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笙越想越觉得厌烦,忍不住就出声反驳了:“我又不想做官。”
辅导员讲到兴头上,结果被林笙一打断,整个人都怒了。
她把书往办公桌上一拍:“你这是什么态度?回去写份检讨,拿着检讨我们再说。”
所以,到底是能不能离职啊?
辅导员看起来生气,但是实际上态度还是不明朗的。
没想到好声好气的来请辞,不但结果未明,还担上了一份检讨,明明自己又没有做错什么。果然,干行政的人就是难以捉摸。
这里就是林笙想不通了。
实际上,辅导员心里还是挺喜欢林笙的,但不过林笙做的请辞的事情实在是少有,辅导员一时半会儿难以理解。再加上林笙也说不出来什么辅导员认可的理由出来,所以辅导员就觉得林笙藏着掖着,心里就不高兴了。她现在这就是生气,也没真想着不让林笙当学生会主席了。
在辅导员看来,林笙就是一时想不开,回去写份检讨就好了。要是好好写检讨,一切就好说,就当这事儿没有过,林笙还是好好当她的主席去。
林笙要是知道辅导员打的是这个主意,她肯定不会写这份检讨的。但不过她看辅导员气的不轻,她也不是想做什么叛逆少女反抗权威什么的,也不想让辅导员这么生气,所以她还是打算好好写这份检讨,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的。
---------------------------------------
华清科技园的b大厦。
十二月的天气,寒风呼啸,然而钢化玻璃的落地窗隔开了屋外的寒风与呼啸,只留下大厦内的明亮与高广,人来人往,不是精英范儿就是技术宅。
林逸背着电脑包,坐在休息区等待着乐传集团的科技组的接待人带他进去。
林逸来市,除了因为林笙在这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里有他最感兴趣的科技集团乐传集团。
乐传集团专注于书籍的扫描转化和相关的电子数目的产业集团的制作。如果说只是关注于pd转文字的程度,乐传算不得什么。但是早在帝都的时候,林逸就关注了乐传的联书云的工程。
现今的网络资源中,书籍的共通性远远没有其他资源来的强。而资源驳杂,各种盗版书记,tt文档充斥网络。现实生活中的书与网路中的书的差别十分之大。很多时候,没有人将现实中的书扫描进网络,网络中没有流传。
而乐传集团的联书云可以通过软件的开发,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纸质书籍的扫描上传者,取得原作者的同意后,再进行公共流通。
林逸看重的,就是乐传的前瞻性。现在很多公司一窝蜂涌进网络,但是实际上,只是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将网络当电话那样使用,但是忽略了将现实和网络相密切连接的云建设的关键。
而乐传就在做这个工作,甚至说,这种先于政府的开发,到了后期,有的是政府的合资与开发。
林逸来到市后不久,就开始积极和乐传集团的人联系。他学的是经济学专业,有对市场大数据的掌控能力,而他想要的,就是乐传对于大数据的追求。
导师倒手到师兄哪儿,经过师兄的引荐,林逸终于获得了周末来实习的机会。
现在就是第一次来面试。
出来之后,林逸面上有禁不住的喜色。他想起了乐传的面试官在和他聊天时,说到的将活着的文学引入网络的设想,突然就有了一个主意,而这个主意林笙一定会很喜欢!
想到他家林小笙的笑,林逸就忍不住也微微仰起头,微笑迎接着冬日的阳光。
冬日的暖阳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打到林逸脸上来,在他轮廓立体的脸上投上的深深浅浅的阴影,微笑而镇静的脸犹如神祇。
来往的年轻女性有看得呆了那么一瞬的,还有掏出手机偷偷拍照的。
等林逸睁开眼,反应过来,就立马换上了高冷的表情。
美美的表情很珍贵的只能给她家林小笙看,不能浪费
——————————
晚上的时候,林笙还在纠结检讨书怎么写。
一阵特别提示音传过来,是林逸,拿起手机一看,上面赫然写着一排耸人听闻的话:
我家林小笙同学,想不想开一家公司,走向星辰大海啊?
☆、第54章 一万字
早上八点,城市的雾气还没有消散,来来往往的车流却已经川流不息,牵连不断。上班族们大多也已经拎着公文包匆匆走进了自己的格子间,打开电脑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还有人也在这其中穿梭,怀着梦想,希望能够得到资金或是机会。
有人用自己的创意和策划,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天使投资,用这些资本来实践自己的梦想,他们是资本里的幸运儿。
而有些人,只能抱着自己的那些无人重视的想法,怀抱执念,颓丧地来往于高楼大厦间,面对一扇扇紧闭的门。
林笙和林逸再一次坐在华清科技园的b大厦内,内心紧张,他们不知道,自己会是那个幸运儿,还是那些泯然于众人的那些大多数。
林笙抱着手里的公文袋,里面有策划案,有u盘,有她和林逸连夜赶出来的ppt。
回想起前几天,林逸兴奋的和她说起乐传集团的联书云的计划时的情景。
在林笙刚刚加入心愿文学社的时候,她就有过一个模模糊糊的愿望,那就是能够让社团文学也能够上传到网上去。
现在网络文学这么发达,随处都可以看到网络文学的东西,就连十年前存在在互联网上的十分冷门的小说现在都可以看得到。但是实体文学就不一样,有些作者不想把自己的作品的版权公开到网上去,有些书则是太冷门太一般,就这样消失在了现实中。
如果,这些东西都能够上传到网上去多好。
虽然现在国家有实体书数据库的工程,但是那些数据库有很大的阅读权限,普通人根本享受不了。
而这些工程里面,学生写的文学作品更是很容易就流逝在岁月的长河中。
模模糊糊想起自己中学的时候,在本子上写自己的诗歌、小说,一笔一笔画出的心中的人物,积累了三大本。
那时她不想上传到网路上去,一方面是因为网络的阅读环境,不适合这些偏纯文学的文字。更何况那时候她也没有电脑,也没有时间一个字一个字打上去。
后来这件事就搁置下来了,再后来搬了几次家,以前的许多东西就都丢失了,包括这几个本子。
若是能够像网络文学一样,网上也有一部分是给现实中的文学正大光明的存在的板块多好。是正大光明的,有适合自己生长的环境和土壤的板块。
所以当那天,林逸一和她说起乐传集团的联书云准备扩大板块的时候,林笙就想到了要做社团文学的板块。
对,就是做社团文学,先从她所在的文学社设点,开始上传学校社团的团员写的优秀作品。文库为主,然后设置讨论板块,以合适的阅读界面和板块规定来引导一个社团文学的网络的建立。然后再连接到全国各个高校的社团中去。
林笙之所以会有这个设想,也是从她近来的社团活动中得出的想法。
自从上次林笙和文静在两个文学奖中得奖之后,心愿文学社就出了名。不断有许多文学爱好者加入,导致文静和林笙不得不设置社团团员的入团筛选,不然实在是超过了她们短期内可以管理的上限。
人数多了,社团活动的次数就多了,在好几次和社团里比较精英的社团一起座谈的时候,大家纷纷提到,总感觉自己现在写的东西,没有以前写的东西有灵气,回忆起自己以前写的东西,灵感来了就是一直写啊写,写出来的东西自己喜欢的不得了,但不过现在也都不见了。
有人就嘲笑就算在也没什么用啊,照样留存不下来。好多社员现在创作的许多满意的东西,大多也无法发表。和作品的优秀程度有关,然而和现今的文学市场也有关系。因为即使是纯文学的期刊,也有自己的风格和要求。
许多后来并不从事写作的人回忆,自己一生中创作力最为成熟,内容也最为诡谲,天马行空的时候就是大学的时候。因为大学的时候,是人一生中最为美好的时候,精力旺盛,交友丰富,对未来有许多的狂热的幻想,和许多有着同好的人一起,把自己笔下的文字写出来。
林笙把这个时期叫做:社团文学时期。那是许多人的写作生涯中,唯一的四年。
联书云既然是将网路与现实紧密连接,那么这么一个版块,它不可错过。
所以林笙今天,带着她的想法和企划来了。
“是林先生和林小姐吗?”一声温柔的女生打断了林笙激荡翻涌的内心,是乐传集团的接待人来了。
林笙抬起头来,望向接待员,笑着点点头:“嗯,是我们。”
林逸也点了点头。
接待员在前面走,林逸拉起林笙的手,二人在后面跟上,一起上了电梯。
电梯“叮”地一声开了。
二人跟随着接待员走进了一个会议室中。
一推开门,巨大的三面投影仪环绕着墙壁,可以容纳20人的宽阔的会议桌就摆在了会议室的正中间,一幅严阵以待的架势。
之前她和林逸有过一个模糊的想法之后,就做了一份文档通过邮件发给了乐传的负责人,后来对方打电话过来,说是让她们做一个详细的企划,在会议厅上展示。
相似小说推荐
-
[娱乐圈]他的匹诺曹 (我心悄) 2017.01.05完结他是“钢铁艺术家”,任何坚硬的金属都会在他的手中被摆弄成他想要的姿态。她却不曾...
-
余味 (蔚空) 2017-01-05完结舒渔跟男友回家过年,在除夕家宴上,发觉男友表哥竟是几年前被自己抛弃的前任。这尼玛就有点尴尬...