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坑拆台,捡便宜,张兴科全干了。因为这不是损人不利已的事,这事儿利己,而且对于刚起步,实力不算雄厚的张兴科来说,其实很重要。
至于那些人竟然愿意离开互诚这艘大船跟他的小破船走,不能不服气,这就是他的手段和能力。
许庭生被摆了一道,听说消息当时,只有苦笑和服气。
想想那时候两个人还在称兄道弟,掏心掏肺呢,还一起感慨“一入江湖岁月催”呢,张兴科那时对许庭生的态度自然也不是假的,只是这并不妨碍他同时把坑挖好。
经过那件事,许庭生对张兴科只有越来越欣赏。否则他也不会告诉吴桐,在处理李婉儿的事情上遇到问题可以找张兴科帮忙。
而在这样的事情上找他帮忙,其实也是许庭生在传递一个信号:一手拿刀,一手握手,同样可以是朋友。
至于其他情绪,比如失望、仇恨……什么的,倒确实一点都没有,本来就是各凭手段的事,何必那么矫情,凭什么觉得谁都得对你好?!都得对你光明磊落,手下留情?!
“认栽”是人在这个社会挣扎、打滚,最应该拥有的态度,别哭,别闹,别怨谁。当然,这也不妨碍你在未来还手,还对方几个大跟头。
……
电话接通。
张兴科第一句话装作特真诚说:“还在国外吧?好久没联系了,找你叙叙兄弟情。”
许庭生说:“滚,再恶心我挂了。”
张兴科说:“别别别,同好,兄弟。好吧,我找你还人情。”
许庭生说:“我又不欠你人情。什么同好?”
张兴科说:“唉哟你什么时候学的过河拆桥?你那个姓李的阿姨的事,我操碎了心你知道吗?至于同好,当然是……那个李阿姨我远远看见过一眼,我去,太震撼了……就是没想到你也好这一口。怎么样?老点,更有嚼劲吧?”
许庭生说:“……说正事。”
张兴科说:“我看见互诚新的宣传了,盛海分校这边,你这一波……挡不住。”
张兴科说的这一波,其实就是许庭生之前留给吴桐的那个文件夹里的相关准备,互诚的另辟蹊径,在盛海的反击,以及在全国的推广。
这些内容在许庭生出国第二天,就开始一条一条慢慢被释放出来,公布在互诚同城首页,然后被转载报道,一条接一条,一波接一波。
状元计划。用盛海各大高校在校的各地高考状元,通过一对一,一对三辅导模式,对抗各大培训学校的名师大班培训。
高校合作。特聘盛海音乐学院、盛海电影学院教授客座指导。
跨界合作。与天宜传媒建立战略合作,开展童星培训、选拔。由天宜旗下优质偶像、钢琴王子出任代言,并保证一年至少六次亲自到校授课。
“炸弹”。签下两名退役奥运跆拳道冠军出任互诚教育跆拳道总教练。
互诚教育盛海分校还没正式招生,单是预报名,就已经满员……而且是爆满,踏破门槛。
“你这玩的已经太高端了,现在盛海这些培训学校,都已经乱成一锅粥了。不过,你这种模式估计也就在盛海这样几个,算算不超过五个一线大城市行得通。”
张兴科说完,专注的等着听许庭生的反应。
张兴科说的其实没错,互诚盛海分校这样的模式本身,目前只有在经济发达,富裕人口充足的少数几个城市才行得通。这样操作成本太高,进而造成收费太高,而部分项目的指向,也太高端,针对的客户人群并不是普通城市居民。
充足的符合要求的基础人群,只有这几个城市才能提供。
所以,就眼下来说,它本身并不具备大规模,大范围推广的价值。但是论影响力和广告效果,却是普遍而且无比巨大的。
许庭生在法国尼斯瞎混的这两天。
国内,互诚教育和盛海培训学校的这一系列疯狂举动,完全超出人们对教育培训固有印象的种种做法,已经被热议到近乎翻天。
有欢呼,惊叹,认为互诚将要带来教育培训行业变革的。
也有非议,争论。认为互诚儿戏,不够严肃,在搅乱教育市场的。
电话不断打进来,许庭生关机。天宜方面对合作原因和条件保持沉默。两位互诚在奥运会前就签下合约的跆拳道冠军,同样必须遵循协议里的保密条款。
一切解释和说明都只由互诚盛海分校主管吴桐来做,遇到她不能说的,就直接推给根本找不到人的许庭生。
“所以……你找我的目的?”许庭生问道。
张兴科没等到许庭生的直接反应,认可或反驳都没有,叹一口气。
“我看看有没有机会浑水摸鱼,或者在规划上做一些调整”,张兴科说,“所以,我想知道一些你的前瞻布局……我说过的,我发现你在这方面很可怕。”
目前,张兴科的培训学校已经在短时间内站稳了脚跟,所以,他现在开始关注这些发展与规划方面的内容,合情合理。
“学长,我记得好像我们是对手,我干嘛告诉你?”许庭生说。
“你欠我人情啊。”
“没有。”
“我把李阿姨的事告诉你那个拍档。”
“去吧。”
“……这样吧,我问,你愿意说多少说多少,问完不管你是不是一声不吭,我欠你一份人情。别说我的人情没有用啊,那样太伤人。”
张兴科“哀怨”地说道。
许庭生笑了笑,等着。他其实很好奇,张兴科会问的是眼下趋势,互诚在盛海的发展规则,这些密切涉及他当前利益的问题,还是未来大势。
从他问的是什么,可以看他的眼光和野心。
至少那一次,他提及互诚进一步拓展业务的思路,其实和许庭生非常接近。
张兴科发问,第一个问题:
“我刚刚说的那个问题,关于你这个模式推广的城市局限问题,对,还是不对?”
果然是大势。
许庭生思索片刻,组织语言,然后说:“眼下对。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不要低估国家经济在未来三年,或者五到十年的发展速度,和城市生活将有的改变。”
这是许庭生最大程度的坦诚,尽管这些话,其实政府、官方一直在说。
从2004年往后的三年,五年,十年,国家经济的发展,民众生活的改变,只有许庭生是亲历过的,如今他陡然回头重走一遍,才更明确,这种变化到底有多大。
能支撑互诚盛海分校目前模式的城市,将每年以几倍的速度扩展,达到十几个,几十个,上百个。
而乐于接受,渴望接受,并且有能力负担跆拳道、瑜伽、表演、音乐、西方舞蹈……等等项目培训的家庭,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大势之下……提前布局,意义重大。
第305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计小谋很容易,因为很具体。
看大势很难,因为很空洞。
前者当然也可以成功,准确的说,我们周边所见的成功大部分是由前者带来的。但是,最后真正能做到一定程度,成为航母、巨舰的,大部分是能把握的大势的创业者和他们的企业。
许庭生了解大势,是因为他重生而来,而且一直坚持对眼前各种事件进行总结分析,探究其背后指向,再与未来印证。
而张兴科,在他还很弱小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大势,应该是一种成功者的天赋和本能。
就像后来的中国首富,在他还在进杂货贩卖来支撑梦想的时候,就已经展开数亿网民构成的网络生活画卷,在谋划一个网购帝国。
前世,张兴科到底做到了什么程度,际遇如何?许庭生其实很好奇,可惜已经无法探究。
“谢谢,第二个问题”,张兴科沉吟一会,说,“你现在的情况,很好又不好,可以这样说吧?眼下竞争不小。总之你方向很多,而且其中一些方向似乎前景更好……为什么还分散资金和精力,在教育培训上下这么大力气?”
这个问题相对不为难很多,许庭生笑着说:
“我是农村家庭出来的,对我来说,做教育培训,办培训学校这一块,就像种地。虽然看起来不那么光鲜,不那么回报丰厚,但是可以打下一个很安稳的基础。有一块地每年稳定有收成,才有精力和勇气去做更多尝试,对吧?”
这种说法张兴科不一定听得懂,但是许庭生在表达的,其实是他最真实的思考,教育培训是他的起点,也是他计划中的那块“地”,他的事业版图中稳定的基础内容。
因为他知道,未来的很多行业,尤其互联网相关的部分项目,其实只是建立在资本炒作和滚动的基础上的。一方面年年巨额亏损,一方面股价和市值不断攀升……
未来,实体,制造业,生存发展无比艰难。
资本空洞,急功近利,充满危机。
许庭生选择把自己的根基放在教育行业,教育是一个相对安稳的折中选择。
囤房本来是另一个可能的选择,但是许庭生最后还是放弃了。
国内房价增长非理性,不合理,这是事实。那么在许庭生所能预见的2015年之后,它是否真有一天,会像九十年代初的日本那样突然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