不去吗?你实习那会儿也是必须去吗?”
学校如果真的指派你去,你还能不去?学校是工作的地方,不是自己家里可以任性,说句冠冕堂皇的话,不能辜负学校领导跟同事的信任,一定要干好这份工作,连抱怨都不能有,这是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大好机会,要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还能不去?
曹会芝这样的性子,白灵觉得她以后肯定吃亏,不过她不是曹会芝她妈,自然不用操这份心,白灵说道:“之前的集体活动,我都去了,我建议你跟着去。”
曹会芝什么话都跟白灵说,自己不会干农活,连水稻小麦都分不清,不适合下乡去劳动。学校里的老师们,大多都是城镇户口,家里人一般都是上班的,不需要种田,没见过也正常,但是万事可以学,她跟其他老师之前也是不会啊?不会不是可以推脱的理由。
曹会芝到了办公室,又问了其他几个老师,同事都耐心的跟她解释,说这也是好事,对年轻人是一种锻炼,白灵观察了一下朱雨,这个姑娘明显更聪明一些,来学校的这些天,不显山不漏水,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在办公室备课,其他同事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她会带着甜甜的笑意帮助别人,比看不清眉眼高低的曹会芝段数要高出好多倍。
有人问朱雨:“朱老师愿意去下乡吗?”朱雨笑起来有两个可爱的酒窝,加上人年轻,更是青春无敌,朱雨笑道:“愿意呀,我还没去过农村呢,劳动最光荣,我想去参加生产劳动,就是我不会干活,怕闹笑话。”
旁边的年轻男老师劝她:“闹啥笑话?老乡人都很好的,不会难为你们。”
这次下乡笑话倒是闹了一出,不过不是朱雨,是曹会芝。下乡的孩子是五年级的三个班,由朱雨、曹会芝还有另外一个男实习老师带队,地点是县城边上的一个村子,走路半小时就能到,现在是收获红薯的季节,地里的红薯都被挖走,但是也会有些漏下的,这时候大队的队长就会让队员们来地里,喊一声开闸,大手一挥,挎着竹篮的,背着竹筐的,家家户户奔着往地里跑,为个啥?因为只要是挖到剩下的红薯,都归个人所有。
这样的传统每个生产队都有,除了大伙挖完充公的,难免会有些漏网之鱼,藏的深需要好好寻,而且还能捡到一些红薯叶,可别小看红薯叶,这可是好东西,捡上一些,回家洗干净搅合上玉米面,放蒸锅里可以蒸着吃,还有的人家攒成团,做成红薯叶馒头、红薯叶饼,做上一锅够一家几口吃上一天,整日吃玉米馍馍、黑面馍馍,味道没有一点变化,捡点红薯叶还能改善改善伙食。
白给的没人愿意错过,家里的劳动力全都上阵,七八岁的孩子也跟在屁股后面捡,捡到一点都是赚了。
曹会芝他们这群老师孩子们正好赶上大队要放闸,曹会芝尿急去旁边的茅厕方便,回来之后一个村民拉住她:“丫头你是哪家的?随便跑啥,要放闸了,赶紧捡红薯去!”
曹会芝不知道放闸的含义,问了问,对方说道:“谁都能捡!这可是白给的,快去吧,我不跟你说了,我得赶紧去了。”
曹会芝半明白半糊涂跟着人去捡红薯,口令一下,她撒丫子跑的比谁都快,她之前没干过,但是可以边看边学,手里没工具,用一双手刨土找,旁边人告诉她,红薯缨子也是好东西,可以捡一点,其他人不知道曹会芝的情况,还以为她上厕所没回来呢,一行人躲在大树底下乘凉。
红薯地里热火朝天,曹会芝抱着好几根红薯,衣服里裹的都是红薯叶子,一双布鞋上全是湿泥,笑呵呵的往前走,大队的队长认出她,带她去找学校的人,曹会傻笑的说:“红薯能免费挖呢,你们咋不去?”
朱雨叹叹气:“这些不是随便就能挖吧?”
曹会芝抹抹脸上的汗,她手上还有泥,一抹满脸都是:“不可能!刚才就是一个老乡叫住我,说让我赶紧下去挖红薯呢,挖到的都归自己,好多人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