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小名叫元元,谐音是缘分的缘,也代表着两个人是因为缘分才走到一起,有了现在的幸福日子。
白灵发现,方叔叔大概是日子过得舒心,现在年轻了许多,不像之前在小杨庄那样颓丧。
方叔叔笑道:“人家朱雨比我小这么多岁呢,如果我不把自己捯饬的年轻一点,怎么往她旁边站?”
朱雨这次回来给白灵的三个孩子带了不少东西,有玩具有零嘴,都是高档货,白灵嗔道:“结婚了得精打细算一点,这么大手大脚的哪行?给孩子不用买这么多东西。”
朱雨才不听她的话呢:“你啊,跟我妈一样啰嗦,我给孩子买的,又不给你,小麦土豆,你们喜欢吗?”
两个孩子喜笑颜开:“喜欢喜欢!”小黄豆也拍拍手:“真好!”
方叔叔的华侨票又恢复了供应,这些东西在华侨商店买,价格并不贵,至少比普通的商店要便宜一些。
白灵想起了邹城的嘱托,趁着方叔叔出去抽烟的机会跟他提了一嘴:“方叔叔,你现在恢复名誉了,邹城说,等你什么时候回来,就把那些东西还给你。”
白灵说的委婉,不过方叔叔聪敏机智,马上反应过来 ,思索了片刻说道:“你和我说过,这些东西很值钱,过个二三十年能卖上好价钱,这样看是一定要留下,不能被搜走的,我现在看着很安全,但是没准哪一天又会重蹈以前的覆辙,安全起见,还是先放在那吧,呵呵呵,小城那个机灵鬼,难为他能想到把东西藏在那儿。”
既然方叔叔不打算取走,就还像以前那样存放着,白灵和邹城研究过,这几年风声紧,革委会的人虽然减少了搜查,但是搞不好会来个突然袭击,被搜到可就麻烦大了。
白灵说道:“那行,现在我们这存着,等过几年风声过去了,到时候再给你们。”
白灵掐着手指算算,也熬不了几年,最多五年而已,其实到了1975年,局势基本已经开始回缓,日子会越来越好过的。
白灵看了看屋里疯跑的孩子,小麦他们赶上的时代不错,至少比她这会强,以后恢复高考制度,他们人生的道路会顺畅很多。
朱雨抓紧时间陪父母,方叔叔常在县城转悠,还回了一趟小杨庄,又去看看他住过的牛棚,教授还在这里呢,估计一时半会出不来,看到方叔叔一脸感慨,方叔叔好言好语安慰他,说再忍忍,等以后正名了,就能出来过舒心日子。
煎熬中的人心里就是得有一个美好的愿景的,不然一天天的要如何熬吗?分在小杨庄还算好的,大队里的人都很实在,也不磋磨人,看他年会稍稍大一点,多少暗地里照顾一下,虽然吃的方面不太好,不过重活不怎么让他干,分给教授的都是一些他能干的了的,所以身体损耗不算厉害。
猫娃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教授教给他知识,相对的他也会有所回报,有好吃的会偷偷留上一点,趁着天黑给教授送过来,有时候跟着孙海全上山,摘到野果子藏在衣服里,给教授带来解解馋。
方叔叔去的时候,猫娃正窝在牛棚里写字呢,他瞧了一眼猫娃,神采奕奕的说道:“这个小徒儿学的怎么样?”
教授坐在门槛上,摆摆手:“什么徒儿啊,我就是教孩子认字背书,悟性不错,本性也是一个纯善的孩子,是可造之材啊,就是可惜了,现在不能高考继续深造学业,不然啊,前途不可限量。”
第112章 大骨棒
猫娃的记性不错,虽然没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但是背书比同龄人要快上三四倍,再加上自己刻意巩固,只要他背过的书,就一定记得牢牢的。
记性好是他最大的优势,加上有教授这个知识渊博的人教导他,学识比同龄的孩子隐隐高上一头。
方叔叔给教授扔下点吃的还有简单的洗漱用具,他跟教授同吃同住,知道他是一个有洁癖的人,只是现在的环境限制,实在是干净不起来,其他的他帮不了忙,这些简单的生活用品,还是可以随手送他的。
教授也不是一个矫情的人,他大方的收下,随即说道:“以后我要是还有机会出去,一定会报答你的!”
“报答什么?我可没指望这个,你平平安安的就行。”方叔叔得抓紧走了,不然一会儿天黑路不好走,他对这里也不熟悉,怕迷路。
猫娃从牛棚里起来,拍拍尘土说道:“我送您到县城口吧。”猫娃今年个子蹿的很快,像个小大人一样,看着微黑的天,方叔叔也没逞强:“行啊,也不用送太远,你一个小孩子不安全。”
猫娃撅噘嘴:“我是男子汉了,不是小孩子!”
方叔叔在路上简单问了问孙家的情况,他没好意思打扰孙家人,正是农忙的时候,他去叨扰还得留饭什么的,给人家添麻烦。
猫娃话多,一股脑把家里发生的大事小事都告诉他,最后兴奋的说自己有妹妹了!这个方叔叔知道,比他们家元元早出生一个来月。
方叔叔的这趟小杨庄之行白灵不知情,她正在拆邹城的来信呢,邹城会把生活上发生的趣事跟白灵在信中提起,他也不是只报喜不报忧,关于工作中的困难也会写出来,比如说农民对银行很不信任,觉得钱还是放在自己家里保险,有把钱藏在房梁上下雨浇烂的,也有放在床下面被老鼠磕掉的,都是辛辛苦苦攒的钱,别提多心疼了。
邹城和几个同事去普及银行的好处,从开始的不理睬到后来的将信将疑再到有人来银行办理业务,这些许的进步都令邹城很高兴,这就是他过去的价值。
他去的地方在东北的最北面,属于极冷的城市,县城的条件虽然比下面的村里好一些,但是也有限,在这里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火炕,烧的暖暖的,白灵做的棉衣派上了大用场,全副武装之下,邹城身上少了很多寒意。
邹城说现在吃的主要是冬储的大白菜,白菜炒豆片、白菜汤、最常吃的还有腌好的酸菜,邹城算是掉进白菜阵里了,越发想家,他在这里还得待上至少三四个月,最起码要银行各项正常之后才能回去。
他们那里有深山老林,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打野味,几个年轻的男人进山,也不往里面走,挖了陷阱第二天来,准定有收获,邹城之前跟孙玉柱上过山,多少懂得一点,平时食堂吃的太素,三四个同事去一次,然后拿好烧烤的东西,下山后找一个隐秘的地方就地烤好,走之前白灵给他拿了一些盐,抹点盐巴很好吃。
白灵摩挲着信纸,仿佛可以想象出邹城描绘的场景,外面三个孩子闹成一片,有兄弟姐妹就是好,不会一个人太孤单。
小麦到了入学的年纪,按照白灵的意思,先上学前班拘一下孩子的性子,不然直接上一年级肯定不适应,多多少少还能学一点知识,最关键的,班上有很多同龄的小朋友,大家可以一起玩耍,过一个充实快乐的童年。
看着入学的小姐姐,两个弟弟十分羡慕,小土豆扒着白灵的大腿不松手:“妈,学校里是有很多好吃的吗?我也要去!”
白灵使劲挣脱了儿子的胳膊:“上学很累的,需要坐着一个小时不许随意走动,土豆要去吗?”
一听到这个,土豆摇摇头,赶紧跑开生怕白灵捉着他去上学。
白灵把小麦送到学校,千叮咛万嘱咐让她不要听话不要惹事,等回家刚走到巷子口,就听到邻居招呼她:“白灵啊,邮局有你电报!”
白灵应了一声,觉得纳闷,是谁发的电报呢?
等收到的时候,白灵脑子轰的一下,电报是方叔叔发的,上面只有简短的几个字:“爷入院,速归。”
这意思是说,爷爷住院了吧?白灵心里慌乱不已,电报上的情况也不明白,到底是什么病,严不严重?回去她把电报告诉了公婆。
李爱云沉思一会儿说道:“让你爸回去看看吧,你得上班我还得搭手管孩子。”
白灵没同意说道:“我爸岁数也大了,医院跑腿的活小辈干还行,他身子骨怕受不了,工作没关系,我请几天假,反正供销社现在忙得过来,两个孩子也简单,放回去让我姥姥看几天,还有我二舅妈呢,小麦能哄住两个弟弟,不费事的,咱们去医院照料,我猜用不了几天应该就能回来。”
大家商量了半天,觉得白灵这个主意算是最稳妥的,小麦的学前班请假没关系,学校也不管,她提前打好招呼,把三个孩子送过去,嘱咐小麦照顾好弟弟,小麦拍拍胸脯:“妈你放心,弟弟都怕我呢,不敢惹祸!”
田宁招呼她道:“你就安心回去吧,我一个孩子也是哄,两个也是带,有你姥姥姥爷还有猫娃呢,都能搭把手。”
这得亏是家里人多,不然这三个孩子还真没地方安置,孩子们经常来小杨庄,也不觉得陌生,嘻嘻哈哈的玩成一团,白灵临走的时候小麦扶着门框看她,眼里泪汪汪的,白灵心下一酸,抱住女儿说道:“妈过两天就来接你们。”
医院里,白灵坐在椅子上,手里挎的篮子里是炖的骨头汤,医院离家里不远,她每天都会做饭送过来,爷爷是天黑的时候摔了一跤,年纪大了骨头脆,这一摔就骨折了,老太太急火攻心,一下子晕了过去,邻居帮忙送去医院,知道老两口跟方家是朋友,就托人送了信,方叔叔帮忙跑来跑去,然后发了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